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杀永历帝,晚年却打着“反清复明”为永历帝报仇的口号造反
迪丽瓦拉
2025-05-29 10:36:08
0

原标题:吴三桂杀永历帝,晚年却打着“反清复明”为永历帝报仇的口号造反

公元1673年(康熙12年),不满削藩的云南王吴三桂拉起了反抗清朝的旗帜,还给自己封了个天下兵马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高喊要为永历帝报仇的口号正式造反,这就是著名的“三藩之乱”。当时远在京城的康熙皇帝听了吴三桂的口号也是一脸的“嗤之以鼻”,愤怒地对群臣说道:“他吴三桂也好意思这样说,人人都可以为朱由榔报仇,但就吴三桂不可以,他这不是贼喊捉贼吗!”确实如康熙皇帝所说,吴三桂本为明臣,但他却是一个不忠不义之人,深受崇祯皇帝信任却又背叛大明,投降大清后位极人臣却又反抗大清。更讽刺的是晚年还打着为朱由榔报仇的口号造反,此举更是失天下人心。

世受国恩,却降清负明!

1612年,吴三桂生于辽东,父亲是大明的锦州总兵吴襄,得益于父亲在军中的威望,吴三桂年纪轻轻就进入了军队历练,才20来岁就被崇祯帝提拔为宁远团练的总兵。后来他的舅舅祖大寿投降清朝,多次劝说吴三桂降清,吴三桂在动摇中,给自己留下了降清的后路。

崇祯皇帝虽然知道他的这层关系,仍然不计前嫌重用于他,甚至还赐予他尚方宝剑,让他掌管大明最精锐的“关宁铁骑。”

但明末的局势已经不是崇祯帝所能挽救的,内有农民起义,外有清军虎视眈眈,再加上朱由检“生性多疑”的性格,大明的灭亡似乎早已注定。而洞悉局势的吴三桂非常清楚这一点,一直在明朝、清朝和农民起义军三方徘徊。

崇祯17年,李自成的起义军势如破竹地向北京打来,万念俱灰之下,朱由检决定动用吴三桂这张最后的王牌,命关宁大军入京。但吴三桂却阳奉阴违,命令部队走走停停,等他赶到山海关的时候,起义军已经攻破京师,崇祯帝以身殉国。

李自成入京后,碍于关宁铁骑的强大,曾多次招降吴三桂,吴军部将多有归顺李自成之意。但据传吴三桂妻室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玷污,家人被大顺军抓捕,吴三桂一怒之下断绝了投降大顺军的念想。

两面受敌的吴三桂又想起了舅父祖大寿的话,再加上多尔衮多次诱降于他,吴三桂最终选择了勾结外邦,击溃大顺军,彻底投降清朝。

果不其然,在四月初的战斗中,由于李自成被多年以来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所以轻视了关宁军队的战斗力,吴军和大顺军交战在一起,双方皆伤亡惨重。关键时刻,多尔衮收到吴三桂的求援信,连夜率清军驰援加入战斗,最终扭转了战局,击败了李自成。

清军入关后,许多有志气的明朝大臣都选择“拖家带口、以身殉国”,唯独吴三桂无动于衷,称崇祯帝为故主,效命于顺治帝面前。

为表忠心,疯狂屠戮起义军和明朝后裔!

清军刚入关,政治局势非常不稳定,再加上中原地区仍旧存在李自成残部和张献忠等势力,南边还有朱明后裔建立的南明政权。思前想后之下,多尔衮决定利用吴三桂的军队为大清效命,剿灭起义军,以达到他们互相消耗的目的。为此多尔衮多次赐予吴三桂金银财宝,还破格封他为“平西王。”

吴三桂为向多尔衮表忠心,亲自将南方福王政权写给他的书信当着多尔衮的面烧毁,并拒绝史可法的劝说。

1647年,清军将吴三桂调往关中,在此期间,吴三桂积极配合清军剿灭西北起义军,不但对农民起义军进行残酷镇压,还多次屠城,将朱元璋在西北的子孙全部斩尽杀绝!

为此百姓多有怨言,怒骂吴三桂是卖国的汉奸,但吴三桂最痛恨的就是别人骂他是汉奸,所以说过此话的人都全部死在他的手里。

自那以后,顺治帝对吴三桂更为器重。

顺治八年,吴三桂进入四川平定张献忠余部,短短几年的时间,吴三桂不但将川中的义军消灭得干干净净,还将前蜀王府残存的子嗣一并诛杀殆尽。也正是吴三桂在四川的那几年,四川人口突然骤降,原先人口茂盛的四川盆地竟变得荒无人烟!

沆瀣一气,残杀永历帝!

清军入关之时,明朝残余宗室逃到了南方继续延续大明的社稷,但由于清军的不断追击和降清将领的背叛,南明政权内部还不是“铁板一块”,内部争权夺利、混乱不堪。虽然涌现了史可法、郑成功等力主抗清的名将,但南明政权依然举步维艰。在短短两年间,弘光政权和隆武政权先后覆灭,弘光帝朱由崧被俘杀,隆武帝朱聿键绝食而亡。

但明朝宗室的抵抗仍然没有结束,1646年,万历皇帝之孙,崇祯皇帝的堂弟朱由榔在大臣的拥护下在肇庆称帝,这就是南明最后一个政权“永历政权。”

在郑成功、李定国等抗清名将的反攻下,清军接连丧城失地,永历政权散发出一阵阵胜利的曙光。但随着清军稳住阵脚后,南明政权老毛病又犯,内部内乱不止,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也宣布降清。明军军心大乱,清军反败为胜,朱由榔率残存的宗室撤往昆明。

