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缘格局看,为何晋国以强盛的姿态分裂为赵魏韩
迪丽瓦拉
2024-11-28 11:50:23
0

原标题:从地缘格局看,为何晋国以强盛的姿态分裂为赵魏韩

强晋三分,包含三个问题:其一,晋国公室为何衰落;其二,晋国为何在众卿大夫内斗中持续壮大;其三,晋国为何最后走向三分。以笔者看来,虽然形式不尽不同,但其本质都指向同一个原因,那就是晋国特殊的地缘(方舆)格局

晋国公族衰落源于曲沃代翼,曲沃代翼的发生,源于闻喜(曲沃)的特殊位置

春秋各国公室渐衰是通病,卿大夫做大也是趋势,比如鲁国三桓。晋国的特别在于曲沃代翼发生后,晋国小宗取代大宗,晋国君主主动打压公室,加速晋国的公族衰微的进度。而曲沃代翼的发生,源于曲沃(闻喜一带)的特殊地缘位置。

曲沃代翼缘起于曲沃桓叔,曲沃桓叔是帮助周平王东迁的主力晋文侯的弟弟。晋国在晋文侯继位前经历了晋殇叔篡权产生的内乱,晋文侯用心勤王,也是借此建立自己的权威。咸阳(宗周)一带被秦国送还给周平王,而周平王无力经营;因为晋国的功劳和位置,所以咸阳地区被暂时托付给晋国管理,晋文侯又将管理权托付给弟弟成师(曲沃桓叔)。

成周与宗周之间,除了走函谷关,还可以借助必经曲沃(闻喜)的陆路,连接成周的黄河水道与宗周的渭河水道。曲沃桓叔因为坐拥商道而势力壮大,晋文侯之后的晋昭侯只能将其封在曲沃;开启了后来曲沃代翼的序幕。《史记》中,特别点出“曲沃邑大于翼(当时的晋国都城)”,借君子之口说“末大于本,不乱何待”。《史记》中的很多“预言”,以笔者看来,是司马迁借助预言表达自己对某些事件的分析。

作为晋国开国根基的河东是个很特殊的位置,西通关中,东连长治(上党),北通晋阳,南临河洛;从军事上来说,建都翼城是晋国初期的最佳选择;当时周公对晋国的治理提出了“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左传》)的施政纲领,也就是说,当时山西地区华夷杂处,治理的主要手段是压制调和游牧民族。

也正是因为晋国历代君主对游牧民族的恩典与威压,使得曲沃代翼经过了几十年的时间才完成,历经晋昭侯、晋孝侯、晋鄂侯、晋哀侯、小子侯、晋侯缗六代君主。曲沃一系也直到曲沃桓公的孙子曲沃武公(晋武公)三十八年才正式入主晋国。

《史记》中写曲沃“末大于本而得民心”,但又屡次记载晋人自发抵抗曲沃一系入主晋国;看似矛盾的记录,其实正凸显了河东地区当时华夷杂处情况。翼城代表了汾河地区的农耕势力与河东的所有游牧势力;同时,在水运还规模不大时,走翼城的连接宗周、成周的商道比走水运经曲沃还兴旺,因为汾河同时还连接到晋阳,游牧民族的商队自然更喜欢走翼城路线

曲沃代翼后,晋国君主打压大宗一系的公室很正常;但骊姬之乱表明:晋国的问题,其实不是公族内部争权那么简单。晋献公时,太子最初是齐姜所生的申生;但为笼络北狄,娶翟之狐氏女姐妹,所生的重耳、夷吾都有贤行;伐关中的骊戎时,又得骊姬姐妹,生奚齐。骊姬固然是有手段,但晋献公本身就是想废太子、立奚齐才是关键。

废太子以摆脱齐国的影响,算不上太特别;立奚齐却是试图将晋国的重心转移到关中:晋献公迁都很多人估计都没注意过,但意图改立关中一系的奚齐叠加晋献公所迁的故绛(赵康古晋城)一起看的话,三不靠的赵康,是晋献公试图将晋国重心转移到关中的过渡;或者说,赵康若要压制南边的闻喜(曲沃)、东边的翼城、乃至远在北部的晋阳,必须借助汾水依仗关中的支持。

换言之,晋献公有大图谋,试图让子孙入主宗周(西安),将曲沃代翼重演一次。《史记》在骊姬之乱的前后描写中,插入很多预言与占卜的内容;看似荒诞的内容,目的恐怕是引起读者的注意,进而深入思考骊姬之乱。比如将要伐郦国,占卜结果是“齿牙为祸”;这是因为当还需要娶晋阳地区狐氏姐妹以稳定晋阳地区的时候,晋献公这一代就不能操之过急的马上将重心转移到关中。

重耳流亡

换言之,晋献公是战略高手而战术低能,步子迈得太大扯着蛋了;又或者他只是被人忽悠,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迁都赵康和改立骊姬儿子所代表的意义。以晋献公所选的托孤者旬息的行为看,这对君臣似乎真的没意识到晋阳北狄势力的影响力会威胁到他们向关中扩张的计划

外姓强卿加上河东外围的地缘格局,造就了内斗不止却扩张不息的强晋

从晋献公重臣里克杀掉骊姬两个儿子,迎立重耳得不到响应,再迎立重耳弟弟夷吾来看,里克是汾水流域势力的代表。夷吾是晋惠公,虽是里克拥立,但继位后基本持续晋献公的方略,打压汾水势力,寻找机会继续在渭水平原扩张;然而晋惠公诚信不立,国人不附,败于秦晋韩原之战。

