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江西”音频展播
愿做共产主义的铺路石之一
在为革命牺牲的数百万烈士中,由毛泽东、邓小平两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题词纪念的并不多,而古柏烈士就是其中一位。古柏,江西寻乌人,1935年3月6日在掩护同志们突围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9岁。 今天请听《愿做共产主义铺路石》之一:协助开展寻乌调查。
1927年春,古柏在梅县和家乡寻乌开展革命工作。 一天,资助他到梅县上学的外公梅洪馨找到古柏,劝告他一心读书,并愿意送他到日本留学。梅洪馨说道:“自古以来,时代之变迁,政党之初期发展,一定要牺牲不少青年,为党铺平道路,党之主义才能实现。难道你愿意做共产主义的铺路石吗?”
古柏故居——司马第
古柏听后,坚定地回答:“我愿意不计自己的生命,甘做革命之铺路石!”
正是因为对共产主义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忠诚,使古柏无论何时,身处何境,都对中国革命一往无前、无所畏惧。
1930年5月2日,古柏领导的红50团在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配合下,一举攻克了寻乌县城。
当时,从中央到地方的一些同志喜欢照抄照搬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革命经验,无视中国的客观实际,脱离群众。一向注重调查研究的毛泽东决定利用分兵活动的空隙作一番调查,他请来时任寻乌县委书记的古柏帮忙。
古柏陪着毛泽东深入商店、作坊和田间做调查,与店员、手工业工人和农民促膝谈心,了解社会各阶层的情况。毛泽东想召开调查会,古柏为他精心挑选了一批参会人员,有小商贩,有前清秀才,有乡村教师,有店员……并把他们一一邀请到马蹄岗教会别墅,协助毛泽东先后开了10多天的调查会。同时,古柏还帮毛泽东作笔记、整理记录、刻腊板、油印、兼当翻译,因寻乌话外地人不好懂。
古柏正怀孕的妻子曾碧漪也陪同调查,毛泽东看到挺着大肚子的曾碧漪,联想到开展的寻乌调查,发出了“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的感慨。
毛泽东对这次寻乌调查非常满意,他说:“这回到寻乌,因古柏同志的介绍 ……使我像小学生启蒙一样开始懂得一点城市商业情况,真是不胜欢喜”。还说:“在全部工作上帮助我组织这个调查的,是寻乌党的书记古柏同志。”毛泽东回到军部,又高兴地对朱德说:“有收获,这个县城有意思。古柏熟悉情况,他忠厚随和,宽以待人,在寻乌 各界都有朋友。”(根据胡萍、郑颖、李芳文章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