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嫡孙穷得一月吃九顿,富人想着施舍,被子思一句话怼得没脾气
迪丽瓦拉
2024-11-27 16:42:57
0

原标题:孔子嫡孙穷得一月吃九顿,富人想着施舍,被子思一句话怼得没脾气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纷杂的学说,令人应接不暇,在那个大争的年代,没有人知道,哪种学说会适合将来的治国之道。

所以这些学派的开创人和领导者,都在极力宣传自己的学说思想,毕竟能被统治者所认可,这就是一种来自社会层面的极大的认可。

在百家学说中,儒、墨、道、法四个学派是力量相对雄厚的,他们之间有时候也会有所关联,就比如说儒家的荀子,就教出了两个深谙法家学说的弟子韩非和李斯。

不过要论传播的范围和派众的多少,儒家则能令另外三个学派望尘莫及。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他倡导有教无类,长期从事教育活动的他,门下弟子众多,还出了不少后世闻名的贤者。

正所谓: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由于孔子的思想学说体系所涉及的范围太广,孔门弟子对其言论和思想的理解又不尽相同,难免会出现分歧。

所以在孔子去世后,孔门弟子便开始分化,等到儒学成为显学之后,儒家内部则形成了八个不同的派别,正如韩非在《显学》中所云:

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在这八个学派中,韩非将子张列为了首位,后世的陶渊明则将子思列为了首位。

子思是孔子的嫡孙,也是历史上极其有名的贫民,他曾穷得一个月只吃九顿饭,有一位富人想着施舍一番,却被他一句话怼得没有脾气。

那么子思面对施舍他是怎样的态度,他又说了什么?

子思之能

周景王十三年,身在鲁国的十九岁的孔子为了能够经常回到宋国祭奠先人,娶了宋仁亓官氏为妻,一年之后,亓官氏为孔子生下了一个儿子。

孔子当时是鲁国管理仓库的小官,兢兢业业的他,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得到了鲁昭公的赏识,既然如此,面对下属生子的喜事,鲁昭公自然要表示一番。

他便命人给孔子送了一条大鲤鱼表示祝贺,孔子觉得这是一份莫大的荣幸,便为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孔鲤是孔子唯一的儿子,只是他的一生非常平庸,相比较孔子门下的贤者,他没有任何可圈可点之处,甚至在儒家的众多学说中,根本没有提过到孔鲤的名字。

不过好在孔鲤成婚后为孔家生了一个好儿子,即孔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子思。

子思在儒家的地位非常高,他受教于孔子的弟子曾参,最终成为了儒家八派中最为重要的一支。

后来儒家另外一位大能之人孟子,就承袭了子思之儒而又将其发扬光大,所以子思上承了孔子的中庸之道,下开了孟子的心性之论,是儒家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到了北宋时期,子思被追封为了沂水侯,到了元朝时期,他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因此后人亦将其称之为述圣,在儒家的地位,仅次于圣人孔子和亚圣孟子。

子思之能自然没有辱没孔子的风采,除了学说上能耐,子思也承担了为孔家发扬光大的重任,现有的孔门正统后代,亦均为子思之后。

子思一生很有成就,但他却不热衷做官,更甘于贫穷,是地地道道的清高之人,所以鲁穆公对子思自然非常赏识,甚至还天天给他送肉。

鲁穆公送肉

子思甘于清贫,这让他对物质的需求很淡,即便有时候吃不起饭,也很少在意,只要能维持生命所需,一切皆可看淡。

所以子思最穷的时候,别说正儿八经一天吃三顿饭了,有时候三天才吃一顿,一个月能吃九顿饭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或许有人会说,三天吃一顿,还不得把人饿死,子思怎么会没事?

这是因为不吃饭也可以吃其它的东西,野菜、树皮什么的都是子思热衷所吃的东西。

即便子思对物质上要求不高,但作为当时鲁国的国君鲁穆公却觉得子思这样子,让他很难做,毕竟他需要扶持以儒家学派为代表的新兴的卿大夫力量。

鲁穆公统治时期,齐国的田氏家族已经具备了篡夺姜氏江山的力量,而鲁国境内也有很强的三桓家族,鲁穆公自然不允许三桓取代自己,对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扶持新兴势力进行牵制。

在这种思想之下,鲁穆公对卿大夫阶层十分重视,孔门中曾参的儿子、子张的儿子以及孔门学子吴起、公仪休等人,尽皆成为了鲁国朝堂和军队中的重臣。

子思作为孔子的嫡孙,更是儒家的代表人物,鲁穆公自然想着委以重任,可是子思对此根本没有任何欲望,甚至还想着离开鲁国。

鲁穆公为了把子思留在鲁国,曾不断派人给子思送肉,这肉还是用鼎来装的,要知道在当时,鼎代表的是权力,鲁穆公此举自然是想让子思来当辅政大臣。

只是子思对此很不屑一顾,《孟子》中有这么一句话揭露了子思的真实想法:

