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篇·中篇〉
一.战国的军制以及齐国军力
刘邦的谋士田肯贺为让刘邦慎重挑选齐地的封王,一边说齐地山河之险固,与秦国并称东西秦,一边又颇有吹牛之嫌,极言齐地持戟百万。那么,战国时齐国兵力到底达到了何种规模?
这里,我们就需了解一下战国时代的军制了。不同的军制能够招收到的兵员数量区别还挺大,而战国的军制属于普遍义务兵制+募兵制。
普遍义务兵制以郡、县为基本征兵单位,包含十五岁到六十岁的所有成年男性,正因覆盖范围如此之广,一户家庭就有可能父子兄弟同时在军伍中。当信陵君救赵时,将曾宣布:“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于是从十万魏军挑出精兵八万。
募兵制,即从服役人员中挑选一部分作职业化训练,这一部分军队将成为一国的常备军、战场主力,齐技击、魏武卒和秦锐士,都属于这一类。因而,战国时代的重大战役,一支大军的组成为:常备军+临时征召的农民。这些临时征召的农民又有过一些服役经历和军事训练。
故此,苏秦张仪称楚、秦拥兵百万,魏国七十万,赵、韩、燕、齐等国军队人数十万,实指极限动员下的全国所有能参与到战事的总人数,而非一国长期维持的常备军数量。
齐国,从春秋时起就是一个老牌强国,“通利末之道,极女工之巧。是以邻国交於齐,财畜货殖,世为强国”。当地铁、渔业资源丰厚,煮海为盐而得的利润之富饶,为天下闻名,又兼齐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商、纺织手工、畜产养殖业,经济上的富足,让齐国能养活更多人口,齐地成了当时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齐国鼎盛时期(不包括吞并宋国这一短暂阶段)的人口、领土(约15万平方公里)大致与鼎盛时期的魏国相当。魏襄王时的魏国尽管已变为二流强国,但仍有“武卒【精锐】二十万,苍头【预备役】二十万,奋击【有过一定军事训练的农民,如张仪称秦国有奋击百万】二十万,厮徒【掌管炊事和马匹喂养的后勤人员】十万”。
考虑到纵横家有夸大魏国中后期军力的意图,那么,推测鼎盛期的齐国,能最大限度动员的服役人数应为七十万。
两者若要比较的话,鼎盛期的齐国经济实力比鼎盛期的魏国强不少,而魏国的重步兵战力比齐国略高,加之齐国方面名将层出(齐将有田忌、孙膑、田盻、匡章等人,魏将有吴起,除此之外值得称道的还有魏武侯魏斯了),将领素质总体要高过魏国。加之齐国的地缘环境优于魏国,故综合而言,极盛时的齐国,应当比极盛时的魏国强上一筹。
二.灭赵还是灭燕,齐国的统一之路到底该从哪里开始?
著作《中国古代战争地理枢纽》一书的学者宋杰,认为:“齐国与韩并不接壤,与魏只有很少的领土相邻,要想占领‘天下之枢’——三河地区(河内、河南、河东),应该先把主攻方向对准西邻的赵国”。
而赵鹏璞的观点则与之相反,认为:“秦国、齐国和楚国分别在今黄土高原、今黄淮海平原和今长江中下游平原遭遇来自巴蜀、燕国和越国的挑战。谁先解决自身所在的地理单元的肘腋之患,谁就能为率先统一全国赢得了时间”。
也就是说,出于统合黄淮海平原的经济、军事、政治力量,以及消除侧后翼威胁的考虑,赵鹏璞认为齐国首要任务应当是灭燕。
【从地理层面讲,西面的赵国与齐国接壤最多,地势上:“赵、魏濒山,齐地卑下”,进攻和防守都有利于赵自身,战情严峻时,赵还可开决黄河抵御齐之进犯】。赵都邯郸离齐西北境的阿邑仅三百五十里,离高唐四百里。可见赵国是缺少战略纵深的,为防止齐国向西推进威胁到邯郸,赵国必会倾全力阻遏齐国掠地,达到寸土必争的地步。
一旦攻破赵都邯郸,那么,齐国将能从北、东两面威胁到魏国。要知道,魏国都城大梁距离齐西境廪丘也仅四百里。而邯郸距离大梁为五百里。
同样地,齐灭赵后可在燕之南、西南威胁到燕国,本身国力上就是齐强燕弱,赵亡之后,将次及燕国。基于此,魏、燕两国绝不会坐视赵国被齐国消灭或完全打残。
