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40年,国军女中尉穿旗袍奔18里找新四军,急告叶飞:敌人要来了
迪丽瓦拉
2025-06-05 06:03:00
0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0年6月27日,江苏泰州。

在寻常不过的一家裁缝店后门,一个身着白色旗袍的女青年自后门走出。

她一离开人多的闹市区就开始向前疯狂奔跑,一切都昭示着极不寻常。

她一路奔跑,荆棘划破了她的脚踝,但她也不敢停下来休息,因为前面有她必须要及时送到的消息,后面有随时会追上来的国民党军。

她小心绕开一座座国民党驻扎的村庄,在七扭八歪的田埂上艰难前行,枯枝、荆棘、和泥地上一个接一个的坑洞,都成了她向前的阻碍。

仿佛像在故意为难她,路上遇到的河流一条接一条,足足有十多条河流,她只能一条又一条地淌过。

宽阔的彭家庄河挡在了她的身前,她的水性并不好,却毫不犹豫地跳下了水。

及胸的河水呛了她一次又一次,夏天河水依旧冰凉,她冻得瑟瑟发抖却努力划水,坚定地向前。

而她要去的,是在郭村的新四军驻扎地。

等赶到郭村,她已是全身湿透,白色的旗袍上沾满泥泞,脚上的鞋子也没了。

她满身狼狈,却在见到新四军战士时,露出了由衷的微笑,赶紧拿出放在怀里,叠成三角形的急信。

交给了新四军的那一刻,她仿佛全身力气被抽干般瘫倒在地。

这名白衣女子是谁?她要送的又是什么信?让馆长慢慢道来。

进驻郭村

1937年,在我党的极力促成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新四军挺进敌后

《国共合作宣言》中,国民党同意实行民主政治、停止对中国共产党一贯以来的迫害。

但实际上,险恶的蒋介石政权在暂时的妥协之下,也从未放弃所谓反共政策,1938年年初,更是直接颁布了《防止异党兵运方案》,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之后的一切意料之中,各地的国民党军纷纷积极响应“反共政令”,湖南的平江惨案、镇原事件、宁县事件接连发生!

何其可笑!之前的《合作宣言》仿若一纸空文!

我党那么多的英雄战士,没有死在保卫国土的抗日战场上,却死在了所谓“自己人”的国民党,捅过来的暗刀下!

国民党军

1940年国民党在华北的“反共”谋划一次又一次泡汤,于是在蒋介石授意下,“反共中心”开始由华北转移到了华中。

华中的苏皖地区,掌握在国民党江苏省韩德勤和安徽省李品仙手下,他们二人是国民党军一脉相承的、见到日军不打反逃的窝囊废。

其中韩德勤,更是又蠢又毒,是个实实在在的“反共专家”,早就与日伪勾结,且恨毒了我党。

而他恨的缘由,说来可笑。

1931年,他参与了国民党对我红军的第二次“围剿”。

韩德勤

韩德勤对“反共”是十成十的热情,蹦跶得非常“痛快”,可结果也非常让人“畅快”。

在红军的“三虎将”之一的黄公略的猛烈攻势下,韩德勤部几近被全歼,他自己也被俘了。

后来,他想尽办法才逃脱,并再一次坐上了江苏省“一把手”的位置,开始疯狂向我党实施“复仇”。

韩德勤的手下有“二李”,分别是李长江和李明扬,他们是国民党军鲁苏皖边界的总指挥。

“二李”是苏北的实力派,却与韩德勤有很大嫌隙。

李明扬

韩德勤凭顾祝同的关系当了江苏省“一把手”,直接抢了“二李”保安正、副司令的位子,“二李”怀恨在心。

也据此,对于我军在苏北的发展战略,陈毅司令将其定为“击敌、联李、孤韩”的政策。

1940年,秉持着毛主席团结抗战的指导思想,陈毅亲自来到江苏泰州与“二李”商谈。

新四军抗日挺进队伍也遵照陈司令指导,一进入“二李”的地盘,就奉上了一匹配上了崭新的马鞍的优种日本马。

另外,我军还送上一批从日本人手里缴获的步枪,以示团结抗战的诚意。

陈毅

1940年5月下旬,叶飞领导的新四军挺进纵队遭到扬州、泰兴的日伪军的进攻。

一场鏖战,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后,我军也受到了重创。

为担心敌人反扑,叶飞决定率队伍转移十五公里,借“二李”的地盘休息整顿。

经过慎重考虑,叶飞决定将郭村定为驻扎地点。

郭村位于日伪、韩德勤、“二李”三股势力形成的三角中心,有三股势力牵制,相对安全。

叶飞带着挺进纵队的战士们一面休整,一面从未放松警惕,他清楚,“二李”绝不是可以完全信任的合作对象。

那么,白衣女子所送信件是否跟新四军的安危有关?

