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老农有把祖传大刀,上刻四字证明身份,学者劝捐却被直接拒绝
迪丽瓦拉
2025-05-29 12:03:51
0

原标题:河北老农有把祖传大刀,上刻四字证明身份,学者劝捐却被直接拒绝

博大精深的华夏历史之中,孕育出了璀璨的中华文明,纵观全球历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方国家只能俯首仰望。

无数的艺术文化瑰宝,如同繁星般灿烂,书写着关于中华民族的浓厚底蕴。

可是到了清朝中后期,西方国家轰轰烈烈进行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综合国力急剧提高,而自诩为天朝上国的清政府,在愚昧无知中,走上了被列强欺凌的悲催道路。

到了清朝末年,中华民族更是经历了不愿意回首的黑暗时刻。

在西方列强的肆虐之下,我们遭受了巨大的耻辱,他们野蛮的行径,至今令人发指,每每想到遍体鳞伤的大清王朝,内心都有不可言状的痛。

在四大名文明古国之中,我国是唯一一个文化未曾断层的古国,浓厚的历史孕育着数不清价值连城的文物,西方列强正是看到了我们的富,才不惜以野蛮掠夺文明。

伴随着列强的入侵,我国不计其数的文物流亡国外,成为了国外博物馆中的镇馆之宝,如果他们真的有良心的话,想必不会如此恬不知耻。

只是近年来却有一些媚外的年轻人,却一味鼓吹外国有多么的好,甚至有些拿着国家资助的留学生在外面读了点洋墨水还反过来抹黑国家,当真是令人发指,其心当诛。

根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清朝末年之后,我国流失海外的文物多达上千万件,多么令人痛心的数字。

在西方列强丧心病狂在我国国土上肆虐之时,我国的文物也饱经磨难,除了流失之外,还有大量流落民间因为无法被保护而损坏的文物。

流落在民间的文物本应该交给国家妥善保管,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家住河北的一位老农就因生活所迫拿出了祖传的大刀,上面所刻的四个字表明了此刀的身份来历,当学者劝其捐给国家时却被老农直接拒绝。

祖传大刀

生活如同一根长鞭,总在不经意间抽打着不愿意前行的人们,可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有太多的人不堪重负,久而久之,便在压抑中迷失自我。

无论在什么时候,人总要努力地生活,而不是简单地活着,毕竟活着简单,生活不易,只是当生活难以为继时,活着便成了唯一的奢望。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家住河北的一位陈姓老农就遭遇了家庭剧变,活着已经实属不易,走投无路之下,他打起了家中祖传宝刀的主意。

陈家的那柄宝刀,自从陈老农记事时起就已经在家中,他的父亲时常将其拿出来精心擦拭,每当年少的陈老农想要把玩时,总会被父亲训斥。

在陈老农的父亲奄奄一息时,特意给陈老农讲述了这柄宝刀的来历,并嘱咐他好生保管,陈老农在痛哭中答应了父亲,而那柄宝刀也成了他视若珍宝的祖传之物。

如果不到万不得已,陈老农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将其拿出来换取钱财,可命运没有怜惜他,他必须要向生活低头。

陈老农要出售祖传宝刀的消息不胫而走,十里八乡之人都想着一睹真容,至于买不买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

当然这些慕名而来的人们,还有一些有实力的古董爱好者,只是他们见到这柄宝刀之后,却很失望,因为这柄宝刀的刀身已经锈迹斑斑,丝毫看不出有任何出奇之处,更有人质疑这柄宝刀的来历。

陈老农听到这种质疑时,总会指着剑身向人们介绍说,这柄宝刀是皇帝御赐之物,它上面所刻的四个字便是明证。

皇帝御赐

不知道是不是年代久远,还是保管不善,如果不听陈老农所言,人们很难发现上面的刻字,当仔细辨别之后,才能看到上面所刻的四个字:

宣统御赐。

宣统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年号,这四个字也就意味着是溥仪在位时期的赏赐,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之中,陈老农讲出了这刀与陈家的渊源。

原来陈老农的父亲曾经是溥仪的御前侍卫,在清廷垮台之后,四处飘零的溥仪早已经失去了在紫禁城中继续生活的资本,而那些曾经的宫女和侍卫自然各奔东西,回老家谋生去了,陈老农的父亲也就这样回到了老家娶妻生子种田,陪着他的只有那柄从宫中带出来的御赐宝刀。

当时宫中的侍卫那么多,并不是每人都能得到御赐之物,陈老农的父亲曾经立了大功,才得以有此殊荣。

年少的溥仪登基之后,一心只知道玩乐,宫中的太监为了讨好他,特意买了山羊已让溥仪观赏,可由于一时疏忽,山羊挣脱了锁链,直接向人群中衣着最为鲜艳的溥仪冲来。

溥仪吓得哇哇大哭,而周围的太监尽皆惊慌失措,当此危急之时,一位侍卫挺身而出,将溥仪紧紧护在身下,这才让溥仪得以毫发无伤。

为了奖励这位侍卫英勇护主,溥仪便命人挑选了一把宝刀刻上“御赐”的名号,赏赐给了他,而这侍卫自然就是陈老农的父亲。

拒绝捐赠

作为一个御前侍卫,陈老农的父亲被遣散之后着实失落了很久,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他内心始终装着曾经效命的皇帝。

