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黄皓是如何一步步权倾朝野的,诸葛亮为什么不除掉他以绝后患?
迪丽瓦拉
2025-05-29 16:41:18
0

原标题:宦官黄皓是如何一步步权倾朝野的,诸葛亮为什么不除掉他以绝后患?

蜀汉后期,有个出名的奸宦名叫黄皓,他很会揣度人心,阿谀献媚,蛊惑了后主刘禅,专权乱政,权倾朝野,为忠良之士所不耻。

但黄皓虽然受到刘禅信任,却并不是在刘禅一继位时就出头了。他的上位得益于一个人的死,以及另一个人的掌权。

怎么回事呢?

是这样,侍中董允早就看出黄皓不是什么好人,屡次想收拾他,都被刘禅所阻止。但董允从来不给黄皓什么好脸色看,时常严厉地劝谏刘禅不要亲近黄皓,并多次借故责备黄皓,压制他的升迁之路。

据说黄皓十分惧怕董允,看到他就如老鼠遇到猫,始终不敢为非作歹。因而董允在世之日,黄皓的官位一直不过黄门丞,职小位卑,纵有刘禅的宠爱,也翻不了什么大的风浪。

但246年董允去世,陈祗接替他担任侍中,黄皓的好日子就来了。

陈祗是孤儿,外公是大司徒许靖的兄长,从小在许靖家长大,深受许家政治氛围的影响,20多岁时传扬出才名,被朝廷任命为选曹郎。他还懂得多种技艺,有一些旁门左道的特长,这给他的综合素质加了分。

蜀汉名臣费祎对他极为欣赏,才会让他破格成为侍中。这里说明一下,侍中在秦汉时只是散职,汉武帝之后地位提升,等级超过侍郎,到魏晋以后,侍中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说这个是想表明,侍中是个握有实权的高官。而陈祗又是个特别会做官的人,他认识到,要想保住目前的地位并往上爬升,必须在皇帝身边有自己人,如此方能保证皇帝熟识自己,并且不被他人陷害。

没错,陈祗选的“自己人”就是黄皓。两人一个在内一个在外,史书上的记载是“互为表里”,在陈祗的默许甚至推荐下,黄皓开始有机会参与政事。

朝中有人好做官,皇帝身边有人就更好做官了。陈祗对黄皓表现出的善意,让刘禅很是开心。以前董允总找黄皓的麻烦,刘禅颇为烦恼,他就宠信个太监而已,侍中大人干嘛总是指手画脚?

现在好了,新任侍中陈祗与黄皓和平共处,不再有事没事说黄皓的坏话,刘禅觉得很轻松,并且认为陈祗真是个知情识趣的聪明人。因而251年尚书令吕乂去世,刘禅就让陈祗兼任尚书令,并加为镇军将军。

这样一来,陈祗的权力就越来越大了。虽然大将军姜维的职位在陈祗之上,但因他长年在外征战,不怎么过问朝中之事,陈祗是蜀汉当时实际上的朝中第一人,权势高过姜维。

陈祗深知这一切是怎么来的,非常注意维护跟黄皓的关系,黄皓也因此插手了更多的政务,为之后干预政事、操弄权柄打下了基础。

不过这里得说句公道话,陈祗虽然和黄皓交好,被当时的人们看不起,又比较有心机,但他实质上并没什么恶行,对黄皓也起到一定程度的节制作用。还极为支持北伐,和姜维没什么太大的矛盾。

可是,258年陈祗病死了。刘禅极为悲痛,追谥他为“忠侯”。此后,已经逐渐进入政治中心的黄皓真正专秉朝政,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他嚣张到什么程度呢?举几个例子。

刘禅的异母弟鲁王刘永,和黄皓关系恶劣,对他很是憎恶。黄皓掌权后,经常在刘禅面前诋毁刘永,导致刘禅对其渐渐疏远,多年不召见他,兄弟俩跟陌生人似的。

还有姜维,回朝后发现黄皓已失了臣子的本分,遍结党羽,肆无忌惮的擅摄朝政,便启奏刘禅将其处死,但刘禅不愿,让黄皓给姜维赔罪。姜维担心遭到黄皓的报复,竟不敢留在成都,自请到沓中屯田。

