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林徽因怼她,张爱玲讽刺她,鲁迅看不起她,冰心为何招人“厌”?
迪丽瓦拉
2025-08-16 19:04:10
0

三国时期,魏国曹丕在《典论·论文》当中写道:“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这句话当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傅毅和班固两人一起编撰史书,两人的文采相当,彼此分不出来高下。但是班固一次在给自己的弟弟班超的书信当中写到:“傅武仲因为擅长写文章得到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一旦他自己开始下笔写作,就不不受控制,自己不能停下来。”

从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这种“文人相轻”的例子就是存在的。而在《典论·论文》的下文,曹丕也给出了自己关于这种现象的解释。那就是“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人们总是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但是创作文章的体裁有很多种,擅长写一种体裁的文人往往会轻视不擅长写这类题材的文人,并由此逐渐产生了“文人相轻”。

刘文典是研究庄子的大师。当时他在西南联大教学的时候,恰巧沈从文也在这里当教授。但是刘文典显然对沈从文的才华不服。

他说:“沈从文算什么教授?在西南联大,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要是我给开工资,陈寅恪应该拿四百块,我拿四十块,朱自清拿四块,沈从文四毛钱都没有。他都当教授了,那我是什么?我岂不成了太上教授?”语气中,充满了对沈从文教授的不屑。

而这样的例子也不在少数。提到冰心,你会想到什么?

是像“我在母亲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当中描绘的深厚的母爱,还是像“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中描绘的难得的成功。

作为我国著名作家,被誉为“世纪老人”的冰心,创作出了诸多流传甚广的作品。但是就是这样一位老人,也逃脱不了“文人相轻“的局面。她就曾经被林徽因斥责过,也被张爱玲暗中讽刺过,鲁迅先生也曾经表达过类似的不满。

真与美的碰撞

张爱玲曾经在《我看苏青》当中写道:“如果必须把女作者特别分作一栏进行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的。”言语中,充满了对冰心文学作品的不满。

这种不满,主要源于两人的文学主张不同。张爱玲小的时候缺乏足够的关爱和陪伴,生活的十分孤独与悲惨。这种人生经历,也影响到了张爱玲的创作主张。

她反对文学作品描写那些虚无飘渺的美好与善良,主张反映生活的现实与悲惨。张爱玲的小说大多也往往以悲剧作为结尾。

但是冰心从小生活就更加幸福美满一点。这种幸运也从冰心的生活当中延续到了自己的文学作品当中。她的作品当中,有慈祥温柔的母亲,有活泼大方的少女,有博雅风趣的教授等一系列美好的人物形象。

再加上冰心十分善于运用抒情等艺术表现方式。读者在阅读冰心的作品的时候,往往会感受到一种美,一种幸福。张爱玲的好朋友就曾经说过:“我从前看冰心的诗和文章,觉得很美丽。”

但是正如同,《论语·卫灵公》当中所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冰心和张爱玲之间的文学主张,创作风格之间相差如此之大。

她们两人笔下的世界就像冰与火一样,不相交融。但是如果非要将两人的文学创作水平分出高低贵贱,这也是分不出来的。两人的差异最主要还是两人考虑的角度的不同。

如同张爱玲笔下的文章一样,我们现在的生活确实可能会充斥着大量的不幸与悲惨。较为真实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更早看清世界的真相。但是既然生活都已经如此不幸了,在文学作品当中拥有那一点点美好的印象又未尝不可呢?

女人的醋坛子

上世纪三十年代,林徽因和自己的丈夫梁思成搬到了北京的一个四合院当中。作为“一代才女”,同时又十分擅长交际的林徽因很快就把自己的家变成了一个聚会的场所。

虽然参与这种聚会的多为文人雅客。但是正如海伍德说过的:“对于一个能力强劲的人来说,无事不能为。”才华出众的林徽因还是成为了其中的女主角。

但是冰心很不喜欢这样的聚会。林徽因知道她不喜欢,也没有邀请过冰心参加这类聚会。

从来没有参加过这类聚会的冰心,潜意识当中认为这类聚会,不过男女之间的戏耍打趣,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看不惯这种现象的冰心就写了一篇《我们太太的客厅》来对这种现象含沙射影。

