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卫鞅,公孙鞅,从商鞅探析古代姓氏文化
迪丽瓦拉
2024-11-29 18:15:47
0

原标题:商鞅,卫鞅,公孙鞅,从商鞅探析古代姓氏文化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自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就不乏各种改变历史的优秀人物,每个人都在社会历史大变革的朝代下勇往直前,为新时代开辟道路。

从上古时代到奴隶制社会转变之时,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带领着族人进行各种农业和制度上的尝试,积极应对天灾人祸,拯救黎民于水火,才使得中国能够成为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文化圈之一。

奴隶制社会在商朝发展到高峰,但高峰之后就是逐渐走向下坡路,乃至消亡。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使得耕种田地不再需要大量的奴隶,一人一牛一犁就可以完成过去许多奴隶才能完成的工作,于是大量奴隶得到解放获得自由人的身份。

但是这时候的社会制度还是从前奴隶制社会的旧制度,文化礼仪也不再适用于社会的快速发展。

这时候就涌现出了一大批推动社会变革的人才,管仲、李悝、吴起等等变法大家们,在中原文明的西陲之地。

一个被称作商鞅的人在学习了前人的变革经验之后,在秦国大地上推行了影响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伟大变革。

我们在研究商鞅变法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商鞅的名字有着很多的叫法。

有叫商鞅的,也有叫卫鞅的,还有叫公孙鞅的,更有人说是姬鞅。那商鞅究竟是姓什么呢?

现在做广泛的解释是商鞅是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

这就让人很奇怪了,又是姓又是氏,在流传最广的名号里既没有姓也没有氏,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姓的诞生

单单是看姓这个字,就能知道这个字的古老,一般来说,这种带女字旁的字,很多都和上古时期的母系社会存在着各种关联。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姓的来源相当的古早,最早是起源于还没有文字记载的图腾崇拜时期。

每个部落都有着各自崇拜的图腾,有的是力大无比的熊,有的可能就是致命的蛇等等。

在部落交流之中,各自都有着各自的文化符号加以区分,当然,这种交流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战争,另外一种就是和平。

和平交流中的一种就是婚姻,上古母系社会时期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实行的普罗路亚婚,就是群婚制度,而非我们现在的对偶婚制度。

两个部落可能在某一个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场合进行基因交流之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但是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很多问题,部落人数过多的话很可能会出现互不相识的情况。

按照我们现代遗传学的研究,近亲三代之内结婚会大大增加遗传病的风险、生下智力残缺或者有其他疾病的后代。

上古时期虽然没有研究,但在漫长的岁月之长相比也发现了这种规律,于是每个部落都用各部落的图腾为标志。

用以区分族内人和族外人,同姓之间不准结婚,就避免了近亲结婚的现象发生。

这一时期,由于农业还不成熟甚至还没开始发展,食物来源主要还是靠采集,狩猎所得远远满足不了庞大族群的每日所需。

所以擅长采集的女人们掌握着部落里的食物大权和生育大权,你部落首领也往往是女性。

所以在母系社会时期诞生的姓,多半都是女字旁,例如夏朝王室的姒姓、周王室的姬姓、西羌的姜姓、东夷部落的嬴姓、姚姓等等。

除此之外,这种群婚制度也导致了大家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现象产生,甚至连母亲自己一辈子都只能见到孩儿他爹一面,更不要提孩子了。

每当孩子问起来我从哪里来时,母亲可能会说生你那天吃了个鸟蛋、去雷泽旁边玩了一圈种种理由,也就有了“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感应而生等诸多充满想象力的生命起源。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你想去姓父亲一方的姓,都可能不知道父亲姓什么,因为上古时期的原始风俗,母亲的对象可能远不止一个。

这倒也不必避讳什么,时代不同,礼仪道德也不同,或许古人看我们现在的同姓之间的婚姻也是违背伦理纲常的。

要知道,韩国直到1997年才废除了不准同姓结婚的法令。

氏的来源

而氏的来源就比较晚了,是由母系社会迈向父系社会之后才产生的。其实氏产生的自然初衷和姓是产不多的,都是为了区分族群,避免近亲结婚。

在迈入农业社会之后,采集经济已经不再是食物最主要的来源,力气大的男人从事农业生产,创造的劳动财富远远赶超了女性,所以获得了比较高的社会地位。

同时,由于农业的发展,一片区域内能养活的人变得更多,一个同姓的部落越来越大,城市开始出现,一个同姓的部落人数甚至会远远超过原来好几个不同姓的部落人口之和。

这时候的同姓结婚也就不可避免了,所以为了在同族之间相互区分,氏就应运而生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时候的婚姻制度已经从原来的普罗路亚婚转变到了对偶婚,稳定的一夫一妻关系开始出现,女性嫁入父系氏族的亲矿业逐渐成为主流。

所以即使姓还是女字旁的姬、尧、姜,但这些姓氏所代表的就是那一条万年不变的祖传Y染色体了。

并且由于父系社会私有制的产生,阶级也开始分化,氏不仅仅是区分血缘,更有了区分阶级贫富的作用。

一些掌权的男人们开始以自己的封地、官职、专业技能为氏,用以和其他人区分开来。

“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氏族略》

所以,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拥有氏的,在先秦时期,只有地位高的男子才能称氏,而女子只能称姓。

后来生产力再次突飞猛进,封建地主兴起,旧奴隶主贵族没落之后,宗法制度礼崩乐坏,姓和氏才逐渐混淆。

在部族与部族之间的交流、或是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时,往往会以国为氏。

当然也有一些是后世学者不知其名而私自冠氏,比如褒国的共主嫁给了周幽王,她的名字就是褒姒,褒是以国为氏,姒就是褒国王族的姓。

理解了姓和氏的区别,我们就好分析商鞅的各种名字来源了。

商鞅的各种叫法缘由

商鞅是卫国人,卫国是周朝初年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卫国一带本来是商王朝的王畿之地。

