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杨涟:明朝第一猛士,受尽酷刑也不改其节,死后仅剩几根骨头入土
迪丽瓦拉
2025-07-28 01:02:43
0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天启五年三月底,锦衣卫镇抚司许显纯严刑拷打汪文言,威逼他扳诬杨镐、熊廷弼公行贿赂在京官员,魏忠贤以皇帝圣旨名义逮捕杨涟、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六君子,与已经逮捕入狱的汪文言,“一并究问追赃”。所谓“追赃”云云,纯粹是为了“六君子之狱”编造的一个借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杨涟自从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以来,就料定魏忠贤不会放过他,迟早有这一天。接到革职为民的圣旨,青衣小帽的杨涟与左光斗携手同归,在涿州分手。魏广微为了找到罪证,企图在途中搜查行李,东厂奸细暗中侦查并无异样,魏忠贤以为搜查并非稳着。后来见到杨涟策蹇就道,行李寥寥,这两个姓魏的同宗私底下说:“幸无搜,搜没趣矣。”

汪文言始终没有诬陷杨涟。天启五年三月十九日,魏忠贤矫旨逮捕杨涟,圣旨写道:

“杨镐、熊廷弼既失封疆,又公行贿赂,以希幸脱。杨涟、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着锦衣卫差的当官旗扭解来京,同汪文言一并究问追赃。其本内受赃赵南星等十五人,除已经削籍外,俱削了籍,着抚按提问追赃具奏,不许徇情。”

锦衣卫缇骑前来逮捕时,杨涟谈笑自若,从容就道,派人抬着棺材跟随。沿途哭送者数万人,几乎激成民变。杨涟披枷戴锁泣告父老:

锦衣卫旗校未尝苦我,朝廷未必杀我,众人如此,则忠反为逆,累我族诛。

众人稍稍平息,炷香设祭祝忠臣生还,菜佣贩夫争相捐钱为之凑盘缠,押解的官兵也为之感动。

杨涟在押解途中写了一份揭帖,认为自己所受诬陷不值得一辩,是非自有公论,谁能一手遮掩天下耳目?但是,国家的大是非大安危是要辩论到底的。天启五年五月二十九日,杨涟押解途中,在河南朱仙镇写了告岳飞文,再次公开表明,弹劾魏忠贤,自己无怨无悔。

六月二十六日,杨涟与左光斗关入锦衣卫镇抚司诏狱。此前,周朝瑞、袁化中五月初已经入狱,顾大章五月二十六日入狱,魏大中六月二十四日入狱。六月二十八日,对六君子严刑拷讯,诸君子正言答辩,推翻欲加之罪。审问官许显纯一无所获,从袖子里拿出预先写好的成案,要书记员抄写,作为审问笔录呈送朝廷。

杨涟大声叱责:

“此地明心堂,如何改作昧心处?天下后世汝肉不足食。”

许显纯大怒,动用五刑,羞辱六君子,骨裂髓飞,惨不忍言。此后每隔五天就用严刑拷问一次,杨涟所受酷刑最为厉害,皮开肉绽,牙齿脱落,还用钢丝刷子把皮肉刷得碎裂如丝,体无完肤。杨涟坚贞不屈。魏忠贤不断以皇帝圣旨名义命令许显纯严厉“追比”。杨涟大声斥责许显纯:

“熊廷弼初在辽阳,我有参疏,广宁陷后,我奉命而出,及失事入,我有何辞一死之语?廷弼恨欲杀我,此岂受贿为营脱者?若移宫始末,曲突徙薪,皇天后土,实鉴此衷。汝昧心杀人,狗彘不食其余。”

许显纯的严刑逼供毫无作用,想把审讯的难题推给刑部,遭到圣旨训斥:

“杨涟党比熊廷弼,沦没封疆,且纳贿招权,扰乱朝政,移宫一事陷朕不孝,罪恶滔天。许显纯如何擅求刑部?明属徇私,姑且不究。还着本司照原参数目严比追赃,限五日一回奏,不得宽纵。”

许显纯遵旨加重酷刑,用铜锤敲打,致使肋骨寸断,再用土囊压身上,杨涟被折磨得气息奄奄。

七月十五日,垂死的杨涟写信给家中的母亲儿子,向他们诀别。

给母亲的信写道:

