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瓷器也是如今欧洲瓷器品牌中的独角兽之一,而如今的高端瓷器品牌中也只有德国梅森和丹麦的皇家哥本哈根算是比较出色的瓷器品牌,而英国本土的皇家瓷器出现时间并不算晚可是在作为高品质的皇室瓷器的竞争中却落败了,无疑是英国在早期资本市场开发上的一个失败。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在瓷器的生产工艺上英国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同时也缺乏高岭土这种烧造资源,而同一时期德意志境内的各个诸侯国却利用富含高岭土这种资源优势烧造出了和中国类似的瓷器,这也冲击了整个欧洲的瓷器市场。
成立本土的瓷器品牌还得益于明英战争的刺激,英国初次来到东亚开展贸易还是借葡萄牙的邀请,停泊于澳门港口,而明朝与英国之间虽然有摩擦,可是明朝还是愿意与英国开展贸易通商,于是有大量瓷器被出口到了英国。
英国与明朝通商的时候已经处于明朝末期了,所以在内忧外患之下,明朝开出了一系列的贸易优惠政策,而享受到这一政策也极大的推动了英国对东亚贸易的兴趣,同时英国也开始仿造明朝瓷器由此成立了第一个本土的瓷器生产公司。
一、明朝瓷器让英国本土瓷器生产有了变革
明英战争不过只是英国对明朝政府的一个试探而已,而明朝当时作为世界军事强国自然也不甘于英国的挑衅,所以在击败英国的挑衅后还要求英国方面给予赔款,也是在给予了要求的赔款以后英国商队在继续享有在澳门停泊船只的权力。
英国商船看到明朝大肆对外销售珍贵的瓷器于是看到了商机,其实明朝大可不必要英国给予赔款,可在明朝末年财政吃紧的状况之下能有一根稻草就多一份希望,所以明朝不仅要求英国给予赔款,还希望向英国大肆出售一批珍贵瓷器。
虽然名义上是凑足明朝政府的军费,可实际上则是维持地方的军政开销,所以在这个历史节点上英国遇到了最好的机会,在引进大批明朝瓷器后,英国也开始了仿制,而大量仿制明朝的瓷器则带来一个问题,没有高岭土如何生产出与明朝类似的瓷器呢?所以在当时而言,英国并未完全掌握瓷器的生产工艺,于是开始向明朝官窑高价收购一批瓷器.
对于英国的这样大力购买,明朝政府当然也很愿意卖,于是将大量精美瓷器出售给了英国,而也是这批原始型的瓷器带动了英国的整个瓷器生产水平。在工业革命之后,不少国家依旧没有攻破瓷器的生产工艺,其原因还在于它的原料高岭土,而为了能顺利生产瓷器,英国甚至不惜高价从明朝手里购买大量用于生产瓷器的高岭土。
对高岭土的化验是自拿到源自中国生产瓷器原料之后的一种分析办法。最早在元代将大量青花瓷出口到海外时就有做过,不过光就颜料就让不少欧洲国家研究了数个世纪,最后腾格士蓝的出现再解决了瓷器的颜料问题。
而英国在最早生产瓷器时几乎全是骨瓷,也是在没有高岭土时做的一种技术选择,不过当时英国能够采用骨瓷来尽可能的贴近明朝生产的瓷器已经是算作欧洲比较领先的了,所以对于当时的英国而言要想技术更上一层楼就必须成立一家与明朝皇家官窑类似的瓷器生产企业,于是英国最早服务于英国皇室的瓷器生产公司便诞生了。
二、缺乏高岭土就是先天缺憾
高岭土可以说是生产瓷器的必要资源,可是英国一直相当缺乏,所以英国先天缺乏大规模生产瓷器的条件,而当时的欧洲瓷器热一直是没有褪去的热,所以与东亚进行长期贸易获得优质的瓷器一直是欧洲向往的一个追求,因此英国不光自己生产瓷器,更主要的是主导销售瓷器。
可在这种市场主导的作用下,英国的瓷器销售已经落败于德意志诸国,一方面英国在政治上脱离了教会也被教会除名,所以英国在欧洲开展贸易其实并不顺利,另一方面英国主要销售的骨瓷与同一时期皇家哥本哈根生产的瓷器已经有很大差距,所以英国在瓷器销售竞争上落败便导致了英国的瓷器生产企业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以数量换质量,于是同一时期英国的瓷器生产量比德意志诸国的总和还要多。
明朝灭亡后,清朝设立广州十三行积极开展海外贸易,而这一时期清朝大量向海外出售茶叶丝绸和瓷器,当然这也是中国古代生产力的巅峰时期,光主导清朝生产瓷器的出口就占据了英国瓷器贸易事业的一半以上,也正是因为贸易往来越来越多,清朝的生产瓷器的工艺才得以传入欧洲。
而对比高岭土在优劣,甚至于德意志境内的高岭土还更胜一筹,所以德意志诸国的国产瓷器永远是占据欧洲市场的佼佼者,与此同时英国则处于一个相对不利的地位,这也让英国的瓷器生产工艺越来越偏向于将骨瓷小型化的生产工艺,同时清朝当时烧造瓷器讲究薄胎,可如果将骨瓷也做到薄胎则非常困难,所以英国的先天不足也造成了英国在生产瓷器上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鸿沟。
