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的诸葛瞻真像诸葛亮信中说的那样,难成大器吗
迪丽瓦拉
2024-12-07 13:03:58
0

原标题:三国时的诸葛瞻真像诸葛亮信中说的那样,难成大器吗

诸葛亮早年无子,所以写信给自己哥哥诸葛瑾,希望能过继他的二儿子诸葛乔。诸葛瑾将此事告知孙权,得到许可以后派诸葛乔入川。诸葛乔后来在早死,并无事迹留下。而诸葛亮晚年自己生了一个儿子,就是诸葛瞻。

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时,曾经给诸葛瑾写信时提到诸葛瞻已经八岁了,聪慧可爱,不过担心他过于早熟,难成大器。

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诸葛亮不久去世,因为有父亲的余荫,诸葛瞻自己也才思敏捷,因此仕途一帆风顺。后来出任了行都护(代理都护)、卫将军,和辅国大将军董厥一起执掌尚书台,权力很大。而且因为蜀人大多追思诸葛亮,一旦朝廷有什么善政,民间对会传说是诸葛瞻推行,因此他的声誉也非常之好。

在魏国灭蜀之战时,蜀军主力被钟会牵制在剑阁,邓艾趁机偷渡阴平。刘禅命诸葛瞻率兵迎战邓艾。

诸葛瞻抵达涪城后,尚书郎黄崇劝他立即进兵占据险要,以免魏军进入平原。但是诸葛瞻按兵不动,结果在涪城被魏军击败,退守绵竹。随后在绵竹蜀军再次战败,诸葛瞻战死。邓艾兵进成都,刘禅开城投降,蜀汉灭亡。

现在有些人认为诸葛瞻没能及时占据险要,导致邓艾大军得以突入平原,又指挥不当兵败而死,才导致蜀汉灭亡,因此他的能力平庸。不过这真的有些错怪诸葛瞻了。

诸葛瞻的能力可能确实不如邓艾,但是他兵败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实力差距太大

邓艾偷渡阴平时,从所属的三万大军中精选精锐跟着自己一起出发。按照军中司马段灼回忆,这路军马大约两万不到。

蜀地阻险,山高谷深,而艾步乘不满二万。

此外和演义中钟会对邓艾偷渡阴平的计划不屑一顾不同的是,历史上钟会在知道邓艾打算走阴平小路绕过剑阁时,他立刻明白了这个计划的价值,于是派遣将军田章等人率军从剑阁西面小路直扑江油,和邓艾一起抄袭姜维的后路。

钟会这一路魏军的兵力有多少史书上并没有提及,不过田章等人在路上击败了蜀军三校。按照汉军编制,一校有七百人刀两千人左右。这样田章至少击败了两千多蜀军,自身兵力肯定不会太少,也有几千之数。

会遣将军田章等从剑阁西,径出江由。未至百里,章先破蜀伏兵三校。

而且田章和邓艾汇合以后,邓艾命田章为先锋,可见田章的部队战斗力也不错,所以邓艾手下应该有两万多精兵。

艾使章先登。遂长驱而前。

而蜀军全国军队不过十万之数,其中跟姜维驻守剑阁大约有四五万人。此外汉中尚未被魏军攻克的各处关卡要隘守军也有一万多人。驻守巴西防止魏军分兵进攻的也至少有几千人,再扣除镇守江州、南中和其他州郡的部队,此时能供诸葛瞻调遣的兵力最多只有一两万人。

而且蜀军最精锐的部队大多部署在汉中和江州,在成都附近的部队有战斗力的也大多跟着廖化、董厥、张翼等人一起北上支援姜维,诸葛瞻所部的战斗力很值得怀疑。

兵力不如对方,战斗力也相差甚远,而且蜀汉是在邓艾夺取江油以后才知道他偷渡了阴平。在这种情况下等诸葛瞻调集人马、赶到了涪城以后,如果继续前进很可能在半路就和魏军遭遇。

根据此后双方的战斗来看,蜀军在据城而战的情况下还不敌魏军,如果是半路遭遇表现肯定更差。所以诸葛瞻在涪城止步不前不一定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而且在绵竹之战时,诸葛瞻一度击退魏军。最后邓艾以后退无路激励士兵,魏军死战才击败蜀军。所以诸葛瞻在实力不如对方的情况下还是给邓艾造成了一定的麻烦。

邓艾也是一员名将,连姜维都在他手下连吃败仗。诸葛瞻第一次领兵就可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怎么也不是庸才。按照百分制算的话,诸葛瞻的统兵能力至少也在80以上,可以算中上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宝时刻 | 同一捧黄土下的大... 一身彩甲的威严军吏与赤膊生动的百戏艺人,同立于秦始皇帝陵园中。一文一武,一静一动,同一捧黄土,塑造了...
原创 三... 提到古代的武将官职,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大将军。的确,在许多历史时期,大将军是武将中的最高职位,代表...
原创 柏... 柏林会议是19世纪末,为了解决欧洲列强之间的领土争端和经济竞争问题而召开的。会议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分割...
原创 南... 1937年12月,日军步步逼近南京,南京保卫战爆发,局势愈加严峻。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的保卫显得...
原创 为... 自从上世纪70年代,兵马俑的发现,让人们终于能够一窥那神秘已久的始皇陵。兵马俑只是始皇陵的一个部分,...
原创 配... 明代的熊大木编写了一本书,叫做《北宋志传》。这本书或许对于一些人来说比较陌生,但如果提到它的另一个名...
原创 宋... 提到民国时期的权势家族,宋家无疑是其中最为显赫的家族之一。我们熟知的宋家三姐妹,每一个都嫁给了权贵家...
原创 改...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有许多重大战争,不仅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还深刻影响了后世政治格局与民族发展。...
原创 秦... 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评价一直存在争议。有人称赞他建立了强大的帝国,而也有人批评他实施了焚书坑儒等严酷...
原创 雍... 雍正虽然是帝王,忙于政务,但他仍然亲自撰写了大量的著作。尽管有时需要像张廷玉这样的官员帮忙编辑和修改...
原创 刘... 在《三国志》这本历史书中,作者陈寿没有详细描述刘备在关羽去世后是如何反应的。相反,在张飞去世时,张飞...
原创 参... 说到中国近现代的战争历史,很多人都会想到那些震撼人心、激烈无比的瞬间。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位真实...
原创 吴... 回顾历史可知,吴三桂和洪承畴两人也算是颇有渊源。 当年洪承畴担任蓟辽总督时,吴三桂就是他手下的八总兵...
原创 陈... 在那风起云涌的楚汉战争时期,刘邦的两位智囊,陈平和张良,作为其最得力的谋士,他们的智慧和谋略一直备受...
被误读的两千年:秦至清并非“封... 《中华文化十五讲》 冯天瑜 著 2024年3月 我们习惯将秦始皇统一到清朝灭亡这两千多年称为“封建社...
原创 为... 慈禧太后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她是清朝末年实际掌控朝政的权力人物,并且在许多历史事...
原创 三... 汉末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也是一个充满战火与动荡的时代。这个时代的许多英雄都因各种原因早早...
原创 如... 太史慈,字昭远,号塞,号称弓马震雄狮,性格刚毅,是东莱地区的忠臣猛将。自从神亭岭之战后,他便加入了孙...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这部史诗小说中,当提到猛将时,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五虎上将或吕布。这些人物几乎成为了三...
原创 为... 清朝同治元年,也就是公元1862年,太平天国的英王陈玉成被清军抓捕并处决。许多历史爱好者认为,陈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