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良杀二王、一妃、四宰相,贪酷二十余年——《新唐书·仇士良传》
权臣魏忠贤
封建王朝时期,皇权受到的最大的制约就是权臣和宦官。权臣大部分都是皇帝的外戚,也就是皇后或者是贵妃的娘家人,宦官多是皇帝身边的太监。
他们凭借对于主子喜好的揣测,讨得了小皇帝的喜欢,他们利用这种方式也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最终成为撼动朝堂的一股力量,历史上比较知名的宦官例如明朝时期的魏忠贤。
众所周知,魏忠贤是市井无赖出身,因为赌债还不上被逼迫入宫做太监,还改了名字为李进忠。魏忠贤很精明,入宫后第一时间结交了太子宫太监王安,还与太子的奶妈朱由校客氏做了“对食”(夫妻)。
那段时间里,魏忠贤对朱由校极尽谄媚之事,再加上奶妈从旁说好话,自然引得太子的欢心。公元1620年朱由校即位,魏忠贤一跃成为了司礼秉笔太监。
司礼秉笔太监的权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魏忠贤却很懂利用手里的资源,他总是趁着朱由校繁忙的时候拿着印章让他盖,后者每次都不耐烦地让他去处理。
久而久之,皇帝的“批红权”就落到了魏忠贤额手里,成为了朝中幕后的权臣。魏忠贤全盛时期,各地官吏阿谀奉承纷纷为他设立生祠,甚至连信王朱由检(崇祯)登基之事都要看他的脸色。
毫不夸张地说,魏忠贤在巅峰时期政治、军事一把抓,权倾朝野无人能挡。可惜的是,“九千岁”最后还是棋差一着,遭崇祯皇帝罢官后于回乡途中被逼自杀。
值得一提的是,在明朝之前有这么一个宦官,他的权力比魏忠贤更强大,但却没有像魏忠贤那般受到清算,最终得了个善终安详晚年,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仇士良。
新手太监上路
公元781年仇世良出生,他的家族此前数代皆为宦官,由此积攒了强大的关系网,到了仇世良这一代不出意外地进入皇宫,净身之时只有十六七岁的样子。
当时,唐顺宗是李唐王朝的皇帝,仇士良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太监,不过上天很快给他提供了一个机会。每一个宦官的发际都离不开自己主子的提携,仇士良也是如此,他入宫后不久便被安排到李纯身边。
李纯是谁?他可是后来的唐宪宗,而且还是李唐中后期很知名的皇帝,历史上“元和中兴”说的就是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仇士良便是如此。
唐顺宗去世、李纯登上皇位,作为当年东宫的旧人仇士良不出意外地得到了提拔,一下子从不知名的小太监变成了朝中显贵,这也成为了他权力路上迈出的第一步。
由于皇帝的宠爱,仇士良的权力地位逐渐地水涨船高,最嚣张的时候,他若出巡所到之处鸡犬不留,比之强盗尚有过之,关于此事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故事。
元稹是唐朝时期的诗人、官员,有一次他与仇士良一同出差,结果两人因为一件事情打了起来。文人元稹又怎是仇士良的对手,结果被打得哭爹喊娘、颜面尽失。
事后,诸多的御史联合在一起弹劾仇士良,可唐宪宗不但没有处置后者,反而还罢免了一些弹劾人的官职,足见这一时期的仇士良有多“生猛”。
宪宗死后唐穆宗即位,只是唐穆宗是一个短命的皇帝,在位仅仅只有四年便因病去世,而后唐敬宗李湛继位称帝。这个人更不行,朝堂政治被他搞得一塌糊涂,没过两天就被权臣刘克明杀掉。
俗话说得好:“乱世出英雄”,堂穆宗和唐敬宗的昏庸使得朝局党政激烈,在此期间仇士良抓住机会攀附势力,从最初的五坊宫苑使(虚职),一直做到了左神策军中尉(实权),成为了真正的权臣宦官。
有意思的是,上天似乎还觉得仇士良的权力不够大,又通过一场政变把他送到了巅峰之位,这一场政变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一代权臣诞生
唐穆宗之后唐文宗继位,此时仇士良的地位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不过此时的他在宫中依旧不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有一个叫王守澄的宦官可以和他分庭抗礼。
