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征辽东时,为何让太子李治必须离开京城?尉迟恭说对了一半
迪丽瓦拉
2025-06-05 05:33:24
0

一杨广为何非要灭高句丽?

对隋唐来言,辽东也就是高句丽是绕不开的坎。杨广三征崩了盘。那么为啥杨广魔怔般,非要征伐辽东?就一个原因:历史传承或说历史必然!由于过程太乱,笔者尽量说清楚些。

隋和唐的原壳,可视为北周。北周的原壳是西魏,西魏传承自北魏拓跋魏,即赫赫有名的北魏孝武帝迁都,从此鲜卑族全面融入中原。

当时西魏有个死对头叫东魏,后来被高欢高洋一家子夺走,东魏改叫北齐。而东魏也是从北魏拓跋魏分裂出来的,东魏和北齐,都定都在邺城。

一看邺城,三国迷必会眼熟,三国时期邺城是北方中心,袁绍和曹操的大本营。

也就是说北周和北齐,严格来言都来自北魏拓跋魏,不同点只在于北周是以关陇集团为核心,北齐则依靠河北豪强这点自袁绍和曹操时就开始了。

后来北周灭掉北齐,杨坚一把火把邺城烧了。杨坚随后又搞掉北周开国大隋。由此隋朝,也可视为关陇集团包括唐朝,就跟河北豪强势力势同水火了。

因为河北豪强才不会管你是隋,还是唐,这笔仇都记在关陇集团身上了。

如今,毗邻河北的辽东,出了个极具威胁的高句丽,若高句丽再跟河北串联起来一起搞事敢问您若是隋炀帝会怎么办?只有一个选项了吧,趁我大隋兵强马壮之时干掉它!

这就是杨广魔怔一样,非要干掉高句丽的原因。不是因高句丽多牛,而是担心跟河北抱团,尤其是河北地区,堪称隋唐梦魇。

所谓:

唐之弱,以河北之强也,唐之亡,以河北之弱也

这可是历史定论!

自大唐开国,河北的反扑就一刻没停,先是窦建德,后是刘黑闼,玄武门之变后是罗艺,全盛时期出了安史之乱,而大唐则最终灭亡在,发端自河北地区包括今山东的王仙芝和黄巢起义之中。

在唐开国之时,亏得罗艺坐镇幽州投降了大唐,事实上不但割裂了河北,也分担了大唐压力,并跟着大唐一起夹击窦建德和刘黑闼。若当时罗艺幽州也跟着一起闹,恐怕连李世民都要头大几圈。

这点也已经被历史证实了,这就是安史之乱,此刻可就包含幽州地区了,一下子把牛到爆的大唐给搞偏瘫了,所以根本不是安禄山和史思明神勇啥的,而是两者的矛盾造就。

因此笔者一直认为,杨坚灭北齐后火烧邺城,实在不应该烧掉的是虽是邺城,点燃的却是隋唐挥之不去的梦魇

二李世民走上杨广的老路

有了以上的内容,下面所说的就非常容易理解了。李世民为啥走上杨广的老路?跟杨广一个考虑。只不过在贞观初期,由于突厥太强悍,不但压制了大唐,连辽东等地区都一起拿捏。

李世民必须先要打掉突厥,否则大唐就永远是个弟弟。随着突厥爆发内乱,和在李靖的凶猛打击下,突厥虽名义上被干趴下了,但李世民为了防止突厥死灰复燃,必然就会选择,持续在西域攻击扩张。

所以,笔者也一直不认同,李世民或大唐喜欢搞扩张,而是出于对突厥,发自骨子里的恐惧。随着西域经略完毕,大唐在西域建好了防火墙,那么是不是辽东问题,就升级为了跟大唐的主要矛盾?

必然是!因为趁着李世民狂揍突厥之际,高句丽也在拼命猥琐发育。当李世民转头向东看去时,竟然发现高句丽发展成型了。

在盖苏文的统领下试图灭掉新罗。倘若新罗被灭,大唐不但失去了支点,而且高句丽还必然向南发展,进入河北,如此一来又一个拓跋北魏可就出现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就是为啥自古以来,朝鲜半岛是中国一大软肋的原因,但凡那里有事中国必然主动出手,否则一旦敌对势力进入辽东,打通幽州,就会对中原王朝形成致命威胁!

其实如今也一样,都说中国有两个点燃处,一个是台湾,一个是朝鲜半岛。那么对咱来言,在哪里点燃才最合适,或说最有利?看下新中国成立后的几次战争,是不是都采取御敌于外的策略?

所以,别看台海那里如何,那可是咱自己家里啊,既然被逼得不得不点燃,凭啥非要在家里摔盆砸碗呢

不多说了,懂的自然能懂,为啥笔者啰里啰嗦说这些因为事实上,这也是本文主题,只不过站在了一个新的角度去分析罢。同时李世民也是这么想的:决不能跑到大唐家里来开仗!

