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李何以不能共存?陕西助剿中李鸿章怎样意图夺左宗棠兵权
迪丽瓦拉
2025-05-28 09:02:33
0

原标题:左李何以不能共存?陕西助剿中李鸿章怎样意图夺左宗棠兵权

上文“1866到1874年李鸿章四次陷害左宗棠:陕西助剿背后的算计”,从曾左李三人的关系入手,谈了曾李特别是李与左宗棠之间的矛盾。二人的矛盾起于军饷之争,这在任何时代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本质性的矛盾则分裂于路线之争,即中国在自强的过程中如何把个人利益、集团利益、朝廷利益、天下利益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如何应对外敌的欺辱。两人在如何自强的问题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即都希望对内改革、对外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左李不能共存

二人都是清朝的能臣,但能臣间是否可以共存呢?不能。因为,你按照左宗棠的路走就必然伤害李鸿章的路径,你按照李鸿章的走也就必然伤害左宗棠的路径。为此,左宗棠和李鸿章之间的斗争从1866年开始就已经有了非此即彼的关系。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鸿章在1866年到1874年曾经四次陷害左宗棠。上两文谈了第一次之争“竹枝词案”,第二次是指军饷问题,结果导致左宗棠大营两次大型兵变,这在“李鸿章思维,中国崛起的一道坎”中有详细介绍。第三次就是陕西助剿和巡抚之争。第四次就是单一海防与全面海陆思维之间的争论。

在过去介绍陕西助剿的时候,有些人经常拿李鸿章的说法认为李鸿章不愿意去,其实这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上文我们特别介绍了李鸿章给自己的亲哥哥李翰章的信,信中内容第一部分就是有关“竹枝词”的使坏者吴棠与李鸿章的关系。那么,第二部分就非常重要了,可以充分说明一点:

李鸿章迫切地需要左宗棠大营再次发生军变,以便接替左宗棠西征军统帅的地位。

李鸿章为什么乐于去陕西

二李的信的第一部分就不赘述了,详见上文,咱们接下来重点介绍第二部分。李鸿章非常笃定地对哥哥李瀚章说,左宗棠大营两次兵变已经让左宗棠很危险了,这是天意。如果再出现什么大事儿,西征军易帅也就很容易了。

这一点非常重要。私信白纸黑字就在信中,毁也毁不掉。那么,清廷“陕西助剿”可就是“易帅”的重要环节了。更为重要的是,到了陕西后,李鸿章就把自己的阴谋付诸实践。李鸿章高高兴兴地到了陕西后,就四处写信给陕甘官场。

自李鸿章六月份到了西安,一方面在给左宗棠的信中以弟自称,以兄称之。要求左宗棠尽可能详细地向他介绍一下陕甘的军事情况,可见,这时的李鸿章是以“钦差”的身份有些“命令”式要求。当然,这一切都符合李鸿章的职责,左宗棠也说不出来啥,谁都说不出来啥。

其实,李鸿章这个人属于典型的,咱们老百姓经常说的“看人下菜碟儿”。从称谓上看就能看出此人的品性。左李刚刚独当一面儿的时候,李鸿章是以晚辈之礼自称,以下对上的姿态来称呼。如今地位变了称呼自然要改了。

另一方面,他又给左宗棠手下的一些非左宗棠直系的大将们写信,希望从内部瓦解西征军。例如在给左宗棠西征军账下,其重要性能够进入前三重要的张曜张朗斋的信中,他就说“湘帅气力竭蹶,若即受降(说的是金积堡回军投降一事)以次奠定固所愿望”(六月十一《复张朗斋军门》),大概意思很简单:左宗棠年事已高、气力衰竭了,假如金积堡真的投降了也就奠定大局了,这当然是好事情。

当然,如果有人不同意我的解读,那您就自己去查原文。说句难听的话,研究左宗棠和李鸿章,如果你连“实录”、两个人的全集、清史稿这些基础研究资料都没有的话,我只能说不合格。

李鸿章三个月才从湖北赶到陕西,被一些人认为是不愿意去故意拖延

以往谈论李鸿章助剿这件事儿的人,总喜欢说李鸿章不想去陕西,主要原因是李鸿章说左宗棠多疑、心眼儿小,李鸿章不愿意与其共事。

在“实录”相关奏折中,李鸿章确实这么说过。但正如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没有白纸黑字不可信,尽信白纸黑字也必然被骗一样。首先你要看写白纸黑字的人是谁、跟谁说的。其次,有些人说李鸿章二月份接旨,五月份才出发去陕西,这就是拖延,不愿意去。

