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命运:张仪与范睢都在隐退一年后去世,善终还是别有隐情?
迪丽瓦拉
2025-05-28 13:03:39
0

原标题:同样的命运:张仪与范睢都在隐退一年后去世,善终还是别有隐情?

公元前311年,执政长达二十七年的秦惠王不幸去世,时年四十六岁。秦惠王名驷,十九岁即位当年,就杀死了对秦国作出巨大贡献的商鞅;执政十三年后,又在张仪辅佐下,追随东周潮流,改号称王。在他一生中,北伐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崤函,南下商於,为秦最终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基础。

对山东六国而言,秦惠王去世意味着一位强大对手就此倒下,心中难免暗自庆幸。可对有些人来说,秦惠王去世却意味着一场巨大的危机。在这些人当中,感受最为深刻的莫过于张仪。

秦惠王虽然杀死了秦国最大的功臣商鞅,却对以权变闻名于世的张仪异常信任。继位后,正是仰仗张仪的连横之术,秦惠王成功地率秦国踏出了崤函天险;张仪担任相国后,又推动秦国称王;后来张仪还将楚怀王骗得团团转,间接令楚失去汉中之地,从此再也无力与秦国相抗衡;在魏、齐出现了联合抗秦迹象之时,张仪又主动回到魏国以混乱山东六国的合纵企图……。

可以说,是秦惠王与张仪的紧密配合、彼此相得益彰,秦国才能在商鞅变法后取得如此迅猛的大发展。

然而,张仪入秦后一直都是利益当先,无视道德与义理,也替他招来了不少骂名。新继位的秦武王,就极为讨厌张仪这种作派,明显对他有些冷淡。不单是秦武王,秦国大臣很多也都看不惯张仪为人。所以秦惠王死后,有关张仪的闲言碎语就悄悄多了起来。

得知张仪处境不妙,最为兴奋的人莫过于公孙衍。当年公孙衍在秦国斗不过张仪,被迫回到了魏国;现在秦惠王一死,公孙衍顿感机会来临,想趁机对张仪落井下石。为此,公孙衍立刻与秦国故旧联系,商讨此事。故人李仇就向公孙衍建议:“您不如从魏国召回甘茂,从韩国召回公孙显,并重新起用赋闲的樗里疾;这三个人都是张仪的仇人,您如能让他们回秦出仕,那么诸侯们自然就知道秦国无张仪容身之地了!”

最大后台一倒,张仪周边顿时全变成了敌人。以权变闻名于世的张仪,怎么会如此不受欢迎?

秦武王继位后,最大的心愿就是“通三川,窥周室”。为达成心愿,他特地任命下蔡人甘茂为右丞相。可不巧,早在十余年前,张仪就意外地与甘茂结下了梁子。当年公孙衍为赢得魏惠王信任,联手张仪陷害史举,迫使史举灰溜溜地离开了魏国。史举可不是一般人,恰好就是甘茂的老师。秦武王一上台就这么重用甘茂,张仪心里肯定是不痛快。

很快,张仪就迎来了与甘茂的第一次交锋。

秦惠王死后,张仪一直想推动秦国把汉中还给楚国。当年张仪多次欺骗楚怀王,间接导致楚国失去了汉中之地,这让楚人对他恨之入骨。如今秦国新王明显的冷遇,这让张仪深感秦国已非久留之地。推动汉中归还给楚国,张仪就能改善与楚人的关系,自己将来也就多了条后路。

于是,张仪对秦武王说:“占有汉中,不过是个祸害。这就好比树种得不是地方,别人必定要砍伐它;家中有不合适宜的财物,必定会带来灾难。现在汉中之南明显更有利于楚国,那么它必然会是秦国的累赘。”如今秦惠王刚死,秦国大局不太稳固,张仪是想以此来劝说秦武王与楚国交好。可张仪这话明显言不由衷:当年他以商於之地六百里将楚怀王骗得团团转时,有没想过“家有不宜之财”的问题?

张仪这么说,甘茂却竭力反对:“土地广大,这类忧虑自然就多!秦国刚有祸乱,大王您就割让汉中来求和,楚国也必定会背离天下诸侯来与大王亲善。可大王今天拿出汉中向楚国求和,那么万一再有什么乱子时,大王您又拿什么去与楚国交易呢?”国家一有困难就要献土求和,秦国土地不得早晚送完了吗?