又鉴于齐作为秦、楚的强有力对手,齐若吞灭或完全打残赵国,向北形成亡燕之形,向南向西则有两面胁魏之势,如此压力下【魏都大梁城周围地区平坦开阔不便于防守】,魏国必会屈从于齐国,成为齐国伐秦、楚的附庸,而魏国受迫于齐国,韩国也将导向齐国。
于是,齐国全据齐、燕之地及三分之一赵地(假设剩下的三分之二赵地为秦、魏所分),并驱魏、韩而攻秦楚,即使是秦楚联合起来,恐怕也不及齐国势力之强。故此,秦、楚对齐国兼并赵国必然有相当强的抵制。【因而,秦、楚常与燕国连和,令后者对齐进行牵制,而秦昭襄王在继位前曾为质于燕】
综合而言,灭赵的实施难度十分之大,齐国很难将之作为第一战略方向。
既然灭赵或残赵不成,灭燕总成了吧?然而,正如齐灭赵会威胁到燕国,齐灭燕同样会威胁到赵国。在三国中,齐最强,赵次强,燕最弱,三者依旧在华北平原——山东丘陵这一地带构成了一个小平衡,互相牵制,无法轻易发动灭国战。
齐对燕发动的数次战争,多受到三晋国家的阻挠、干扰:①公元前380年,齐伐取燕之桑丘,三晋联合救燕,败齐军。
②公元前378年,齐伐燕,赵救燕;
③公元前373年,燕军败齐师于林营。
此后,魏、齐对淮泗流域的霸权争夺较为激烈。公元前342年马陵之战重创魏国后,魏惠王采用惠施的办法到徐州尊齐侯为王,引导赵、楚对齐国的不满。故而这时,齐国或在徐州之战中败于楚国(公元前333年),或与赵国纠缠,(公元前332年)联合魏国伐赵,赵国决黄河水淹退齐魏联军。
赵、楚不满,而魏又暗怀对齐报复之心,齐国的战略处境不佳,对燕国也就无瑕他顾。总之,齐国的路数很“稳”,马陵之战前后总体的对外战事次数并不频繁,比较平静。
④公元前314年,齐国趁燕国内乱命齐将匡章一举攻克燕国,受燕国百姓贵族持久抵抗和列国声讨,被迫于三年后撤出。赵武灵王为防止齐国再试图并燕,积极运作在韩为质的燕公子姬职回国继位,姬职即为燕昭王。
将燕国作为扩张目标,属于齐国的次优选择。因齐、燕接壤在黄河一带,麦丘、绕安为齐城,葛、平舒、武遂、汾门、中人为燕城,黄河边上的观津一带为赵地。
从地缘上讲,齐燕间的连通区域不如赵燕之宽,齐对燕地的控制需跨越易水、滹沱河、黄河三条水系,这一区域还有沼泽,控制成本高,低平的地势又不利于对赵防守。一旦赵国变革强大起来,其军力能较为轻易地切掉齐、燕两地之联系。
当然,齐国为保持对燕地的占领,就需在这地方与赵国进行长期交锋、对耗。胡服骑射之后的赵国,擅骑兵之利,扩地千里,实力增强了不少,但由于人口、经济实力以及发展时长都不如齐国,其总体国力仍逊色齐国半筹【赵之鼎盛略高于魏之鼎盛】。
齐与赵的对耗,必会导致齐在别的方向的扩展受捆缚。这是一个双输的局面(也许,赵“输”得更多一点,赵之西部还承受秦的攻击),因齐赵最强大的对手秦国随着不断侵伐魏、韩、楚的土地而实力越强,齐赵双方却因地缘上的困境而“内卷”,双方都不能再有效扩展地盘,也难以真心组织合纵制秦。
可以说,从三晋战略重心东移的那一刻开始,楚、齐与三晋之间的“内卷”就开始了。上述设想,还是在齐国能有效占领燕国下展开的,与之相对的,就是齐国没能占领燕国,而赵国又经胡服骑射、灭中山扩地于胡而强大,这时候,齐国就基本丧失了吞没燕国的可能性,这即是齐国的战略被迫转向灭宋的缘由所在。
【直到秦对赵之攻击越过上党而削弱赵国,齐国才能重新拉拢赵国去打击秦国,以及基于齐赵国力差距进一步拉大,齐国才重新获得兼并燕国的主动权,赵、魏等无法有效干涉】。
所以,齐对燕的兼并其实存在窗口期,时间大约从公元前333年楚齐徐州之战到公元前295年赵灭中山为止。期间,齐有两次较好的灭燕机会,一为公元前307年至次年,这时秦猛攻韩之宜阳,秦武王又因举鼎身亡,而楚国开始灭越,赵武灵王正着手胡服骑射、筹措灭中山,各方都无法阻碍齐国的行动。
第二次时机,公元前301年,齐魏韩合纵攻楚,大破楚军于垂沙,楚国被迫割宛、叶以北的土地给魏韩,此时魏韩得到了实质性的好处,与齐的关系尚佳,齐国可选择邀魏韩一同破燕,此时的赵国仍旧攻中山,没有魏韩的配合,秦国又不能越魏韩而攻齐。可以说,外部环境对齐国相当有利,然而,齐国再度息兵。
三.齐国的战略失误是从何开始的?
