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到少林寺问:朕也需要下跪?方丈回8个字救了全寺人性命
迪丽瓦拉
2024-11-26 10:14:36
0

原标题:朱元璋到少林寺问:朕也需要下跪?方丈回8个字救了全寺人性命

从尧舜禹时期我国开始了世袭制度。然而,当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善恶不分,轻忠臣而远小人时,处理起国家大事时就会发生错误。尤其是那些本就性格暴戾的当朝天子,还会制定一些严苛的法律,根本不为底下穷苦的老百姓们考虑。

久而久之就会发生农民起义活动。当然,在众多农民起义活动中有的成功,有的失败。除去失败的不提,今天我们所介绍的主人公就是朱元璋。朱元璋就是在众多起义活动中最终胜利并最终称帝的人。

因为此前有当和尚的经历,因此他对寺庙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情。已经称帝的他,当问到众多僧人自己是否还需要下跪时,方丈的一句话化解了这个难题,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吗?

朱元璋的经历

朱元璋的家庭从小就很贫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此朱元璋从小就很懂事,听话,常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减小父母的负担。朱元璋曾经的名字叫朱重八,这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越不好听的名字越能保佑孩子一生平安。

可能这句话确实有一些道理,经历过天灾人祸等种种危难时刻,朱元璋顺利的活了下来。而当时只有寺庙愿意为这些逃难的人们提供避难场所,于是,朱元璋来到了皇觉寺。

这个寺庙的方丈对朱元璋说,能在众多自然灾害面前存活下来,实属不易,若能好好学习佛理必定能得到佛祖的保佑。

此后,朱元璋很是勤奋。每天天不亮就先把寺庙内的落叶打扫完,然后,他就会敲钟,寺庙内的钟一般比平常所见的钟要大很多,但是朱元璋天生力气大,一人便可以独立完成。

所以,等其他僧人醒来时,才发觉敲钟本该是自己的事情,却不知被谁做了。而且寺庙早已是干净的模样。

重复几次后,这些僧人才发觉这位好心人就是朱元璋。可能是勤快的人天生就好欺负,寺庙内一些本性不纯正的僧人开始欺负朱元璋。

经常把一些自己不愿意洗的衣服交给朱元璋去做,夏天也就罢了,到了冬天,洗完衣服的朱元璋双手早已冻得通红,此后便落下了病根。

除此以外,他们还会要求朱元璋去做饭,如果饭做的不好吃,就会叫来其他的僧人一起殴打朱元璋。

可对于这些行动,朱元璋从来没有计较和生气。因为他内心始终觉得,自己能吃上一顿饭就是给自己最好的礼物,他应该满足。

但是,由于那个时期皇帝乱作为,让本就不富裕的百姓生活更加雪上加霜。所以,黄觉寺的粮食供应受到阻断。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皇觉寺方丈下令众多僧人,从今以后要自己化缘。这也意味着以后要面对独立生存的考验。

再度来到皇觉寺

就这样,朱元璋开启了新的人生征途。在花园的途中他结识了众多有义气有志向的年轻人。经一位好友的劝说后,朱元璋又开始了农民起义生涯。

在这个阶段中,朱元璋凭借在寺庙中所学得的佛理和处事态度,以及在化缘过程中增长的见识,让他在众多起义百姓中鹤立鸡群。

经由他领导的起义活动,几乎每一次都是胜利而归。在这一次次的胜利中,朱元璋的部下也对朱元璋更加肯定,同样,朱元璋也很感谢这些愿意陪他厮杀战场的将军和士兵。

就这样,朱元璋成为了明太祖。

成为皇帝的朱元璋依然很怀念当时在寺庙的生活。因此在称帝几年后,他再一次来到了当时收留自己的皇觉寺。

等皇觉寺的僧人们收到这一消息后,没有一个人不紧张。虽然朱元璋早期有当和尚的经历,但是在当和尚的过程中还是遭到了其他僧人的欺负,而且朱元璋的身份已经变化,这些僧人们也不知道该以何种身份来面对朱元璋。

