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朝官帽上两根长长的帽翅究竟是干嘛的?为何就连皇帝也要戴?
迪丽瓦拉
2025-08-16 18:33:38
0

前言

在各种宋朝背景的影视剧中,人们都能看到朝廷官员们总是头戴一顶脑后横着两根长长的“棍子”的帽子

,其实这“棍子”叫做“帽翅”,

而这种官帽也有一个非常生动形象的名字——长翅帽。

这种样式夸张的官帽形制并不是电视剧胡诌的,而是真的存在于历史上的,人们在很多宋朝的古画上都能找到它的出现。

甚至如果大家看过宋朝皇帝的画像还会发现,

这种长翅帽不仅是官员的标配,就连皇帝也戴

,因此宋朝皇帝和人们想象中的那种头戴冕旒的形象很不一样。

这两根长长的帽翅一看就很不方便,

它们究竟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这么不便行动的帽子不仅官员要戴,就连最尊贵的皇帝也要戴着?

一、长翅帽的来历

公元960年是一个历史上相当重要的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年的正月,

宋太祖赵匡胤成功黄袍加身,篡夺了后周的皇位,建立了宋朝。

虽然宋朝并不是一个大一统国家,甚至后人都因为宋朝的羸弱的没骨气骂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宋朝的存在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宋太祖赵匡胤也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君主。

然而赵匡胤心中深知自己能篡位,那别人照样能,

因此就对限制官员们的权力非常重视,比如他登基次年的“杯酒释兵权”就是为了收回武将手中的权力。

赵匡胤通过设宴款待武将,在酒桌上跟他们话里话外都是威胁交出交兵权,最终成功让一众武将服软,交了兵权回家养老,

既没红脸也没流血地就解决了心腹大患,巩固了赵匡胤的统治地位。

但是你以为赵匡胤仅仅是忌惮武将么?

实际上他对文臣们也都是非常防备的

,毕竟唐朝后期激烈的党争教训让他深深意识到了文官杀人于无形的本事。

因此赵匡胤就对文官结党营私这件事非常忌惮,

尤其是每当他上朝的时候坐在龙椅上,发现下面的大臣们在朝堂中交头接耳评论朝政,更是心生不满。

有一天,正当赵匡胤在听某位大臣宣读奏章的时候,视线往旁边瞥了一下,

就发现站在两侧的官员们有不少在窃窃私语,这让他非常恼火。

尽管他当时没有表现出来,但下朝之后却在心中暗自思量遏制这种状况的对策,

正巧这时他看到了有人戴着唐朝式样的幞头,脑后垂着两个翅。

于是赵匡胤瞬间灵光一闪想出了个办法,

在他的命令下,宫人在传统幞头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将脑后下垂的两个翅改为了一对像翅膀一样横着的长条,“长翅帽”就这样诞生了。

这两根帽翅起初每侧只有一尺多,但后来越来越长,

甚至达到了40厘米,再加上帽子主体有二十厘米左右的宽度,整个长翅帽的宽度甚至能超过一米

二、两根长长帽翅的用处

这样的帽子无疑非常让人行动不便,稍微一动两个长帽翅就会晃来晃去,要是离得近甚至会打到身边的人

,但这正是赵匡胤想要的效果。

一旦戴上这长翅帽,官员的横向宽度就能达到一米左右,

这样一来就连并排站在一起都要间隔至少一米,更别说进行幅度较大的动作了。

隔着这么远的距离,官员要想再互相说话,要么提高声音,要么偏偏头挪近一些

,但不管是哪一个都非常容易被赵匡胤发现,进而进行处罚。

首先,

官员说话声音要是大了谁都能听到,那还叫什么密谋?

其次,

要是歪头说话的话,那帽翅就会跟着一起晃动,赵匡胤坐在高处就能一目了然。

因此随着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这长翅帽是暴露自己的元凶之后,就不再在朝堂之上交头接耳了,

不仅维护了朝堂的严肃性,还使官员们更加专注,提升效率。

但是这只是长翅帽一开始的效果,

随着官员们逐渐改掉了上朝说话的毛病,也就不再这么记恨暴露自己的长翅帽了,甚至变成了身份的象征。

毕竟这长翅帽是官员专属的帽子,

甚至只有品级到了一定程度的官员才能戴,因此自然彰显出了官员身份地位不一般

,让人一目了然,不会发生认不出来是朝廷官员的尴尬情况。

何况虽然两根长翅确实有些碍事,必须端正身姿走路才不会摇摇晃晃,

但却也在无形之中让官员们的体态更加挺拔,显得庄重威严,从而树立起了威信。

而官员们有了威信自然就会更加自信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深受官家信任的人,是朝廷的栋梁之才,这种自信就会体现在他们的言行举止中,

使他们在处理政务时更加果断有力。

后来官员逐渐在参加国家正式场合时也得戴长翅帽,

通过展现挺拔的体态来显得仪式庄重,不仅能体现朝廷的威严,还能增强官员荣誉感,可谓一箭双雕。

三、为什么宋朝皇帝也要戴长翅帽?

