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康有为在瑞典买了一座小岛,瑞典:已经收回
迪丽瓦拉
2025-05-28 18:33:29
0

原标题:100年前,康有为在瑞典买了一座小岛,瑞典:已经收回

康有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一个极具传奇个性的人物。

梁启超曾对康有为称颂不已,赞颂其师“其理想之宏远照千载”。

可以说若要研究晚清的历史,康有为绝对是个绕不开的人物。

然而关于康有为的研究,学者们多着眼于他在政治上和学术思想领域的建树,对于他流亡海外的历史研究却甚少。

随着史料的进一步丰富,康有为的研究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一方面,康有为作为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对我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另一方面,他组织保皇公司,支持复辟,大肆敛财,购置的房产遍布全国;在变法维新时宣称男女平等的他,后来却娶了6个老婆……

可以说康有为的一生,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是具有很大争议的。

其中备受争议的便是著名的“买岛事件”。这是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海外,被瑞典的风土人情所吸引,斥巨资购入的一座小岛。

这不免令人产生疑问:康有为不过是为了躲避国内抓捕而流亡海外的一届书生,哪里来的钱在欧洲置岛,修建园林呢?如今这座小岛又是归属于谁呢?

风雨飘摇擎大厦──康有为与戊戌变法

康有为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官僚家庭,书香世家。

康有为的祖父对他要求十分严格,自小便让他接受了封建的儒家正统教育。因此在年幼的康有为心中,封建正统思想是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的。

康有为自幼便胸怀大志,五岁可诵读唐诗数百首,十岁时四书五经和唐诗宋词便可以倒背如流。

可谓“频阅邸报,览知朝事,知曾文正、骆文忠、左文襄之业,而慷慨有远志矣” 。

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空前的亡国危机。

康有为在接触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制度后,深感旧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

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和清政府落后腐败的双重刺激,康有为立志要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以挽救岌岌可危的国家。

他曾利用自己参加顺天乡试的机会,写下了第一封长达五千字的皇帝书。

在这封五千字的上皇帝书中,康有为深刻地指出了变法图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请求皇帝要“变法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以挽救国家的危机。

但由于封建势力的阻挠,这封皇帝书最终并未传递到皇帝的书中。

意识到改革时机并未成熟,康有为便开始宣传他的改良思想,在社会上广寻支持变法维新的力量。

梁启超、徐勤等先后拜康有为为师,康有为也因此结识了一批具有改良思想的青年,拥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尤其是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举国震惊,有志之士们无不愤慨异常。

眼看中国走上了一条不断赔款、割地的不归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有志之士,联名请愿,发动“公车上书”。

他们向皇帝提出了“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但是由于保守势力的阻挠,公车上书最终还是失败了。

在此情况下,康有为并未放弃。他的变法维新宣传活动从未停止,他又写了第三封皇帝书。终于这第三封洋洋万言的上书被光绪皇帝看到了。

光绪帝

终日被封建腐朽气氛所包围的光绪帝,被康有为上书中鞭辟入里的革新之论所打动。从此,维新派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支持。

之后康有为又先后写了第四封和第五封皇帝书,宣传西方平等思想,建议皇帝变法维新。康有为的思想也迅速传播到全国,得到了众多国人的支持,变成了具有广泛群众支持的政治运动。

光绪皇帝决定利用国内高涨的维新运动来推行新政,于是颁布了数十条有关改革的诏令,宣传变法,史称“戊戌变法”。

但是由于新政触碰了以慈禧为首的封建保守派的既得利益,遭到了抵制。慈禧部署兵力,发动了政变。

慈禧

随后慈禧将光绪皇帝幽禁,并大规模捕杀维新派。

面对黑云压城、风雨欲来的政变,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海外,其他参与维新运动的官员或被杀害,或被革职流放。

轰动一时的“戊戌变法”也因此宣告失败。

九死一生赴海外

戊戌变法失败后,维新派人士被清政府四处通缉,康有为不得不逃离中国,流亡海外以躲避抓捕,前后共漂泊了16年。

面对清政府的严令缉捕和重金悬赏,康有为避开了清政府布下的重重阻挠,乘坐英国客轮前往日本。

在逃离途中,康有为发表了公开信,谴责幽禁光绪皇帝的慈禧太后罪大恶极,表示自己要奉密诏外出求救。

然后,康有为又发表了《奉诏求救文》,在文中康有为历数慈禧太后的数十条罪状,表明自己“密受衣带之诏”,准备出外“奉诏求救”。

到达日本后,康有为得到了日本高层领导人的礼遇。

但是,康有为对光绪皇帝的知遇之恩和自己变法图强的初心仍然念念不忘,他宣称自己背负救皇救国的崇高使命,多次参加政治宣传活动,号召国外华侨团结起来,救助光绪皇帝。

孙中山

而孙中山此时也在日本活动,准备发动革命,以武力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挽救中国。