我们先来看看齐国最强劲的对手秦国,这些年来一直在干什么:
【1】公元前341年,秦将商鞅趁齐败魏于马陵,使诈击破魏公子卯之军。
【2】公元前338年,秦、魏岸门之战,魏大败
【3】公元前335年,秦第一次攻拔韩之宜阳
【4】公元前331年,秦公子卯大破魏军,斩首八万
【5】公元前229—227年,秦攻取之汾阴、皮氏、焦、曲沃,均为魏河东之地,魏国被迫割让剩余的河西之地,以换回这些河东城池。
【6】公元前324年,秦攻取韩之陕
【6】公元前322年,秦攻取魏之曲沃、平周。
魏国自经历桂陵、马陵两大折挫后,淮泗流域的霸权逐渐转移到齐国手中,东西方向上齐、秦呈两强并立之态势。秦国这时期由于对魏、韩屡战屡胜,获取了多座城邑,心态也有点飘了,于是在公元前220年,秦国借道魏韩而攻齐。齐宣王命匡章应战,一战而击败秦军。
大伙见秦国终于遭了齐国的一回“毒手”,尤其是魏、韩深感舒畅,纷纷发扬痛打落水狗的精神。魏人犀首公孙衍于公元前318年组织第一次合纵攻秦,齐口头答应,但没有实际行动,魏、韩、赵、楚、燕五国伐秦,白于函谷关。次年,秦军再败三晋联军于修鱼,魏韩赵共损失八万二千人。
同年,公元前317年,三晋联军在修鱼之战中败北,齐国趁机发兵,败魏于观津【魏世家】,败赵于观泽【赵世家】,大概是齐国的这场胜利过于辉煌,以至于司马迁在《乐毅列传》中言:“当是时,齐闵王强,南败楚将唐昧于重丘,西摧三晋于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广地千余里,与秦争重为帝”。
《田敬仲完世家》记载的则是:“齐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欲以并周室,为天子。泗上诸侯邹、鲁皆称臣,诸侯恐惧”。
很显然,在公元前325年到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这段时间里,齐国的战略指向为试图灭燕、联三晋击秦破楚,很少有对三晋国家采取军事行动,那么,“西摧三晋于观津”、“西侵三晋”,大约指的就是齐国击破魏、赵于观津(观津、观泽可能是同一个地方,或者魏赵各有重名之地)这事了。
【7】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
【8】公元前315年,秦败韩于浊泽
【9】公元前314年,燕国子之之乱,齐将匡章五旬破燕,中山国也随之攻取燕国数十城池。秦攻西戎义渠,取二十五城,又败韩于岸门。
【10】公元前313年,齐助楚攻魏之曲沃,胜。秦攻取赵之中都、西阳。
【11】公元前312年,秦张仪以七百里商於之地诈楚,使楚绝齐盟,楚后觉上当,发兵与秦战于丹田,楚军大败,失汉中。齐、宋围魏之煮枣,秦救魏,濮水之战齐军战败。楚怀王再发兵击秦,蓝田之战,楚军又大败。
【12】公元前310年,秦伐义渠、丹梨
【13】公元前309年,秦伐取赵之蔺地
【14】公元前308年,秦攻韩之宜阳,一年而攻克
【15】公元前301年,秦取魏之穰。齐魏韩击楚,重丘之战,楚军阵亡二万人
【16】公元前300年,秦攻楚,杀楚将景缺,楚阵亡二万人。
【17】公元前298年,孟尝君组织合纵攻秦,匡章率齐魏韩联军攻函谷关
【18】公元前296年,齐魏韩联军击破函谷关,秦求和,归还封陵、河外之地给魏,归还武遂、河外之地给韩。赵武灵王灭中山。
公元前295年,中山亡于赵国,齐、燕争割中山之地,齐军大破燕军,覆三军,杀二将,“十万之众尽”,燕昭王被迫派苏秦求和。
【19】公元前293年,伊阙之战,秦军大败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
【20】公元前292年,秦攻魏,取坦
【21】公元前291年,秦攻魏,占轵,秦攻韩,占邓、宛之地
【22】公元前290年,魏国献河东四百里之地给秦国,韩国献武遂二百里之地给秦国