只是大时代之下,皇帝终究如同泡影,破碎后便无法复原,徒留睹物思人。

陈老农讲述完这段往事,众人一片唏嘘,宝刀的真实性自然没人再怀疑,可此举也引起了文物部门专家学者的主意。

他们闻讯来到了陈老农的家中,对这柄刀进行了当场鉴定,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此刀确实是清朝的物品。

既然如此,这柄大刀自然也属于文物,于是专家学者们便劝说陈老农将其捐赠给国家,在专家学者的轮番劝说陈老农几乎要成功时,陈老农的儿子却坚持不捐赠。

他认为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宝刀自然属于他们陈家,更何况他们家的生活已经难以为继,这刀已是他们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思来想去,陈老农最终还是听从了儿子,将捐赠一事直接拒绝,专家学者们无奈,只得匆匆离去。

当然,专家学者们的到来,也进一步坐实了陈老汉家中宝刀确实是货真价实的古董。

后来有一位比较喜欢收藏古董武器的广东商人慕名而来,以十万元的价格从陈老农的手中将这柄祖传宝刀买走。

自此之后,这柄宝刀再也没有了音讯。

尽管这柄刀虽然没有出奇的地方,但陈老农一家还是因此改善了生活条件,至于说他没有捐赠给国家其实倒也不能一味责备,毕竟在某种意义上,它确实属于陈家的祖传之物。

那么您认为,陈老农的做法对吗?

参考资料:《天下文物》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秦失其鹿,天下逐之。众多英雄豪杰,论出身论文治武功,为何是刘邦笑到最后?因为他真的有团队而不是团伙。...
原创 一... 在陕西乾陵,一通意味深长的无字碑,向后人反复讲述着武则天的传奇人生。自1985年10月成立中国武则天...
原创 曾... 撰文|赵立波 同治六年,是曾国藩一生之中少有的清闲的一段时间,因此处理完日常事务后,他最喜欢和他的秘...
原创 可... 前言:对于中国人来说,三星堆文化的发现以及三星堆的挖掘,无疑是民族认可和自豪感提升的有效途径。因为据...
原创 消... 《永乐大典》,被《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为浩大,...
原创 直... 清朝在全国范围内设置九大封疆大臣,其中最有权力的是直隶总督和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管辖范围是天津,河北省...
原创 初... 初唐故事:李靖献取梁十策,萧铣举国皆降唐 是时,唐廷方欲南下江陵,命夔州总管李孝恭(高祖从侄)大造...
在清朝,康熙若要从北京到承德避... 康熙皇帝对清朝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是继顺治皇帝后,让朝廷逐渐走向正轨,让大权逐渐回归中央的一...
原创 两...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最杰出的帝王之一,能与其比肩的,恐怕也只有秦始皇嬴政、唐太宗李世民、宋...
原创 康... 老十四胤禵是雍正的亲生兄弟,可是两人之间的关系却很一般,以至于在九子夺嫡时,胤禵不仅没有支持雍正,还...
原创 神... 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后,为刘备匡扶汉室江山尽心竭力,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尤其是在刘备死后,...
原创 两... ###两位民族英雄开撕,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你支持谁?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故事被时光的尘埃所掩...
原创 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是中国教育家孔子先生的一句名言,也是他开创了中国民间的学习风气,从而被称之为“...
地湾汉简:再现两千年前河西汉塞... 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地湾遗址,位于今天酒泉市金塔县东北约150公里的黑河东岸戈壁滩...
原创 咸... 咸丰皇帝即位时,可谓内忧外患,但对于大清国来说,首当其冲还是太平天国运动。咸丰帝原本指望八旗和绿营迅...
建司75载丨服务国之大者,国寿... 1949年10月20日,在新中国宣告成立后不到20天,中央政府批准组建国内首家保险公司,我国的保险业...
原创 刘... 刘邦临死前派人杀樊哙,许多人认为是意气用事,老糊涂的表现。此举激化了吕后与戚夫人的矛盾,将本想保护的...
原创 客... 有这个可能性,但可能性极其渺茫。 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是在公元207年。 这一年,曹操正在清剿袁绍的残余...
原创 如... 有很多人说始皇帝传位给扶苏秦朝照样亡我就嗤之以鼻,谁人不知秦二世胡亥无道,但扶苏并不是胡亥,如果不是...
原创 同... 历史的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而身处其中的每个历史人物都难以自持。 1955年大授衔中共授予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