孙中山眼看自己与康有为有着救国救民的一致理想,为了扩大自己的革命队伍,他非常希望能够促成两派之间的合作。

于是孙中山多次与康有为谈判,商讨合作事宜,希望康有为能够放弃保皇改良的主张,加入自己开展革命,以武力手段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拯救中国。

但康有为坚称自己持有皇帝的密诏,不便与革命人士来往,拒绝与孙中山合作,谈判最终不了了之。

后来,慈禧太后要求日方交出康有为,于是康有为不得不再次出逃,来到了加拿大的温哥华。

很多人以为,康有为以为失去了日本政府庇佑,会过上颠沛流离,风餐露宿的流亡生活。

但恰恰相反,离开日本的康有为过上了如度假般的美好生活。

康有为“蹈日本而哭庭,走英伦而号救”,为的就是救光绪,救中国,他将“忠君”与“救国”联系在一起,在当时颇具影响力。

于是康有为到达加拿大后,受到了当地华侨的热烈欢迎。“志士慕其忠义,皆议迎之来,众请欢合,乃三次迎请。”

康有为借此机会便向当地华侨发表了富有感染力的演说,他慷慨陈词地介绍了戊戌变法及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过程,并讲述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幽禁、维新派人士惨遭屠戮的惨状,以激起同胞义愤。

他号召海外同胞 “联络并起,以自救其国,而自救其家,否则将来无国可归矣。”

他多次重申皇帝对中国同胞的重要性,“皇上复位,则吾四万万同胞之兄弟皆可救矣!”

康有为甚至将自己神化为“天遣之人”,他宣称:“今幸圣主尚存,海外多明达外事之人,忠义之人,天遣我来,特为诸兄弟作渡船,作针线,作胶漆,诸兄弟发愤,将来为维新之功臣,为救国之义士……”

经过不断地宣讲,康有为得到了当地众多华侨的支持。

于是在当地商侨的赞助下,康有为成立了保救大清光绪皇帝会,也就是保皇会。

保皇会规定,出力捐款之人,待皇帝复位后,可以破格嘉奖。

华侨们十分相信康有为,纷纷毁家纾难,捐款捐物,并且在加拿大、日本、东南亚及美国、墨西哥、巴拿马、秘鲁等华侨聚居的地方相继建立起支部。

据统计,保皇会组织散布全球大约170多个城市。鼎盛时期,会员多达百万人,堪称中国历史上吸收会员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的第一大政党。

保皇党成立以后,前期的工作重点是挽救光绪皇帝,帮助其恢复帝位,同时清除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康有为和保皇会成员甚至尝试了武装暴动,也就是后来的“庚子勤王”事件。

但是这次运动由于准备欠周,最终失败了,保皇会30多位领导人也被枪决。

这次事件对康有为的打击很大,他认为武装暴动不能救中国,只有采取温和的改良手段才能救国。

他一方面在海外出版书籍、报纸以“开启民智,培养人才”;另一方面他也积极发展保皇会组织,动员华侨捐款,并将筹集的资金用于开展商业投资活动,一时间便筹集了大量资金,收获颇丰。

康有为斥巨资购买岛屿

之后,康有为便利用海外华侨捐赠的巨款,以考察各国政治为名,开始了他的周游世界之旅。

他在包含加拿大和英国在内的世界各地都都购置有房产,在北极看极光、在印度攀登喜马拉雅山南麓……

可以说,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个游览世界各地最多的超级旅行家。

因此,康有为的环球之旅可谓是吃喝不愁,多姿多彩,远比我们想象的舒服。

尤其是康有为在欧洲的经历,十分丰富。他曾先后游历了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希腊等国。

值得一提的便是康有为有名的“买岛事件”。

1904年,康有为来到了瑞典。一踏上瑞典的土地,他便被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奇特的风土人情所吸引。

深感回国无望的康有为便产生了在此久居的想法。

于是康有为斥巨资买下位于瑞典的一座小岛,并且岛上的建筑和装饰,全部按照中式风格打造,取名“北海草堂”,之后的他便在这里居住了下来。

后来随着局势的变化,辛亥革命后,清政府倒台,对康有为的通缉令也自行解除。康有为带着家人回到了中国,这座岛屿便被废弃了,直到使用期限到期后,被瑞典政府重新收回。

康有为晚年时退出了中国政治舞台,热衷于在各地营造别墅,买卖古董字画,寄情名山大川。

由于他的政治主张和言论已跟不上历史潮流,他渐渐变成一个时代的落伍者,失掉了当年维新者的风采。

纵观康有为的一生,他所处的清末民初,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时代,也是中国的社会变革激烈冲突的时代。

