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在被俘之前为什么不自杀?
迪丽瓦拉
2024-12-06 16:02:26
0

原标题:关羽在被俘之前为什么不自杀?

关羽在被俘之前为何不自杀?非得饱受被俘的屈辱?难道他还在幻想孙权会放他一马?真相其实不是这样的。

在探究真相之前,我们先看看三国时期其他人在面临关羽这样的境况的时候,他们是怎么操作的呢?

沮授,袁绍失败之后被曹操获得,曹操劝他投降,他拒不投降反而打算趁机逃跑,结果被曹操诛杀;

臧洪,他被袁绍围困了大半年,城内粮食吃完,连自己的爱妾也被分食,守军被饿死得剩下不了几个人,城池才被袁绍攻破,臧洪不愿意投降而死;

黄祖,周瑜统帅大军攻破江夏城,黄祖逃出城池,结果被骑士冯则追上杀死。

公孙渊,他被司马懿围困后突围,结果被人追上枭首。

诸葛诞的部下,当诸葛诞拒守的寿春被司马昭大军攻破,其麾下数百人被俘,他们坚决不投降。当他们被行刑的时候排成一列,每斩杀一人然后招降下一个人,可是即使如此,数百人没有一个人投降,最后全部被杀。

在三国之中,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可是他们在面临绝境的时候有没有自杀?都没有,反而拼尽一切可能去尽可能地活着,但是他们活着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投降,而是为了寻求机会。

比如沮授,他忠于袁绍,但是袁绍官渡失败而逃,连囚禁在牢中的沮授也不管,可是即使如此,沮授依然忠于袁绍。曹操有感于沮授的才华,打算劝降他,可是沮授拒不投降,反而打算逃跑,这样曹操不得不采取极端措施,将沮授诛杀。沮授明知道曹操不会放他走,但是也没有自杀。

再如臧洪,明知道不投降就会死,可以依然选择不投降,直到被袁绍杀死,可是即使如此,他也没有选择自杀。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他们在被俘或者说陷入绝境之际,并没有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即使知道被俘之后结果也是被杀,可是依然顽强的活着,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只能说明了一点,

那就是求生是人的本能,死才是绝望的选择,只要活着,没有人愿意去死。如果必须去死,他们也不会拒绝去死。

有些人是必须会死的,比如黄祖,他杀了孙权的父亲孙坚,还杀了江东许多将领,一旦被江东人抓获,即使如吕布一般的求饶也难以生还,因此他只能玩命的逃跑。

玩命的逃跑只是人的一种本能,并没有绝望而已。至于是否真的能够逃出生天,那就靠运气了。

刘备在陆逊的火攻之下几乎全军覆没,几乎以身免地逃回白帝城,可见刘备在面临那么绝境的境况下也没有选择自杀,结果他成功了。

曹操在汴水之战中被徐荣杀得大败,在曹洪的帮助下得以逃生,此时曹操也没有说先自杀为敬,结果他成功了。

不管是刘备还是曹操,如果在面临绝境的时候就自杀,那么谈何惊天逆转呢?在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的情况下,看着好像逃不出去,就挥刀自杀,看不出是英雄所为吧。

庞德被围困在高处山地,部下被关羽军射杀得差不多了,只得抱着一叶扁舟逃跑,结果扁舟翻了,人也被关羽活捉。此时庞德也没有说咬舌自尽吧?

结果,庞德拒不投降,最后被关羽斩杀。既然不投降,那么不自杀呢?难道非要等着挨关羽一刀?很显然不是的,活着是本能,死才是绝境中的行为。

自杀和被杀是两种不同的问题,自杀是到了绝境中的选择,被杀则是哪怕到绝境。只要有一丝希望也不会选择自杀,这个是意志问题,也是精神状态问题。就像吕布被围困在白门楼上,见无法逃出去,就走下来束手就擒。吕布没有选择自杀,那是因为他希望曹操饶他一命,如果知道最终被杀,恐怕不会束手就擒,而是在白门楼上战死。

自杀是意志已经崩溃,被杀是行为已经失败,但是意志依然存在。

公孙瓒和张超大概是三国时期的两个异类,他俩人之所以选择了自杀,那是他们已经陷入了绝境,意志已经崩溃,已经知道无法逃出去,或者再也没有想过逃出去。

现在复盘一下关羽面临的情况。

关羽于公元219年7月起兵北伐,10月南下企图夺回南郡,11月到麦城的时候,麾下只剩下数百人,其他数万之众沿途溃散。在麦城的时候,关羽假装投降,偷出城门西逃,企图逃往益州。12月的时候,关羽跑到距离临沮只有十几里的地方被东吴埋伏的将领马忠捕获。