叶飞

白衣女青年

郑少仪出生在江苏扬州的一个普通家庭。

父亲李直明只是杂货店小职员,平时勤恳工作,有极大的爱国热忱。

受父亲的影响,她的身上种下了爱国种子,较年轻就参与了地下党外围组织创办的“晨鸣社”。

在这里,她听着各种国家时事的讨论、听着共产主义的红色故事,于是在1937年,决意前往千万共产党人心目中的红色圣地延安。

也正是这一年,日军铁骑攻破了她的家乡,扬州沦陷,经济一落千丈,贫困束缚住了她奔向延安的脚步。

郑少仪

但她从未放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边做家教补贴家用,一边走上街头演讲,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

此时,她的抗日过程是孤独的、没有方向的,但找到党组织的过程却令她十分难受。

1938年,郑少仪的父亲被日本人抓走,在狱中,李直明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党员夏岚。

他一生正直爱国,在夏岚出狱前,将儿女们托付给夏岚:“不用管我,带着他们,去抗日、去打日本鬼子!”

郑少仪艰苦的革命生涯,也从这一刻正式开始。

1940年,郑少仪年仅19岁,化名李欣,在党组织安排下,成为江苏泰州“二李”部、二纵队地下党委书记。

郑少仪

她明面上的身份是政训处处长,中尉军衔。

但在私底下,党组织向她下达密切监视“二李”部队活动情况的命令,尤其在叶飞部在郭村休整时,她的精神状态高度紧张,一刻都不敢放松。

1940年6月27日下午,郑少仪借口前往营口办事,实则打探国民党部的近况。

她惊讶地发现,营口的部队突然发军饷了。

要知道,国民党欠饷是常事,突然发饷,准没好事,她心里有猜测,估计是要打仗了。

可附近的国民党会打谁呢?

老电影《东进序曲》中周小妹的原型就是郑少仪

韩德勤打日本人从来不积极,能让他积极的也只能是攻打我党的部队,一切都已明了,驻扎在郭庄的新四军有危险!

郑少仪很清楚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但要把情报传递出去,她必须深思熟虑,每一步都不能踏错。

她又跑了其他几个国民党驻地,摸清了国民党军的兵力部署,便抓紧回到住处,把获得的数据写在纸条上。

之后郑少仪先借口出门买鸡蛋,成功甩掉成天跟在身后的特务。

图源网络

紧接着,她来到一家相熟的裁缝店,脱下军装,换上一身白色旗袍,再从后门悄悄逃出,

她把自己打扮得妩媚一些,成功瞒过城内的眼线,得以顺利出城,直奔新四军驻地郭村。

一路上突破重重困难,郑少仪赶到郭村时已是凌晨,且全身狼狈至极,整个人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一般,衣服、头发全湿,身上还沾着泥巴和水草。

她用尽浑身力气递出写在纸上的情报,告诉新四军的战士们,我军代表陈同生同志等已经被李长江扣押。

最重要的是,李长江已经做好部署,第二天就要进攻郭村了!

郑少仪与孩子

快累瘫倒在地的郑少仪,被苏北妇女部的同志扶下去休息,她睡在党委安排的床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这一晚,她放下警惕,睡得香甜,像是躺在母亲的怀里……

只是接下来,该如何与敌人抗衡却成了不小的难题!

保卫战大捷

叶飞接到郑少仪传来的情报并不惊异,因为之前李长江就派来了身边的参谋。

参谋打着要同我军谈判的名义,嘴上却一通阴阳怪气,而且还要看我军的防御工事!

叶飞

防御工事是一个部队的核心,一旦被敌人知晓,很可能被战术针对,导致全军覆没。

因此,本就对“二李”不放心,叶飞好找借口搪塞:“我军只是暂驻,哪会做防御工事,你若不信可以去考察一番”。

他领着参谋在驻地转了一圈后,参谋心满意足地走了,叶飞却立刻警惕起来。

他知道李长江会对郭村下手,但从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郑少仪即时送来的情报,无疑给我军争取了更多的部署。

