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变”背后的真相:宋徽宗背信弃义在先,挑衅金国人的底线
迪丽瓦拉
2025-05-29 02:03:01
0

原标题:“靖康之变”背后的真相:宋徽宗背信弃义在先,挑衅金国人的底线

“人以诚信为本”,一个人倘若连诚信都没有,对一个自己曾经许下的承诺当作空气,那么此人往后都将失去他人对他的信任。如此的人,在现实世界中比比皆是,但是缺少有人会稀缺经验,反之屡屡再犯。

纵观中国历史,在中国帝王史中帝王心术一直都是最高超的“骗术”和“驭人术”。历史中有不少王朝因自己不守承诺而自食恶果,又或者喜欢“张嘴”,但是却不去履行,如此的王朝已成为了一堆黄土。

例如,宋朝便是最鲜明的一个例子。拥有极为厚实文化底蕴的中国,是自古以来西方各国羡慕的对象,而在中国的一个王朝中,它那一时期出现的文化结晶占据了中国半壁江山——宋朝,可它也有着毛病,背信弃义。

武衰文强的宋朝

在提到中国众多的王朝史中,宋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王朝。宋朝比五代十国、南北朝中出现的王朝重要许多,在这一个朝代踊跃了许多人天下失色的诗人,比如:苏轼、欧阳修、王安石等等。

好似中国全部的诗词人才都聚集在了宋朝,在宋朝展开了一次天才诗人的大爆发,因此宋朝出现的诗人足以称之为占据了中国诗坛的半壁江山。如此现象的出现与宋朝治国的方法有着莫大的关系。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义,他以武将的身份崛起于后周,在天下纷纷的时候出现,渐渐地成为了其中的霸主,最终成就了宋朝。赵匡义“武”建立和宋朝,按照惯性而言宋朝应该是一个尚武的王朝。

但是赵匡义却没有让宋朝追崇“武”,反之追求以“文”治国。虽然赵匡义是武将出身,但是他却有着大多数武将没有的特点——爱读书、敬重读书人。在将要纷乱的天下中,哪会有人再培养自己的知识呢?

在乱世要生存下来,必然是需要自身强大才是王道,但是赵匡义反其道而行之,在他征战年间他从来都是书不离营帐,有他的地方便有书。当然,这不代表赵匡义只会读书,他在乱世选择读书却又能活着。

那便代表着赵匡义自身便是身手了得之人。赵匡义靠着积累的知识和武力,慢慢积蓄着自己的势力,最终于显德七年(960年),赵匡义黄袍加身,篡位后周,建立了宋朝,史称北宋。

赵匡义称帝后,他对于前朝遗留势力与其他皇帝做出的选择有很大的区别,相比于历史中大部分皇帝,在称帝后必将让前朝遗留势力统统拔出,达到斩草除根的目的,可赵匡义则不然。

赵匡义深知自己之所以能崛起与前朝皇帝柴荣有着莫大的关系,因此他并没有加害柴荣的后代,甚至在死前还十分严肃的让后面继承宋朝皇权的赵家氏族,都需要保护,甚至偏袒柴家,否则将遭天谴。

如此的承诺,想必赵匡义在没有写下这样的遗言前都在心中确定了自己的这个承诺,出于这个承诺,无论是赵匡义,还是后续的宋代皇帝都没有加害柴荣后代的动作。

从此不难看出,赵家之人也是守信之人,可是这也并不能代表赵家之人都会信守承诺。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即宋徽宗,赵佶便并非诚信的人,他背信弃义的举措,让本就不堪的北宋面临了亡国的危机。

宋朝的危机

宋朝建国之初,在宋朝的周边便有着许多狼子野心的邻居,其中危险性最大的便是位居宋朝北方的辽朝。在经历了五代十国后,本是由汉人掌管的幽云十六州落入了北方“蛮夷”的手中。

因此自宋朝建立以来,宋朝便一直在为夺回幽云十六州做努力。可是事与愿违,尽管自宋太祖赵匡义时期起,宋朝便与辽朝开始了许多国运之争,但是却少有可以确定胜局的战役。

诚然,北宋在北方没有取得良好的优势,但是自身由于起家于南方,因此经济发展十分的快速,于是北宋在前期经济的增让宋朝快速的发展,有了远超辽朝的趋势,可是好景不长。

随着时间的流逝,宋朝采取的“三冗”政策出现了极大的问题。三冗问题的出现让宋朝进入了快速的衰老期,好似一个青壮年感染上了癌症一般,一旦感染,便快速地虚弱下来。

幸得,北宋家底丰厚,常年与辽朝作战都没有被辽朝吞并。长年的战争,让北宋和辽朝心中许多人产生了和解的思绪,于是诞生了——“澶渊之盟”。此份盟约让宋辽之间展开了长达百年的和平,百姓得以修生。

宋朝和辽朝的关系便好似狼与羊,多年斯文气的熏陶,让宋朝没有了往日的骨气和武力。见此辽朝岂能会再次忍耐自己贪婪的胃口,于是宋辽之间又产生了许多利益之间的矛盾。

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位于东北的女真部落独立出辽朝,建立金国,掀开了对辽朝的讨伐。来势汹汹的金国领袖完颜阿骨打,并不是辽朝可以抵抗的,因此辽朝在对金战役中屡屡受挫。

