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遍地走”的太平天国:古今官职大杂烩,天王和宰相并存!
迪丽瓦拉
2025-05-30 02:32:53
0

原标题:“天王遍地走”的太平天国:古今官职大杂烩,天王和宰相并存!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自古以来,农民起义就带着浓厚的烈性色彩,带着砍断与生俱来的枷锁、与不公的命运斗争的决绝。

但也因为平时被上层统治者欺压惯了,不是谁都有坚定的意志,所以这些起义军一旦翻身,经常会迫不及待地掠取财宝,瓜分权力,失去他们的初衷。

清末时期的

就平天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成就还不很大,一个个领导者就已经开始封王封相,享乐争权。也因此,

太平天国成为了一个短暂辉煌的国度。在这里,古今各种官职大杂烩,似乎人人都是大王。

有所成就的起义

清末,当时西方列强入侵,人民生活朝不保夕,各种生产业都渐渐衰落,无以温饱。不仅如此,鸦片战争打败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巨额的赔款,横征暴敛,官员为了谋利又层层剥削,百姓简直是没有活路,苦不堪言。

在这种绝境之下,各地的农民起义就如风吹麦浪,此起彼伏。农民起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就是这个时候建立起来的。太平天国的首领洪秀全本来生于广东的耕读世家,父母一心指望他考取功名,好让家族翻身。但是他屡屡不中,回乡后开始信仰起基督教来。

后来起义盛行,洪秀全也开始盘算起来。从小生在农民堆里,他太知道农民在想什么了,于是利用并改造了基督教教义里的平等思想,创立了拜上帝教,见人就宣传说:“天下将有大灾大难,唯信仰上帝入教者可以免难、入教之人,无论男女尊贵一律平等,男曰兄弟,女曰姊妹”,以此来发动和组织民众。

普通百姓种了一辈子地,却换得一家贫苦,还遇上了大灾大难,忽然听到他这种说法,不少人都纷纷表示信仰。洪秀全因此组织了一大批人,1851年的时候,洪秀全率领教众在广西金田村正式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等到1853年的时候,洪秀全已经攻占了南京,将其改名为天京并且定为首都,紧接着又北伐,西征,土地不断扩大。

遍地是大王

实际上,太平天国的发扬光大,靠的就是洪秀全画的一个个大饼。“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在最初的时候,他们还一路毁坏官府,保护百姓,把衣物粮食散给穷人,也因此一呼百应,得到了发展。但自从定都天京,手握权势富贵以后,洪秀全以及那些和他一同东征西战的人就渐渐被物欲迷惑了。

领导集团一开始想要建立的是一个以“天王”为首的农民政权,最后路却越走越偏。天国内部的官僚体系十分混乱,在金田村起义的时候,洪秀全被拥立为“天王”,又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治国的时候,洪秀全看到什么满意的人才也是常常封王,名字起得也都比较随意。

跟随洪秀全的军队叫“太平军”,官员设置也是玄幻,设了四个总裁级别的人物,和洪秀全共治,分别是洪仁辅、蒙得恩、陈玉成、黄期陞,后来也几乎纷纷封王。其中洪仁溥是洪秀全的族弟,是太平天国里为数不多的真正的知识分子,后期对于天国发展还提出了《资政新篇》的改革方案,可惜为时已晚,未能实现。而自诩开国元勋的陈玉成后来死于清军之手,洪秀全听闻后还叹道:“英王一去,军势军威顿时堕落,全部瓦解!”

遍地是大王也就罢了,太平军中还设置了二十四丞相,分为天、地、春、夏、秋、冬六部,每部又有正、又正、副、又副四个级别,官员制度十分冗杂。由此可见,虽然起义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领导集团对于天国未来的发展路线是没有一个明确定位的,各行其是,各自为政,谁的势力大就听谁的。

大厦倾

太平天国后期,领导集团的腐败现象和政治斗争层出不穷,洪秀全本人“为繁华迷惑,养尊处优,专务于声色货利”,大兴土木,建造豪华府邸,据说连便盆都是纯金雕刻而成的。其他诸王也是追求享乐,争权夺位,东王杨秀清更是间接引起了太平天国的巨大内乱。

东王杨秀清是一早就加入了洪秀全队伍里的。当时拜上帝教内纷乱,杨秀清自称“天父下凡”,稳定了人心。杨秀清本人不识字,就在他人协助下整理各种文书,掌握军事大权,权力一度超过了洪秀全,“自恃功高,一切专擅”。但他本人文化程度不高,虽然假借天父降世的名号,做的决策却引起诸王不服,彼此嫌隙日深,互相猜忌。

