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仔爱读史奇闻趣史第六十三讲,独家原创,我已授权“维权骑士”!
1644年,清军入关后,所到之处一律推行“剃发令”——无论是官是民,即日起十日之内必须剃发,违者斩首,应了那句口号“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正如“文明的行为需要野蛮的手段来塑造”一样,由剃发引发的一场抗争献出不少鲜活的生命,一夜间全国男性由原来的蓄全发于头顶并挽髻的发式,变成了剃发梳辫下垂的发式。由此清朝所特有的发型就这样定下来了。
在很多清宫剧中我们看到的满人男子剃成了阴阳头——前半部分剃成光头,后半部分编成辫子,前面像个和尚,后面像个姑娘。但最初清军要求剃发垂辫可不是这样的标准,而是“金钱鼠尾”——前半部分的确剃光,但后脑只留一小撮小拇指粗细的头发,编成的辫子必须以穿过铜钱孔为标准,这个标准甚至申请了ISO9001国家认证。圆圆的脑袋拖着一根细线,简直和鼠标一个样好吗?简直不能更有喜感了。怪不得会有那么多人反对剃发啊,也情有可原。
顺治以前是这个发型,乾隆时期仍然是,1793年英国访清使团随团画师威廉.亚历山大的纪实画稿可以证明。但到了顺治中期,慢慢演变成了猪尾,再到清朝末年,定型为半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