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单刀赴会”真正主角的是谁?真是关羽吗?
迪丽瓦拉
2025-08-04 22:03:53
0

人们历来将关羽敬若神明,世界各地,大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人供奉着关公的神像。关公在人们的心目中,除了有点心高气做的似点之外,简直是一个仁、义、礼、智、信俱全的完人。当然,关羽之所以广受人们的尊崇,与《三国演义》中对他形象的美化塑造有极大的关系,甚至,在小说家的演绎下,历史上原本不属于关羽的英雄事迹,也被强加到他的身上,比如著名的“单刀赴会”,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小说中的“单刀赴会”,讲的是孙权见到刘备取了西川,便想要回曾借给刘备的荆州,于是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去蜀地交涉,被诸葛亮设计将诸葛瑾这块烫手山芋甩到驻守荆州的关羽那里,结果诸葛瑾一介文豆,被豪气云天的关羽遣回了东吴。

孙权见诸葛瑾没能要回荆州,便找来鲁肃问计,鲁市便出了一招“鸿门宴”的便主意,假意请关羽到临江亭上赴宴,暗地里埋下伏兵,只等关羽一来,就群起而攻之,本打算如果拿下关羽,再攻打荆州就容易了。谁知,关羽只让侍卫周仓抱着青龙偃月刀,随侍几人也是仅仅腰挎单刀前来赴会,身后并无大队人马跟随,小说中描绘:“鲁肃惊疑,接人庭内。叙礼毕,人席饮酒,举杯相劝,不敢仰视。云长谈笑自若。〞酒至半酣之时,鲁肃才提出要刘备归还荆州,关羽以言辞与其周旋,后来侍从周仓出言呵斥鲁肃,关羽借机批评周仓无礼,拿过他怀中的青龙偃月刀,将他赶出宴席。周仓明是受到关羽的呵斥,实际上是趁被赶出宴席的机会去为隔江的关平报信,让其出兵接应。这边关羽佯装酒醉,半拉半拽地讲鲁肃挟持在身边,一手拎着青龙偃月刀,一手拉着鲁肃,小说中对鲁肃当时的情状描写得极为有趣:“鲁肃魂不附体,被云长扯至江边。吕蒙、甘宁各引本部军欲出,见云长手提大刀,亲握鲁肃,恐肃被伤,遂不敢动。云长到船边,却才放手,早立于船首,与鲁肃作别。肃如痴似呆,看关公船己乘风而去。”

这一段精彩的“单刀赴会”,直让后人在崇拜关羽机智应敌的同时,也将鲁肃的胆小懦弱耻笑个够。

罗贯中在小说中将鲁肃塑造成一个忠厚却懦弱,虽然能为孙权出谋划策,但临敌反应却无比退钝的东吴谋豆形象。实际上,真实历史中的鲁肃,真的就是这副样子吗?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中对其描写为:“肃为人方严,寡于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整齐,禁令必行,虽在年阵,手不释卷。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

真实历史中的鲁肃,不仅熟读兵法,足智多谋,本身也是身形魁伟,善击剑骑射,是一个文武双全的盖世将才。并非如《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文文弱弱,一副手无镇鸡之力的书生模样。

鲁肃效力东吴的时候,一直极力维护孙刘结盟,为东吴的稳定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周瑜临死之前,曾向孙权提出;接替自己的最佳人选就是鲁肃,而事实上,鲁肃也确实担当起了东昊三军统帅这一重担。

历史上的“单刀赴会”在《三国志?吴书?鲁肃传》中有详细的记载: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孙刘两家因荆州一地而剑拔弩张。而此时,北方的曹操却隔岸观火,只等到鹬蚌相争,他好坐收渔利。就在在战争一触即发的危急时刻,鲁肃为了维护大局稳定,提出将荆州守将关羽约到两军之间进行谈判,并不顾属下的劝告,执意单刀赴会与关羽交涉。

谈判桌上,鲁肃不畏关羽素有威名,据理力争,对于关羽的推诿狡辦之词并不买账,言辞恳切,不卑不亢,先陈述了孙权当初借荆州给刘备的仁慈之举,又痛批了刘备得西川而不还荆地的不义行为,最后又以忠君大义来劝解关羽应劝主行义,不该纵容刘备这种无赖的行为。

