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唐玄宗玩了一辈子的权力游戏,最终迎来了他的大结局
迪丽瓦拉
2024-12-07 15:35:37
0

原标题:安史之乱:唐玄宗玩了一辈子的权力游戏,最终迎来了他的大结局

开元盛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大盛世之一,想当年开元年间,唐玄宗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的繁荣、文化空前的昌盛,且兵多将广,成为唐朝乃至封建史上的巅峰,然而一场安史之乱彻底打碎了开元年间的所有,繁荣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就是天宝年间的百姓流离失所,国家民不聊生,朝堂内外一片混乱,也让唐朝不可避免的开始衰弱下去。

安史之乱

然而安史之乱的祸根早在开元年间就已经埋下了,现在只不过是结果而已,而且是唐玄宗玩了一辈子的权力游戏所迎来的最后的结局。

从小经历皇室内斗

唐玄宗李隆基出生的时候,正是一代女皇武则天掌权的时候,后来武则天改唐为周,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在武则天晚年,张柬之联合太子李显发动神龙政变,逼武则天禅让退位,天下重归李氏,但李显生性懦弱,虽然即位,但权力被皇后韦后掌握,韦后也有样学样,想要学武则天毒死李显,但能力明显不足,最终李隆基联合姑姑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除掉韦后,拥立自己父亲李旦为皇帝。

李隆基从小就经历各种宫廷政变

李旦深知李隆基的能力,自知能力不足,在位两年后就禅让给李隆基,这引起他掌权的姑姑太平公主的不满,最终李隆基先发制人,发动先天政变,赐死太平公主,除掉太平公主所有的党羽,彻底掌握大权,可以说李隆基从小就经历唐朝前期的各种皇室内斗,这也为他日后玩各种权力游戏奠定了基础。

太平公主

为什么明君只明了一半?

李隆基刚即位的时候还能知人善用,任人唯贤,提拔了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名相,且赏罚分明,办事果断,最终造就了唐朝的盛世,但到了晚年的时候,成功带来的自信,岁月给他带来的威信让他彻底放飞自我了,开始沉迷于享乐,早已经没有之前的励精图治的精神,加上宠幸杨贵妃,彻底玩脱了。

唐玄宗走马任姚崇

首先就是宰相集权的问题,唐初的时候实行三省六部制,在这个制度下,三省相互制约配合,避免臣子专权的现象,到了唐高宗时期,三省的制约平衡开始被打破,并且不断的延续,到了唐玄宗时期,这种宰相集权的问题更加严重,一开始姚崇、宋璟等人骤然得到很大的权力,并不敢随意使用,官员的升迁问题都去询问唐玄宗,后来唐玄宗让他放心大胆的干,最终让他们得以大权独揽,不过在名相手上,大权在握可以令政治清明,但是在奸相手上,则会导致任人唯亲,吏治腐败。

当然唐玄宗后面也看到宰相集权的问题,尝试了一下分权制衡,但是群相天天吵架打嘴炮,唐玄宗受不了,最终还是回到了原先的宰相集权上,以致于后面出现了把持相位十九年的李林甫、杨国忠等人出现。

口蜜腹剑说的就是李林甫

其次在用人问题上,唐玄宗一向是宠幸和自己亲近的人,和自己关系好就可以重用,但年轻的时候他还能克制自己,理智战胜了情感,愿意去寻找一些和自己关系并不是很亲近的一批贤臣来治理国家,但到了后期,他彻底放飞自我,直接任人唯亲,身边佞臣不断。

最后就是废弃了他原先的对于节度使和宰相的时间限制,且废弃了李世民对将领立下的不久任、不兼任、不遥领三条规矩。

炉火纯青的帝王之术

帝王之术是什么?玩的就是平衡,各个势力的互相牵制,这也是帝王的权利游戏,唐玄宗很聪明,在放权和控制方面玩得很溜,开元年间各贤相和之后的各个节度使,都是互相制衡和控制,他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些人为自己服务且可以很好的控制他们,最终不得不只能忠于自己。

