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历史的篇章,在明清鼎革之际,浩浩汤汤的民族融合故事留下了最为浓重的色彩。滔滔大江上下,无数垒石夯土横亘在白山黑水之间,让我们的沃土至今记忆犹新。
长城,是伟大的奇迹,也是旧时代的壁垒,在兼具实际用途的同时,也饱含着重要的人文哲思,冲突的前沿与战略的节点均会有长城“守恒”。
当时,作为东北亚地理经济大通道的桥头堡,丹东地区是长城防线的重要环节,“边墙”和军事聚落组成的大规模防御体系分布其中。
而今,当人们提起丹东长城,脱口而出的必然是耳熟能详的虎山长城。作为明长城最东端的起点,虎山长城闻名遐迩,享誉寰宇。
除此之外,在丹东地区,还有一座更具考古价值,也更能反映明代长城军事聚落特点的遗址,那就是辽宁省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遗迹之一,位于丹东市宽甸县青椅山镇赫甸村的赫甸城城址。
1983年8月5日,丹东市人民政府公布“赫甸城”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2月20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赫甸城城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长城——赫甸城城址”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虽然拥有一系列的重要文保头衔,但赫甸城城址在绝大多数丹东市民面前,还是相对陌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赫甸城的前世今生,共同探知乡土里的历史,共同保护身边的文保遗迹。
明万历三年,即公元1575年,赫甸城始建,当时名为“新奠堡”,是时任辽东总兵的李成梁提议兴建的“宽甸六堡”之一。
明代辽东长城称之为“辽东边墙”,最早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全段长达1960余里。丹东地区的辽东边墙东段,始自开原直达鸭绿江边,全面兴建于明成化年间,主要为了应对建州女真的崛起。
成化三年,辽阳副总兵韩斌“建东洲、马根丹、清河、碱厂、叆阳、凤凰、汤站、镇东、镇夷、草河十堡拒守,相属千里。”其中,叆阳之后的边堡均分布于丹东凤城境内。
这一次的对于边墙和边墙之后的边堡兴建,是明朝所谓的第一次“拓边”,但是这条防线并未能发挥实际效用,收效甚微。
于是,在嘉靖二十五年,又增设江沿台、险山、孤山、一堵墙、散养峪五堡,设险山参将统辖六堡一十二城。
在嘉靖四十四年到隆庆元年,建州女真王杲、王兀堂部多次突破东部边墙,大规模掳掠辽东。这让曾担任险山参将,对东部边墙了解甚深的李成梁,开始重新考量东部军堡设置问题。
在辽东巡抚张学颜的支持下,他把目光锁定在既是军事要冲,又拥有大规模屯垦条件的“宽甸六堡”地区。
当时的宽甸地区,是鸭浑两江深处建州女真的主要出入口,地物丰厚更是成为女真人的主要狩猎地区,此处设堡“南悍卫所,东控朝鲜,西屏辽沈,北拒强胡,盖全辽屹屹之巨防。”
极具战略意义的“宽甸六堡”登上历史舞台,也给历史留下了巨大的“弃地”争论。
明清历史中大名鼎鼎的“宽甸六堡”分别是新奠堡、宽奠堡、大奠堡、永奠堡、长奠堡及孤山新堡。
“宽甸六堡”的记述中,也有用社奠堡或苏奠堡替代孤山新堡的说法,但现今学界的主流是以位于本溪县兰河峪镇新城子村的孤山新堡为主,而且考虑到也有史书将位于本溪碱厂一带的“张齐哈喇佃子”错记在赫甸村的谬误,这里只介绍可以明确我们丹东地区的五堡。
光绪三年,即公元1877年,宽甸建置设县,新奠堡、宽奠堡、大奠堡、永奠堡、长奠堡等五堡原址地区,也因此分别更名为赫甸、宽甸、坦甸、永甸、长甸。
新奠堡之地,原名长岭,《明神宗实录》载:“万历三年,新安堡军移驻长岭。”因新驻军,堡名称之为“新奠堡”。
随着努尔哈赤的崛起,宽甸六堡逐渐成为双方冲突的重点,万历三十三年后,李成梁再次出任辽东总兵,一方面为避努尔哈赤锋芒,一方面财力精力所限,开始裁撤北起开原,南到鸭绿江的大量军事边堡。
“宽甸六堡”也因此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明清鼎革之后,更是被封禁两百余年,直到清末宽甸建置,这里被重新命名为“赫甸”。
“堡城”、“驿城”、“路城”、“镇城”,是辽东镇重要的四大防卫体系之一,赫甸城城址正是典型的“堡城”遗址。
赫甸城城址,呈方形,每边长约300米,占地面积约9万平方米,在明代已察边堡中属于中等规模。
现存的赫甸城城址,东城墙长313米;西城墙300米;北城墙297米,南城墙294米。
赫甸城在南城墙设有一堡门,堡门有半圆形瓮城,城墙上防御设施如马面、敌台、角台、垛口、马道等俱全,防御设施及体系完备。
赫甸城是辽东边堡典型的土砖石结构,最为特殊的是墙体大型石块均为黑色火山岩。
边堡有着不同功效的类型,诸如新疆六堡,即宽甸六堡,其防守效用甚至可以上升到战略及历史的角度上,其存在的意义更多是压榨敌对势力的生存空间,好像匕首抵在延后,让敌人无法施展,这也是宽甸六堡的裁撤在历史上争议较大的原因。
边堡还具有屯田功能,很多边堡选址建设的首要考量,就是此地是否可以耕种,正是此种功效,也可以让边堡在一定程度上自给自足,维持相对的物资自给。
赫甸城城址就是典型的“边堡”,既有强大的军事功能,又能保证充分耕种需要,但这也给未来遗址的保护留下了隐患,待到大批移民到来之时,必定寻找既能耕种,又能取得建筑材料的地区定居。
因为人为的采石、耕种、建筑以及自然侵蚀等原因,赫甸城城址的破坏比较严重,但相较于许多淹没在荒土中的“边堡”,它的现状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2013年,本属于第七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赫甸城城址,被划入第五批并入已有“国保”单位长城项目中。
被重点“看护”的赫甸城焕发新颜,迎来了数次整修和修复,历经四百年风雨,屹立在辽东沃野里的残垣,在新生中得到保护,也寄望被更多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