面对鲁肃的慷慨陈词,《吴书》中以一句:“羽无以答。”尽数关羽理屈词穷的窘态。

在鲁肃的全力争取下,孙刘两家以湘水为界,划荆州而分治,总算免去了一场兵祸。

或许有人会不服气,既然这件事情是在《吴书》中记录的,自然要极力美化东吴的谋豆,而丑化蜀将关羽。

然而,如果“单刀赴会”真的是关羽的一次壮举,那么在《蜀书》中自然要大书特书,以彰显蜀将神威。但是翻开《三国志?蜀书?关羽传》,通读整篇,却无一言提及这次两军阵前的谈判。

自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作《史记》后,历代史官都效份太史公的春秋笔法,在君主公侯的个人传记中只写其正面形象,而在其他文章中注重隐笔的侧面描写。如果说“单刀赴会,真的是关羽的一次壮举的话,又为什么在鲁肃的传记中有如此细致的记述呢?

因此说,历史中的“单刀赴会”,主角根本不是关羽,而是东吴的三军统帅鲁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活...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最为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朝代对我们后人来说,留下的谜题不多。因...
原创 “...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一个叫任伯安的吏部小吏利用职权之便记录了康熙朝大大小小官员的短处和隐私。可以说上...
原创 吴... 大明王朝之所以灭亡,主要是因为国内局势混乱,国外还有着强大的后金窥觑,而李自成之所以在打败大明帝国以...
原创 “... 康熙晚年的“九王夺嫡”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最终以皇四子胤禛胜出,登基为帝,是为雍正皇帝。雍正皇帝在位十...
原创 整... 朱元璋作为大明王朝的建立者,他的出现是对于封建等级制度的冲击。因为封建时期在高强度的等级制度社会中,...
原创 得... 1908年11月14日,北京城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氛围中。南海瀛台内,光绪皇帝卧病在床,生命正在走向终点...
原创 谁... 谈及清朝的顺治皇帝,最为人称道的便是顺治帝与董鄂妃的爱情故事,顺治帝对董鄂妃的深情和专一,成为封建宫...
中华民国当十双旗币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华民国成立。为了满足新政权下货币流通的需求,双旗币当十铜元应运而生,取代...
原创 四... 网罗各种话题,分享多样讨论 用天马行空的思维,写独树一帜的评论 看一看、想一想、聊一聊 专注于每天都...
原创 若... 前言 “康乾盛世”,一个被历史反复提及的词组,象征着清朝国力鼎盛的巅峰时期,然而,盛极必衰似乎是历...
原创 照... 导言 李莲英看起来那么丑为何慈禧还那么喜爱他,由于李莲英达到了慈禧对宦官的全部“幻想”,所以说,对于...
原创 晚... 这一张是晚清时期,一支由外国人协助训练的清朝炮兵部队! 这是手持火枪的清军在训练时的照片,从图上看...
原创 皇... 皇太极为何改国号为“清”?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
原创 他... 导语: 1946年,华北日报有一位校对女工,因为端庄文雅而且手脚利落,得到了上司的欣赏。知道她尚未结...
原创 民... 在民国那个乱世的年代,新思想和封建迷信碰撞出火花,以至于出现了许多才子佳人和有识之士。 一如惹人羡慕...
原创 宋... 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中原爆发了宋江农民起义,宣和二年(1120年),又爆发了方腊农民起义。...
原创 包... 包拯,我们家喻户晓的人物,被后人称为“包青天”,他的清廉与刚正,至今仍为世人称颂。中国历史绵延几千年...
原创 如... 明朝晚期,国力陵夷政治腐败,年青的崇祯面对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困局,拾掇完树大根深的阉党魏忠贤以后,又...
原创 光...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能够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会每天为您更新更多精彩故事、分享...
原创 多... 多尔衮十世孙向国家索要故宫,称是自家祖产,老朱后人:我向谁要 黄马褂与旧王朝:一个“多尔衮后裔”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