甘茂一开口,秦武王二话不说,立刻就否定了张仪的建议。眼见秦武王不再信任自己,张仪无可奈何,主动请求离开秦国,回魏国去了。

甘茂反对张仪,有多大程度上是替老师史举出气?这确实无从考证了。但以甘茂与张仪势同水火的状态来看,不可能一点都没受到自己老师的影响。

不仅仅是甘茂、公孙衍等少数人,在秦国看不惯张仪的还大有人在。

刚到秦国时,为稳固自身地位,张仪经常玩弄各种手段,与众多秦国大臣都因此而有了过节。这其中,在秦国声望甚高的樗里疾也成了张仪攻击的对象。

樗里疾是秦惠王异母弟,母亲是韩女。在东周其他诸侯国,公子或王子多多少少都能得到块封地,足以安享一生。可在秦国,商鞅变法之时就明确提出,任何人、哪怕出身再高贵,如果没有战功都“不得为属籍”!因此,即便是“公子”,樗里疾也毅然决然地踏入了军营,走上战场以挣得军功。

秦惠王十一年时,樗里疾以右更的爵位率兵攻占了曲沃(《史记·六国年表》);秦惠王二十五年,樗里疾率兵攻打赵国,攻占了蔺(今黄河晋陕峡谷两岸);秦惠王二十六年,樗里疾助魏章攻楚,夺取了汉中,因此而获得了封君的爵位。

虽然出身高贵,樗里疾却是凭借自身战功,一步步登上了高位。因为樗里疾滑稽多智、战功彪炳,秦人都尊称他为“智囊”。

与这么一位才能出众的公族人士共事,张仪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威胁。为此,张仪想尽办法地要陷害樗里疾。

曾有一次,张仪假装很尊重樗里疾,让他出使楚国。暗地里,张仪却让楚怀王出面,请秦惠王用樗里疾为相国。趁着樗里疾不在国内,张仪赶紧对秦惠王说:“尊重樗里疾让他出使楚国,是为了秦、楚两国交好。现在他人在楚国,楚王还为他请相国之位,我听说他曾对楚王说:‘大王想张仪在秦国举步维艰吗?请让我来帮您吧!’楚王为笼络他,所以才为他请求相国之位。如果大王听从楚王之请,那么樗里疾一定会以秦国来侍奉楚王!”

虽然是亲兄弟,可秦惠王与樗里疾毕竟不是同母所生。樗里疾太过能干,早就让秦惠王感受到些许威胁。听到张仪这么一说,秦惠王顺势就大发雷霆,立即撤除这位弟弟的一切职位,让他回到封国赋闲去了!直到秦武王继位后,樗里疾才得以洗去冤屈,回来担任左丞相。

为了争权夺利,张仪不惜捏造是非来陷害秦国公族,秦惠王死后,知道真相的秦人还能容忍他吗?

秦惠王没死前,张仪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凡是与张仪作对之人,在秦国都难有容身之处。不过,也有一人,虽然屡次遭张仪陷害,却每次都能安然脱身。这位有些神奇的人物不是别人,正是陈轸。

陈轸也以纵横之术闻名于世,来秦国出仕后,自然被张仪视作潜在竞争对手,多次在秦惠王面前诋毁他。

有次,张仪对秦惠王说:“陈轸常年奔走在秦、楚之间,现在楚、秦交恶,楚人却对陈轸个人极为友好,可见陈轸只是为了自己而不为秦国了。如今陈轸想离开秦国到楚国去,大王您不应该考察一下这事吗?”

秦惠王听了,命人立即找来陈轸,当面质问他:“我听说您想离开秦国到楚国去,有这事吗?”

陈轸毫不含糊,答道:“是的。”

秦惠王脸色一变,语气立即凝重起来:“张仪说的话果然是真的!”

陈轸却淡定得很,答道:“不但是张仪知道,随便一个路人都知道我要去楚国!”

稍稍停顿了会,陈轸继续说:“孝己敬爱他的父亲,以致天下父母都想让他做儿子;伍子胥忠于他的国君,以致天下国君都想让他做臣子;能卖到邻里的仆妾,是个好仆妾;被休的妻子能嫁到乡里的,是位好女子。我如果不忠于大王您,那楚人凭什么会认为我为人忠贞呢?忠于大王您的大臣将被抛弃,我不去楚国还能到哪里去呢?”

