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乱说《水浒》----遇见青面兽破格录用 抓获玉麒麟手足无措(69)
迪丽瓦拉
2025-05-28 16:03:50
0

原标题:胡乱说《水浒》----遇见青面兽破格录用 抓获玉麒麟手足无措(69)

宋代行政级别分为路、州、县三级,大概相当于后代的省、市、县。县以下基本自治,保长之类的长官大都由本地的社会贤达担任,皇权不下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首都所在地、皇帝登基前任官之地、某些地理位置比较重要的地区也会设府。府的行政级别和官员配置略高于州,如果州一级属于地级那么府一级就属于副部级。

梁中书是蔡京的女婿,大名府的留守司。“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最有权势”,大名范围内的所有军政司法事务全都归他管辖。

梁中书在京城的时候认识杨志,知道他的能耐。杨志发配到大名府充军,梁中书并没有让他去监狱服刑而是留在身边使用。杨志是个可用之才,梁中书“有心要抬举他”。军中其他人都认为杨志是中书大人的关系户,因此不太同意。梁中书知道他们不服气,专门设计了比武招聘的环节,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将他提拔重用。

大名府的最高行政长官,怎么也是个副部级高官。权力很大,完全可以直接提拔,没必要费这么大的周折公开招聘。从书中的描述来看梁中书并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强行做主,而是主动顾及了大家的脸面,充分说明梁大人做事比较公道。下面人敢于当面反对,说明他比较随和,并不飞扬跋扈。

吃完饭闲聊,蔡妇人问道“相公自从出身,今日为一统帅,掌管国家重任,这功名富贵从何而来”。原来是个穷鬼现在当上了大官,吃香的喝辣的日子过的爽歪歪。权力无限大,晚上做个梦第二天也能将梦境变为现实。幸福生活不可能是天上掉下来的,到底来自何处?听口气,妇人有些责怪的意思。

梁中书连答道“人非草木,岂不知泰山之恩”,亲爱的女王殿下,所有这一切都归功于你的老爹蔡太师。怎么可能忘掉!要不是他老人家提携,那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很明显小宋王朝的官员们全都是恩人提携的结果,他们只为提拔自已的恩人服务,国家利益只是挂在嘴边的遮羞布。

蔡太师马上要过生日,梁大人收买了十万贯的金珠宝贝,准备送往京城。由于沿路不太安宁需要武装保护,妇人建议杨志负责押送。知府大人原计划用十几辆车子运送,将所有的金珠宝贝放在车上。每辆车一个推车的一个押车的,十辆车一共二十几个人,由杨志带领前往京城。杨志不同意这种押送方法,并说如果这样押送肯定出偏差,江湖中的人不可能让他们安全送达。

听说路上不安全,梁中书道“恁地时,多着军校防护送去便了”。梁大人决定多派一些士兵前往,确保路途安全。

杨志还是不同意,“恩相便差一万人去也不济事;这厮们一声听得强人来时,都是先走了的”。派多少人都没用,这些兵油子根本靠不住,一见贼人全都逃之夭夭。他建议偷偷运送,“并不要车子,把礼物都装做十余条担子,只做客人的打扮行贷。也点十个壮健的厢禁军,却装做脚夫挑着”。

杨志提出让禁军假扮脚夫,挑着礼物前行。他非常自信,认为别人不会识破他的计谋,可以安全送达。即使有人知晓真实情况,一听杨制使押送也都敬而远之。万一冒出个不怕死的,也会被他打的屁滚尿流。杨志很聪明,为了让梁大人同意他的押送方案,故意说的非常夸张。

事实上他的决策明显有问题。按梁大人的提议带个千八百人押送,沿途的土匪哪敢抢劫。派这么少的兵,相当于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抱着一堆银子招摇过市,没人抢劫才怪。

不知为什么梁大人最后相信了杨志的鬼话,让他领着几个家丁上路,更要命的是还让他带了一个拖油瓶。杨志的安排极为不妥,梁大人并没有看出其中的破绽。很明显梁大人并不了解基层情况,不懂得江湖险恶,不晓得兵士的真实想法。不接地气光知道夸夸其谈,好象能力出众事实上还是嫩了一些,这种人一遇实际问题全都束手无策。

卢俊义被捉,梁大人本可以公正执法还他公平。梁中书并没有严加细问就断定卢俊义是贼寇,在办案警察的怂恿下把卢俊义打的“皮开肉绽,鲜血迸流,昏晕去了三四次”。之所以如此,只是因为李固“上下都使了钱”的缘故。收人钱财替人消灾,根本不管卢俊义的死活。

卢俊义充军发配,半路被燕青相救。营救行动并没有完全成功,卢俊义被再次押回大名府。担心生出变故,梁中书决定将他斩杀。行刑的时候,拼命三郎石秀将法场搅了个天翻地覆,成功救出了卢俊义。虽然后来又抓获了石秀和卢俊义,但也反应出了他的拙劣指挥能力。