【23】公元前289年,秦攻取魏国六十一个城邑
【24】公元前288年,秦、齐并称东西二帝。齐第一次攻宋,秦攻取赵之梗阳。
【25】公元前287年,苏秦、李兑组织五国攻秦,齐国第二次伐宋,五国攻秦联军不战而还,秦割地给魏、赵。
【26】公元前286,秦攻取魏之旧都安邑,齐国灭宋。
【27】公元前285年,秦将蒙武越魏韩而伐齐,取九城
【28】公元前284年,乐毅率五国联军伐齐,大破。秦取故宋之陶邑,魏取故宋之地,赵取齐之济西,楚收齐之淮北,燕军下齐七十城。
上面这一串秦国的兼并事迹,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规律:在公元前341年到公元前316年攻取巴蜀这一段时间里,秦国基本每间隔两三年才进行一次战争,攻取巴蜀后,对外战争次数一下子变得很频繁,每年都与列国打仗。
公元前307年这一年,秦武王因举鼎身亡,年幼的秦昭襄王继位,这时秦国的扩张步伐有所放缓了,七年后才开始有一次攻取魏之穰的行动,后面四年接迥而至的是伐楚,齐魏韩攻秦之战。
函谷关被攻破,秦国收敛了三年,到了公元前293年伊阙之战,又连续六年都与列国交战。这也可应证,商鞅变法所给予的的军功授爵、免徭役、获田地等权利,让秦国获得了很强的战争驱动力,兼并速度和实力的增长程度非六国所能及。
秦国前期每两三年发动一次战争,中期每年发动一次战争,几乎每一次战争均有所收获,实力有所增强,这种良性的扩张战略节奏恰恰是齐国所不具备的。
这大约与齐国的文化风俗有关。齐地民众殷富,商业百工盛行,首都临淄是著名的斗鸡赛马【田忌赛马、呆若木鸡典故的出处】、弹琴击筑、六博蹋鞠等的娱乐都市,生活饶有趣味。这种生活方式又在一定程度上使齐人的心态相当安逸,危机意识不足。
《汉书·地理志》言齐人:“好经术,矜功名,舒缓阔达而足智。其失夸奢朋党,言与行缪,虚诈不情,急之则离散,缓之则放纵”。
《史记·货殖列传》言齐人:“其俗宽缓阔达,而足智,好议论,地重,难动摇,怯于众斗,勇于持刺”
“好经书”,即齐人崇尚经纶学问,文化发达,建有稷下学宫。“矜功名”,喜好名声,齐宣王田辟疆的对外战略意图:“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齐国人的这种追求名声有时又会滑向贪图虚名而不处实际的地步。
比如,齐国联三晋以攻楚伐秦,齐都是空得战胜之名声,而土地尽入于盟友魏、韩二国,等于是白费军力替魏韩打工,最后承受的却是来自楚、秦的记恨。又比如,秦邀齐并称东西二帝,齐湣王田地意图接受之。
至于说齐人“足智”,这也是很正确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两部兵学大作均出自齐人之手,而齐国也颇有名将出现。“宽缓阔达”的性情,其实也是齐人生活安逸而逐渐形成,当“宽缓阔达”体现在战略层面时,则是齐人兼并步伐缓慢。
齐国自身也是有尚武传统的,齐人的个人技击能力很强,齐军个体的战斗素质未必弱于秦、魏、赵,但齐地“急之则离散,缓之则放纵”、与“怯于众斗,勇于持刺”的风俗相结合,导致齐军协同作战的战斗力不如秦、赵、魏军队之强,齐国这样一个经济强国的军事潜力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所以,秦、齐二者截然相反的风俗文化,在和平时期,对于齐有利的,在大争之世,则于秦有利。
除此,齐国进入战国后,和列国一样都实行了一定程度的集权,但齐国仍有较强的封建势力残留。田忌出走,田婴父子把持朝政,田甲劫王事件、齐襄王猜忌田单,表明齐国王权与同宗贵族存在一定的激烈博弈。
秦国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尚贤崇功式的,官员升迁以业绩为基准,而齐国属于宗族任用+尚贤崇功的双轨制,重心还向前一项倾斜,这可从齐国的相国、领军主将大多为田氏一族可看出。
