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自古就是古代政权建都的首选之地,在洛阳有着较好的农业基础,适合居住的生活环境,以及充足的水资源等,因此这这些基础之上,古老的人类能够在这里产生文明,并且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商业,手工业等生产都走向了繁荣。在古代社会之中,即使洛阳遭受到战乱,遭遇到改朝换代,但是其经济发展,农业发展,商业发展都将领先其他城市,因此洛阳往往成为了各朝各代首都的不二之选,但是关中也不错,长安也不差,为何刘秀偏偏选择洛阳呢?这背后又有什么样的考虑呢?
长安PK洛阳,谁更加有优势?
洛阳和关中在大众心目中的知名度来讲,或许许多人对于洛阳更为了解,即使关中和长安相比,关中的知名度也不如长安。无论是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富贵堂皇,还是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畅快,这些诗词都让我们看到了长安的繁荣,同样洛阳也有着九朝古都的名号,与之相关的诗篇。那么在东汉时期三者相比,究竟谁能够更受一筹呢?
长安在历史曾经实现了周期性的繁荣,在长安定都的朝代也有不少,比如西周,秦汉,西晋等国家都曾将国都定在长安,而且这些国家在历史上也有着一定的统治时间,即使遇到了外地来犯,但是这些国家都能够在自己的土地上利用自己国家的优势,来实现对外战争的胜利,而这都源自于八百里秦川,泱泱华夏之地所给予的充裕的物资财富,也正是这些物资财富,这些国家才能够不断的得到壮大。但是有着繁荣就有着颓败,而这次颓败则让关中地区得到了新的发展。为什么长安会颓败呢?
由于都城作为统治者最后的营地,所以为了能够夺取天下,往往会进攻首都,因此长安在不断的进攻之中就得到了破坏,比如在王莽统治的时候,由于王莽没有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因此无法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所以最终王莽在位的时候,长安就曾多次被攻破,造成了长安地区的满目荒凉,整个地区的人口锐减,因此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长安的颓败。
而在长安颓败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洛阳地区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由于长安受到的破坏更多,而洛阳则是外围地区,所以破坏的程度较少,而另一方面洛阳地区处于中原地区,整个平原地带都适合人的居住和发展。因此洛阳有着较好的交通和农业基础以及一定的人口,还由于其曾是前面一些朝代的都城,在文化上也有着自身悠久的历史,因此洛阳在这个时候和长安的对决之中,洛阳明显处于胜利的一方。
关中pk洛阳,谁更加具有优势呢?
众所周知关中地势险要,能够形成对于东部豪强地主的控制,因此刘邦在选择都城的时候,并没有选择繁华的洛阳或者是长安,选择了地势险要,另外同样适合人们居住的关中地区。那么到了刘秀这里,为何关中会被淘汰掉呢。
刘秀在称帝的时候,九月份赤眉大军就已经攻破了长安,所以即使刘秀后来去得了长安,但是由于割据势力重现发生了变化,原本的东部也出现了不少的势力,甚至有人直接称王,这个时候已经不像刘邦当初诸侯并立的局面了,因为这些诸侯在自立为王的时候,根本无需臣服于刘秀,同样在北方地区,又出现了新的权贵,这些人和刘秀之前同仇敌忾,但是最终分道扬镳,同样对于江山也是虎视眈眈。所以刘秀在位的时候,整个局势比刘邦在位的时候,还要复杂,当初刘邦为了能够控制东方的诸侯国,选择定都关中,同样这个时候的刘秀选择定都洛阳也有着同样的考虑。
由于洛阳地区距离刘秀所依靠的南阳豪族比较近,因此双方之间也能够互相照应,所以在洛阳这块基本相当于刘秀的大本营了。在这里建立自己的根基,能够让自己的人身安全有着更好的保障。而另一方面,之所以选择洛阳不选择关中,也是因为洛阳这个时候的地理位置比关中更加优越。
反过来思考一下,如果这个时候刘秀选择定都在关中,那么当时西北西南被割据出去的情况之下,必定会给其造成巨大的威胁,而在蜀国汉中,这个时候的公孙述还将自己比作是天子,而汉中和关中遥遥相对,任凭谁对门是自己的敌人,也会住的不安心吧。所以在洛阳和关中地区的选择之上,在刘秀登基之后,这才扳回来一局,那么刘秀除了在这三个城市比较之中,选择洛阳,其是否还有着其他的思考呢?