英国当时虽然本土瓷器生产企业成立的早可是并没有发挥出市场主导作用,反而是后来在德意志诸国成立的瓷器生产公司形成了可以与中国瓷器相比拟的市场占有率,所以在市场竞争上英国常常处于劣势,不过英国当时生产的瓷器基本都是素瓷,技术水平对比中国北宋还要落后,原因还是在原材料上,中国北宋就开始采用高岭土生产瓷器。
而英国则因为原材料缺乏被迫生产骨瓷,同时英国直到18世纪初依旧没有掌握生产瓷器的原料技术,被迫从神圣罗马帝国进口生产瓷器的原料,不过因为骨瓷胎体太厚根本发挥不了青花瓷这种瓷器的优势,于是英国的骨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得到了欧洲其他国家的青睐,仅仅沦为一个民用瓷器的附加品。
三、英国的海外殖民塑造了骨瓷的优越感
在大航海时代的初期,英国还没有大力海外殖民,而在欧洲瓷器文化圈中比较有竞争力的几乎全是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国,一方面这些地区盛产高岭土有利于瓷器的生产,另一方面这些地区都是教会的忠实信徒,所以在政治上也比较有优势,所以在初期的市场推广上,英国就不及这些中欧的国家,到了英国大肆进行海外扩张的时候,在英国殖民地上形成了一种独有的文化圈。
而在这个文化圈中也形成了英国主导的文化强权,因此英国倡导的骨瓷在这些地区开始流行,当然也包括后来的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北美虽然也有大量的高岭土矿藏,可是受英国影响,骨瓷成为了这里的主导,在欧洲不受主流欢迎的骨瓷在英国殖民地则成了珍宝,可是随着美国的独立,也相继成为世界强国也从中国进口到了非常不错的青花,粉彩等瓷器,这也就造成了英国的骨瓷文化圈又一次陷入危机。
英国只能生产骨瓷也是因为当地的资源限制,可是在英国海外扩张以后,英国的不少殖民地也能产出高岭土,除了北美以外,最重要的高岭土矿源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所以英国此时也不必为了生产原料而发愁,所以英国在后来也生产出了以高岭土为原料的薄胎型瓷器,在品质上也做到了可以与以往的中国瓷器相比拟的地步,不过此时在欧洲原来的中欧诞生的几个瓷器品牌已经完全占领了欧洲的瓷器市场。
而英国再想进入就非常难了,于是英国想到了先从殖民地进行推广的手法。英国在香港销售带有浓厚欧洲画风的粉彩性瓷器就是英国想要进行瓷器返销的一个尝试,也是在英国做了这第一次尝试后开始定义瓷器的奢侈品品牌的定义,也是看到了英国在中国返销瓷器的成功,引发了一些欧洲传统的瓷器品牌纷纷登陆中国,这也是瓷器大量返销的第一次尝试,不过英国由此开始树立了骨瓷的优越感,骨瓷在向中国返销时就以与南宋时期厚重沉稳的瓷器风格相吻合。
由此吸引了一大批素瓷爱好者,而骨瓷在瓷器的故乡中国引起了巨大反响,也引发了欧洲本土的追捧,如此一来过去不受主流欢迎的骨瓷一下子就融入到了瓷器主流的文化圈中,开始形成一个以骨瓷为素瓷原型的古法运动。中国追求宋代的素瓷之风也是清代中叶以后在瓷器审美上的一大转变,过去往往选择粉彩等较为花俏的造型,而如今则形成了一个以简单而造型寓意深厚的瓷器造型,虽然在明朝初叶也有流行过。
可是明朝中叶以后的奢华之风促使粉彩登上了历史的主流,直到清朝雍正时期主张廉洁清简才重新引发了宋代瓷器的造型的追忆,而后来英国骨瓷向中国返销时所采用的就是纯素瓷的造型,也刚好迎合了时代的价值观,不过中国的粉彩艺术很快影响到了骨瓷的生产,最后骨瓷也成了粉彩瓷器系列的重要板块之一,但骨瓷的这种优越感也从英国将骨瓷返销殖民地而影响到了全世界
四、总结:
英国主动影响瓷器的发展价值观也是处于对过去一直被动处于瓷器销售末端的反击,也是因为自身高岭土材料的缺乏导致了英国开始推行骨瓷文化。而在向世界推行骨瓷文化中,中国返销中与当时中国流行的仿宋之风不谋而合,由此骨瓷开始由卑转尊,成为了世界上重要的瓷器组成部分,直到今天骨瓷依旧是象征英国瓷器文化的代表,也是代表一种独特的瓷器生产工艺,同时这也令不少国内瓷器爱好者感到一种求同存异之感。
参考文献:
《英国瓷器烧造史》
《英国瓷器文化研究史》
《清朝瓷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