当王权与宗族势力相合时,齐国能对外形成较强合力,而一旦宗族势力中的领头缺乏对外扩张热情,或王权与宗族势力分离时,齐国往往无所作为,扩张陷于迟缓。秦国则不然,崇尚事功的选拔人才方式,必然是有业绩【内政治理、军功扩张】、能力强的人升迁上去,庸碌之人下来。
故此,可归结出齐国对外战略扩张迟缓以及缺乏良好的战略节奏的原因:①齐地安逸的文化风气+②军队整体战斗力不够强+③宗族势力较强、人才选拔不充分、行政效率低下。
从试图一口鲸吞燕国,到转为与秦争强,先盟楚,后联三晋以破楚击秦,再到一举灭宋,齐国的第一战略方向经历了几次较大的改变。
【当秦国于公元前316年兼巴蜀、夺魏之河西河东河内地区,楚国于公元前306年灭越,赵国于公元前296年灭中山,各国的领土大幅扩张,深深刺激到了少有进展的齐国,打乱了其战略节奏,让齐国一下子有了很强的危机感,齐闵王于是便不顾外部环境不许可,而强行灭宋,终于招来了五国伐齐。】
所以说,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良性的战略节奏,这是齐国犯下的第一个也是最重大的失误。当灭燕不成而被迫退出燕国时,齐国没有把继续兼并燕国当作首选,留下了严重的战略后患,这是第二个失误。
尽管蚕食兼并燕国只算是齐国的次优选择,但扫除侧后翼威胁,齐国既可从容与列国博弈,又可因军事力量、资源的增长【兼并燕国所获之益处,主要是军事层面的,齐国能将用于防备齐国方向的燕国军力用以压迫赵国,人口和经济层面的所得所得倒还是其次】,增强对赵国的优势,一旦赵国受到秦国的重大打击,那么,齐国兼并赵国东部土地的机会就来了。
四.齐国的最优战略选择及背后处境
战国时期的一国救援另一国、数国联合作战、结盟制约,是制衡对手的基本手段。战国初魏国被迫与赵、齐、楚、秦等同时作战,后面列国合纵攻秦、攻齐,这些都表明制衡力度的最大化,而触发这样大制衡的情形,往往是一国试图灭掉一个中大型国家,比如魏欲图灭赵、灭韩,齐灭宋,长平之战后秦试图灭赵,楚、魏救赵而大败秦军于邯郸城下。
故而,齐国确实不能灭宋,齐国应以蚕食燕、宋为主,在公元前311年灭燕不成而被迫撤出时,仍应以蚕食燕国或与赵国瓜分燕国土地为首要任务,即使是后来战略重心转向兼并宋国,那么,也应当以蚕食宋国40%~60%的土地为主,剩下半个残存的宋国,就留给魏或楚去灭。
当魏或楚试图去灭残存的宋国时(齐国为平衡列国意见,甚至应当鼓动他们去这么做),两国交争,齐国再趁机灭掉剩下的鲁国。如若是魏国最后灭掉半个残存的宋国,那就最好不过了。
正如灭国需投入资源,第三方为了制衡,同样需投入资源。当齐国的多次军事行动均以蚕食宋国城池为主时,近邻的魏、赵及秦就认为不值得为此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制约,这时齐国受到的攻击就比较小,不足以损伤其国力。而当齐国蚕食宋国领土达到40~60%时,经长期占领和消化,已成为了齐国之一部分,列国如想再改变现状,除非重新考虑投入大量资源。
另外,残存的宋没被齐占领,那么,魏(背后支持魏国的赵国,以及为抗秦而附魏的韩国)、楚的选择就会受到干扰,他们会认为,与其发重兵去强迫齐国吐出地盘,有失败的危险,倒不如抢先去攻占被削弱的宋国,成功的机率高得多。这样一来,齐国就不会触发列国联合讨伐的大制衡。
当蚕食燕、宋的部分土地成行后,齐国无论如何都要直接赵国这个对手了。那么,是1)联秦灭三晋,再单独灭燕,最后进行齐、秦大决战,2)还是等待秦重创赵,而后发动合纵攻秦,大破秦,使魏、韩尽收河东、河内之地,然后齐再蚕食赵地,就视形势发展而定了。
