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靠着极强的手腕创立了大明王朝,在提防朝廷官员专权,废除丞相制的同时,为了避免自己的子孙出现内斗的局面,他还创建了藩王制度。
朱元璋将自己的儿子和侄子封为藩王,命其来到全国各地,掌管一方军政大权。
朱权,是朱元璋的第17个儿子,因为受到朱元璋的喜爱和重用,年纪轻轻就成为了手握重兵的边镇藩王。聪慧英勇,少年英豪
公元1378年,朱权生于国都南京。在母妃杨氏的引导下,自幼便聪明好学,史书中也称其“天性口实,孝友谦恭,乐道好文,循理守法”。所以朱权虽然是朱元璋的第17个儿子,但朱元璋一直都十分器重喜爱他。
洪武年间,朱元璋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统治,开始屡屡制造大案,着手开始清理身边一些“图谋不轨”的开国大臣。在“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四大案案发后,一众人才和官员被牵连处理,朱元璋身边的人才是用无可用。
为了填补人才的空缺,朱元璋决定将自己的儿子们推上政治舞台。朱权不仅才思敏捷,文采飞扬,在军事方面也很有谋略。有勇有谋的朱权自然成了朱元璋心中驻守边镇的不二人选。就这样,13岁的朱权带着父亲朱元璋寄予的厚望,被封为宁王。2年后,朱权来到了自己的封地大宁。
大宁是一个军事重地,是一个大镇,因为当地地理位置特殊,年轻的朱权手握八万甲兵,六千战车,与其他兄弟相比,朱权可以说是手握重兵。
在来到藩地后,朱权也开始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他多次联合其他几位藩王,一同出塞作战。
因为善于谋略,用兵有方,朱权手下的军队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朱权也因此成为了风光无限的藩王,未来的仕途更是一路平坦。
身不由己卷入皇权争斗
朱元璋死后,他的孙子朱允炆继位,朱允炆与自己的父亲朱标性格相似,十分温和敦厚。
朱允炆的继位,引起了久居边镇,多年在军营中摸爬滚打的燕王朱棣的不满。在他看来,太子朱标去世,皇位应当由兄弟继承,而不是由侄子朱允炆继承。而朱允炆在继位后不久,意识到各地藩王权势膨胀,决定削藩。
当自己的权力受到威胁,这彻燃起了燕王朱棣心中不满的怒火,他决定与朱允炆争夺皇权,并发动了长达4年的靖难之役。
朱权虽然军功累累,富有谋略,但他也是庶出之子,从未对皇位有半分肖想。朱棣发动兵变,朱权手中所握的重兵让其成为了靖难之役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因为知道朱权不愿与自己一同谋反,朱棣便设计来到了他的藩地。一见到朱权,朱棣便握住他的手放声痛哭,说自己起兵造反全是无奈之举,请求朱权为他代写奏章谢罪。
面对自己的兄弟,朱权心生怜悯,将朱棣好好安顿,丝毫没有存防备之心。然而,在几天之后为朱棣饯行时,朱棣突然起兵,用武力将朱权挟持。在被挟持之后,朱权不得已同意支持朱棣造反,朱棣也对他承诺,若是事成,必定为其分一半天下。
然而,狡猾的朱棣所说的话不过是缓兵之计,无辜卷入这场皇室纷争的朱权,人生轨迹也就此改变。
备受打压,仕途无望
因为有了朱权的支持,朱棣的夺权之路平坦了许多。最终燕军成功攻入金陵,朱棣夺得了皇权,成为了明成祖。
朱棣在称帝之后,开始给曾经支持过自己的兄弟们恢复名誉,并给他们极其优厚的待遇。但藩王出身的朱棣也深知不能给予藩王过大的权力,便开始在暗中削藩。
朱权作为支持朱棣夺位的主力,其待遇自然不能低于其他藩王。有了优厚的待遇,自然也该给予封地。朱棣让朱权从建宁、荆州、重庆东昌四郡中择一处为封地。
朱权为了稳妥起见,巡视了四个封地,这一巡视就引起了朱棣的不满,他认为朱权此举有欺君犯上之罪。得知风声的朱权心中十分惶恐,也明白了朱棣曾经许诺的共分天下不过是过眼云烟。为了保命,朱权选择急流勇退,带着府中的老弱,称自己患病而将封地改为了南昌。
到了南昌之后,朱棣一直对朱权心有忌惮。在朱棣的不断打压之下,朱权已经难以再实现自己曾经的抱负。
为了打消朱棣的猜忌,安稳度日,朱权以自己抱病为由,不再参与国家的政事,如此朱棣才不再为难于他。
寄情道教,养性静心成为文化巨匠
政治道路上的失意给了朱权不小的打击,然而在现实面前,朱权只能选择妥协。为了排解心中的忧愁,朱棣开始投身于文学研究,整日钻研戏曲音韵。
后来他又了解了黄老之术,便寄情于道教,拜第43代天师张宇初为师,自号臞仙。朱权还十分喜欢结交志同道合的文人,与他们一起研习道家经典,弘扬道家教义,并且还在南昌郊外构筑精庐,写下道家专著《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八卷。
多才多艺的朱权不仅成为了当时道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他还在戏曲、历史、医卜等诸多方面都有涉猎,许多人都称其为戏曲理论家和剧作家。
因为善弹古琴,朱权不仅编写曲谱,还自制古琴,被称为明代第一琴的中和琴正是出自他手。不仅如此,朱权对中国的茶文化发展也做出了不俗的贡献。
从最初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藩王,到后来居于一隅,深藏心中抱负,整日研习文学的宁王,这一转变的辛酸,只有朱权自己懂得。
人们常说,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朱权虽然在政治斗争上失意,成为了失败者,但他能快速转变自己的角色,淡泊名利,寄情文学,并成为一代文学巨匠,也可以说是一个十分成功的转型,不枉人们对其“奇士才子”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