远在南方的宋朝,见此情景确定一个背叛盟约的决定。由童贯和蔡京等人的诱导下,宋徽宗选择用“驱虎吞狼”之计让辽朝就此覆灭。

重和八年(1118年),宋朝派遣使者与金国协商一同包夹辽朝的合作。双方经过多次的谈判,最终确定了一个最为底线的协约——互不侵犯,互不影响他国的正常生活。

当然,此协约为了让金国放弃幽云十六州,宋朝支付了大量的金钱以及向金朝称臣,此协约成为“海上之盟”。面对金和宋之间的联合,本就破败不堪的辽朝,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1125年,辽朝灭亡,按照协约金取辽中京大定府,宋取辽南京析津府。辽朝灭亡后,金朝和宋朝进入了表面上的平静期。一个以正统为标榜的宋朝,又岂会甘心屈服于金朝。

在优越的心理影响下,宋徽宗在一次问题的选择中出现了一个大问题。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本来投靠金朝的张觉,突然反抗金朝,并且将大约十万的百姓带往了北宋。

按照“海上之盟”,宋朝应该将张觉和十万百姓还于金朝,加之百姓是十分重要的劳动力,更何况是十万之多,如此多的人流缺失,必将影响海上之盟,可是宋徽宗却做出了撕毁澶渊之盟一样的举措。

宋徽宗虽然将张觉斩杀,并且交于金朝,但是却将流亡宋朝的十万百姓以难以迁动的理由,拒绝还于金朝。面对如此泼皮的宋徽宗,本就对宋朝抱有野心的金朝决定,向宋朝展开进攻。

靖康二年(1127年),金朝南下向宋朝发动战争,金朝的强大让宋朝知道了什么叫势不可挡,随后便发生了著名的“靖康之变”,北宋因此成为了过去式,南宋随之出现在了历史中。

小结

宋徽宗不诚信的行为是不守信,而受到惩罚最好的例子。亡国这个代价的确很大,也不是一定是不守信的代价,但是自古以来,不守信的人都难有善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颛... 《山海经》中提到很多关于上古时期的故事,这些故事看起来让人感觉有些类似于神话,所以对上古时期充满了疑...
原创 女...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帝王眼中,他所管辖范围内的所有人、物都应该归其所有,纣王作...
原创 直...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来是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是清朝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兽首...
原创 历... 脍炙人口的杨家将传说在被搬上银幕后催生了老令公杨继业、巾帼豪杰穆桂英等一系列经典的影视形象,在其中被...
原创 滇...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时任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在国防会议期间,“慷慨陈词”请缨抗战,表示愿尽云南...
原创 朱... 泱泱华夏延续了两千年的封建历史中,有历史记载的皇帝多达四百二十余人,这其中确实有许多残酷嗜杀的暴君与...
原创 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中,不少战役都广为流传,最出名的就...
原创 曹... 说起曹操来,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这个男人可不简单,并且还是非常的不简单。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曹操是一个非...
原创 诸... 在三国的历史里,有一句民谣,那就是:得卧龙凤雏其中一人,便可以得到天下。而卧龙就是诸葛亮了,这也说明...
原创 蒋... 1927年四月,正值 国共大革命和北伐战争 胜利的时期, 但蒋介石却开始指挥国民党对共产党进行围剿和...
原创 7... “导师创业垂千古,侪辈跟随愧望尘。”叶剑英元帅的经典诗词众多,《八十抒怀》里的这一句是经典中的经典。...
原创 清... 康熙十六年(1677年),地点长沙,6万清军战败,马宝率兵乘胜追击,途中下了暴雨,视线受阻,道路不通...
原创 明... 明朝的造船事业是从中国战国时代一脉相承的,中国人对于科技事业的探索在没有榜样的情况下也走了几千年。战...
打开百万年前的“生存启示录” 本报记者 曾杨希 赵艺乔 文/摄 说起浙江境内最早的人类生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用“建德人”来...
原创 庞... 庞德原是马超的副将,他在马超手下时便屡建奇功。他和马岱堪称马超的左膀右臂,在夺长安、战潼关、取西凉的...
原创 毛... 提到“预言”两个字,相信大部分读者朋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某些宗教或团体宣扬的,以臆测、巧合为主的封建迷...
原创 庐... 1959年在庐山上,一场大会影响了许多人,大会原本的议题是“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指标,纠正左的错误”,...
原创 刘... 吕后是个权利欲望极大的人,但作为一个女人,要保住自己的权利,首先要保住儿子刘盈的皇帝宝座,而刘邦的儿...
原创 苏... “飞云驶。香车故国难回睇。芳心渐摇,迤逦吴都繁丽。忠臣子胥,预知道为邦祟。谏言先启。愿勿容其至。周亡...
原创 周... 黄埔军校在中国近代史上非常出名,最初创立时正值大革命期间,国共两党的关系较为融洽,所以早几期学生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