当然,情形1)有可能导致秦、齐、楚三分的局面,胜负难以预料。至于情形2),则需齐国有十足的耐心,以及较好的外交手腕,尽量避免齐、赵先秦、赵一步大战,让秦国坐收渔利,另外还需顾及齐国联合剩下小半吊子命的三晋,是否能一举重创秦,而使魏、韩、赵尽据故地,防止秦之势力复强【毕竟战国中期以来秦国占据的幅员太大了,即使修养个十几年,仍能为一流强国】,还有一定的变数。
齐国的地缘环境决定了,齐国是必须以蚕食燕、宋土地,伺机蚕食赵、魏土地为基本的战略选择,再此之前没有丝毫能灭别国的可能。因为,在华北平原山东丘陵地带上,齐、赵、燕构成了一对小平衡,齐、魏、赵关系上,继续构成一对小平衡,在宋、鲁问题上,魏、齐、楚构成了一对小平衡,对下东国(故吴越之地)、淮北的争夺上,齐、楚再构成了一对平衡。
作为东西方向上并立的两强,齐、秦又构成了一对平衡,只不过,这对平衡属于弱平衡,齐、秦要打击对方,必须以魏、韩为抓手,即使能打击到对手了,鉴于领土不接壤,也不会下死手便宜对方近邻。
再看秦国,除开秦、齐这一对弱平衡之外,只有秦、楚这一对强平衡。秦、楚一开始对峙于少习山、武关一带,基于双方地势的易守难攻,一时谁也奈何不了谁。
直到张仪诈楚,楚怀王一怒之下越过武关深入秦国腹地作战,导致兵败,失却汉中大片土地,不仅在秦之东南方向再无法制衡秦国,连以郢都为中心的楚国核心区域江汉平原都开始持续受到秦的威胁。
综合比较而言,中前期的战国局势,齐国有四对强制衡关系,一对弱制衡,【即使齐自身的实力超过赵、魏、楚、燕任意一家,但其中任意两国联合起来的实力都足以制约齐国】。而秦国只有一对弱平衡关系,一对强制衡关系,其中,与楚的强制衡关系被秦使用外交谋略加军事手段给破解了,故而,秦国可以对接壤的魏、韩、楚的土地不断蚕食,予取予求。合魏、韩之全力仍不足以制约秦国。
这种列国力量分布格局,说到底还是因东西部地形条件不同,和中原地区农业发展得更好、人口财富更多,而导致三晋重心带来的影响。齐国是不能像秦国一样通过直接攻取近邻魏、赵的土地来增强实力的,地缘上的劣势比秦大得多。所以,先天上,秦国统一天下的潜力就比齐国高。
虽然如此,齐国也不是没有机会,最起码,蚕食燕、宋而不对这两国采取灭国的措施,能进一步增强齐国人口、经济实力,当赵受重创于秦时,合赵、燕之力无法制衡齐,合赵、魏之力也不足以牵制齐,甚至为抵御秦之东进,三晋有了更强的借重于齐的需求,那么,此时全收燕国之地,坐拥农牧边界地带的马匹、骑兵资源,用齐国非常强大的经济实力加以武装,齐国的军事力量会有极大的跃升,联合剩下半条命的三晋以大破秦,就有一定的统一天下的把握了。
故此而言,秦国因变法的彻底性、民风悍战、地缘优越而在兼并列国土地上具有先发性,那么,齐国慢慢蚕食燕、宋,而等待秦重创赵国的机会,最后因三晋、楚而西击秦,收全燕之地,蚕食赵、魏(故宋之地),就属于齐利用秦的后发制人之策了。
下一篇讲苏秦谍间齐国〈齐国篇·下篇〉
参考书目:
《史记》、《战国策》、《竹书纪年》、《战国纵横家书》、《资治通鉴》、《编年纪》、《吕氏春秋》、《孟子》
《战国史》(杨宽)
《齐国史》(王阁森、唐致卿)
《齐国史》(李玉洁)
《中国历代军事战略》
《中国古代军事通史》(罗琨)
《地图里的兴亡》(风长眼量)
《战争事典》(指文烽火工作)
《步兵崛起:先秦千年步兵进化史》(廉震)
《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宋杰)
学术论文参考:
《先秦时期齐国参加的主要战争述略》(徐勇)
《战国中后期齐国对外策略及其实施得失述评》
《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外交方略研究》(赵娜)
《论战国时代的国际关系及其所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史念海)
《昭阳“易”薛与楚齐争夺泗上的战略》(何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