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甲骨惊世界:一百多年前,他们发现了甲骨文
迪丽瓦拉
2025-05-29 05:32:52
0

原标题:一片甲骨惊世界:一百多年前,他们发现了甲骨文

201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我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

甲骨文是我国发现的最早文献记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是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中国是一个崇拜文字的国度。仓颉造字而“天雨粟,鬼夜哭”,在神话谱系中常与女娲炼石补天、盘古开天辟地比肩并论。

一个多世纪前,甲骨文的发现石破天惊,改写了中国历史,革新了现代学术,也为汉字书法艺术开辟了新的路径。

相对于远古传说而言,甲骨文的发现就像是一个近世神话,在关心这个故事的人之间纸笔相传。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中,重温甲骨文的发现之旅,有助于我们再塑对古老汉字的敬畏之心和崇敬之情。

说起甲骨文被发现的过程,很多人都能说出这样一个故事: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秋天,国子监祭酒(当时最高学府官职名,主掌大学之法与教学考试)王懿荣得了病,用了许多药都不见轻。后中医给他开了一剂药方,药方上有一味叫“龙骨”的中药。他派人到中药店购药,想看看“龙骨”的究竟,发现这味药已被捣碎了。于是王懿荣又让人从药店里买回了没被捣碎的“龙骨”,发现上面有很多刻痕。他反复揣摩,发现上面的一些奇异的线条与青铜器上面的金文有些相似。于是,他决定对甲骨进行深入研究,并向外界高价收购带字的甲骨。王懿荣先后共收购了1500余片甲骨,经过考释,他初步断定刻在甲骨上的“线条”是殷商时期的文字。

商王武丁时期牛胛骨刻文

虽然故事的某些细节说法不一,但可以确认的是,从王懿荣开始,一大批学者开始了对这些带文字甲骨的收藏和研究。一片小小的甲骨,无不让他们惊喜万分,刘鹗、罗振玉、王国维等人凭着自身深厚的学识,不仅辨识出甲骨上的文字,还通过这些文字考证了史书中关于商朝的记载。在他们的努力下,学术界开创出一门全新的学问——甲骨文研究。

王懿荣:散尽家财收集甲骨

王懿荣

虽然关于王懿荣最初如何发现甲骨有多种说法,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研究甲骨的第一人。而且王懿荣这个偶然的发现,也改变了甲骨的命运。1937年出版的《甲骨年表》中记载了甲骨早期被当作药材买卖的情况:“售法有零有整,零售粉骨为细面,名曰‘刀尖药’,可以医治创伤,每年赶‘春会’出售。整批则售于药材店,每斤价制钱六文。有字者,多被刮去。”因为王懿荣的收藏,甲骨从不值钱的“药材”摇身变为珍贵的研究资料,避免了人为的毁坏。

事实上,王懿荣在甲骨上看似偶然的惊人发现,背后还有很多必然的因素。这与他自身的经历和时代特色都有关。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学术名词:金石学。

金石学,就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碑石刻文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金石学作为“专门之学”始于宋代,并呈现繁荣景象,欧阳修写的《集古录》被看作是金石学专书之始。元、明两代,金石学衰颓。到了清代,金石学重新得到迅猛发展。乾隆和嘉庆时期,许多学者崇尚研究历史典籍,从天文地理到金石铭文无一不反复考证,在此风气之下,形成了重要的学术流派:“乾嘉学派”。受此影响,清代的金石学也进入鼎盛时期,不仅涌现出一批金石方面的学者,而且皇帝和一些朝廷大臣都对金石之学非常感兴趣,内府甚至从民间收集了大量金石古器。到了清末,学者们对于金石学的研究更加系统。

对“龙骨”上的纹路产生极大兴趣的王懿荣,正是清末的金石大家。王懿荣出生于山东福山的王氏家族,王家不仅是官宦世家,而且也是书香世家。王懿荣的父亲王祖源精于书法,家藏金石甚多,善于鉴别真伪,并着有金石鉴赏方面的着作。

王懿荣

因为家庭的影响,王懿荣从青少年时代,就对金石古物抱有浓厚的兴趣,并积累了一定的学术基础和鉴定经验。王懿荣后来往来于大江南北,对喜欢的书籍、字画、金石文物、印章、钱币、残石、瓦当无不珍藏。在成为进士之前,他就因金石学研究名满京城。吴正鉴《王文敏公遗集·序》中曾提到,“鉴别宋元旧版,考释商周彝器,得公一言,引为定论”。中进士之后,王懿荣在古物鉴赏方面更是声名远播,京城内外的古董商知其好古物,一遇有罕见之品,辄登门求售。王懿荣因为收集这些“宝贝”,有时出现手头紧张的情况,甚至要把妻子的嫁妆拿出去典卖,为此他曾写了一首自嘲诗:“从来养志方为孝,自古倾家不在钱。墨癖书淫是吾病,旁人休笑余癫癫。”

