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2位隐世奇人:一人预言诸葛亮的悲剧,一人的徒弟杀了庞统
迪丽瓦拉
2025-05-29 03:02:03
0

原标题:三国中2位隐世奇人:一人预言诸葛亮的悲剧,一人的徒弟杀了庞统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

三国时期能人辈出,很多人纷纷来到这个舞台展现自己的实力,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想要“出世”,有些人在这个时候依旧选择了隐世,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能力。

在三国中,有一文一武两位隐世奇人,一人早早看透了这乱世的结局,成功地预言了诸葛亮的死亡;而另一人武功盖世,他的徒弟斩杀了庞统,改变了蜀国的未来。

这二人是谁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司马徽

第一个人便是司马徽。

如果说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博士”,精通各种知识,那么和水镜先生司马徽相比,他就像是大树旁边的一颗小草一样弱小。

司马徽是东汉时期的名士,在颍川名气极大,很多人都曾想要他出山,其中刘表还专程亲自拜访,但一一被他所拒绝,因为淡泊名利,所以大家称呼司马徽为水镜先生。

可这依然挡不住大家寻找他的热情,因为司马徽会的太多了,从奇门异术到兵法、道学,乃至治国之道他无一不精。

相传诸葛亮的好友庞统曾,被他的能力深深折服,并专程找他求学。

而司马徽也是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与庞统的人,虽然司马徽没有入世,但早早地看到了天下大势。

他知道诸葛亮大概率会随着刘备离开,所以他很早就对诸葛亮的未来进行了推断:“虽得其主,不得其时”,那么为何司马徽会这样评价呢?

事实上,作为一个阅人无数的老人,司马徽是十分欣赏刘备的,不然也不会向他推荐诸葛亮和庞统。

在他眼里,诸葛亮和刘备是非常搭配的组合,所以才会说诸葛亮“得其主”。

但奈何诸葛亮即使再厉害,也很难帮助刘备实现心中的理想。

刘备多年来一直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去成长,从个人角度来说,这对一个无权无势的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从天下大势来说,这却给刘备设立了大量的阻碍。

一来,当时的曹操和孙权都已经成长起来,他们二人并不想汉朝重新出现,成为他们的主人,所以刘备这么做,无疑是将自己放在魏国和吴国的对立面。

其次,在战争爆发后,收益最大的无疑是地方豪强和各大士族,他们在和平时期完全无法成长,但是趁着乱世,他们却有可能成为这个世界背后的主人。

例如魏国一路走来的背后就是士族阶层,魏国能够完成统一也离不开士族的帮助与控制,而刘备想让汉室重新恢复,无疑是将自己放在士族的对立面。

所以跟对刘备的诸葛亮完全无法和这些抵抗,即使他再有能力,最终也会因为疲于应付而死去。

可以说司马徽早早就看到了诸葛亮的结局,但庞统的死却出乎他的意料,因为他忽略了另一个同样和他隐世的奇人:童渊。

绝世高手童渊

三国时期,在战场上拼杀出来的武将数不胜数,吕布、关羽、典韦、赵云等皆是不出世的猛人,但是单纯的从武功角度出发,他们都不如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童渊。

因为没有参与到战争当中,历史上关于童渊的记载非常少,没有人知道他和谁学习武功。

关于他的战斗力,只有一次记载,那就是他单枪匹马消灭了匈奴的一个小部队,而童渊真正厉害的地方,还是在教徒弟上。

童渊的大徒弟是张任,虽然他不是三国的顶级武将,但个人战斗力非常可怕,是刘璋手下的首席战将,更是在落凤坡斩杀了庞统,对蜀国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一代奇人庞统,还没有来得及展现自己的能力就离开了人世,刘备、诸葛亮听闻此消息无不潸然泪下。

但比起名气,童渊的另外两位徒弟更是青史留名。

童渊的弟子

童渊的二徒弟就是曾经差点手刃曹操的张绣,张绣是曹操的部下,因为一手绝顶枪法被称为枪王,出世后来到曹操麾下效力。

可谁知曹操却频繁骚扰张绣的婶婶,还试图强行霸占张绣的婶婶,于是忍无可忍的张绣对曹操发动了夜袭。

那一战,可能是曹操人生中最狼狈的逃窜,他的长子曹昂和爱将典韦都死在了张绣的手里。

典韦是曹操手下第一战将,能够和吕布硬碰硬的猛人,可依然死在了张绣的手里,虽然当时的张绣有偷袭和人数的优势,但他的武功依旧是不可忽视的,需要靠着典韦赴死才能保护曹操的安全,所有曾有人说,张绣的战斗力排名可以达到三国前五,最不济也可以和典韦齐名。