献公、惠公两代君主的尝试,证明仅靠河东无法战胜秦国入主宗周;其实晋国最佳的战略是迁都晋阳,晋阳、河东合力方能有入主宗周的可能,然而当时车战为主,迁都晋阳有点离经叛道,加上曲沃一系的根基是黄河水运,迁都晋阳变成空中楼阁。流亡近二十年的晋文公最后想出了整合晋国的折中办法——将晋国分成相对独立的上中下三军,出于制衡考虑分主副形成六卿。

后来出于分权考虑,各代晋君增设为五军十卿乃至六军十二卿;晋悼公时,又恢复为三军六卿。三家分晋之前,内斗不止但仍然能够扩张,是因为春秋以兼并为主题,同时外部又有秦国的压力与齐国、楚国在中原与晋国争霸;当晋国与秦齐楚三国直接接壤后,赵国直面齐国,而魏国直面秦国,虽然有老好人韩国当润滑,但赵、魏两国要继续扩张必然要独自面对各自的强敌,三家分晋不可避免。

无法扩张到关中,兼并结束后,晋阳、河东、河洛三地必然走向分裂

晋国之所以稳定为三军最后三家分晋,是因为以河东为中心,有三个比较好的扩张方向:关中、晋阳(延伸至河北)、以及河南地(延伸至中原)。本来加上河东应该是四军,但晋国对关中的扩张一直被秦国压制,所以实际稳定统治的是晋阳、河东、河南(加部分河内)。

在三家分晋之前,晋国众卿以河东的晋国君主为中心大致团结,西抗强秦、东向侵吞河北与中原。最后赵国以晋阳为中心扩张到邯郸;魏国后起新贵,以河东的安邑为中心,西占河西,东借黄河隔韩国深入中原;韩国老牌贵族,占的都是易守难攻的地方。虽然魏国和韩国犬牙交错,但魏国占了河东最精华的部分,韩国将东周小政府包裹,所以魏国占的河东主体,而韩国占的河洛地区(河南地)主体。

因此,晋国的强盛,源于河东连接了河洛跟关中;晋国的分裂,源于仅靠河东无法吞并关中,以关中河东为主的黄河金三角对晋阳跟河洛形成压制。

参考资料:

《史记·晋世家》

《左传·定公四年》

读《史记》之难,在于年代久远,地名、诸侯国等的空间归属变的模糊不清,因此注解是关键;但历代注解繁多之后,每个人需根据地缘(方舆)格局进行思索判断再添加自己的注解。因此每个想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需要有一本自己注解过的《史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东...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猛将如云,谋士如雨;曹魏有五子良将,蜀汉有五虎上将;那么同属三国的东吴有哪些猛将呢...
原创 金... 首先声明,杨角风既不是明粉,也不是清粉,就是一个普普通通通过换种视角的看似胡说八道的方式,讲一些自己...
原创 皖... 穿越历史的烟尘,英雄突围的峥嵘岁月! 开篇引爆:1941年,英雄魂断生死绝境! 1941年1月4日...
原创 古... 作为四大名之一的《三国演义》,相信很多朋友都已通读多遍了。由于其名气之大,早已家喻户晓,老少皆知,所...
原创 朱...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古以来,一个王朝的基础便在于最底层的百姓。身为一个王朝的领导人想要坐稳自己...
【审计动态】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 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审计画卷 春节期间,我有幸参观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的中国审计博物馆,自驾900公里行程...
原创 原... 公元前二二一年,嬴政兼并六国六国,创立了秦王朝,自称始皇帝。 称帝后,嬴政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原创 离... 春节才刚过完不久,著名导演张纪中就被前妻樊馨蔓申请强制执行公开致歉侵犯名誉权事件,再次引起热议。 ...
原创 诸... 标题:点亮历史的明灯:阿斗·刘禅的壮丽人生 我想,提起“乐不思蜀”这个成语,许多朋友都会记得那个扶不...
原创 天...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农民起义之一,它曾经一度撼动了清朝的统治,给中外帝国主...
原创 原... 说到秦始皇大家一定都非常的熟悉,他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始帝”,在位...
原创 晚... 大家可知道胡雪岩吗?胡雪岩那可是晚清的首富,而且是著名的红顶商人,这个人的发家历史可谓是极其具有传奇...
原创 原... 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清朝,从1644年满清入关开始,中国封建王朝的弊端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以至于...
碧昂丝梦想成真首摘格莱美年专 ... 搜狐娱乐讯 (文/孤岛森林) 2025年第67届格莱美音乐颁奖礼于北京时间2月3日在美国洛杉矶加密竞...
原创 唯... 唯一被全歼的日本师团,日本本国都嫌弃,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和日本的那一场战争之中有很多的战士为了给中...
原创 唐... 唐朝是一个诗歌的盛世,也是中国古代堪称最为开放、大胆、热烈的时代。这个时代女子可以做帝王,外国人可以...
原创 张... 刘备在未与关、张二人结义之前,实则就是街上一普通的卖鞋小贩,虽然他顶着一个中山靖王的虚头衔,但是又有...
原创 刘... 刘备入蜀后,其地盘包括益州除汉中外的部分以及荆州的一半左右。由于刘备当时自己担任了荆州牧和益州牧的职...
原创 山...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晋商以其卓越的商业智慧和勤奋精神,成为了商业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平遥古城中,协同...
原创 商... 《封神演义》是我国古代的神话小说,其内容以"武王伐纣"这一历史事件作为基础,在商、周两国的战争中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