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鸿章家族的兴衰荣辱:成也李鸿章,败也李鸿章
迪丽瓦拉
2025-08-28 03:02:35
0

李鸿章历史评价

李鸿章的一生,陪伴着大清王朝四十余载,从鼎盛时期到逐渐衰落,直到最后灭亡。无论当时还是现在,李鸿章都是个非常有争议的人。康有为曾称李鸿章是“维新之同志”;梁启超评价他:“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李文安,把李氏家族带进官场

道光三年正月初五李鸿章出生,当时,李家一直以耕读为生,家里经济不好,社会地位也低。在1834年,35岁的李鸿章的李文安经过苦读多年,参加乡试中举。然后在四年后,将近40岁的他终于考中进士,之后便在刑部任职。

虽然当官时的李文安一生已过半,但李氏家族在他手中一夜之间“以科甲奋起,遂为庐郡望族”。李文安是让李氏家族走向官场、走向京城的第一人,也是李家家谱上记载的前七代人中唯一的进士。

大清官场

当年李文安考中进士时正好与曾国藩同一年考中,称为“同年”。在当时,这也算是极其重要的人际关系,因为同时考中进士就同时做官,相互之间会有关照。

李文安性格属于内向,“资性中下”,但他眼力不差,一直和曾国藩的关系很好。那时候的曾国藩还只是普通的京官,初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李文安却让自己的两个儿子李瀚章和李鸿章去拜曾国藩为师,跟其学“经世之学”,这也大概是李文安对家族的最大贡献。

李鸿章与父亲在一块

李鸿章:生前权倾朝野,死时遗恨犹存

李家从李鸿章这代才开始发迹。据说李鸿章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有一次李文安出对联考李鸿章,上联是“风吹马尾千条线”,李鸿章脱口而出:“日照龙鳞万点金。”可以说李鸿章对的下联非常工整,还很有气势。李鸿章7岁启蒙,八九岁就念完《四书》,当时的教书先生很喜欢他,常在李文安面前夸他。

在李鸿章21岁时便考中举人,24岁时考取进士,年纪轻轻就进入翰林院。因为师从曾国藩,所以曾国藩“打掉牙齿和血吞”的处世原则,对李鸿章的影响非常大。更为重要的是,之后李鸿章在创建淮军之初,曾国藩对他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当时直接把八营湘军让李鸿章统领。之后,淮军成了李鸿章发家的本钱,也是李鸿章在官场飞黄腾达的根基。可以说李鸿章是淮军的绝对领导,淮军也可以说是“李家军”。

淮军

1870年,李鸿章凭借战功卓著和淮系集团的支持,当上了最有实权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而且一当就是25年,是清代时期担任此官职时间最长的。在此期间,他展现出与当时大清国大部分官员的不同之处:对国外的科学技术和国内的经济非常感兴趣。李鸿章创造了许多“第一”: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军校、第一支近代海军舰队……1874年,授予李鸿章文华殿大学士,1894年又被授予三眼花翎,被梁启超尊为近代史上“当时中国第一人”。

1874年,李鸿章提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但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的局限性,“和戎”与“变法”都最终失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等,之后便被人称为“卖国贼”。

1901年,李鸿章在“老来失计亲虎豹”的悲愤中病逝。他死时“双目犹炯炯不瞑”。弥留之际,老泪纵横,留下遗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在李鸿章去世后不到10年,大清王朝也随之灭亡。

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条约

一人“发迹”,全家沾光

在李鸿章位居高官时,李家兄弟大都也沾了光。李鸿章兄妹八人,他排行第二,大哥李翰章官至两广总督,是李鸿章及淮系集团的坚定后援。

根据宋路霞所著的《李鸿章家族》记载,李家真正发财的是老四李蕴章和老五李凤章。老四李蕴章因为有眼疾,之前在衙门里做过事外,之后便是在安庆全力置办家业,是当时的大财主。他买下了太平天国时期的英王府,也就是曾国藩收复安庆后的两江总督衙门,还买了几十处大房子,家业之大,连李鸿章也不可企及。

老五李凤章也是早年在曾国藩手下干过后勤,此后全部精力都放在做买卖上,他经营过地产、商贸等,在当时拥有了大半个芜湖,在李氏兄弟中也是很富有的。他们虽然没有怎么进入官场中,但毕竟都是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的亲兄弟,得到了李鸿章带来的诸多好处。

两江总督衙门

联姻成就庞大家族网络

李鸿章生前共有两任正室夫人。1845年,他按照家人安排与周氏联姻, 1861年原配周氏去世。之后李鸿章娶了一个书香门第的千金赵小莲。赵小莲的祖父是清嘉庆元年的状元赵文楷。李鸿章对继室赵小莲非常看重。在封建社会时期原配夫人的地位很高,死后都该和丈夫合葬。但最终与李鸿章合葬的,却是继室赵小莲。