唐玄宗

在唐玄宗眼里,太子、宰相、文臣、边将、门阀世家、寒门子弟这些都可以互相牵制,达到动态的平衡,而他就是幕后的操纵者,迫使各个势力为了不让自己陷入弱势而不得不向最高的掌权者唐玄宗尽忠,虽然唐玄宗奉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是前提就是君臣之前可以相互默契,大家都知道唐玄宗的心思,但不得不按照唐玄宗安排的规则来玩,但却碰到了直接掀桌子不玩的安禄山,最终逼得安禄山反唐。

有人将安禄山造反归结于节度使,然而节度使早在唐睿宗的时候就出现了,节度使并不是坏的制度,最主要看当权者怎么玩,后期的节度使虽然桀骜不驯,不服朝廷,但是当时并不是如此,安禄山是三镇节度使,而比他更厉害的有四镇节度使王忠嗣,王忠嗣还是唐玄宗养大的节度使,和太子李亨交好,二人交往甚密,且王忠嗣屡建战功,是唐朝开国以来兵权最大的将领。

王忠嗣

但是在李林甫的构陷下,最终遭到贬谪郁郁而终,王忠嗣一死,太子李亨也受到打击,时时刻刻小心翼翼生怕除了一点差错,而李林甫也不断在唐玄宗面前打小报告,让李亨太子之位不断动摇,但太子之位还是很稳固,这背后都是唐玄宗的影子,借李林甫打击边将,防止边将和朝廷中枢联合,同时也敲打太子,防止太子和宰相联合架空唐玄宗,而李林甫得罪太多人,最终他们三个只能向幕后的唐玄宗效忠,这就是唐玄宗一贯的玩法。

唐肃宗李亨

至于其他边将,比如高仙芝、哥舒翰、封常清,这些人的功劳都比安禄山大,而且说入朝面圣就面圣,非常听朝廷的话的,因此在唐玄宗眼里,边将功劳大又如何?被李林甫搞得边将很多,后面也没人造反,这也是后来杨国忠搞安禄山唐玄宗不制止的原因,毕竟自己可以从中斡旋,他一贯玩的权力游戏而已。

唐玄宗的考虑

对于安禄山,唐玄宗让他担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这三镇加起来不过19万的兵力,在天宝年间占据三分之一的兵力,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安禄山的战斗力,也可以防止顺利的叛变,其次让安禄山认杨贵妃为干儿子,这比其他边将有更高的待遇,是唐玄宗打的感情牌,然后就是在安禄山周围安插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和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这两个人都是安禄山的死对头,即便安禄山图谋不轨,这两个人不仅不会和他同流合污,而且还会积极参与平叛。

节度使分布

最后就是让杨国忠不断地搞安禄山,因为杨国忠等人非常厌恶安禄山,造成安禄山与朝廷中枢的对立,让安禄山孤立无援,只能拼命的讨好唐玄宗来抵抗杨国忠等人的势力,有了这唐玄宗的这番操作,唐玄宗才愿意信任和放权给安禄山,毕竟在唐玄宗眼里,安禄山被杨国忠不断的打击,只能死忠于自己,而杨国忠也是如此,死忠自己以换取可以继续打击安禄山,唐玄宗这一手玩了几十年,从未失手过,假使安禄山真的反叛,也没有胜算,结果安禄山和能力堪忧的杨国忠直接打翻了唐玄宗的算盘。

