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有很多功臣,为何把萧何排功劳第一?
迪丽瓦拉
2025-05-28 16:04:41
0

原标题:刘邦有很多功臣,为何把萧何排功劳第一?

刘邦封赏完二十九个诸侯后,便要选出谁是大汉第一功臣。因为谁是第一功臣,谁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当然刘邦心里已经有数谁是第一功臣。因为当时的大汉刚刚建立,刘邦虽然是皇帝,但是,他的天下是一群功臣们一起打下来的,所以他的皇权还不能高度集中。

真的有什么事,还得和大臣们商量才行。无奈的刘邦纵然是心里有数,也得装模作样地和大臣们商量。其中共有四个候选人。

第一人,张良

“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子房,为之奈何?”这两句话可以说算是刘邦的口头禅啦。可见刘邦对子房有多尊重。

在第一批封侯时,张良封邑三万,地方任选。若不是张良拒受的话,张良在当时的封赏远在曹参上上上。证明刘邦对张良绝对是宠爱有加。

第二人,曹参

曹参“还定三秦”后,就一直与韩信并肩作战,在汉营中,军功仅次于韩信。全身大小战伤七十余处。如果说他是第一功臣,大家绝对是心悦诚服的。

有次在战场刘邦遇见了项羽,项羽见到刘邦便直接扑向刘邦。若不是曹参、樊哙、周勃等五人全力拼杀,那次刘邦可就真的做了项羽的刀下鬼了。曹参曾多次救过刘邦的命。

在刘邦的封侯中,他的封赏是最多的。大家都知道,谁的功劳大,谁才有最高的封赏。

第三人,周勃

刘邦在临终前曾对吕后说“安刘氏者必勃也”。可想而知,刘邦不仅信任周勃的忠诚度,而且还相信周勃的能力。

第四人,萧何

在萧何封侯时,刘邦就力排武将们的众议,创造了两个词“功人”、“功狗”。

在刘邦南征北战的时候,刘邦的大后方是全盘地交给萧何,在刘邦每每打了败仗后,萧何又源源不断地为刘邦输送士兵。

为了让刘邦在前线安心打仗,萧何又把自己的孙子,兄弟及家族中的成年男子全部送上前线。说是补充兵力,实则是主动送上人质给刘邦。让刘邦安心地在前线打仗。

刘邦初入关中的那天,将士们都在抢珠宝,只有萧何抢的是资料、档案。若论起治国,还有谁比萧何心里更装着治国之道呢?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需要猛士守江山,但他更需要治国理政的人才呀,举眼望尽大汉王朝,有谁比得过萧何更让刘邦放心,又有谁比得过萧何更有能力治国。

可是想归想,大臣们商议的结果,还是曹参。这让刘邦很不舒服,就在刘邦骑虎难下之时,关内侯鄂千秋跳出来帮刘邦解了围。

鄂千秋对刘邦说:列位诸侯说得都不对。曹参虽然“攻城掠地”有大功,但这是短期成效。皇上您与西楚作战四年,常常“失军亡众”,多次只身脱险。每每遇到这种情况,萧何总是雪中送炭,不等您发令,就从关中派遣数万军队,提供大量供给到前线,在您最需要援助时拉上您一把。

汉、楚两军在荥阳作战数年,军无现粮,全靠萧何从关中通过漕运保障充足军粮。陛下虽多次丢失崤山以东的土地,但萧何却为您保全了关中之地,“此万世之功也”。

像曹参这样的将军,大汉失去一百个也不会有什么损失,没有曹参也一样能够胜利。怎么能让“一旦之功”凌驾于“万世之功”之上呢?萧何当属第一,曹参只能排第二。

没错是萧何,主导刘汉一朝沿袭秦制的

由贫寒而登帝位,刘邦前所未有,由草莽而公卿,萧何前所未有。

萧何与刘邦,则结识与草莽之际,汉初开朝重臣,多是如此,樊哙为屠夫,曹参为狱掾,夏侯婴则是车夫,周勃则是吹鼓手。之前的改朝换代,前朝帝室基本还可保有优渥的生活,但是自汉代始,之后的朝代更替,莫不以流血杀头为代价。这和造反者起身草莽其实有很大的关系。

汉代之所以沿袭秦制,除了秦制自身优点之外,也与汉代开朝一代人多出身草莽有关,他们没有制度建设的能力。而在三代之际,上位者多出身贵族,制定法统者,自幼接受教育,学养深厚,加上思想不受钳制,多不肯因袭前人。所以我们考察三代的嬗替,每一代都有变化,每一代都有创新。但这种情况,在三代之后基本成为绝响,中国两千年,无论是官制还是思想,基本上都在三代的笼罩之下。