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杨秀清和北王韦昌辉被杀。翼王石达开本是一员猛将,在天国其他官员纵欲的时候,也严于律己。杨秀清死后,他本想阻止内乱,却因为权力倾轧还有洪秀全本人的猜忌被迫出走,最后也溃败而亡。

内部分崩离析,洪秀全急于守城,就又提拔了李秀成、陈玉成等人才,封王封相。但其内心已经对外姓诸王不再信任,对天国未来发展没有明确规划,甚至认为“天生真命主,不用兵而定太平一统”。而王洪仁

玕提出的《资政新篇》也根本没有实现的基础。

就这样,天国完全失去了鼎盛时期的军事力量和内部向心力,清军看准时机,加大攻势。最后天京被大军围困之时,李秀成提议“让城别走”,洪秀全也没有采纳,导致太平天国的彻底覆灭。这场曾经声势浩大,鼓舞人心的农民起义,也变成了封建压迫和列强铁蹄之下的烟尘,只有过去的辉煌和功绩还值得记述了。

小结

虽然当时农民起义很多,太平天国对于封建帝制的打击也是前所未有,但究其根本,人民意识没有觉醒,没有正确的方法引导,失败是必然的。太平天国体制混乱,大大小小的官遍布朝野,据统计,洪秀全封王2700人(此数超过中国所有王朝官方封王总和)。

就算封再多的王侯将相,喊出再激动人心的口号,没有足够坚固的制度维持,反而一旦功成名就后开始享乐,政权溃亡也是并不奇怪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北... 引言 和亲在中国历史上经常出现,古代统治者常常会使用远派女子和亲的方式来换取和平。 有人认为和亲的方...
原创 此... 中东和北非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强人,他们往往通过政变上台,杀掉原来的国王或者总统,然后开始自己的独裁统...
原创 西... 西安发现9岁小女孩的古墓,陪葬的宝物数不尽数,其身份大有来头 文/小先生 提起隋朝,估计大多数人的第...
原创 拜... 引言: 拜占庭和保加利亚的历史关系,可以追溯到9世纪初期,当时两国之间的冲突和竞争就已经开始了。 在...
原创 罗... 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周瑜描写成了一个妒忌狂,谁比他聪明他就要干掉谁,诸葛亮帮他借来了东风,他不但不感...
原创 从... 前言 吕不韦的变法,对秦国的崛起有什么意义? 吕不韦(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5年),是中国历...
原创 他... 2008年的一天,连光荣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份关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中央特科的材料,他惊讶地发...
原创 蜀... 引言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为实现自己最终的军事目标:一统天下,无不在拼尽全力提高自身的整体实力,...
原创 宣... 宣华夫人是南陈宣帝陈顼的女儿,陈后主的妹妹。公元588年,隋文帝派他的次子杨广率领军队顺流而下,征服...
原创 秦... 秦始皇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皇帝,他所建立的功勋,即使不算统一中国这个后来不少人都做到的,也...
原创 许... 官渡之战中,曹操与袁绍两军交锋,实力悬殊,正当曹操为军中粮草将尽而一筹莫展时,袁绍的谋士许攸来投,许...
原创 西... 西方理论中有多米诺骨牌效应,实际上这个效应在国家之间和国际体系之中反应更加明显。 尤其是近代以来的霸...
原创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终结了长达五百多年的国家分裂,这是他的卓越贡献。 然而拥有超强军事力...
原创 爱... 大家都知道,在世界历史上,对俘虏的态度一直很好,中国古代战场上还流传着:"两军交战,俘虏使者皆不杀"...
原创 2... 294.函谷关关长是谁? 函谷关关长是谁?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
原创 袁...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似乎又重现了秦朝末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局面。袁绍、袁术兄弟在初期可...
原创 此... 提及三国乱世,众将星中出类拔萃者当属关张赵马黄,这五人勇猛无敌,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说浴血疆场也不为...
原创 商... 众所周知,商朝王后妇好是王室的重要女性,更是一位军事统帅,多次带兵出征,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有据可查的...
原创 包... 包拯, 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
原创 南... 在南宋中后期,时任皇帝的宋理宗赵昀不听少数忠臣的警告,只想恢复中原,名留青史,于是联合蒙古灭了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