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西方列强通过鸦片战争打通了清朝的国门,此后,就有很多清朝人被迫移民去海外成了廉价劳工。其中有很多清朝人就移民至古巴西部,90%的清朝苦力劳工在甘蔗种植园劳作。在一些种植园里,清朝人占劳工的50%。有一小部分人作为木匠、雪茄制造者或机械师,在城市、矿山或铁路上工作。在秘鲁,清朝人在沿海的种植园里采摘棉花和收割甘蔗,在秘鲁的钦查群岛(Chincha Islands)上的有毒的鸟粪坑里辛勤劳作,他们也在山区修建铁路,在城里当仆人。
图1:19世纪清朝劳工示意图
19世纪清朝劳工地位到底有多低?
古巴和秘鲁的苦力劳工是签订劳工合同的法定自由人。与被认为是财产的奴隶不同,苦力劳工在法律上被限制在8年的奴役期,这奴役期比在英属西印度群岛的南亚人要长3年,而在完成合同后即获得自由。劳工可以结婚,承担父母对孩子的监管之责,可以不必与其配偶分离。
他们还可以买卖财产,可以对其雇主提起诉讼。他们也应每个月获得工资、足够的食物、医疗服务和住宿,以及在假期和星期天得到休息。这些因素使得苦力劳工与奴隶制和自由劳动制度皆有所不同。从理论上讲,自由是一种选择,而苦力劳工在他们的契约中有一定的权利,这些权利是奴隶所不具备的。
图2:19世纪清朝劳工被雇主捆绑并殴打
然而,在现实中,清朝苦力劳工在古巴的日常经历并没有遵循他们的合同条款,也没有反映出他们作为自由劳动者的地位。无论他们有什么自由,都是暂时的、随意的。在种植园里,围绕苦力劳工生活的是折腰断背的艰苦劳作,日常的毒打和恐吓,少量或劣质的食物,以及监工的残酷剥削。
他们每天工作20~22个小时,从凌晨2点或凌晨4点,一直工作到午夜。清朝劳工每天不得不夜以继日地劳作,忍受着严寒和饥饿的折磨,在重病的时候惨遭鞭打,哪怕片刻的懈怠,也会招致枷锁和监禁。另外,清朝苦力劳工的死亡率高得惊人。
古巴直到1886年才废除奴隶制,但是在1886年之前,清朝的苦力劳工和非洲奴隶的地位经常是重叠的。他们在一起工作,经常住得很近。他们同样缺乏基本的自由,受到体制的同样控制。例如,要求苦力劳工"放弃所有与合同义务不相符的民事权利的行使"。
图3:19世纪种植园示意图
因此,婚姻和任何财产的买卖都必须得到雇主的同意,而苦力劳工几乎没有行动的自由。他们不能在未经书面许可的情况下离开种植园,如果没有得到许可而离开,就会被逮捕,被当作逃跑者而遭受殴打,甚至被杀害。一名清朝劳工告知1874年到访的清朝官员:种植园主完全为了利益,压迫清朝劳工,将清朝劳工视作蝼蚁,死不足惜。甚至他们的惩罚也是一样的。1849年,西班牙政府颁布了一项法规,旨在引导"苦力劳工制度",该法规几乎完全复制了古巴的奴隶话语。那些没有服从命令或逃跑的清朝契约劳工可能会被禁足、被监禁、被限制。其后果是可怕的。一名苦力在1874年做证说:"我的脚上和脖子上都戴着镣铐。"由于虐待和营养不良,超过50%的清朝苦力劳工在他们的契约结束前就已命丧黄泉。
图4:19世纪清朝劳工示意图
此外,这些契约的条款,经过所谓专家的解读,而经常遭到忽视或控制,以进一步剥削清朝劳工。例如,契约条款允许清朝的苦力劳工在任何时候买断他们的契约,但是他们不仅必须支付雇主购买他们时支付的价格,还要包括从购买以来衣服、病假、寻找替代工人等所有费用。这些费用的数额由雇主设定。
简而言之,清朝的苦力劳工就是事实上的奴隶,地位非常低。在最好的情况下,他们属于在奴隶和自由人之间的一种独特的身份,这使得他们可以要求更好的待遇和最终的自由。根据历史学家菲利普·S. 方纳的说法,在实践中,这些人"像奴隶一样被购买、出售、转移,遭受奴隶般的对待"。
图5:19世纪清朝劳工反抗剥削示意图
19世纪清朝劳工如何反抗雇主的剥削?