但也有人说,是因为冰心看不惯林徽因在宴会中大出风头,被众人如同众星捧月一般奉为女主角。至于冰心为什么写这篇文章的动机,由于我们不是冰心本人,我们也就无从得知,也不在这里过多探讨了。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林徽因的宴会绝非只是男女之间的打闹玩笑。正如沃利斯曾经说过的:“成见是一种不依真理判断的倾向。”当时林徽因的聚会可以说一场文化的盛宴。身为女主角的林徽因在其中探讨文学、艺术,与人辩论,充分地享受在这其中。

后来,从山西调查回来的林徽因借着这个机会,从山西带回来了一坛子醋,并让人送到了冰心家里面。由于醋在中国的特殊含义,这次事件迅速传扬开来,两人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了街头巷尾讨论的对象。

文学的意义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他也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的作品表现出了深远的社会意义。他的文章针砭时弊,讽刺当时的社会乱象。

他的许多文章、言论在现在看来依旧具有很深的社会意义,并对我们的人生具有指导意义。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教导我们不要满足于现在的舒适环境,要努力获得更好的;“友谊是两颗心的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则告诫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

鲁迅的文章也影响了后来的诸多文人的创作风格。毛主席曾经这样评价他:“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由此可见,鲁迅先生的影响之深。与鲁迅先生相比,冰心的文章的社会意义可能就没有那么的大,影响也没有那么深远。

当时冰心的文章在杭州被禁止的时候,鲁迅先生就曾经对此表示怀疑,觉得冰心的文章不值得被禁止。

但是实际上,如同毛主席说过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文化作品应当是兼容并包,百花齐放的。不应当只局限于一种表现方式上。

小结:

但丁曾经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们在人生当中难免会受到别人的质疑与蔑视。但是如果你认定了自己选择的道路,就勇敢地走下去吧。你终将会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为人类文明进步发展做出贡献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学... 相信很多人了解司马懿,都是通过《三国演义》小说或影视剧。 但因为三国作者罗贯中明显偏向蜀汉一方的描写...
原创 忽... 忽必烈贵为一代天骄,横扫世界,为何夺位战争却如此惨烈? 公元一二五九年七月,蒙哥汗于钓鱼岛城下去世。...
原创 日... 前言 相信很多看过抗日战争题材影视剧的朋友对日本的一种军帽并不陌生,这种军帽两侧有几片垂布,看上去一...
原创 赵... 公元968年二月,大宋都城虽被寒意笼罩,但到处张灯结彩,42岁的赵匡胤即将大婚,新娘是刚满17岁的宋...
原创 陈... 提起淞沪会战,我们总能想到1937年8月爆发的那场惨烈战斗。 日本从海上登陆,打了国军一个措手不及,...
原创 朝...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被迫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向曾经的小弟屈服。 甲午...
长白山天池为什么分给朝鲜一大半...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请知悉。】 新中国成立后,陆续和接壤的国家...
原创 放... 李文彪,1952年出生在上海一个高知家庭,父母均是高学历,并且从事教育工作。受他父母的影响,李文彪从...
原创 抗... 一、历史风云起,将军初登场 (一)传奇人生铸就辉煌 许世友,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将领。他8岁入嵩山少林...
原创 抗... 得知自己仅被授衔少将,李云龙、丁伟和孔捷个个满腹牢骚。 李云龙正在赶写论文时,丁伟跑来和他发牢骚,问...
原创 隋... ——感谢您的阅读,请您点击关注—— 隋文帝杨坚与独孤伽罗的爱情故事,在历史上一直被世人视为一段佳话。...
原创 志... 1950年4月10日,苏朝领导人举行会谈中,金日成得到了斯大林的支持,他摩拳擦掌,准备在一个月的时间...
原创 韩...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 可以说如果没有萧何,韩信就不会成为一代大将,没有萧何,...
中华民国孙小头《壹圆》开国纪念... 中华民国孙小头《壹圆》开国纪念币,作为民国初期的重要货币之一,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背景,还蕴含着丰富...
古代读书人23种称谓 自古以来,读书人都是一个备受瞩目的群体,读书人意味着功名利禄、出人头地,而且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且...
原创 方...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英雄的后代,是否也如其父一般为国奉献?1935年,方志敏英勇就义,年仅36岁。他...
原创 朝... 引言 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法西斯日本广岛投放了人类第一颗实战用原子弹。仅两天后,苏联就对日宣战...
原创 老... 文丨卿心君悦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谜团—— 太子胤礽二次被废之时,老十三胤祥莫名其妙地...
一百年·一座桥·五代人 “这座桥不仅连接了两岸,也连接了过去与未来,成为了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家五代人共同的记忆和骄傲。”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