安禄山

安禄山叛变的原因

其实安禄山的叛变非常简单,就是这些年为了讨好唐玄宗,包括未来皇帝太子李亨在内的很多权贵基本都得罪了,而且唐玄宗也老了,万一蹬腿了新上位的天子肯定不会容他,没了靠山的他结局注定不会太美好,因此安禄山是打算在新皇即位的时候叛唐的,结果只会搞钱的杨国忠逼得太狠了且自己的计划逐渐败露,迫使安禄山不得不尽快付诸行动,而唐玄宗也感觉到安禄山尾大不掉的问题,但他依旧不太相信安禄山会掀桌子不玩,因此打算先不进一步刺激安禄山,但安禄山自己也明白,这是缓兵之计,即便唐玄宗现在不对付他,后面还是会对付,因此不得不立即叛唐,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了,因此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直接起兵叛唐。

安禄山起兵

平叛中的昏招和冷静

安禄山的起兵让唐玄宗晚节不保,一直坚信安禄山不会反叛的唐玄宗脸都快肿了,一下子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一气之下,昏招跌出,对所有边将失去了信任,然而即便不信任他们,还得要他们剿灭叛军,因为唐朝的兵力布置是外重内轻,早已不经过战事的唐朝内地面对安禄山早期在边境征战的精锐军队一触即溃,在陈留和荥阳两道防线崩溃后,唐玄宗让名将封常清防御东都洛阳,可惜他在中原没有军队,只能临时征召,最终临时征召的军队无法形成战斗力,洛阳战败,和高仙芝一起撤退到潼关进行防守,先保住长安再说。

潼关地势险要,且有高仙芝的勤王部队和唐玄宗自己控制的军队一起组成二十万防守大军,让安禄山大半年的时间内寸步难进,而唐玄宗却不满二人的行为,一方面丢失东都洛阳,一方面半年都没平叛,认为他们“消极应战’,一气之下直接让这两个人背锅,直接斩杀他们,出了一把昏招,封常清和高仙芝是忠贞不二的名将,但最后却落下这般下场,就是给气疯了的唐玄宗用来出气和背锅的。

高仙芝

但是潼关还是得防御,因此杨国忠又怂恿逼迫老将哥舒翰主动出关作战,杀封常清和高仙芝已经是昏招了,但是逼迫哥舒翰出战完全是令人窒息的操作了,就像最后的来一把大的赌一把,最终二十万勤王大军全军覆没,潼关失守,哥舒翰被俘,最后长安也跟着沦陷了。

要知道当时郭子仪等朔方军已经在北方取得了很大的战果,民间也在不断平叛,而且安禄山内部军心也在动摇即将失控,只要坚守潼关即可,但唐玄宗的昏招让他们的前功尽弃,并且让安禄山扭转颓势,稳定军心,攻占了长安,唐玄宗带着文武百官开始逃亡蜀中。

安禄山进攻路线

哥舒翰的败亡让唐玄宗疯了一样的行为彻底冷静了下来,毕竟他当了四十多年的天子,判断力和决断力依旧保持着,在哥舒翰败亡之后,他仔细思考了天下大局,现阶段平叛已经不可能迅速完成,因此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占领最安全的地方,掌握富庶的南方地区,控制长江以南地区,为后来的反攻平叛奠定基础,而且为了赢得出逃的时间,唐玄宗下令国库封存留给叛军,让他们分赃不均彼此激化,且让他们短时间得到横财后失去战斗力,这一切果然如唐玄宗所想,为出逃蜀中赢得了喘息的时间。

马嵬坡

一切如云烟

虽然唐玄宗出逃蜀中为平叛赢取了时间,但是终究还是众叛亲离,连太子李亨都趁乱称帝了,此时的唐玄宗也认命了,他也再度恢复了清醒,于是直接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一切权力连同玉玺都交给了太子,避免了唐朝内部的内耗,毕竟李亨趁乱称帝,造成了两个皇帝事实的局面,新老皇帝都在,毫无疑问会引发唐朝内部的权力分化,而唐玄宗自己已经身败名裂了,加上李亨也是武将支持上位的,因此唐玄宗虽然不愿意,但是为了局势,还是立刻禅位,并且不拖泥带水的直接完成了交接,避免了唐朝内部分裂的可能。