既然长翅帽的诞生是宋太祖为了约束官员,

那为什么我们在宋朝皇帝的画像上可以看到他们身为至高无上的皇帝也要戴这麻烦的长翅帽呢?

其实,正是因为长翅帽的设计者是开国太祖,

因此后面的皇帝们为了向太祖表示尊敬,同时也是想要效仿太祖一样励精图治,于是就主动戴起了这长翅帽。

更何况在长翅帽逐渐演变出了代表身份地位的政治象征之后,皇帝就也不能置身之外了,

毕竟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地位远在大臣们之上,

那么自然也要佩戴这种象征性的帽子来显示皇权。

而且皇帝的长翅帽比臣子们的还要更加宽大、挺拔

,这不仅显示着皇帝的尊贵身份,“挺拔”更是对皇权的一种强化和宣示,政治含义满满。

再说回宋太祖创造长翅帽的初衷,一开始是为了防止官员们在朝堂上交头接耳,那深谙不怒自威的赵匡胤自然自己也会将这含义利用起来。

因此,他这个身为皇帝的就亲自戴上了长翅帽,实际上就是在以身作则,向臣子们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

每个人在朝堂之上都必须遵守规则,皇帝也不能例外,做臣子的更不得逾越权力边界。

这种示范效应一方面使得臣子们更加敬畏皇权,不敢轻易挑战皇帝的权威

;而另一方面也将皇帝和大臣们绑在了一起,让大臣们看到了皇帝的决心,从而更加拥护皇帝。

再说了,即使赵匡胤是个善于权术、不怒自威的皇帝,

但是后面的宋朝皇帝大多数性格都是相当和善的,甚至有时候都能说是怕官员。

因此皇帝戴长翅帽就体现出了一种“与臣同乐”的意味

,不仅拉近了君臣距离,更加显得皇帝没有那么严肃,让官员不会生怕自己一句话说不对就掉脑袋。

但这其实也算不上好事,因为造成北宋中后期党争严重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皇帝实在是太没威严了

,压不住官员们结党营私。

结语

这顶独特的帽子不仅成为宋朝官场的标志,更发挥了维护皇权、监督臣子、掌控局势的重要作用,也算得上是以小见大了。

而这样式奇特的长翅帽后来到了明朝甚至又发展成了人们熟悉的乌纱帽

,可以说不仅在宋朝有实用意义,甚至成为了文化传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学... 相信很多人了解司马懿,都是通过《三国演义》小说或影视剧。 但因为三国作者罗贯中明显偏向蜀汉一方的描写...
原创 忽... 忽必烈贵为一代天骄,横扫世界,为何夺位战争却如此惨烈? 公元一二五九年七月,蒙哥汗于钓鱼岛城下去世。...
原创 日... 前言 相信很多看过抗日战争题材影视剧的朋友对日本的一种军帽并不陌生,这种军帽两侧有几片垂布,看上去一...
原创 赵... 公元968年二月,大宋都城虽被寒意笼罩,但到处张灯结彩,42岁的赵匡胤即将大婚,新娘是刚满17岁的宋...
原创 陈... 提起淞沪会战,我们总能想到1937年8月爆发的那场惨烈战斗。 日本从海上登陆,打了国军一个措手不及,...
原创 朝...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被迫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向曾经的小弟屈服。 甲午...
长白山天池为什么分给朝鲜一大半...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请知悉。】 新中国成立后,陆续和接壤的国家...
原创 放... 李文彪,1952年出生在上海一个高知家庭,父母均是高学历,并且从事教育工作。受他父母的影响,李文彪从...
原创 抗... 一、历史风云起,将军初登场 (一)传奇人生铸就辉煌 许世友,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将领。他8岁入嵩山少林...
原创 抗... 得知自己仅被授衔少将,李云龙、丁伟和孔捷个个满腹牢骚。 李云龙正在赶写论文时,丁伟跑来和他发牢骚,问...
原创 隋... ——感谢您的阅读,请您点击关注—— 隋文帝杨坚与独孤伽罗的爱情故事,在历史上一直被世人视为一段佳话。...
原创 志... 1950年4月10日,苏朝领导人举行会谈中,金日成得到了斯大林的支持,他摩拳擦掌,准备在一个月的时间...
原创 韩...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 可以说如果没有萧何,韩信就不会成为一代大将,没有萧何,...
中华民国孙小头《壹圆》开国纪念... 中华民国孙小头《壹圆》开国纪念币,作为民国初期的重要货币之一,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背景,还蕴含着丰富...
古代读书人23种称谓 自古以来,读书人都是一个备受瞩目的群体,读书人意味着功名利禄、出人头地,而且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且...
原创 方...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英雄的后代,是否也如其父一般为国奉献?1935年,方志敏英勇就义,年仅36岁。他...
原创 朝... 引言 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法西斯日本广岛投放了人类第一颗实战用原子弹。仅两天后,苏联就对日宣战...
原创 老... 文丨卿心君悦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谜团—— 太子胤礽二次被废之时,老十三胤祥莫名其妙地...
一百年·一座桥·五代人 “这座桥不仅连接了两岸,也连接了过去与未来,成为了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家五代人共同的记忆和骄傲。”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