正是因为王懿荣对金石学的痴迷和深厚积累,才使得他敏锐地意识到,他偶然发现的有奇异纹路的甲骨非同寻常。经过大量的收集,王懿荣成为甲骨文的最先发现者,他也被后人誉为“甲骨文之父”。

遗憾的是,王懿荣还未对这种文字展开深入研究,即于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投井殉国。值得一提的是,这位饱学之士,同时还是一位非常有气节的忠义之士。1900年6月,在慈禧太后对八国联军宣战前夕,她任命王懿荣为京师团练大臣,以保京城安定。8月15日,获悉慈禧太后率光绪及王公亲贵往西逃跑后,王懿荣对夫人谢氏讲:“吾可以死矣!”并用楷书在纸上写下了绝命词:“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于止之其所止,此为近之。”绝命书写完后,他两次自杀未果,后投入庭院的水井中,壮烈殉国。时年56岁。

王懿荣之后,又有哪些人在发现、收藏和宏传甲骨文上功不可没?关注“湖北卫视大揭秘”头条号,我们明天继续讲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武则天晚年生活糜烂,却发明出一种制度,从唐朝沿用至今 文/渝适 提到我国有名的女性角色,武则天肯定不...
原创 她... 一提起公主,人们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他们显赫的地位,作为皇帝的妹妹有着非常高贵的身份,但是人们应该很难...
原创 辽... 前言 “醒醒吧,大清早就亡了!” 上面这句话已经成为如今中文网络上的一个梗,常被网友们拿来 讽刺那些...
原创 原... 公元1549年春,闽浙提督朱纨被指擅杀96名涉嫌走私的福建百姓,愤而自杀。此后四百多年里,他一直作为...
原创 俗... 我国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发展出了博大精深的文化,语言,艺术等等。从上古时期就有《礼》这种著作...
原创 原...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率领天策府众将,伏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一举将二人击杀!随后,又将...
原创 原...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除诸葛亮、关羽、曹操之外,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之一,是作为理想的“明君”形象来...
原创 关... 提起刘备、关羽和张飞,人们总是会联想到他们早年间桃园结义的场景,只记得那时‘一无所有却有着同一个梦想...
原创 关... 三国时期:在这个人才辈出,战乱不堪的年代,为了成就一番事业,很多诸侯涌现而出,经过长年战争,曹操、刘...
原创 世... 纵观世界各洲同时期历史,南北美洲的社会发展比亚欧两洲缓慢太多,亚欧两洲早已发展到封建主义社会的时候,...
原创 刘... 汉朝建立后,刘邦按照功臣的功劳大小对他们进行了封赏。这一历史事件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功臣的排名,引...
原创 原... 李隆基为何会杀死自己的“盟友”太平公主?原来是因为这些原因! 大家好,这次小编带给大家的是唐朝的历史...
新华社权威快报|政和八闽鸟被发... 我国科研团队近期在位于福建的“政和动物群”发现了距今1.5亿年的鸟类化石“政和八闽鸟”。这是目前世界...
原创 嬴... 前言 嬴政和刘邦,两位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他们的交缠命运成就了战国时期的辉煌。然而,一个有趣的历史...
原创 古... 古代史4大单挑奇才,2人厉害无比,2人力大无比。 我们知道其实在一般情况来看,每当是两军交战的时候,...
国宝画重点|这些文物藏着秦汉盛... 新年伊始 天津博物馆举办 “天开一统——秦汉文物主题展” 吸引大量观众前来参观 展览汇聚了来自11个...
原创 蒙... 在秦朝的历史长河中,蒙家无疑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家族。从蒙骜到蒙恬、蒙毅,蒙家三代人都在为秦国的扩展和...
原创 中... 引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杨慎 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上出现了无数惊才艳艳...
原创如此三国:三国中你知道的其... 滴滴滴!蓉城笑笑来铲史了!!! 三国时代是中国谋略发展的又一高峰时期,三十六计被广泛运用其中,在这之...
春运 一部流动中国的社会进化史 从1954年首次统计的2300万人次,到2025年预计突破90亿人次,春运这场“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