其实,早在之前,陈毅司令就已作出指示:“两李”可能受韩德勤挑拨及蒋介石压力,对我军出手。

叶飞一家人

我军与“两李”一战,能拖则拖、能不打就不打,就算打起来,也决不可在郭村作战,应退回吴家桥驻地再迎战。

陈毅司令考虑到吴家桥背靠长江,若形势于我军不利,新四军还可战略转移到江南。

叶飞却认为,郭村易守难攻,在郭村迎战“二李”部更有胜算,于是将战略部署上报给了江南指挥部。

陈毅司令接到上报后马上致电郭村党委,再次强调绝不可孤守郭村。

陈毅司令此番决策,主要考虑到我军与对方兵力实在悬殊。

陈毅

我军除纵队领导机关外,仅有一个教导队、一个团、再加上一个营的兵力,“二李”部能出动的却是10-20个团的兵力,退回吴家桥实为更稳妥之策。

叶飞在指挥部直接召集了所有团部以上的干部,在再次的讨论后统一思想,仍坚持在郭村迎敌。

叶飞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是对敌我双方进行详尽分析比较后得出的结论。

首先,李长江的反扑突然,要退回吴家桥必然会受其他国民党军的阻击,反而对新四军不利。

叶飞

且新四军的任务本就是北上开辟根据地,此时转移不符党的方针。

其次,李长江的队伍里鱼龙混杂,人心不齐且地痞流氓极多,我军战士就曾多次看到他们抽“大烟”,这样的队伍实为一盘散沙,不足为惧。

而我军则士气高涨,上下一心,许多“二李”部的士兵都极为羡慕和佩服。

最后,我军还有即将赶来的苏皖支队增援,更添了底气。

陈毅司令在再次收到叶飞电报后,决定同意挺进纵队在郭村迎敌。

1940年6月28日,李长江的部意料之中发起了猛攻。

早已拿到对方战力部署的叶飞挺进纵队,摆好防御,一切尽在我军的掌控之中。

但由于我军兵力远少于李长江部,这场恶战还是整整打了七天七夜才取得了胜利。

战斗打响时,一些李长江部的士兵放下武器不愿再打,更有叫骂地说:“新四军缴了鬼子的枪送给我们,我干不出这样丧良心的事!”

1940年7月4日,郭村保卫战中我军大获全胜。

新四军收获颇丰,一共歼灭了敌人3个整团,击溃10个团,缴获步枪600余支、轻重机枪10余挺。

早在一天前,陈毅赶到郭村,看着快收尾的战斗,他悬着的心可算放了下来。

左一:叶飞

他郑重提出:“我军在苏北的战略仍然是“击敌、联李、孤韩”,“两李”我们一定要争取到他们的中立态度,切不可强逼让他们发疯。”

于是,陈毅马上与李明扬通上电话,商谈团结抗日、重修旧好的相关事宜。

经谈判,新四军向“两李”出让富裕的郭村、吴家桥等地,并放还700余俘虏,及部分缴获枪支,但“两李”须保持中立阵营,并方便新四军借道前往黄桥。

粟裕和陈毅

“打个巴掌再给个甜枣”的做法,让“两李”喜出望外,忙不迭做出保证,欣然同意了谈判结果。

郭村保卫战圆满结束,这场声名远扬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自此为我党的东进抗日奠定了基石。

1940年7月,陈毅以绛夫为笔名,在郭村保卫战胜利的凯歌声中写下的《保卫郭村》歌词:

我们保卫了郭村,创造了抗战的光明!

我们保卫了郭村,我们更要大无畏地前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李世民的军事能力极为卓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卓越的战略眼光 善观局势,把握战机 ...
原创 李... 在唐朝的辉煌背后,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宫廷秘辛。 李渊,大唐的开国皇帝,晚年对两位宠妃——张婕妤和尹...
原创 他... 617年七月,李渊在晋阳举行誓师大会,然后亲率三万义军向长安进军。同年十一月,李渊夺取了长安城,扶持...
原创 曹...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无疑是一段波澜壮阔、英雄辈出的时代。然而,在这段历史中,曹魏的兴衰与司马懿的...
原创 大... 常言道,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有一种人,大字不识几个,平时因为自轻,话不多,几乎没什么存在感。 ...
京杭大运河并不是隋炀帝开凿的,... 京杭运河,全长1794公里,北到北京,南到杭州,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中国古代南北运输的大动脉。一提...
胡太后的放纵与悲剧:北齐灭亡与... 在历史的长河中,北齐胡太后以其放纵的行为和悲剧性的命运成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人物。她的一生与北齐的兴衰...
原创 武...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可以说是开先河之举,但未尝不是唐朝的一项进步。其对于唐朝的变革,也是...
原创 被... 提及中国最伟大皇帝,通常会想到秦始皇、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等人,然而,还有一位同样...
原创 霍... 公元前58年,汉朝大将霍去病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其父是汉武帝的恩赐隋侯,而他的兄弟霍禹是当时出名的将...
原创 上... 还在犹豫什么?好运的机会稍纵即逝!赶紧关注我,一起开启幸运之旅吧!祝您财运亨通,心想事成! 上梁山之...
原创 怕... 从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华夏大地就进入了封建王朝时期。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朝代,有大一统王朝,也有乱世中生...
原创 初... 初唐故事:唐太宗征高丽无功而返 高丽将领高延寿、高惠真收集余众,依山自固,唐太宗命诸军围攻,又令长...
原创 为... 自古皇家多绝情,历史上,封建王朝的皇室为了争夺帝位,父子反目、手足相残的时期时有发生。 比如唐朝李世...
原创 此... 隋朝末年各路人才济济,各地反王揭竿而起,此时的李勣(jì)家境非常不错,家境殷实的李勣怎么也想不到以...
原创 刘... 标题:刘备死后,诸葛亮真正忌惮的大将并非魏延,而是功高盖主的他! 在历史的长河中,蜀汉的兴衰犹如一...
原创 此... 文:此人是阶下囚,只因一句话得到李世民赏识,最终成为唐朝大将军。 哈喽大家好,在中国的古代如果你把皇...
原创 电... 人们历来将关羽敬若神明,世界各地,大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人供奉着关公的神像。关公在人们的心目中,除了...
原创 闲... 闲聊三国事,三国有趣事,与君共享之!欢迎大家的观看,本篇文章为大家戏说三国中的:魏延临死时的感悟,和...
原创 孔... 还在为自己的生活烦恼吗?别担心,关注我,让你幸福连连,好运来临! 孔融被杀前请求曹操放过子女,九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