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失其鹿,天下逐之。众多英雄豪杰,论出身论文治武功,为何是刘邦笑到最后?因为他真的有团队而不是团伙。
一
大泽乡起义,陈胜自立为王,声势浩大。但陈胜的团队连团伙都说不上。
吴广为假王,打不了胜仗,
田臧
矫诏杀了。陈胜怎么办?认了,“使使赐令尹印,使为上将”。可这田臧一样打不了胜仗被干掉。
陈胜使武平君畔为将军,
秦嘉
不受命,自立为大司马,矫以王命杀武平君,立景驹为楚王。最后景驹、秦嘉被项梁干掉了。
陈胜交
葛婴
为将。葛婴私立襄强为楚王,听说陈胜自立为楚王了,又杀了襄强。但陈胜依然杀了葛婴。
周市
打下魏国,没有自立为王而是五次从陈胜军营里请来公子魏咎为王,自己为魏。
最夸张的是
武臣
。带领陈胜帐下
张耳、陈馀、韩广、臧荼、李良
等打下赵国,武臣便成了赵王背叛陈胜。武臣让韩广带看臧荼打燕国,打下燕国韩广就成了燕王还一度俘虏了武臣。燕王韩广让臧荼随项羽入关,臧荼就成了燕王,还杀了不肯屈居辽东王的韩广,并王其地。
武臣死于李良叛乱。张耳、陈馀赶跑了李良,立赵歇为王。巨鹿之战后,陈馀负气出走。赵歇夺了陈馀兵权,随项羽入关,成了赵王,赵歇反而成了常山王。赵歇比韩广识相,陈馀却不甘心,打跑了张耳。陈馀再立赵歇为赵王,赵歇又立陈馀为代王。张耳投刘邦,带着韩信背水一战,干掉了赵歇和陈馀。
陈胜的团队,除了没一个能打的,就是没有忠心的,最后被司机庄贾所杀。表面上楚、魏、赵、燕都是陈胜所部统治,除了东齐西秦(韩国太小忽略不计),地盘很大了。但战斗力实在不堪,连最后为陈胜报仇的吕臣,也被项梁轻易架空。
二
项梁能主事,项羽能老举鼎。叔侄凭出身加文治武功,在会稽郡乃至吴地树立威望。起事后被忽悠进陈胜帐下,陈婴带数万人来投,刘邦、英布、蒲将军都带数千人来投,很快发展到八万一兵万,压制了吕臣。
确定陈胜死了,项梁听了范增的损招,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楚怀王,自号武安君。此举虽能壮大楚国反秦力量,却给自己埋了个雷一一吕臣、陈婴、刘邦、英布和蒲将军等人成了楚怀王之臣,团队姓熊不姓项了。自号武安君,连程序都不走一下了,这君臣关系咋处?
定陶之战项梁一死,楚怀王抓住机会,自将项羽、吕臣军,并拉拢刘邦立为沛公又为砀郡长,与项羽的鲁公平级。立宋义为卿子冠军(上将军),带着项羽和范增北上救赵;让刘邦由南入武关,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同时明升暗降架空吕臣,打造怀王团队。
怀王有团队吗?NO!宋义停兵不前,为儿子谋齐国相位;刘邦入关亡秦,也不汇报不请示更不孝敬领导;项羽更绝,杀宋义夺河北军,不听怀王之约,自立西楚霸王,又分封刘邦英布外怀王上柱国为王,最后干脆杀了楚怀王。
巨鹿之战,项羽掳王离、灭十几万秦军,为反秦盟主。降章邯、坑二十万秦军降卒,入关又压服刘邦后,项羽主宰天下,分封十八路诸侯。
大家都不高兴。楚王、韩王被杀,燕王、赵王、魏王被贬,刘邦、田荣、彭越、陈馀更是公然反抗。田荣王亡三齐,刘邦灭三秦后,刘邦为义帝发丧,讨伐项羽,凑齐诸候56万大军。特别是九江王英布和楚大司马周殷的叛楚投汉,捅了项羽一刀又一刀。
垓下之围,四面楚歌,自刎乌江,不过江东……有人大胆推测江东也降汉了,毕竟项羽死后不下的只有鲁地。
三
刘邦有丰沛军功集团。虽然出了个雍齿,团队还是经得起考验的(曹无伤可能是项梁送刘邦的五十名中大夫之一,给卿子冠军报信合情合理合法)。更有周苛、纪信这类宁死不降项羽的。
刘邦当亭长时,招揽门客(不跟四大公子比[捂脸])。结识了萧何、曹参、王陵、夏候婴等县公务员。
流亡芒砀山,以刘邦为核心的团队经受住了考验。萧何曹参等县干部杀县长迎刘邦,团队成型。
一路招降纳叛进J函谷关,却在鸿门宴上对项羽称臣,屈居汉王,刘邦的团队再次捶炼,连韩信都差点开溜,好歹被萧何追回来了。
从此刘邦以丰沛为核心,一路画大饼,封官割地许愿,团队越做越大越来越强。
四
其实田横、彭越、张耳、陈馀也都是有团队的。只是格局太小机遇太差没赶上争天下。其中张耳团队虽然谋刺刘邦害得赵国灭亡,却保全了张耳的儿子张敖。
至于韩信,压根没团队。除了蒯通和李左车外,手下都是刘邦的团队如吕后妹夫樊哙等,还怎么反叛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