唐玄宗禅让

至于唐玄宗的晚年生活?早些年对太子李亨如此打击,先后受到武惠妃和李林甫的欺负,后面唐玄宗不断地敲打,李亨二十多年的太子之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因此晚年的唐玄宗被迫搬进太极宫,冷冷清清,身边只有高力士陪伴,后面连高力士都被赶走了,日子并不是很舒坦,最终在太极宫中度过了余生,快速完成权力交接,这大概是唐玄宗晚年为唐朝做的最后的一件好事了吧。

唐玄宗在位后期,最大的问题就是制度的不断被破坏,无法高效地运行,且长期玩帝王心术,各种钢丝线上的极限操作无异于玩火自焚,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的祸害,更加悲剧的事,唐玄宗及其的自负,仗着自己多年的经验,明知道自己在玩火,但就是笃定自己不会被火玩,虽然年轻的时候还能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晚年承平日久,早已让他飘飘然,最终安史之乱一把大火直接烧的他清醒过来,最终留下“多好的皇帝,就是死的太晚”的评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周... 1938年春,武汉的一处秘密联络点内,周恩来将一份档案交到25岁的王曼霞手中。档案的主人名叫陈尔晋—...
原创 血... 1946年9月,陈毅提出了一个重要建议,他建议将山野与华中野战军合并,并由统一指挥。然而,合并后的两...
原创 从... 关于史湘云在史家是否受重视,这是一个在《红楼梦》读者中存在争议的问题。 表面上,有许多细节显示史湘云...
原创 “... “休假”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然而,作为一种更为规范和明确的休假方式,实际上它的雏形可以追溯...
原创 九... 1971年913事件后,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忧心忡忡,时常对工作人员表示:现在的二炮可是个重灾区,我真怕...
河北赵氏属于哪一脉系? 亲爱的家人们,今天我们有幸聚在一起,深入探讨赵姓在河北地区的两大显赫家族——涿郡赵氏和常山真定赵氏。...
原创 爹... 著名学者陈寅格曾说过:凡一字之释义皆为一部文化史。这句话生动地表达了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通过对字词的深...
原创 四... 1949年3月,为了响应国家军队体制的改革,并推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东北野战军做出了一个重大的调整决...
海昏侯墓首次发现秦汉时期全本《...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公布十周年暨汉代区域文化学术研讨会8日在南昌举行,会上专家公布了海昏简牍...
原创 山... 岁月流逝,时光如箭,常常让我们感叹“物是人非”。尽管人的一生只有短短百年,但有些东西却能跨越百世,依...
原创 黄... 黄埔军校在早期的1期到4期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许多人后来都成为了知名的将领。不过,黄埔...
原创 侵... 最近,一位台湾著名文化学者在大陆社交网络上发表了两个引发热议的观点,引起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这位学者...
原创 八... 俗话说:落后就要挨打。这一点正好反映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我国在当时采取了闭关锁...
原创 他... 1941年6月,苏联卫国战争爆发时,华西列夫斯基还是一名少将,负责总参谋部的工作。但仅仅一年半后,他...
原创 明... 泰定三年,也就是公元1326年,安徽省濠州凤阳县迎来了一个小生命——一个名叫汤和的男孩诞生在这里。 ...
原创 潜... 在中国的解放战争时期,中央特科的成立,成为了革命事业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个组织不仅负责保护党内高层领...
原创 石...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
原创 明... 朝代更替,就像舞台上的演员,轮流上场,没有哪个能永远占据主角的位置。当一代老去,必须接受现实的交替。...
李阳回归西安:AI教育新时代的... 古都西安,作为千年丝绸之路的起点,曾见证东西方文明在此交汇融合。如今,在人工智能的时代浪潮下,这座历...
原创 马... «——【引言】——» 在纷繁复杂的台海局势中,有一个名字或许不常被普通人提起,却曾在关键时刻发出过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