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

意思是说,子思认为鲁穆公把自己当犬马来养,目的只是为了让自己成为附庸之臣,而不是把自己当成真正的贤人。

富人送衣服

子思的秉性,让很多人费解,但他却一直坚持自己的道路,清贫的他在大冬天也会穿着单薄的衣服。

当地有位叫田子方的富户,他觉得子思既然不肯接受国君的馈赠,那么民间的施舍他应该就没有拒绝的理由了。

于是他就派下人给他送了一件保暖的狐狸皮大衣,但他又害怕子思会拒绝,便让下人顺便带句话:

我只要借给人家东西,我很快就会忘记这件事,我借给他人东西,就像将东西丢弃到了水沟之中,根本不会记得清。

很显然,田子方这般说,就是为了让子思接受自己的好意,可是下人将大衣和话带过去之后,子思还是拒绝了。

田子方知道这件事之后,就去找子思询问:

我有钱,你没钱,我送你的大衣为何不收?

子思却说:

我听你的下人说,你借给别人东西就像丢弃在水沟中一样,我虽然贫穷,但还不至于把自己当作水沟,随便接受别人的东西。

田子方听到之后,着实被子思这句话怼得没有丝毫脾气,只得悻悻而归。

公元前402年,子思去世,享年82岁,如此清贫,也没挡住子思得高寿,足见一个人是否长寿与物质生活水平关系不大,关键还是得看平时知足的心态。

您说,对吗?

参考文献:《史记》、《荀子》、《韩非子》、《孟子》等。

(图网,侵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成... 在很多人心中,倘若要评出中国古代皇帝中的真英雄,那么,成吉思汗定当入榜,这位皇帝曾经坐拥亚洲历史上疆...
原创 钓... 古代的兵器不像现在这么多,所以为了很好的防御敌人,大多数地区都会修建城墙来抵御外来入侵者。有防御的方...
导致中华文明倒退的朝代,不是明... 回顾中国历史,人们往往将中华文明的衰落归咎于“外族”统治的满清,或者昏庸的明朝皇帝。 但实际上真正让...
原创 开... 本文较长 关注再看 回味悠长 开封,离我老家曹县不远。儿时,听去过的大人说,“开封啥都没了,就剩个铁...
原创 元... 元朝是一只由蒙古人建立的王朝,他们生于马背,骁勇善战。早年间蒙古部落受困于自身的制约,因为他们部落间...
原创 李... 李善长已经77岁,又没有过错,为何朱元璋还要杀了他? 李善长已经77岁,又没有过错,为何朱元璋还要杀...
原创 您... 韩世忠倒是想救岳飞的,但他没那个能力。实际上,那时的韩世忠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他能避过那场政治...
原创 暗... 公元1279年2月,宋元战争进入尾声,自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算起,已经延续了300余年的南宋王...
原创 辽... 辽南根据地的反奸清算和第一次土改 李清军 辽南根据地是我党在东北建立最早的根据地,她东临黄海,北接沈...
原创 关... 多年前新版三国演义上映的时候,居然有些小孩子说,太好了,终于有人把日本如此经典的游戏,改编成电视剧了...
原创 契... 契丹是东部鲜卑的一支,为炎帝之后,和宇文部、库莫奚同源,曾臣属慕容部,聚居于辽水上游一带。 图-契...
原创 1... 1963年为了缓和非洲留学生矛盾,苏联设置学伴制度,效果非常好 我们国内经常能看到黑人留学生,甚至在...
明朝第一名将是开平王常遇春,而... 在《明英烈》中,常茂可被视为第一猛。常茂是开明王常遇春的次子,天生五官不正,一个眼睛大如鸡蛋,一个眼...
从“静态封存”走向“活化利用” 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 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江苏坐拥22项“年度全国...
原创 1... 1949年初,解放战争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的关头,三大战役也已经濒临尾声,国民党的大部分精锐部队和重兵集...
原创 中... 中国在古代那可是天朝上国,因此对于周边的国家和少数民族都非常鄙夷,给他们取了很多有意思的外号。其实早...
原创 一... 全文共1741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在公元13世纪,蒙古开始崛起,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率领蒙古国打...
短剧《一念巫山》迎来完美收官,... 短剧《一念巫山》他不认得郭骁,郭骁却认得他,慕容钊乃大周悍将之一,郭骁出身将门,幼时父亲带他去各府做...
马车时代混乱的交通和世界上第一... 2025年4月11日 1869年1月16日《插图时报》上刊登的威斯敏斯特信号机的插图。/图片由英国...
原创 后... 在古代,亡国之君的下场一般都不是太好,甚至会死得很惨。不过也有很多例外,比如汉献帝刘协,退位后被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