身为大将军、握有军权的姜维都如此,其他大臣更不用说。要么依附黄皓,要么成为他的敌人被他打击诬陷。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战死绵竹之前,悲愤地留下两个遗憾,其中之一是未能铲除黄皓。以他的出身以及在蜀汉的资历,想杀黄皓都做不到,可见黄皓已成为蜀汉的大毒瘤。

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不解,黄皓既然是这么个大祸害,当初诸葛亮怎么不除掉他呢?

原因很简单,那时的黄皓只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人物,还没表现出什么野心,也没敢做啥坏事,服侍好刘禅就是他最大的人生目标。哪怕刘禅有点偏爱他,诸葛亮也用不着对付一个小太监,有失身份。

何况杀鸡焉用牛刀,董允在世时就能制住黄皓,假如黄皓敢在诸葛亮活着时作乱,根本不需要诸葛亮亲自出手,自有人料理,分分钟的事儿。

但客观来说,蜀汉的灭亡并不是黄皓造成的,而是大势所趋。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华侨旗帜”陈嘉庚的体育情怀 在中国历史的画卷中 有这么一位 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伟人 他不仅用教育点亮了智慧的明灯 更...
原创 他... 北宋末年,多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宋江以及方腊的起义。在小说《水浒传》中,宋江是被朝...
原创 杨... 1973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召开,作为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的杨勇参加了此次会议,在会议结束后,周总理找到...
原创 北... 大一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周围不能有平起平坐的政权,周围应该都是藩属国或者是朝贡国,他们的首...
原创 我... 在浩瀚的旅行者群体中,不乏热衷于收集世界各地特色物品的旅人,然而,归途之后,往往面临着一场“幸福的烦...
原创 东... 六、曹魏西乡侯张既 张既,字德容,冯翊高陵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大臣。 张既 张既与其他曹魏名...
原创 美... 在探讨文化自信与历史传承的过程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个问题: 为何日本人、韩国人和越南人在将自己的文化与...
原创 古... 有句成语叫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着火了,火势很旺,人们为了救火取护城河内的水,最终殃及了河里...
原创 关... 东汉末年,英雄辈出,风云聚会的时代。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意之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
原创 郑... 人类文明是一步步探索出来的,说起这点,我国古代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等,都能很好地印证这点。 郑和...
全球投资时代,谁是投资者的“远... 1492年9月,哥伦布乘坐着大型帆船,率领着90人的航海船队,在航行了近2个月后抵达美洲的瓜纳哈尼岛...
原创 九... 皇帝的宝座极具诱惑力,谁不想在有生之年能够成为天下之主,成为这普天之下身份最为高贵的人,而自古以来要...
原创 中...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人物层出不穷,他们的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各自国家文化的瑰宝。然而,当不同国家的英...
原创 资... 项羽乌江自刎,以失败告终。他对刘邦服气了吗?没有! 乌江亭长劝项羽渡江东归:“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
原创 古... 中国历史上的名将,真的是数不胜数,很多名字都是耳熟能详的。纵观历史,武将是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原创 日... 随着日本动漫或次元IP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也带动了日本文化的对外输出。特别是近代各热血游戏和漫画...
原创 长... 在中国千余年的科举考试历史上,1904年最后一科考试进入前三甲的分别是刘春霖、朱汝珍、商衍鎏三人。民...
原创 古... 朱元璋是布衣农民出身,小时候的生活贫困无比,但他也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他的性格非常的严明,生平最痛...
卜工再谈三星堆:六个宝藏坑的分... 青铜大立人、顶尊神坛、龟背形网格状器……这些精美又神秘的三星堆青铜器究竟是因何而铸造?它们为什么会被...
原创 清... 张芾被任武处死后,回民知事大,不反不行了。加上回有宗教之团结,不少阿訇都做了起义的领导人物,阿訇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