孝己,是商王高宗戊丁之子,以孝行闻名天下;伍子胥辅佐吴王阖闾、夫差,因尽忠而死;仆妾能卖到近邻,证明这个仆妾的勤快与忠诚得到了近邻认可;二婚女子能再嫁到乡里,证明同乡人都知道这位女子贤惠而守妇道。陈轸举出这四个例子来说明自己的忠心,这让秦惠王大为感慨,马上就阻止了陈轸离开秦国。

多次遭到陷害后,这让陈轸也对张仪恨之入骨。后来为了报复,陈轸不惜联合在魏国的公孙衍来与张仪作对,致使张仪回魏国卧底的计划几乎一无所成。以此而言,张仪之所以没能为秦国作出更多贡献,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他树敌太多!

人生得意时,谁都想像范睢一样,快意恩仇;可轮到失意时,又有几人能像范睢一样,进退自如?在亲信郑平安与王稽先后出事后,范睢能及时激流勇退而得善终,算得上是一位识时务的俊杰。可隐退后一年范睢就不幸去世,谁又知道他这一年间承受了多大压力?

张仪也一样。

因为四处树敌,秦惠王一死,张仪的政治根基也就彻底动摇了。在看出秦武王明显不喜欢自己后,张仪迅速为自己找了条后路,回魏国去了。能够狡兔三窟,看来张仪也是位进退自如的识时务俊杰。可回魏才一年,张仪也不幸去世了——如此看来,退隐后张仪会过得舒心吗?这一年来诸多政敌都在秦国重新执政,而魏国又几乎听命于秦,恐怕此时张仪能睡个安稳觉就算是烧高香了!

从公,四处树敌让张仪仕途难得更进一步;从私,四处树敌又让张仪晚年难得安心之所。失意之余,张仪有没有后悔过自己当初的所作所为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小... 摘要:小牧长久手之战,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谁赢谁输? 在池田恒兴的提案下,一五八四年四月六日,秀吉命十...
原创 从... 不仅在现代社会当中需要警察来判案,抓坏人,古代也需要这个职业的人,只是称呼有所区别而已,其中在历史上...
原创 苏... 1917年,一战期间的沙俄爆发了十月革命,在世界上从此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国家,苏联。苏联从建立开始,就...
原创 他... 老师不好当,尤其是给皇宫贵胄当老师,更是难上加难,给别的人当老师,就算教得不好,最多下岗,可给太子当...
原创 万... 相比于其他朝代的古装剧,清宫剧的热度这些年始终不减,哪怕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人们都已经倒背如流,...
千门36局之空中做饵局! 空中做饵局的逻辑 空中作饵局就是专治小人之术,不直接与对手冲突,而是通过引诱小人自暴其短,利用智慧...
原创 日... 2016年, 朱育成 一家三口应 德川家族 的邀请,来到日本进行访问。早在明朝末年,他们的祖先曾经跨...
原创 若... 在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对于日本战败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甚至有不少国际学士提出若没有苏联与美国的参战,...
原创 当... 年羹尧,清朝初期的一位显赫将领,因功高盖主、傲慢无礼而最终招致雍正皇帝的猜忌。 在年羹尧被杀后,他的...
原创 如... 大家都知道,清朝末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屈辱的年代,那个年代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够安安稳稳种一辈子地,然后...
原创 五... 五胡乱华也是人类发展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之一。 由于胡人的残暴统治,汉族避难从黄河流域大规模进入长江...
原创 历... 在众多历史演义,一个武将的武功总是最为出彩的亮点之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样的武将谁人不爱。如果要...
原创 清... "九重天乐降神仙,步步分行踏锦筵;嘈囋一声钟鼓歇,万人楼下拾金钱" 追名逐利是人的本性,向往荣华富贵...
原创 如... 中国历史的八大古都,各有特色,不过在历史的长河中,其中有些古都早已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之中了,如安阳的殷...
原创 清... 封疆大吏又称封疆大臣或者是封疆大员,是古代的省一级最高行政长官,总揽一省或者几个省的财政、军事、司法...
原创 清... 清朝“漕运总督”有权调动辖区军队吗?其实“调动权”他才有! 纵观历史,没有一个朝代是不重视漕运的。至...
原创 为... 我们先来看一下五虎上将的儿子分别是谁。 1、关羽。 关羽有两个儿子。长子关平,随关羽镇守荆州,败走麦...
原创 晚... 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光怪陆离的朝代比比皆是,但是,没有一个朝代能像晚期的清朝一样,新事物与老物件相互...
原创 为... 导读:南北朝对峙期间,北魏在侯景之乱前整体实力和南朝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还没有彻底开花...
原创 清... 一说到秘史,大家可能第一想到的就是清朝了。毕竟,清朝是距离我们现在最近的一个封建朝代了,留下的文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