中国近代史中,东北王张作霖是非常传奇的存在,虽是一介马匪出身,他却凭借努力成为北洋政府的末代元首。
有人说:他毫无凭借崛起辽东,为不世之雄才,也有人说:他是反动军阀,大搞军阀混战、杀死共产主义战士,犯下滔天罪行,他这一生功过并存,非议缠身,然而历史中关于他的疑问不止于此。
东北王张作霖原本并不姓张,而是姓李,祖籍并非是东北,而是在山东和河北之间,张作霖的姓氏和祖籍之谜为何如此混乱呢?
近代以来,曾有这样一种说法,清朝和民国时期,国家动荡、民不聊生,为了生活所迫,我国山东地区人口曾发生大迁徙,背井离乡的山东人开始闯关东。
闯关东的人口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是中国近代史上五次人口大迁徙的事件之一。
山海关一关之隔,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关东指的就是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
在这浩浩荡荡的闯关东人群中,张作霖先祖就在其列,出生于辽宁海城的张作霖,竟然也是闯关东人的后裔。
关于张作霖的祖籍,有的人坚持说是山东,有的人坚持说是河北,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晚年接受采访的时候表明,张家祖籍并非山东人,而是河北大成人,他表示张家自始至终都没有到过山东。
而关于张作霖为什么原来姓李呢?这其中的故事说来话长。
张作霖所在的家族原本姓李,这个李姓家族和当地的张姓家族关系密切,两家之间不仅互帮互助还经常联姻。
张家的女孩子经常嫁到李家,这样的风俗本来一直延续,但是后来张家男丁稀少,甚至到了绝后的地步,这里的绝后就是没有男性后代。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一个大家族绝后是很大的罪过和耻辱,没有男丁继承,意味着一个家族的灭亡,断了香火就是对不起列祖列宗。
万般无奈之下,张姓家族决定找一个外姓人过继过来,找来找去,他们把交好的李姓家族的一个孩子抱养过来,这个孩子就是嫁到李家的张姓家族的女子生的。
他们把这个小男孩当做张家的继承人培养,这个跟随母姓到了张家的小男孩,就是张作霖的曾祖父张永贵。
改李姓张之后,这个小男孩也并没有改变穷苦的命运,张家的穷苦和李家的穷苦并无两样。
道光年间,河北地区大旱无收,到处都有人饿死,所谓树挪死人挪活,为了生死,已经结婚生子的张永贵,带着妻子老小开始逃荒。
他们一路流浪,一路寻找落脚之地,可是这一路人烟稠密,关内到处都是逃荒的人群。
无奈之下,他们跟随着逃荒的人群一起流亡到了关外,他们经历了数不尽的苦难,终于在辽宁海城县一个小破村停了下来,张永贵家在此落户定居。
关外土地肥沃,人烟稀疏,张永贵老实本分,带着家人以种地为生,经历过逃荒的岁月,他们足够吃苦耐劳,在那充满希望的黑土地上,他们夜以继日的劳作,他们这个小家庭慢慢殷实了起来。
据说到了张作霖祖父张发这一辈子,家人不仅能够吃饱,每年还能有小小的结余,对于那个年代经历过饥荒逃亡的人来说,能够吃饱已经是难得的岁月静好了。
然而到张作霖的父亲张有财这一代时,殷实的张家开始逐渐衰败。
没有经历过贫穷的张有财不懂得珍惜,因为深受父母溺爱,他不学无术,整日游手好闲,坐吃山空。
一度染上赌瘾,终日在赌场上厮混的他,终于一步步败光了几代人攒下的基业,在他的手中,张家迅速没落了。
张有财曾经有过两次婚姻,第一个老婆为他生了个女儿,最终被整日滥赌的丈夫生生气死了。
这之后,张有财又在家人的张罗下娶了个寡妇,这个寡妇本来就有个儿子,嫁给张有财之后又为张家添了两儿一女,大儿子叫张作孚,二儿子就是张作霖。
张作霖出生的时候,家产早就被父亲败得精光,他和哥哥妹妹们整日吃不饱穿不暖。
张作霖只读了半年私塾就被迫辍学,家里实在是太穷了,吃都吃不饱,上学简直就是奢望,张作霖的童年就是在贫穷和父母的争吵中度过的。
因为受父亲的影响,张作霖竟然也学会了赌博,如果不是因为父亲的烂赌和家族的衰败,张作霖也许会在先辈们积累的家业中,继续做一个老老实实本本份份的农民,娶妻生子,过着温饱有余的生活。
然而父亲的失败,让这个家急转直下,也给了沦落为流浪儿的张作霖不一样的人生机遇。
张作霖与父亲不同的是,张作霖虽然也是目不识丁,满身恶习,但是颇有一身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气,也许这就是赌徒习性作怪,张作霖不仅把这份赌徒习性运用到了牌桌上,也运用到了自己日后的事业中。
1888年,张作霖的父亲张有财被赌徒打死,张作霖和二哥去报仇误伤人命,二哥被捕,他逃走在外流浪。
为了生计,他卖过烧饼,做过木匠,当过货郎和兽医,可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这都难以维持生计,上有老下有小要养活的张作霖被逼无奈。
1896年,为了生计的张作霖,在兄弟冯德麟的介绍下投身绿林,加入了绿林董大虎匪部,张作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自此张作霖的传奇的一生才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