此时吴三桂正在四川驻扎,他深知这是明朝最后的挣扎,如若此时再不立点功,以后就没功可立了,于是他主动上书顺治帝,请缨攻打昆明,擒拿朱由榔。这正中顺治帝的下怀,于是吴三桂又以平西大将军之职率领大军征讨云南。

明军在云南还没有扎根就被吴三桂的大军追剿,滇黔防线大乱,永历帝不得不继续率部众向西逃亡,直到进入缅甸。但吴三桂在攻下昆明之后,仍然没有放弃追杀永历帝,他所表现的举动,比顺治都还及。还没来得及在昆明休整后,吴三桂又带领大军攻入缅甸,擒拿朱由榔。

可怜朱由榔一路颠簸,逃到缅甸后又恰逢缅甸王族发生内乱,新继位的缅甸王不但杀尽朱由榔的随从,还将他囚禁在深宫之中。

恰逢此时吴三桂入缅,缅甸王不敢得罪清朝,于是便将朱由榔捆绑之后送给了吴三桂,吴三桂大喜过望,随即将朱由榔和他的儿子押往昆明。在昆明的日子,朱由榔和儿子被吴三桂关于地牢之中,每日询问。

吴三桂每日胆战心惊、诚惶诚恐,他深知朱由榔再活下去对自己不利,北京的顺治帝还眼睁睁地看着他如何处置朱由榔呢,吴三桂思前想后之下,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对朱由榔痛下杀手。

在去见朱由榔之前,吴三桂态度非常的傲慢,丝毫没有对大明的愧疚,对此朱由榔也没有理会他。只是在临刑前,朱由榔对吴三桂怒说道:“汝非汉人乎?汝非大明臣子乎?何甘为汉奸叛国负君若此?汝自问良心何在?”几句话把吴三桂怼得羞愧难当,愤怒之下,吴三桂交代手下将朱由榔和随从全部用弓铉勒死,至此延续十几年的南明政权也宣告覆灭。

可惜的是吴三桂的如意算盘还是落空了,顺治死后,登基的康熙帝对吴三桂弑君叛明的行为非常反感,多次下诏斥责于他。吴三桂想永镇云南的想法也让清朝洞若观火,康熙皇帝多次表达了让他收敛的意思,结果吴三桂不但视康熙为玩物,还仗着天高皇帝远在云贵拉帮结派,声望和权势都达到了顶点。最终康熙帝忍无可忍,收回了他平西王的印信,节制他的权力,结果吴三桂忍无可忍,再次重走欺君叛国的老路,而他打的口号正是兴明讨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这六条箴言,成就了富甲天下的明... 晋商,通常指的是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是中国五大商帮之首。(晋商、徽商、浙商、闽商、鲁商)历史上...
原创 日... 引言 提起日本,就绕不开近代史上那段血海深仇。但你知道吗,与侵略战争为伴的,还有对中国农村的深入调查...
朝鲜军人:近战之威,荣誉之光 朝鲜军人:近战之威,荣誉之光 在战争的硝烟中,朝鲜军人以其近战优势,展现了非凡的勇气与智慧。他们如猛...
原创 赵... 赵匡胤兵变当皇帝以后,面对柴荣漂亮的老婆,他是如何处理的 世人皆知赵匡胤黄袍加身,陈桥兵变夺得天下,...
原创 红... 1930年6月,根据全国红军代表会议精神和中革军委的指示,红5军与红8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
原创 国... 在中国的抗战史上,出现了很多为国洒热血的英雄,邱清泉就是其中一位。 虽然他身在国民党,但是在昆仑关大...
原创 尼... 国际局势下的中美外交转折 1972年2月,一场改写中美关系历史的访问在北京展开。美国总统尼克松踏上中...
蒋维崧︱我认识的胡守为先生 我是华东师大历史系1977级的本科生。1982年初毕业时,系里将仅有的一个出版社名额给了我。我正好在...
原创 2...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可以说是拉开了二战的序幕,而在此之前,日本展开了一个名为“渡日”计划,也被俗称...
原创 赵... 在三国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赵云无疑是一个耀眼的存在。他一生从未尝过败仗,被誉为“常胜将军”,其英勇事...
原创 林... 三国时期,魏国曹丕在《典论·论文》当中写道:“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
原创 张... 三国中,张飞和赵云同为顶级猛将,结果张郃不惧张飞,却非常害怕赵云,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赵云做了什么? ...
原创 张... 引言: 世人皆知张学良少帅年轻有为,却不知在他年仅27岁时,就做出了一个让自己终身后悔的决定。192...
原创 秦... 《——【·前言·】——》 提起秦始皇,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千古一帝”,可他的“狠劲”不仅用在统一天下,...
原创 武... 文/黑色呆鱼 民国时期风雨如磐,社会动荡,但依然有着许许多多的奇人奇才,今天要说的这位有着双重的身份...
原创 肖... 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敌我双方态势的变化,我军在1949年前后对全军进行了整编,先后成立了16个兵团,分...
原创 日... 1945年9月27日,日本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都刊登着同一条新闻,与洋洋洒洒的长篇报道相比,封面的巨幅...
原创 张... “岁月如梭,英雄辈出。”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的舞台上上演着一幕幕悲喜剧,其中有一位人物,他的名字如...
家族在太平天国战后重建中的作用... 太平天国战后,宜兴荆溪逃难外地的人口陆续归乡。面对人口散乱、田地荒芜、经济衰颓的情形,官府、士绅和各...
原创 宋... 前言 在各种宋朝背景的影视剧中,人们都能看到朝廷官员们总是头戴一顶脑后横着两根长长的“棍子”的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