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曾与美国争锋相对50年的苏联轰然“解体”,冷战就此落下帷幕。这个曾经实力雄厚的超级大国,分解成为了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国家,从此各奔东西,在世界上产生了不小的动荡,而作为继承苏联大部分“遗产”的俄罗斯情况也同样不容乐观。既然苏联解体带来了巨变,一直都希望夺回北方四岛的日本,为何没有趁虚而入呢?
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日本一直执着于北方四岛,北方四岛的总面积为500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不大,但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北方四岛的地理位置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从历史来看,日本和当时的俄国对北方四岛的主权争论不休,还经过了长时间的战争,直到1855年日俄双方通过协议,将北方四岛划分为两部分,北面由俄国管理,南面由日本管理。
二战时,美国为了尽快在太平洋战场上打败日本,对苏联作出了许多承诺换取苏联出兵,在雅尔塔会议期间,美苏等国一起决定了北方四岛的归属问题。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苏联就顺势接管了北方四岛,但苏联对北方四岛资源的开采引起了日本的不满,日本多次与苏联协商,试图拿回北方四岛南部的管辖权,但苏联始终不肯松口。
但苏联解体时,日本为什么没有趁虚而入呢?专家给出答案:不是不愿,是不敢。一是二战后的日本军事力量得到了很大削弱,而反观苏联各加盟国,虽然情况不太好,但军事力量没有削弱多少,尤其是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大量的核武器、海军舰队和导弹部队。如果日本动用军事力量很容易遭到核武器打击,这是日本承受不起的。
除了军事力量,日本的经济在这一时期也遭受到了巨大冲击,1985年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签订了广场协议,日元大幅升值、房价飙升,许多日本人甚至开始炒房,但一切繁荣只是泡沫经济的假象,最终泡沫经济被戳破,大量日本人血本无归,日本经济一落千丈,自此进入了衰退期。日本投入了大量精力处理国内民生问题,根本无暇顾及国际事务,更别提武力夺岛了,因为日本明白,一旦弃民生问题于不顾,会引发更大的灾难,所以宁愿放弃这个机会也得先处理国内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