其实,这种话如果是普通人这么说还情有可原,如果对清史有一定了解的人这么说的话,只能说是装糊涂了。

李鸿章首先被清廷命令前往贵州剿灭民族起义,事情正忙活着又让他去陕西。贵州的事情总得有交接吧,陕西的事情总得有了解吧。准备派往贵州的淮军总得调转方向去陕西吧,如此这些都需要时间。

之后清廷又想继续从东南各省抽钱,又下旨让李鸿章继续给贵州准备军饷。准备军饷这种事儿是很麻烦人的,谁都不愿意给。所以,李鸿章耽误的时间主要是这个问题。虽然耽误了,但李鸿章仍然高高兴兴地命人去准备木质关防。三月二十一日,关防刻制完成:督办陕西军务协办大学士湖广总督行营之关防。

最终,郭松林、周盛传等淮军从三月二十四日启程前往陕西,李鸿章从襄阳起程,由南阳陕州大路入陕。五月十六日到达潼关。

总之,李鸿章从二月份到五月份为何没有动身?一者在筹粮筹钱;二者还得给贵州方面筹粮筹钱;第三调动军队和武器以及招募人马,您真觉得这些不需要时间。从武昌到襄阳北上这一路上不需要时间?晚清时期又不开车坐飞机。

未完待续

1866到1874年李鸿章四次陷害左宗棠:陕西助剿背后的算计

古代中国科技从何时没落?北宋既是巅峰,更是衰败之初始

22年前的惊险一战:古辛斯基以舆论胁迫普京,却不想自己真的会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这其中也有我们所熟悉的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和李自成领导的...
原创 李... 李鸿章临死说了什么?慈禧听了潸然泪下,清朝史上独一份 李鸿章是晚清时期的重臣,是清史上有名的“洋务运...
原创 郑... 直到2015年,我国已经有13.75亿人口。中国人很多,而华人更多,流着中国人的血的人更多........
原创 魁... 加拿大是英联邦国家之一,位于北美洲最北,领土面积998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500万人。 从16世纪起...
原创 看... 有人问:“人们为何总是想要梦回大唐”? 我想,或许,重返盛唐就是每一个人心中的执念。 毕竟,在中国历...
原创 历... 在不少武侠剧中都曾出现这样的一种景象,一些武林高手运用自己的内功,轻轻一跃,便能跳到半空中,随后他们...
原创 苏... 八国联军杀进北京时,那个国家抢占我国的地盘最多呢? 也许你会想到沙皇俄国,没错,就是它。 抢占土地...
原创 西... 关于西晋的胡人问题,在当时的朝堂之上一直是争论不休,在如何安置胡人的问题上当时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之前...
原创 中... 五、孝庄 孝庄,清朝最为著名的皇太后,为当时整个清政府的稳定做出了最重要的贡献。关于孝庄相信大家一定...
原创 原... 中国传统的国画,延续了数千年前的传统,一笔一画都很有讲究。我们所熟悉的国画,包括山水、人物、花鸟等多...
原创 清...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与现代社会相隔最近,清朝晚期的时候,不少西洋玩意流入中国,相机便是...
原创 金... 自辽国灭亡后,漠北出现了权力的真空,各部相互争斗,混乱不堪。从历史上经验来看,这种混乱的最后都会产生...
原创 三... “扶不起的阿斗”这句话今天是骂人无能或不思进取的经典话语。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阿斗真的是昏庸无能,一无...
原创 秦...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能够从一个实力较弱的小国,发展成为战国的第一强国,最终统一天下,所依靠的是秦国好几...
原创 南... 网上经常听到这样的话:金国灭亡之后(1234年以后),南宋独自承担抗蒙的任务长达半个世纪。这种说法 ...
原创 铭... 最近,一名上海大V在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一篇评论文章,喊话国人不要再纠结于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列强对中国的...
原创 项... 项羽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雄主,关于他的传说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数不胜数,然而这些传说有的是正面的也...
原创 斯... 苏联作为曾经世界上最大的无产阶级共和国,在其最强盛之时,其强大的军力令整个欧洲都瑟瑟发抖, 甚至当时...
原创 日... 《史记?殷本纪》中记载着我国历史的一段古老传说: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 这些历史文献中...
原创 清... 爱新觉罗·溥仪,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大清王朝覆灭后,他在日本人的扶植下又做了12年的伪满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