皇帝之道本来在于制衡,然而唐文宗李昂却不懂,他一门心思想要让仇士良除掉王守澄,本意是想要削弱宦官的力量,实际上却给仇士良扩大权利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当时,唐文宗李昂先是让仇士良和王守澄内斗,以毒攻毒架空并计杀了王守澄。很显然,实力就如同野草一般开始疯长的仇士良,自然就成了皇帝的眼里自然想要除之而后快的人。
有一天夜里金吾卫谎称皇宫降下甘露,就让心腹带着仇士良去到自己提前准备的陷阱里,结果在半路事情败露。
金吾卫只杀了几个不影响大局的小太监,仇士良则逃过一劫,甚至还把皇帝掌握在手里。古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今有仇士良借皇帝之名掌控天下。
当时各方势力的角逐之下,皇帝的处境早已经十分艰难,他本来想着一口气除掉宦官,却不想中间出了岔子,导致皇帝彻底被宦官控制。
这场政变以仇士良的胜利而结束,皇帝彻底丢失了权力,而所有参与甘露之变的大臣全部被清算,一时间整个京城血雨腥风、人人自危。
与此同时,仇士良借助这个机会诛灭了唯一能抗衡自己的皇宫禁卫金吾卫,四大宰相一个也没能逃掉。舒元舆出逃被捕,王涯也很快入狱,宰相李训被抓住之后很快斩首,贾餗也被杀害。
至此朝中官员的力量已去大半,仇士良彻底架空了皇帝,若非他自己是不全之身登基称帝也未尝不可,此后的数年里唐文宗都是傀儡。
原本唐文宗想要偷鸡耍滑,打算靠着太子谋大事,结果却被仇士良直接釜底抽薪,上演了一出狸猫换太子,亲自指定了一个新皇帝,这个人就是唐武宗。
二王一妃被杀
唐文宗驾崩后,唐武宗虽然成了名义上的皇帝,但实际地位还不如唐文宗。后者最起码还有一定的党羽,他刚刚登基身边根本没有心腹可言,只能一味讨好仇士良,给他的事业锦上添花。
唐武宗登基,仇士良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除掉杨贤妃、安王李溶和陈王李成美,原因在于他拥立唐武宗时,这三人是其中最大的阻力,也可以说是他的一个隐患。
唐武宗本就是个提线木偶,面对仇士良的做法只能听之任之,就这样二王一妃被杀。俗话说得好“因果循环,一报还一报”,也许这一生仇士良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拥立了唐武宗。
此人看似能力一般,实际上却是一个隐忍之辈,从“武宗”这个名头就可以看出来。随着时间逐步发展,唐武宗也逐渐有了一定的力量,除掉仇士良就是他的第一个目标。
在唐武宗看来,只有仇士良陷入内耗自己才有翻盘的机会,于是他任用宰相李德裕,利用后者平衡朝中的势力,也就是所谓的“分权对立”。
仇士良敏锐的政治眼光自然能够发现其中的猫腻,他甚至不惜鼓动禁军阻止此事,然而唐武宗暗自发展多年已经不是当年的他了,最终禁军被他平息了下来。
此时仇士良看似依旧是朝中第一人,但他风光的日子不会长久了,因为大势正在转变。果不其然,在皇帝和宰相的一唱一和之下,短短一年时间仇士良的地位出现了崩溃的预兆。
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认怂上书称病,甚至他的职位还被唐武宗削减为了内侍监知省事。唐武宗俨然大权在握,但他知道宦官的实力依旧庞大,既然仇士良举手投降(称病致仕)他也不想横生事端。
就这样唐武宗就本着拥立之功赦免了他的一切罪行,前尘往事皆不予追究。仇士良深知皇帝秋后算账是迟早的事情,现在皇帝赦免也是一时之举,为求自保撤离了皇宫。
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仇士良回乡临别之际诸多的党羽宦官都来相送,他也向所有宦官传授了自己的为官之道。
那就是哄皇上开心,将天子的脾气和喜好摸得干净,就能利用皇上的弱点加以控制,总的来说只要拿捏了君王的喜好就能够教唆君王。
甚至他还告诉自己曾经的手下,一定要让皇帝沉迷享乐爱好,如此皇帝就能够无暇顾及政治,宦官派系才能够实现再次崛起并趁虚而入掌控朝政。
他的这一手可以算是在皇帝身边埋下了一个钉子,事实也正如仇士良所交代的那样,后来的李唐王朝一片混乱,他的安全才也得到保障。
从某个角度来说,仇士良最后的善终并不是靠皇帝的恩赐,而是他是靠着自己争取来的,肆意妄为一生最终还能得以善终,不得不说魏忠贤比起他来只能算一个小学生而已。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