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朕死后对他贬官,太子:如果他同意呢?皇帝:把他封为宰相
自古以来就有着最是无情帝王家的说法,也有人说伴君如伴虎,可见在古代的朝廷中,想要和皇帝处好关系,做一名合格的臣子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因为古代皇帝掌握着天下人的生杀大权,所以在朝廷中当官稍不留神就会引来皇帝的猜忌,严重的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作为一个皇帝,多疑似乎是一个重要的特征,就连在历史上与魏征一起创造了直臣明君的千古美谈的唐太宗李世民也难以例外。而在唐朝让李世民百般猜忌,无法放下心来任用的这个臣子就是大将军徐懋功。
因为当时李世民夺取天下的时候,徐懋功曾经并不是忠心耿耿追随在李世民身边的,虽然当时徐懋功确实也是在为李世民筹谋,但是本人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保持中立,甚至有时候会倾向于李建成。
所以虽然李世民在位的时候,用人不疑,将他任命为大将军,屡立战功,并且还临终托孤给他,但是在他心里总是不能完全放心,所以李世民在死之前,就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了一条计策,用来试探徐懋功的忠心。
李世民叮嘱自己的儿子,让他在继位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找一个理由将徐懋功贬官,如果徐懋功在这个时候能够安心的接受任命的话,就说明他是忠于大唐王朝的,就可以继续信任他,所以立即封他为宰相,但是如果他稍有犹豫或者是不愿意接受贬官的话,就要立刻想办法杀掉他,否则的话会危及李唐的江山。
所幸的是,徐懋功在跟随了李世民一辈子之后,对他的计策也有所了解,预感到这是对于他的最后一次考验,所以坦然接受了贬官,最后成就了自己三朝元老的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