字禀太太:儿死狱中矣。无能侍养左右,儿九泉之恨也。太太辛苦一生,无子送终良苦,然有死忠之子,太太亦可同范母矣。可怜一家赤贫如洗,尚在追迫忧苦之中,是儿前生之孽,今生贻累父母子孙,奈何奈何!夏儿、会儿、五儿,各有他的造化,即无衣食,慢慢挨去。教他苦心读书,即不能报父之仇,也思结已之局。此在太太吩咐之。骈儿大小一根草,自有一点露水养他,至于大哥抱养之子,如力不能养,还是大哥抚养也罢。天乎,天乎,从古忠良惨祸无如儿者,又奈何!七月十五,血肉淋漓中绝笔。

给儿子的信写道:

字寄夏儿诸子:汝父死矣,身无完肤,肉供蝇蛆,亦自忠臣死事之常。但,累我诸儿。汝兄弟收藏我尸之后,还当攻苦读书,得有寸进,鸣父之冤,即是汝孝。汝等赤贫如洗,只有读书一路。莫言读书似我甚苦,人生梦幻,忠义千秋不朽,难道世道只是浑浊的?读书做官,做得些好事,也不枉生一场。

七月二十四日夜,许显纯用大铁钉钉入杨涟的头颅,杨涟气绝身亡。许显纯却向朝廷报告“杨涟病故”。

誓死不屈的杨涟临死前留下了绝笔:

枉死北镇抚司杨涟绝笔书于狱神之前。涟以痴心报主,不惜身家,久付七尺于不问矣!日前赴逮,不为张俭之逃亡,杨震之仰药,亦谓雷霆雨露莫非天恩,故赤日长途锒铛不脱,欲身之生死归之朝廷。且不忍概于今公论与人心天理,俱不足凭,徒以怯缩自裁,只取妻子环泣,令明时有身死不明之大臣耳。不意身一入都,侦逻满目,即发一揭亦不可得,至于如此打问之日。汪文言死案密定,固不容辩,血肉淋漓,生死顷刻,不时追赃,限限狠打。此岂皇上如天之仁、国家慎刑之典、祖宗待大臣之礼?不过仇我者立追我性命耳!借封疆为题,追赃为由,徒使枉杀臣子之名归之皇上,而因我累死之冤,及于同类。……

这篇二千余言的绝笔写成后,杨涟亲手托付给同狱难友顾大章。狱中耳目严密,顾大章把它藏在关圣大帝画像后面,以后又埋于狱室北壁下。一个偶然的机会,才得以从狱中传出,落到杨涟之子杨之易手上,流传后世。从中可以看到,初入诏狱,杨涟还对朝廷抱有幻想,以为“见天有日”。日后明白“仇我者立追我性命”,便淡然处之,置生死于度外。

杨涟临死前还写了一篇二百八十字的血书,藏在枕头里,死后随尸体抬出,落到家属手中。血书流露了视死如归的凛然气节:

涟今死杖下矣。痴心报主,愚直仇人,久拼七尺,不复挂念。不为张俭逃亡,亦不为杨震仰药,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妻子一环泣耳。打问之时,枉坐赃私,杀人献媚,五日一比,限限严旨。家倾路远,交绝穷途,身非铁石,有命而已。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仁义一生,死于诏狱,难言不得死所,何憾于天、何怨于人?惟我身宪臣,曾受顾命。孔子云: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持此一念,终可以见先帝于在天,对二祖十宗与皇天后土、天下万世矣!大笑大笑还大笑,一刀砍东风,于我何有哉!