在新陈代谢的历史流程中,康有为的政治实践跌宕起伏,回环曲折,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处于封建士绅和现代思想家之间的过渡人物。

他领导的戊戌变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前进,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值得肯定。

但就像历史上许多杰出的人物都有自己的缺点一样,康有为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也有不少失误和过错。

他心中早已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使得他始终反对资产阶级革命,坚持过时的君宪立场,对历史发展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大多持有反对态度,阻碍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

同时他成立的保皇会也遭到不少学者冷峻批判,认为保皇会是个反动团体,口诛笔伐不遗余力。

甚至后期康有为流亡海外,环游全球时骄奢淫逸的生活也遭到不少国人诟病。

他宣称自己环游世界实际上是为了考察各国政治,这一说法遭到不少人的诟病。

因为在康有为的环球之旅中,每到一处地方,必定要住豪华酒店,吃美味大餐,他的生活可谓是妻妾成群,花天酒地,纸醉金迷。

作为倡导维新运动的核心人物,康有为反对妇女缠足,倡导禁止立妾,男女平等,解放妇女。

然而他的一生却先后纳了5房小妾,共娶了6个老婆。更难以启齿的是,他50岁时娶了17岁的华侨姑娘,62岁强娶了年仅18岁家境贫寒的小姑娘。

“高大上的悲情英雄”还是“欺世盗名的封建余孽”,百年来,围绕在康有为身上的各种声音仍未消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下站遗址考古证实春秋时期秦国已... 宝鸡3月15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15日从宝鸡下站遗址联合考古队获悉,考古人员在下站遗址发现的长...
岳飞诞辰922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中新网杭州3月14日电(曹丹)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五)是岳飞诞辰922周年纪念日。当天,各地岳氏后...
原创 清... 导读:顺治一生共有四位皇后,她们命运各异,第一任皇后被废,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成为大清在位时间最长的...
原创 雍... 自古以来,皇位都是诸位皇子们的争夺对象。早在战国时期的沙丘之变,就发生了惨烈的夺权争夺,最终以赵惠文...
原创 诸... 诸葛亮死后,刘禅特地派人去查他的遗产,查完后为什么气得直拍桌子? 《三国演义》这部名著是小编最喜欢的...
原创 八... 八路军山东纵队是1938年12月,由山东各地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组建的游击队合编而成的,总 指 挥:张经...
原创 梁... 南朝梁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代,由雍州刺史萧衍取代南齐称帝,定都建康,国号梁,开国之初,屡屡...
如果张无忌不出现,明教会被六大... 《倚天屠龙记》的男主张无忌,人生可谓是波澜壮阔,出生在北极。 十岁之前只见过三个人; 十岁回到中土,...
原创 大... 前言 台海,这片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记忆的海域,如今波诡云谲,暗流涌动。 一边是大陆持续释放和平统一信...
原创 苏... 据国际在线报道,“在中国的领导下,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持续增强,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阿尔巴尼...
原创 高... 引言 在新中国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由于我国过去长期处于侵略战争的压迫之下,因此我国的综合国力相比于西...
原创 镇... 镇南关大捷,是我国屈辱近代史上少有的一次胜利。 然而,对于此战的具体歼敌数据,各方的统计却极为悬殊。...
原创 李... 李鸿章历史评价 李鸿章的一生,陪伴着大清王朝四十余载,从鼎盛时期到逐渐衰落,直到最后灭亡。无论当时还...
原创 若... 现代有这么一句话: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在中国的历史上,虽然绝大多数的史册记载的都是男人与王侯...
原创 4... 思亲泪落吴江冷,望帝魂归蜀道难。——徐渭 三国乱世,豪杰辈出,前有“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后有“...
原创 范... 羊史记.看新鲜的历史 撰文:梦貘貘 编辑:吃硬盘吧 插画:发达蚊 话说当年,范蠡、文种辅佐越王勾践...
活跃在敌后的冀中九分区武工队 吴小龙 1942年8月,八路军冀中九分区敌后武工队在冀西成立,由周继发任指导员、书记。武工队下编3个...
原创 诸... 在历史的长河中,武庙十哲的名单一直备受关注,而诸葛亮身处其中,却常遭质疑。不少人抛出疑问:诸葛亮凭什...
原创 韩... 韩信是兵家四圣之一,是我国军事视线“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刘邦如果不是...
中国历史研究专家:孙中山在广东... 书名:伯克利专家讲“民国”往事 作者:(美)陈治平 以下是此书第二讲 不同阶段的中华民国 之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