据说,赵小莲有“旺夫运”,从1863年到1892年,她嫁给李鸿章的30年,正好也是李鸿章最厉害的30年:办洋务,办海军,办学堂,都是在这一时期。1892年赵小莲去世,李鸿章也开始走向低谷。

李鸿章妻妾及孩子

李氏家族当时特别看重地方上很有实权的官僚家族,希望借豪门联姻巩固家族的地位。四川总督刘秉璋曾师从李文安和李鸿章父子,后来被李鸿章调去统领淮军的主力部队。而刘李两家,先后竟通了七门姻亲。当时李家还攀了很多阔亲戚,来扩充自己的实力。曾国藩的长子,盛宣怀的长子,江南首富刘镛的曾孙等都和李家成了亲戚。

虽然当时李氏家族的联姻网,看上去密不可破。但是在李鸿章去世后,李氏家族也四分五裂。他们大都背负着骂名,开始自力更生。其中,有的秉承好学上进的家风,开拓了一片天地;也有些子嗣,因为吸食大烟,打牌赌博,下场悲惨。

第四代、第五代靠自己改变局面

李鸿章家族的第四代和第五代,他们多半没有沾到父辈的光,唯有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改变局面。在如今的李家后代中,见到了李昭庆(李鸿章六弟)的第五代孙李道钧。李道钧1944年出生,退休前是上海染料化工厂的工程师。

李道钧说,当年他的曾祖父李经叙被李家托付给晚清著名外交官伍廷芳,伍廷芳出国任公使时,李经叙以二等参赞的身份跟着,负责代办公使事务。后来,李经叙的大儿子李国源、侄子李国栋都相继当了外交官,加上李鸿章,祖上可谓三代外交官之家。

李氏家族自改宗以来绵延数百年,繁衍十几代,现在的李氏后裔以道、永、昌辈居多,遍布海内外,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家望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李云龙对自己的警卫员和尚说过:“你小子如果不是给我当警卫员的话,最起码也是个连长,你觉得亏不亏?”,...
原创 外... 外蒙古,位于亚洲中部,北邻俄罗斯,南接中国。 按理说,作为邻居,在有中国保护和外贸加持的背景下,外蒙...
原创 双... 在中国革命早期地下工作者中,杨登瀛的经历有些特殊,他是中国特工史上第一个双重间谍,曾是上海滩的“花花...
原创 发... 众所周知,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的定陵是中国主动发掘的唯一一座帝王陵。虽然这座帝王陵的发掘给我们提供了...
原创 秦... 如果说什么,是区分人与人最重要的标志符号,自然要属于自己的姓名,名字加以区分,姓氏则确定了祖上的渊源...
原创 欧... 今天我们看俄乌战争,会发现美国和欧洲其实是两种态度。美国的态度比较现实,就是要从中牟利,民主党觉得让...
原创 百... 《梳头二首》:“白发三千丈,斯言若未公。下梳惊落雪,倚槛且晞风。” 每个长发女人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梳头...
原创 南... 随着《满江红》的热播,英雄岳飞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人们纷纷为赵构杀岳飞感到不平,为南宋北伐功败垂成...
原创 古... 这个案例其实在现实战争中是很少见的!即便有个例,那也不可能不吃饭,不上厕所,否则那不还没打就减员了吗...
原创 《...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始终遵循着这条铁律,治世如强汉盛唐,乱世如三国南...
原创 西... 今天,老婆突然问我一个问题,她说:你总说中国女性地位高,可为什么欧洲那边好多国家都是女王在统治? 女...
明明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为什... 不知从什么时候,一股否定尧舜禹禅让的思潮弥漫网络。有人引用《竹书纪年》等古籍记载,贬低甚至否定儒家一...
原创 梁... 梁山之上虽有108将,但也是分三六九等的。第一等是四大核心,宋江、卢俊义、吴用和公孙胜。第二等是梁山...
原创 刘... 曹魏太和二年、即蜀汉建兴六年,这一年蜀汉两度兴兵北伐曹魏,春天是诸葛亮的首次北伐,他率领大军出祁山之...
原创 东... 东晋,是我国古代的一个王朝,不过这个王朝还是很有意思的。东晋和西晋是一脉相承,是在西晋灭亡之后建立的...
原创 二... 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秦皇陵兵马俑被发现以来,一直就震撼着世界,更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和“二十世纪...
资阳蒙溪河史前文化遗址群或将改...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考古的发现不断刷新着我们对先民生活的认知。四川资阳蒙溪河文化遗址,这一沉睡了5万...
原创 2... 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我们不就是生活在梦想中的吗?——丁尼生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原创 党... 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 关于少数民族的分类,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之说。但这个...
原创 从... 他出生于湖北,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复旦大学法律系的学生,一毕业就拥有了令人艳羡不已的外交部工作。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