但在武王伐纣之后就变成了周人的领土,周武王念及“亡国不绝祀”传统,将纣王儿子武庚留在朝歌继续供奉商朝先祖,但没想到后来爆发了叛乱。

周公旦平叛之后将文王第九子康叔封分封到了卫国,管理商朝余部。

而康叔封就是随爹周文王姓姬,之前被分封到康国,所以叫康叔封,后来又被分封到了卫国,所以也可以称其为卫封。

我们的商鞅也是一个道理,商鞅是卫国人,所以也可以以国为氏,被外人称之为卫鞅。就后是三国时期的武将们自报名号之时,往往会带上自己的家乡。

“吾乃常山赵子龙”、“吾乃燕人张翼德也”等等,虽然这是明清时期的白话语言,但也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古人自报家门时带上家乡的风俗。

但商鞅虽然姓姬,却不能被称之为姬鞅。主要是因为当时周朝的礼法制度,只有嫡出的王室才能用姬姓,商鞅是庶出的贵族,虽然也是贵族,但不能使用姬姓了。

并且在卫国国内之时,大家都是以卫卫氏、以姬为姓,取名的单字也就那么多,怎么区分谁是谁呢?这时候就需要用地位的高低来进行区分了。

在宗法制度之下,除嫡长子之外的其他的儿子称为公子,公子的儿子称公孙。

商鞅是卫国公族的庶出旁支,可以用自己的血统为氏,来和其他卫鞅区分开来。商鞅是公族之孙,所以可以叫做公孙鞅。

当然,这种叫法只能在卫国国内叫,其他诸侯国的公孙也是不计其数,难保不会出现一个同名的。

至于流传最广的姓氏“商”,则是商鞅凭借自己的本事得来的姓氏。商鞅在为国学习了大量的知识,也看到了当时正处在改革浪潮之中的其他国家变法图强的案例。

空怀一身抱负,却因卫国太过保守而报国无门。听闻秦孝公招才纳士,才由卫入秦,和秦孝公一拍即合,决定在秦国实施变法。

公元前340年,秦魏第五次河西之战,商鞅率领赳赳老秦大败魏军,极大地提升了秦国的民族自信心,秦孝公大喜过望,论功行赏之时将秦楚边境的商於十五邑分封给了商鞅,世称商君。

结语:

于是商鞅就以封地为氏,自称商鞅,这一姓氏和姬、卫、公孙这种在当时烂大街的氏不一样,是商鞅自己凭本事得到的封号,也更容易加以区分,所以就最为广泛地地流传了下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周... 1938年春,武汉的一处秘密联络点内,周恩来将一份档案交到25岁的王曼霞手中。档案的主人名叫陈尔晋—...
原创 血... 1946年9月,陈毅提出了一个重要建议,他建议将山野与华中野战军合并,并由统一指挥。然而,合并后的两...
原创 从... 关于史湘云在史家是否受重视,这是一个在《红楼梦》读者中存在争议的问题。 表面上,有许多细节显示史湘云...
原创 “... “休假”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然而,作为一种更为规范和明确的休假方式,实际上它的雏形可以追溯...
原创 九... 1971年913事件后,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忧心忡忡,时常对工作人员表示:现在的二炮可是个重灾区,我真怕...
河北赵氏属于哪一脉系? 亲爱的家人们,今天我们有幸聚在一起,深入探讨赵姓在河北地区的两大显赫家族——涿郡赵氏和常山真定赵氏。...
原创 爹... 著名学者陈寅格曾说过:凡一字之释义皆为一部文化史。这句话生动地表达了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通过对字词的深...
原创 四... 1949年3月,为了响应国家军队体制的改革,并推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东北野战军做出了一个重大的调整决...
海昏侯墓首次发现秦汉时期全本《...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公布十周年暨汉代区域文化学术研讨会8日在南昌举行,会上专家公布了海昏简牍...
原创 山... 岁月流逝,时光如箭,常常让我们感叹“物是人非”。尽管人的一生只有短短百年,但有些东西却能跨越百世,依...
原创 黄... 黄埔军校在早期的1期到4期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许多人后来都成为了知名的将领。不过,黄埔...
原创 侵... 最近,一位台湾著名文化学者在大陆社交网络上发表了两个引发热议的观点,引起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这位学者...
原创 八... 俗话说:落后就要挨打。这一点正好反映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我国在当时采取了闭关锁...
原创 他... 1941年6月,苏联卫国战争爆发时,华西列夫斯基还是一名少将,负责总参谋部的工作。但仅仅一年半后,他...
原创 明... 泰定三年,也就是公元1326年,安徽省濠州凤阳县迎来了一个小生命——一个名叫汤和的男孩诞生在这里。 ...
原创 潜... 在中国的解放战争时期,中央特科的成立,成为了革命事业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个组织不仅负责保护党内高层领...
原创 石...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
原创 明... 朝代更替,就像舞台上的演员,轮流上场,没有哪个能永远占据主角的位置。当一代老去,必须接受现实的交替。...
李阳回归西安:AI教育新时代的... 古都西安,作为千年丝绸之路的起点,曾见证东西方文明在此交汇融合。如今,在人工智能的时代浪潮下,这座历...
原创 马... «——【引言】——» 在纷繁复杂的台海局势中,有一个名字或许不常被普通人提起,却曾在关键时刻发出过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