杨涟死后七日,尸体由家属领回。时值盛夏,早已腐烂不堪,仅存残骨一具而已。应山县的家产被抄,全部动产不动产折合白银不足一千两,距离“追赃”的数字相去甚远。德安知府李行志亲自书写募捐文告,应山知县夏之令在四个城门设置募捐箱,士民纷纷慷慨解囊,抵充“赃银”一万余两。

魏忠贤的亲信吏部尚书周应秋还不罢休,勒限严催,罗织无已。杨府老仆击毙,杨涟幼子惊死。吴应箕叹息道:“诸臣死后之惨,亦无有过(杨)涟者。

万历三十六年,三十七岁的杨涟曾经担任常熟知县,兴文教,奖节义,裁抑织造太监的敲诈勒索,被评为“清官第一”。常熟县的知名人士,崇祯初年担任户科给事中的瞿式耜,为杨涟讼冤,写了激情洋溢的奏疏:

“夫(杨)涟何如人也?自为诸生,孝友端方,慨然以澄清天下为己任,家徒壁立,志气轩如。其筮仕臣乡常熟也,铁面冰棱,吏胥不敢仰视,而爱民如子,即婴儿妇媪咸得自尽其情。莅虞(常熟)五年,不名一钱,百废俱举,钱粮之绝火耗,上下百年仅见涟一人。入计时,止余两袖清风,欲送其老母归楚,至不能治装以去。……

瞿式耜把杨涟与岳飞相比拟,推崇为人臣的顶级楷模。这样一位赤胆忠心的好官清官,居然死在皇帝的圣旨之下,呜呼哀哉!崇祯元年(1628年),杨涟获平反,追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号''忠烈''。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世界上的 文明古国 ,古埃及可以说是名列前茅遥遥在先的,古埃及的文明到今天已经被搁置了,并没有被延续...
原创 西... 唐朝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朝代之一,它在华夏民族的基因里落下了深刻的印记。人们提到唐朝,总是喜欢称呼它为...
圆桌|聚焦明代学者王圻,他的学... 王圻(1530—1615),字元翰,号洪洲,是明代中后期一位学识渊博、著作等身的学者。近澎湃新闻获悉...
原创 《... 《蜀锦人家》原著小说就叫《蜀锦人家》,小说是桩桩所著,剧版会在优酷上线播出。原著小说以蜀锦的发扬传承...
原创 靠... 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都以其鲜明的特点而为后人所铭记。 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汉朝和唐朝以其极为...
原创 西...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从前很远,远到成为过往,从前又很近,近到只是昨天发生的事情。这些...
原创 他... 引言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强盛的一个朝代,其延续的时间也长达289年,在唐朝最为强盛的时候,可以算得...
原创 北... 北洋时期,以袁世凯的北洋军政权的建立和消亡。自从1912年清帝逊位,到1928年张作霖皇姑屯事件中身...
原创 赵... 当皇帝只是一个职业,并非爱好,这一点李后主与宋徽宗深有同感,二人一个是千古词帝,一个是书画双绝,当然...
原创 这... 熟悉历史的小伙伴都知道,在我国几千年来的历史当中秦始皇的功绩应该是历代皇帝里的首位了,因为他是首位统...
原创 金... 引言 汉代有祭祀四季的礼制,每个季节都有一首郊祭歌曲来对应,《汉书·礼乐志》中记载夏季的歌名为《朱明...
原创 薛...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繁盛的朝代,从公元618年建国开始,到公元907年灭亡的近300年的时间里,...
原创 清... 清朝入关后,其统治者确曾在强行推行【剃发令】的同时,也下令严禁女子缠足,但和剃发令不同,其实并没有真...
原创 芈... 大秦帝国的兴起,让中国第一次实现了统一,让封建王朝得以发展,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大步迈进。可以说秦朝对中...
朱棣为何要迁都北京? 明朝初期,中国经历了长期的 ** 割据和战争动荡。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皇权的日益集中,为了更好地...
原创 古... 在中国的古代社会,少女往往在13、14岁的时候便要嫁人。 这与现代社会的观念大相径庭,因为在现代社会...
原创 清... 标题:清宫最神秘的妃子,封号与孝庄相同,皇后竟亲自参加葬礼! 清朝宫廷中,有这样一位妃子,她的封号...
原创 蒙... 公元1229年的夏天,成吉思汗的第三个儿子窝阔台继承汗位,窝阔台在登基一年之后,决定亲自率军攻打金朝...
原创 李... 标题:李世民建立一个机构,朱棣喜欢把女人送进去,当官的有空就想去 在中国古代,皇帝们常常用各种手段...
原创 为... 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面可以看到,很多官府在对犯人行刑的时间都选择在了午时三刻。 看到这里很多朋友就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