刘秀为何选择洛阳?
都城的选拔十分的重要,往往会对一个城市进行各个方面的考量,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这些都是作为都城的衡量标准。现在虽然许多城市已经将经济职能,政治职能,文化职能进行了某种分离,比如北京曾经就是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政治中心,但是近几年由于人口过于密集,就有考虑将其城市职能分化出来,减轻城市的压力。而在古代的都城,往往是多个中心并存的局面,人们的医疗水平也没有现代社会这么发达,因此也不用去过于担心人口密集所带来的一系列城市问题了。那么刘秀为何会选择洛阳呢?除了以上的对比之外,其实洛阳在这个时候本身就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首先在军事条件上,刘秀的根据地是河北一带,也是在这里成为了其发展势力的根基之地,在后汉书中就有记载,在刘秀成为皇帝之后,其就对河北地区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让河北地区重新获得了独立发展的机会。同样在大量的史书典籍之中也都有记载,河北对于光武帝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民间就有一个童谣,是这么说的:天下和不和谐关键还是要看赤眉军队,同样如果皇帝要登基上位,还要看河北。由此可见,河北对于汉代皇帝地位的重要性,同样这也表明河北豪强地主们对于天下的一个把控。
另一方面刘秀之所以能够夺取天下,和其凭借的幽州十三郡国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正是因为这些地方的支持,刘秀才能够不断的前进,最终登上了权力的重要,因此为了赢得帝业,刘秀也需要不断的去巩固自己的地位,因此综合军事上的考虑,刘秀最终也会选择洛阳,虽然现在处于河南地区,但是和古时候的河北联系十分密切,地理位置也没有今天这么遥远。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刘秀选择洛阳也是因为当时的河北地区成为了重要的经济区,在《后汉书》之中就有记载,当时虽然关中地区被叫做是金城天府,但是河北地区的富饶足够和关中地区媲美,而另一方面河内地区在汉代末年也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区。因此整个洛阳在河北的强力支撑之下,能够有着充足的资金调动,这样就有着充足的军费去不断的收复破碎的江山,也能够进行招兵买马巩固自己的势力。
因此河内的财富就如同是刘秀打下江山的宝库,凭借着这笔财富,刘秀能够成就一番伟业,同样没有什么宝库是只出不进的,为了能够让自己的财富得到巩固,自然在刘秀登基之后,往往会将自己的根基建立得更加牢固。
由此可见,其实刘秀之所以会选择洛阳不选择长安或者是关中地区其实也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的,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之中,其也综合了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考察,最终才选择了洛阳。所以在当时西北,西南割据的情况之下,关中虽然看上去地势有着优势,往往会陷入被动之中。同样,如果舍弃了洛阳选择去长安,那么长安则距离自己的根据地河北较远,因此刘秀选择定都洛阳,也是十分明智的选择,展现出一代帝王的谋略。所以一代帝王都是随随便便能够当的,尤其是一个朝代的创始人,没有前代的积累,其只能自己慢慢摸索着前进了。
总结:
正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为了能够更好的守住我们自己的江山,往往对于国都的选择十分的重要,一个好的国都往往是成败和胜利的关键,同样一个好的都城也将作为自己不断的发展的地方,毕竟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够不断的向前,向前。因此刘秀在多重考量之后,最终将都城选择了具有军事和经济优势的洛阳,将洛阳看做自己的发展基地,不断的对外发展。所以每一次都城的选择不是点点头的事情,这个背后还需要对各个方面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