等朱元璋来的那一天,全寺僧人大张旗鼓在门口等候朱元璋,包括方丈在内。毕恭毕敬的把朱元璋引入大殿后,看到面前的佛像,朱元璋不禁感叹岁月的奇迹。

十几年前的自己只是一位僧人,但如今自己已经贵为天子,这期间吃的种种苦,恐怕也只有自己知道。

聪明的方丈

沉思一会儿后,朱元璋看到佛像面前的蒲团,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提出了一个问题:朕还需要下跪吗?就是这个问题难住了全寺所有人。幸好方丈的一句话避免了可能会发生的杀头之祸。

方丈说了句:当世佛不拜过去佛。其实,方丈是根据朱元璋话里的含义才说的这句话。按照朱元璋以前的身份他应当是要跪拜的,但是现在的朱元璋贵为天子,如果跪拜的话怎么面对众多僧人,而且天子本就是天选之子,是不需要跪拜的。

所以,方丈所说的话一定是不需要跪拜。很显然这句话说的当世佛就是指朱元璋本人。这个词的含义是朱元璋现在所拥有的权利是至高无上的,因此堪比佛祖。过去佛显然指的就是朱元璋面前的佛像。

当然,这句话有一定的夸赞意味,这是侧面称赞朱元璋的功德和佛祖一样,甚至比佛祖还要多,自然不需要跪拜。

朱元璋听后连连点头,并在走后不久给皇觉寺供应了很多物资,其余僧人也对方丈感激不尽。不得不说,这位方丈的头脑非一般人可比。若不是方丈的这句话,全寺的人可能都会遭受天子的怒火。

你对方丈的回答一事怎么看待,不妨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探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赵...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妇孺皆知,世人皆以为赵匡胤得了天下以后,惟恐功臣会学他的样子谋反作乱...
原创 此... “张闻天”,这个名字有的人陌生,有的人熟悉。他是我们1935年到1943年的党内一把手,是1935年...
原创 朱...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的路上,突然病重不治驾崩于沙丘。但是在秦始皇去世后,妄图谋权篡位的...
原创 秦... 在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陵一直是众说纷纭、神秘莫测的焦点。据传,这座皇陵深藏不露,其内蕴藏着无尽的秘密...
原创 祖... 在江苏省泰州市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中,王先生的家中珍藏着一枚承载着深厚家族情感与历史积淀的瑰宝——...
原创 毛... 作为领袖,伟人具备了一个优秀的组织者所需的几乎所有的优秀品质。从面面俱到的细致考虑,到善于捕捉重点的...
原创 宁... 电视屏幕上播出了太多的清宫剧,让很多历史词汇变得家喻户晓,比如“九子夺嫡”、“八王议政”、“世袭罔替...
原创 有... 自古以来,作人讲究德才兼备。然而在叱咤政坛的古代统治者们看来,才能似乎比品德更加重要一些。三国时期有...
原创 如... 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句话:执行力的强弱,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对于后期的关羽来说,其执行力非常之弱,...
原创 吕... 标题:吕不韦到底是不是秦始王的父亲?他权财并重,可惜终归难过美人关 XXXXXXXX年XX月XX日...
原创 他... 此人是最特殊的地下党,投靠国民党麾下,迎娶蒋介石之女,不费一兵一卒,成为敌军最高统帅的乘龙快婿! 可...
在杨浦这座百年大学,探寻历史建... 杨浦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正在有序推进 其中,有一处复查点位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沪江大学近...
党史百年天天读 ·12月20日 重要论述 1926年12月20日 毛泽东在长沙出席湖南全省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和农民代表大会联合举行...
原创 朝... 1950年10月,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了鸭绿江,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其实早在这之前,中国就已经...
原创 王... 西汉末年,已经深处高龄的太皇太后王政君正坐在自己的宫殿里。她是汉元帝的皇后,极其长寿,已经送走了三任...
原创 司...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临... 公元前179年,大汉丞相陈平在临终前对儿子说:“我一生多采用阴谋诡计,这对天地有伤害,也触犯了禁忌。...
原创 清... 在中国历史上,要说哪一朝的皇帝被后世抹黑丑化最多,明朝肯定是最有力量的候选者之一,以至于出现“明朝皇...
原创 孙... 在公元200年,孙策的不幸遭遇导致江东一片混乱,而这个动荡的时刻,发生在富春县的一场小插曲却在历史长...
原创 张... 匈奴与华夏的交锋历史不是短暂的几百年,而是横跨千年的长篇战争史。根据《史记》的记载,匈奴起源于夏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