在19世纪,就像在英属西印度群岛的南亚劳工一样,在古巴和秘鲁的清朝劳工找到了反对遭受剥削的劳动条件的方法。清朝劳工经常怠工,拒绝工作,从事破坏活动,并从种植园里偷东西,以此来反对雇主的剥削。
清朝的苦力劳工也非常严肃地就他们的权利起诉雇主。他们对那些虐待他们的人,以及没有执行法律的地方当局提出抗议和投诉。清朝人经常试图通过逃跑来挣脱他们的契约,在极端情况下,清朝人也会攻击他们的监工和雇主。
另一些清朝劳工则加入了推翻整个西班牙在古巴的政治体制的斗争,加入推翻西班牙的殖民主义的反叛者行列。他们在"十年战争"(1868年—1878年)、小规模战争(1878年—1879年)和独立战争(1895年—1898)中进行了战斗。
图6:秘鲁地理位置示意图
古巴独立的许多历史讲述了清朝契约劳工“布塔”鼓舞人心的故事,他在1860年加入起义,最终成为著名的古巴自由斗士。1869年,为了向古巴一将军传达命令,清朝劳工布塔率领古巴军队穿越危险地带。他挥舞大刀进行战斗,并用西班牙语高喊:"为了古巴,西班牙人下地狱去吧!"他因此为人所熟知。在30年的时间里,布塔参与了所有古巴脱离西班牙而独立的三次战争,并最终成为一名中校。
到19世纪60年代,清朝的苦力劳工制度引发了一场关于种族和劳工的全球辩论,这也影响了去往美国的清朝移民。一方面,清朝的契约劳工被认为是解决奴隶制结束后困扰工业化移民社会劳动力短缺的必要手段。清朝劳工廉价、易获得且易被利用,他们的劳动使种植园经济得以繁荣。
图7:19世纪奴隶示意图
19世纪60年代开始,劳工贸易逐渐衰弱
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也就是在大多数国家都在争论废除奴隶制或者已经废除奴隶制的时期,清朝苦力劳工的优势得到新的审视。在美国,废奴主义者和支持奴隶制的激进分子都密切关注着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苦力劳工问题",并利用亚洲的苦力劳工来推进他们的政治议程。苦力劳工要么被描绘成一种勤奋的劳动力,使得奴隶制变得没有必要,要么被当作另一种容易受到残酷剥削的低劣种族。
1863年,奴隶被解放之后,美国南方的种植园主们支持苦力劳工,以振兴南方经济,以之弥补黑人解放所带来的影响。在19世纪60年代末,联邦官员和路易斯安那种植园主及商人之间的政治斗争爆发。最后,美国于1862年取缔了苦力劳工,并禁止美国参与苦力劳工贸易。这一年的《苦力劳工贸易法》(Coolie Trade Act)成了最终在1882年排斥所有清朝劳工的第一步。
图8:19世纪清朝劳工示意图
到19世纪70年代,对苦力劳工贸易的谴责已经在国际上传播开来。1873年12月27日,葡萄牙的澳门总督关闭了该地的苦力劳工贸易。最后一批苦力劳工船于三个月后驶往拉丁美洲。1874年,一个国际委员会前往古巴调查苦力劳工状况。来自清朝、英国和法国的代表听取了1176份口头证言,并阅读了1 665份书面请愿书。
清朝苦力劳工逐一地讲述他们的经历,乞求帮助,并呼吁人们注意苦力劳工制度存在的虐待和剥削,有人将之称为"人间地狱"。由于委员会的调查结果,清朝皇帝颁布了一项法令,要求在1875年立即结束苦力劳工贸易。1877年,西班牙和清朝签署了一项条约,终止了在古巴境内所有清朝苦力劳工的契约,并建立了清朝驻古巴总领事馆,以保护仍在古巴的清朝人的利益。1876年,秘鲁和清朝也达成了一项类似的条约。
图9:古巴地理位置示意图
然而,对于在古巴的清朝苦力劳工来说,他们仍被排斥在自由人之外。即使在苦力劳工贸易被废除后,奴隶制仍然持续到1886年,并影响到所有奴隶、契约劳工和自由劳工的流动。要求苦力劳工在两个月内自行订立契约,否则离开古巴的法律,也迫使一些人继续其契约劳工的身份。许多雇主在契约到期时,也拒绝提供给苦力劳工一纸自由的文书。
那些能够获得自由的人找到了有限的机会。一些人自我组织成立帮派,或者是在清朝人的管理下组成合同工团,并慢慢地转变为农业工资工人。从19世纪60年代劳工贸易逐渐衰弱开始,少数清朝劳工开始从事零售业和商业蔬菜种植业,更多的人集中在洗衣或家政行业,犹如他们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同胞一样。
到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一个庞大的自由华人社区在古巴哈瓦那形成了。两名前苦力劳工,钟亮(Chung Leng)和兰思业(Lan SiYe)于1858年通过在桑哈街(Zanja Street)附近经营咖啡馆和杂货店,而建立了哈瓦那的“唐人街”。到了19世纪70年代早期,市场广场周围已经形成了明晰可辨的华人社区。
图10:古巴哈瓦那唐人街
自从19世纪60年代劳工贸易市场衰弱后,其他的清朝苦力劳工在美洲内部迁移,如移民到巴拿马、墨西哥和美国等国。例如,在纽约的第一批华人雪茄制造者是来自古巴的移民。去往路易斯安那州的移民数最多,在那里,种植园主和劳工招募者希望清朝人能取代被解放的非裔美国人,到1867年,至少有2000名清朝人离开古巴前往新奥尔良。
总之,从19世纪60年代起,成千上万的清朝移民正在穿越太平洋,到美国西部工作,寻找他们所谓的"金山"。在马尼拉大帆船时代,第一批跨越太平洋迁徙至美洲的亚洲移民,与拉丁美洲的苦力劳工相叠加,共同帮助创建了早期的亚裔美国。
参考文献:
《唐人街与外部社会》
《清朝劳工的发展》
《苦力劳工贸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