此时是公元219年11月到公元219年12月,前后经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寒冬腊月。关羽身边只有十多人,没有补给供给,而关羽已经六十岁的人,如此老迈之人,在山中躲避搜捕,在没有吃穿的情况下,早已人困马乏,精力也早已透支了。昔年的悍勇早已不复存在,即使遇到一支小小的生力军也无法应付。

关羽在山中跑了一个月,刘备在马鞍山中也跑了一个月,不同的是刘备跑了,关羽没有跑掉。越过临沮就是东三郡,那么关羽就能够成功地逃出东吴设置的包围圈,因此,希望还是非常大的,只是人算也有遗漏的地方。关羽不该走这条路,或许在山中隐藏更多的时间,让东吴的人以为关羽已经死了或者已经跑掉了,那个时候再出来何尝不会是机会呢?毕竟临沮一带大山众多,躲十几个人还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然后,关羽等人错误地估计了情况,被马忠等人发现了,最后被捕获了。

可见,关羽在被孙权捕获之前,他所做的事情就是突围,逃跑,哪怕面对马忠等人的时候也没有放弃逃跑,因为他的意志决定了生存是首要的任务,死才是无奈的选择。如果孙权一定要杀他,那么也是在他被俘之后,无能为力之后的被动的选择。

总结一下,关羽之所以没有选择在被俘之前就自杀,主要是他的意志并没有崩溃,求生的欲望非常强大,一直在寻求可能的机会逃出生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靖康之耻之后,南宋朝廷虽然安稳地坐落在江南,但却过着奢靡荒唐的生活。虽然有一心抗金的岳飞,他却始终未...
原创 刘... 在葭萌关之战中,张飞与马超展开了长达两百多个回合的激烈对抗,双方始终未能分出胜负。最后,诸葛亮决定亲...
原创 1... 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苏联的政治局势迅速陷入沉寂与混乱。政府高层的权力结构几乎在瞬间崩塌,苏联...
原创 蒋... 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的主力部队遭遇重创,蒋介石无奈之下只得退守台湾。尽管身处异地,他从未放弃过重回大...
原创 这... 八路军太行军区成立于1940年,由刘伯承和李达共同在河北省涉县创建,最初是晋冀豫军区的一部分。194...
原创 战... 魏国早期的强盛,始于魏文侯时期,并延续到魏惠王的初期。魏国一直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尽管后期与曾经的盟...
原创 满... 在满清贵族中,除了皇族的爱新觉罗氏外,还有四个显赫一时的名门望族,分别是赫舍里氏、钮祜禄氏、叶赫那拉...
原创 关... 跃马挥刀,英勇杀敌,众人欢呼,皇帝赐金封侯,自封为王。关羽向曹操告别,仰天长啸,英雄气吞山河,伟业千...
原创 十... 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创造了战争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传奇。这场战役中,蒋介石动用了大量的兵力,甚至亲自...
原创 浅... 前言: 明朝的宦官制度是中国历史中一个独特且重要的政治体制,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宦官群体,作为一...
锐评|这个借口,和上世纪日本侵... 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上台先玩火,公然宣称若“台湾有事”将构成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
原创 孙... 孙中山去世后,孙中山的独子孙科为了表达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孝心,决定在中山陵附近建造一座精美的小公寓。...
原创 对... 周恩来具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他能清晰地看透复杂的时局和国民党内部的情况,尤其是对蒋介石的看法更是精准...
原创 此... 1945年,麦克阿瑟将军乘坐飞机降落在日本的机场,他本以为自己是将美国的自由和文明带到了日本。然而,...
原创 韩... 在职场和商业交易中,涉及重大利益的环节通常离不开当场验货。无论交易方式如何,就像别人把钱交到你手里时...
原创 曹... 一、前言 东汉末年,时局动荡,天下四分五裂,各地豪杰纷纷崛起,争夺中原的控制权。在这片乱世之中,三位...
原创 古... 《史记》是一本与中国悠久历史息息相关的书籍,它的地位不可忽视。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它在...
原创 庞... 孰高孰低的差距,实际上很容易看出来。《隆中对》是诸葛亮在刘备几乎一无所有,且正被曹操追杀的困境下提出...
原创 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原创 朱... 朱元璋刚登基时,将都城定在南京,但他早就意识到南京并不适合长久作为明朝的政治中心。尽管如此,他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