书归正传,如今高句丽的问题必须要解决了,李世民可是狠角色,必然就要开启征伐辽东之战了。但就在这时,却出现了一个问题。自古以来凡皇上国君亲征,只要太子长大了,就都是让太子坐镇京师监国。

但李世民却出人意料做成一个决定:让房玄龄坐镇京城,处理大唐的诸多事宜,而太子李治,则必须离开京城,跟着自己出征,去河北地区的定州去监国。

这一下子搞得众人都懵了。不过对尉迟恭来言,他却一下子意识到了问题,急忙找李世民劝谏

三尉迟恭说对了一半

尉迟恭说道:

陛下亲征辽东,太子在定州,长安洛阳心腹空虚,恐有变。且边隅小夷,不足以勤万乘,愿遣偏师征之,指期可殄。上不从。

尉迟恭表示:皇上大哥亲征辽东,太子却在定州监国,京城万一有事咋办?所以皇上大哥,您和太子都在京城里玩,让我尉迟老黑出征,去干掉高句丽吧!却被否决。

尉迟恭为何劝谏?玄武门之变导致!即,尉迟恭明白,李世民非要让李治离开京城去定州,就是怕他借助太子身份,再玩一幕玄武门啥的。所以才提出,我去揍高句丽。

那么尉迟恭说对了吗?笔者认为:说对了一半!李世民的确是害怕太子趁机搞事,毕竟前太子李承乾就干过,让李世民伤心欲绝。但问题是如今不一样了,李治已经成为了唯一人选了,撑得李治还要搞事?

所以,李世民让李治必须离开京师,还另有两层深意。

其一:避免太子发生意外。毕竟李唐兄弟相残的事太多,离开京城这个是非窝,由房玄龄坐镇就够了。

其二:弥合河北和关陇的矛盾!太子在定州河北监国,必会产生影响,起码给了一个信号,大唐是信任你们的,看,太子都来这里了。同时对调动河北资源支援李世民征伐辽东,也是后勤保证。

事实也果然如此,在李治统治时期,河北的确是最安稳的,等于有效缓和了矛盾。之所以后来河北又乱了,则是武则天称帝后捣鼓出来的,引发了契丹之乱,当然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商... 商鞅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其中最著名的...
原创 原... 1643年,索尼怒斥多尔衮:“如果不是皇子继位,不惜血战一场,谁也别想出这个门。”多尔衮忌惮两黄旗,...
原创 统... 1964年10月,时任苏联最高领导人的赫鲁晓夫正在黑海边的别墅里悠闲地享受度假生活,此时的他却没想到...
原创 一... 作为一个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皇帝,拓跋(后改为元姓)宏在历史上是成功的。在掌管北魏大权的十年间,他励精...
原创 为... 中国历史上恐怕少有朝代,遭黑超过明朝的。 这从无数清宫感情戏,还有明朝黑暗剧就可看出。 电视剧中,清...
原创 为... 文 狼叔有料 编辑 狼叔有料 引言 公元前411年的赛诺西马战役,是雅典人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最后几年取...
原创 斯... 斯文·赫定是欧洲最富有盛名的探险家,他是一个瑞典人,在瑞典他想有崇高的声望,名气与诺贝尔不相上下。 ...
原创 唐... 唐太宗放390名死囚回家探亲,约定次年秋天归狱,结果是什么? 贞观六年的春节,对千家万户而言,依然是...
原创 杨... 杨修被曹操所杀有三个原因,杨修很聪明,可是又没有聪明到司马懿的地步。第二是杨修一直都会参与储位之争,...
避暑山庄文物到上海:看皇家“出... 澎湃新闻获悉,11月18日下午,“山庄瑰宝 梵宇藏珍——避暑山庄·外八庙宫廷文物特展”在上海奉贤博物...
原创 明... 明朝和朝鲜的关系一直很亲密。明朝洪武年间,高丽国在蒙古的撺掇下,派遣大军攻打明朝。大军统帅李成桂和朱...
原创 他... 民国时期可谓是人才辈出,他们像是一个温暖的阳光一样照亮了我们的生活。在很多的时候一个人的成就就像是一...
原创 2... 在新四军历史上,曾出现过这样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干部:她不仅是新四军中的美女,而且英勇善战,她率领一...
原创 杀... 这个人就是齐桓公最为宠爱的厨子易牙。齐桓公是一个要命的吃货,因为易牙抓住了他的胃,所以想要易牙接任管...
原创 背... 印象中,日本军人受武士道精神洗脑,恨不得各个都能为天皇献出生命。谁又能想到日本军人曾集体叛变,不仅杀...
原创 俄... 1867年3月30日凌晨4点,俄、美双方签订了《阿拉斯加割让条约》,美国政府花了720万美元,就买下...
原创 宋... 在宋朝,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义利观念的转变,个人的私有财产权观念变得尤为重要,百姓开始尊重个人的自由...
原创 庞... 庞统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谋略家和政治家,两人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都很重要。然而,他们在个人...
《三国志·战棋版》转阵营改变后... 哈喽大家好啊,后起之秀这个羁绊之前因为最多只能凑两个不亏阵营加成的武将完全用不了,那么在这赛季魏-蜀...
原创 宋... “从古至今的皇帝中,未尝有宋太祖之神勇者。那一套“太祖长拳”和“太祖棒”,当时是武林中最为流行的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