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宰相大多都是三品官,那一品、二品又是何方神圣呢
迪丽瓦拉
2025-05-29 14:06:29
0

原标题:唐朝的宰相大多都是三品官,那一品、二品又是何方神圣呢

中国古代肯定是皇权至上。那么皇权之下,百官之首的大臣又是哪一个?肯定是宰相。宰相二字顾名思义“宰”——主宰;“相”——相礼的人,大概也有辅佐的意思。因此二字连起来就是身份在皇帝之下,用于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职。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横空出世。其中宰相官品为一品。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把宰相之位调整为三品,并设立多位宰相,他们掌管不同部门。一个普通大臣很难能登上三品宰相之位。对宰相之上的一品二品官职。更是望尘莫及。

一、宰相门前七品官

宰相在朝堂的地位相当高。宰相如果向皇帝行礼,皇帝则还需要还礼。因为宰相作为本朝首脑,几乎所有大事都必须要经过宰相同意。正是因为宰相位高权重,门口的门童门卫也随之神气了起来。因此有了这句俗话“宰相门前七品官”。

这的确让人难以理解。一个看门的人,地位可以比肩朝廷的七品县令。但是仔细想来,如果你有事情要见宰相大人,是不是必须得让门卫代为通报一声。这其中可能还免不了讨好,所以他们的这份权力也不小。于是,把他们比成七品官员。

古时的七品官员可以作到县令,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县长,区长,或者县级市的市长。仔细想想,作为一个门童门卫。身份就可以比肩县令、县长。这样的身份也是非常惊人了。

那么唐朝时期宰相门前小门童真有这么大的权利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县令来求见巡抚,巡抚门口的门卫拦住去路并要钱财。县令说:“巡抚大人命令,禁止任何行贿的事情。看来你们胆子真大。”

门卫听后说:“巡抚大人的话,我们要听,但是不能不听。因为这是我们的工作”县令无奈求他们先引见巡抚大人。等解决了大事再回家取银两来补给门卫。这看似是一个好办法,只是门卫就是不听。决意先交钱后进门。

县令愤怒地跑到巡抚衙门旁边,抄起槌击响了鼓,鼓声阵阵飘到了巡抚大人的耳朵里。待巡抚出来了解情况后,也是十分生气,当即就把该门卫关了起来并治了罪。这件事随着门卫入狱而平息,可是没过几天,所有门卫集体辞职。

这可弄得巡抚一脸懵,情急之下向同僚借了几个人手充当本家门卫。所以在古代,小人物也是大人物。主家官职越大,身边的人也就随之越厉害。这样看来“宰相门前七品官”,正是说的这些小人物。

二、什么样的人才能当宰相

关于相权过大直指皇权。这让李世民非常头疼,于是便想出了一个法子,把宰相手中的权力拆开来。拆解成三个部分——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三方都有各自的主管,虽然三位长官同阶同品,但是在管理方向上面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李世民这样子做,是为了保证自身皇权稳固。他把一个多年流传下来的宰相制度改为了群相制度,这个方法成功解决了宰相权力过大的问题,这个举动也是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武则天即位后,大力发展了群相制度。在这位女帝执政期间,大肆提拔宰相且每位宰相又都是同品同级。让他们各司其职相互制衡。皇帝的作用就是防止宰相之间产生矛盾以及监视宰相如何行使手中的权利而已。

夏商时候的巫史,西周春秋时候的公卿,战国以后的宰相。到了明朝时期的内阁首辅。其实宰相制度千百年来一直都在沿用。宰相一直以来都是皇帝的好助手,宰相之位也是难以被取代。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统一文字和度量衡。随之宰相作为官职也定了下来。借助于宰相的辅佐,又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当然还有一代又一代的更替,不知不觉间宰相制度发展了两千多年。唐朝时候的这种制度来把文武百官区分,既方便朝廷管理又划分出了级别。

所以唐朝的宰相虽然三品,但是手里依然有权利,别看一品、二品官职比宰相高,可这些都是虚衔,通常情况下属于对于一些不善于治理国家的文臣武将立功之后的特级赏赐而已。因此属于一份荣誉。当然了对于一个普通的臣子来说,有朝一日能到三品那可相当厉害了。

总的来说,唐朝时期官职多了,每个人升职的机会也多了。就连三省六部中的普通官员的品阶也不低。狄仁杰后来的官职就是“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事”,在当时就是宰相,负责处理政务。

当然,因为唐朝每个时期的宰相都有好几位,所以狄仁杰的宰相之职和其他朝代的丞相还是很不一样的。据统计唐朝的21个时期。一共提拔了522位宰相。大家耳熟能详的比如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褚遂良、狄仁杰、张柬之、武三思、李绅等等等等。