再回到萧何

秦末之际,群雄并起,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破咸阳,秦都宫殿巍峨,街市繁华,出身草莽的将士们何曾见过这等场面,纷纷乘乱抢掠金银财物,连刘邦也忍不住,神魂颠倒地拥着美女走进胡亥的寝宫,往龙床上一躺,便进入了温柔乡。

惟独萧何,一不贪恋金银财物,二不迷恋美女,却急如星火地赶往秦丞相御史府,并派士兵迅速包围丞相御史府不准任何人出入。然后将秦朝有关国家户籍、地形、法令等图书档案一一进行清查,分门别类,登记造册,统统收藏起来,留待日后查用。刘汉一朝的制度,由此而来。之后萧何在刘邦做汉王时荐韩信,在汉王征伐天下是坐镇关中,为刘邦立下累累功劳。

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帝位,汉代开国。论功行赏,群臣相议,众说不一,刘邦则不顾争议,以萧何为第一。

萧何功劳当然大,但是要真是以为刘邦排萧何第一完全是论功行赏,则只是看到了历史的表面。

萧何功局第一,不仅仅靠的是其功劳,还有他对刘邦的忠心。刘邦出身草莽,一路杀伐征战得取天下,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其过人的识人本领,正如他自己说的: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刘邦得帝位之后,萧何的状态也是如此。

刘邦为什么在天下初定时排萧何第一?是在向群臣示意,天下是刘家天下。刘邦为什么在萧何自污时不罚且笑,而在萧何为民请利时大怒?也是在向萧何示意,天下是刘家天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真正困住项羽的十面埋伏,竟是他... 原标题:真正困住项羽的十面埋伏,竟是他自己亲手设计 引言:古来征战,惹人关注的...
射杀庞统的张任再出奇计,鏖战雒... 原标题:射杀庞统的张任再出奇计,鏖战雒城张飞被困,赵云阵前扬威建奇功 雒城是通...
多次得到袁术帮助的孙家,为何要... 原标题:多次得到袁术帮助的孙家,为何要背叛袁术,与袁术势不两立? 公元197年...
东汉“外戚之最”,跋扈的代言词... 原标题:东汉“外戚之最”,跋扈的代言词,梁冀擅权的乱政之路 在中国历史上,“外...
刘禅在木头上刻下3个字,投降后... 原标题:刘禅在木头上刻下3个字,投降后司马昭没有杀他,究竟是为什么? 刘禅是刘...
如果追杀关羽的不是蔡阳,而是许... 原标题:如果追杀关羽的不是蔡阳,而是许褚,关羽能取胜吗? 关羽要想斩杀许褚,结...
三国之中,堪称完美之三大名将,... 原标题:三国之中,堪称完美之三大名将,魏蜀吴各一人 在三国众多名将之中,关羽、...
孙权嫁妹,是孙权自愿的呢,还是... 原标题:孙权嫁妹,是孙权自愿的呢,还是迫不得已? 公元208年,曹操大举进攻中...
刘备不愧是一代枭雄,一生不重用... 原标题:刘备不愧是一代枭雄,一生不重用赵云,临终才告诉赵云原因 说起三国时期的...
诸葛亮真正欣赏的大将是这四位,... 原标题:诸葛亮真正欣赏的大将是这四位,可惜最后一个看走了眼 公元207年,刘备...
论“秦始皇”的功与过:过只当时... 原标题:论“秦始皇”的功与过:过只当时,功过千古 秦始皇,能够成为后世公认的千...
十万大兵压境,纵队副司令韩先楚... 原标题:十万大兵压境,纵队副司令韩先楚临危受命,指挥两个纵队巧克强敌 1946...
吕不韦:从商人转型为政治家,却... 原标题:吕不韦:从商人转型为政治家,却因2个政治失误丢掉性命 公元前235年,...
管仲去世后,齐国为何很快就大乱... 原标题:管仲去世后,齐国为何很快就大乱? 齐僖公去世之后,摆在王位面前的有三个...
真实的人种实验,纳粹邪恶计划,... 原标题:真实的人种实验,纳粹邪恶计划,成千上万的少女被当成实验对象! 1936...
汉武帝多有远见?1.5万公里远... 原标题:汉武帝多有远见?1.5万公里远征打下一个战备省,让中国受益至今 公元前...
安徽挖出楚国双墓男性墓主尸骨不... 原标题:安徽挖出楚国双墓男性墓主尸骨不全专家怀疑是项羽 出土项羽常用的兵器,男...
他是韩先楚的老搭档,1949年... 原标题:他是韩先楚的老搭档,1949年唐亮给了4个选择,他却选择了张爱萍 19...
长平之战赵括并非一无所获,用纸... 原标题:长平之战赵括并非一无所获,用纸上谈兵讽刺他,实在冤枉 纸上谈兵,在现代...
韩复榘被枪毙前,提议换鞋,刚迈... 原标题:韩复榘被枪毙前,提议换鞋,刚迈出一步,一排子弹射来,身中7枪 说起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