不过童渊名气最大的还是他的三徒弟,那就是蜀国的赵云了,赵云应该是三国时期第一用枪高手,就连曹操也感叹过,如果能够得到赵云,说不定可以完成统一。

可见曹操对赵云的战斗力多么痴迷,而赵云也是蜀国后期的唯一一块屏障,在周瑜死后,诸葛亮前去吊唁,赵云仅一人就将吴国所有武将全部震慑,可见其实力。

虽然童渊的弟子张任杀了庞统,对蜀国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但童渊的另一个弟子赵云却是对蜀国最好的弥补。

因为童渊的三个弟子中,只有赵云学了他毕生精髓,战斗力超过另外两位弟子,这点从赵云击杀张绣可以看得出来。

不过可惜的是,和诸葛亮一样,赵云也无法改变刘备和蜀国的命运,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一吕二赵三典韦的排名还是很有含金量的。

其实在三国战场之中,真正博弈的都是隐藏在明面上的人,隐士高人、士族豪强都用自己的方式参与了这场争斗,所以说三国的拼杀其实是各个地方势力之间的拼杀。

比如曹操曾试图摆脱士族阶层的控制,大量启用寒门士子,刘备也曾苦恼于荆州和益州两大本土势力的比拼,而那些在三国中独挡一面的人,背后的势力也不简单。

例如马超所代表的就是北凉势力,只不过马超的家族分别投奔了曹操和刘备,而曹操阵营中的荀彧等人,背后也有自己本家族的势力,就连看似孤家寡人的诸葛亮,其背后也有不小的势力。

至于最后的三国统一,其实是魏国背后的士族阶层再一次获得了国家的管理权,所以真正的战斗往往发生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之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西... 年西班牙人吹牛皮实力全球第一,将领阿提达声称只要80名士兵就能彻底称霸中国,另一位将领比亚斯更为猖狂...
原创 “... 帝王遴选独裁,一方面基于人性与个体优势,一方面基于国家所处的历史时期;独裁乃政治手段,无性也;其利弊...
原创 中... 中国历代都城变迁的概况 我们先来看一张总图,这个图上我把当过古代主要王朝都城的地方都标了出来。 对...
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 将支持1...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盖伦 实习生于曦乐)记者10月18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国家文物局、财政部等印发了...
原创 如... 我认为是可以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项羽、刘邦、韩信、张良、陈平等人所面对的秦军,并不是全部的秦...
书摘 | 用地图读懂历史,《地... 宋代文人黄庭坚在一封书信中写道:“毎相聚辄读数叶《前汉书》甚佳。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之,则俗尘生其间...
原创 此... 我们都知道,宇文成都其实是历史上虚构的人物,真实的历史上是没有这个人存在的。在《说唐传》中,宇文成都...
原创 清... 清朝领侍卫内大臣官衔是正一品,掌满清皇宫侍卫处,负责统率皇宫侍卫和亲军。 在清朝负责保卫皇宫的部门叫...
原创 1... 朝鲜千里马运动的故乡降仙炼钢厂的工人们在努力生产。(1973年1月3日《人民日报》) 朝鲜歧阳拖拉...
原创 南... 南京镇江自古一体引争议:历史上镇江常州苏州同属一个行政区?一种观点认为,说南京镇江自古一体有些想当然...
原创 魏... 魏忠贤当权期间,为何明朝能镇压后金,背后真正原因让专家不语。 说起魏忠贤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个大奸臣,...
原创 1... 在上海,有这样一处特别的历史建筑,它位于现今黄浦区马当路306弄4号。 官方名字称作“大韩民国临时政...
原创 三... 谈起汉末这段历史,天下分久必合,归于魏蜀吴三国。三国中最具实力的并不是由近乎神人的诸葛亮辅佐的“蜀汉...
为什么朱元璋不把皇位传给朱棣?... 前言 在封建社会时期,曾出现了众多朝代以及上百位帝王,当然这众多的帝王都有着各自的治理理念和方式,正...
原创 康... 康熙智擒鳌拜,相信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确实,少年天子用机智斗垮权臣的故事足够让人津津乐道,而在众多...
原创 皇... 皇帝:朕死后对他贬官,太子:如果他同意呢?皇帝:把他封为宰相 自古以来就有着最是无情帝王家的说法,也...
原创 武... 生育无论是古代跟现代都是一个重要话题。特别是在封建古代,很多男子娶妻都是为了生儿育女延续香火,平常百...
原创 清... 导读:按理说,清朝统治长达200多年,这这段时间,光清朝皇宫发生的事情就够编成上万个故事。而且清朝亡...
原创 谁... 1937年11月12日, 淞沪会战 以中国军队的彻底大溃退而 宣告结束 。 这是一次 隐藏在成功光环...
原创 赵... “非卿不忠,非朕不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赵构心里一直都是明白岳飞是忠臣的。但是,赵构为了自己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