三、一品二品是什么职位

至于唐朝的一品官也有很多,大家所熟知的“三公”就是一品——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他们名义上都是太子的老师。只是分工不太一样而已。太保主武,是要在武方面有成就的人,太傅主文,在文方面有建树的人,太师比较综合,兼文武,军事方面治国方面等。

至于二品官员,是仅次于三公的位置,无论是一品还是二品,他们都并无实际职权。换而言之,唐朝时期的正一品二品官职虽然品级较高,但其实无法调动步卒,也无法决策治国方略。

像侍中、尚书令、中书令就属于二品官员,他们大多数是文官。唐朝武将就要说程咬金获得官职最高——辅国大将军,这可是宰相之上的二品大官。还不是因为他是开国将军,战功显赫。后来忠心为国,六朝元老。这才荣升二品。

这样看来,唐朝的官职看似杂乱,实际上从品级上可以分割出九品。一品大员,则官职品级最为顶尖。九品官职来说,自然就是最小的官职。而有朝一日为国立下不世之功,升到了二品,一品。那就可以享受高官厚禄,还不用为国事劳神费心了。

四、总结

从唐朝的级别划分来看,还是比较科学的。宰相号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果只有一位宰相的话。难免会因为宰相的失误而导致一些不好的影响。

多位宰相共同掌管朝堂。互相监督互相扶持。头上还有一品二品官员检查。一则告诉众人:虽然当上了丞相就算是手握大权,但是还要努力,因为立功之后还有上升的空间。二则是告诉丞相:注意洁身自好,一心为国,切勿狂妄自大。

其中的精髓对于当代人也是有益的,在工作中要爱岗敬业、努力拼搏,全方位地提高自己,全身心为家为公司为社会多做贡献。有这样积极向上的态度和思想,未来可谓是一片光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地评线】河声丨“和”是天下之... 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安庆市考察了桐城市六尺巷。 六尺巷全长约100米、宽约2米,巷...
原创 韩... 众所周知,联合国有6种工作语言,也就是所谓的“世界官方语言”,分别是汉语、英语、俄语、法语、阿拉伯语...
原创 清... 清朝最后一任有实权的皇帝是道光,自他以后,同治、光绪和溥仪都有名无实,虽然高高在上,却泥菩萨过江自身...
专家学者在吉林磐石推动东北抗联... 中新网吉林10月21日电 (记者 石洪宇)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历史研究学术研讨会20日在吉林省磐石市开幕...
原创 中... 世界的文明发展各有自己的脉络,它们在文明的演变过程之中出现了各自的特色和不同的时代特征。但是,不同地...
原创 清... 顺治皇帝继位后,一旨令下“详译明律,参以国制”,在借鉴明朝律法的基础上制定了《大清律例》,可以说满清...
原创 清... 古人常说,“伴君如伴虎”,其实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在古代,不知道多少大臣,因为没有谨言慎行,仗着皇帝...
原创 清... 清朝建立后,整个东北百废待兴,由于东北地区是八旗劲旅的诞生地,是清王朝的龙兴之地,因而在清军入关后,...
原创 日... 1991年,曾与美国争锋相对50年的苏联轰然“解体”,冷战就此落下帷幕。这个曾经实力雄厚的超级大国,...
原创 玄... 唐高祖李渊登基称帝开辟唐朝后,从太原起义的军队中选拔出了三万禁军,负责皇宫的守卫工作,称“元从禁军”...
古朴县城焕发全新生机 永新县位于吉安市西部,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湘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历史红...
原创 杨...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清...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爱新觉罗家族全书》一书,作者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原创 骆... [提要]清帝辞位诏书的拟稿与改定,历来聚讼不一。近年,在档案中发现了清帝辞位诏书的两件稿本。其签批文...
原创 这... 历朝历代的封建帝王大多将自己统治下的王朝视作天朝,在他们眼中王朝以外的民族和百姓,都是不开化的野蛮人...
原创 小... 摘要:小牧长久手之战,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谁赢谁输? 在池田恒兴的提案下,一五八四年四月六日,秀吉命十...
原创 从... 不仅在现代社会当中需要警察来判案,抓坏人,古代也需要这个职业的人,只是称呼有所区别而已,其中在历史上...
原创 苏... 1917年,一战期间的沙俄爆发了十月革命,在世界上从此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国家,苏联。苏联从建立开始,就...
原创 他... 老师不好当,尤其是给皇宫贵胄当老师,更是难上加难,给别的人当老师,就算教得不好,最多下岗,可给太子当...
原创 万... 相比于其他朝代的古装剧,清宫剧的热度这些年始终不减,哪怕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人们都已经倒背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