卢俊义是天下闻名的好汉,个人势力不小梁山贼寇又都蠢蠢欲动,怎能仓促处置。真想杀他,必须提前清场做好戒备。当然了也可以玩阴的,放出风声在菜市场行刑。如果有同伙,全都前往菜市场营救。押出监狱后改变行刑地点,把卢俊义斩杀在另外一个偏避的地方。等卢俊义的同伙反应过来时,他的人头已经掉在地上,中书大人也已安全回府。

法庭上石秀对着梁中书一通臭骂。梁山大军马上就要攻城,把老子象大爷一样伺候好,才有可能免除灾祸。否则城破之日,梁山兄弟放不过你们。遇到这样的贼人应该大刑伺候,先打几十大板再说。结果却是“厅上众人都唬呆了。梁中书听了,沉吟半晌”,被石秀的一通大话吓的不敢说话。

再以后梁山贼人在大名府大街小巷粘贴了很多布告,内容无非是梁山大军马上就到,到时候要清算反动派,用非常残酷的手段处置他们。警告梁中书及其他反动势力认清形势,不要搬起石头砸了自已的脚云云。吴用胡编的告示吓的梁大人不寒而栗,好吃好喝供着再也不敢虐待、更不敢动他一根毫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为何江西经... 原标题:唐末、五代十国时期,为何江西经济发展那么稳定? 唐朝末年、五代十国时期...
杨贵妃有一个生理缺陷,伺候过她... 原标题:杨贵妃有一个生理缺陷,伺候过她的人都百般嫌弃,但唐玄宗却很爱 在古代的...
白痴皇帝司马衷:在位16年,大... 原标题:白痴皇帝司马衷:在位16年,大晋朝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大事? 司马衷,三...
东汉:最盛行的竟然是“外戚+宦... 原标题:东汉:最盛行的竟然是“外戚+宦官”专权的文化 皇权更迭之快,宦官外戚之...
此人是刘备的祖先,比皇帝牛多了... 原标题:此人是刘备的祖先,比皇帝牛多了,一百多个儿子,墓里竟有性文物 《三国演...
唐高宗李治的宠妃萧淑妃,为何在... 原标题:唐高宗李治的宠妃萧淑妃,为何在宫斗中被武则天打得惨败? 说起古代皇宫里...
王濬:帮助司马炎剿灭东吴、终结... 原标题:王濬:帮助司马炎剿灭东吴、终结三国的得力干将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
你以为我在“洗白”安禄山,你错... 原标题:你以为我在“洗白”安禄山,你错了,这才是历史上真正的安禄山 锦绣盛唐...
唐代最穷的宰相,连个门帘也没有... 原标题:唐代最穷的宰相,连个门帘也没有,刮风下雨,举着席子遮挡风雨 卢怀慎 ...
探析:唐太宗“民为贵,社稷次之... 原标题:探析:唐太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民为贵,社稷...
只因诸葛亮一句话,他成为历史上... 原标题:只因诸葛亮一句话,他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昏君 相信很多喜欢三国的小伙伴都听...
战神吴起为啥被黑?只因杀气太重... 原标题:战神吴起为啥被黑?只因杀气太重! 吴起 吴起,在兵法造诣上仅次于“兵...
唐朝灭亡之祸竟源于桂林?一场兵... 原标题:唐朝灭亡之祸竟源于桂林?一场兵变如何将大唐推向深渊? 文/青禾 《新唐...
汉景帝为何要诛杀晁错?他犯了职... 原标题:汉景帝为何要诛杀晁错?他犯了职场中的大忌,有些事情我们做不得 公元前2...
霍去病为什么能横扫草原?这3个... 原标题:霍去病为什么能横扫草原?这3个原因会告诉你答案 古时候,驰骋草原的游牧...
真正困住项羽的十面埋伏,竟是他... 原标题:真正困住项羽的十面埋伏,竟是他自己亲手设计 引言:古来征战,惹人关注的...
射杀庞统的张任再出奇计,鏖战雒... 原标题:射杀庞统的张任再出奇计,鏖战雒城张飞被困,赵云阵前扬威建奇功 雒城是通...
多次得到袁术帮助的孙家,为何要... 原标题:多次得到袁术帮助的孙家,为何要背叛袁术,与袁术势不两立? 公元197年...
东汉“外戚之最”,跋扈的代言词... 原标题:东汉“外戚之最”,跋扈的代言词,梁冀擅权的乱政之路 在中国历史上,“外...
刘禅在木头上刻下3个字,投降后... 原标题:刘禅在木头上刻下3个字,投降后司马昭没有杀他,究竟是为什么? 刘禅是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