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并不是隋炀帝开凿的,这是一个最容易错误的历史常识
迪丽瓦拉
2025-08-04 22:33:35
0

京杭运河,全长1794公里,北到北京,南到杭州,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中国古代南北运输的大动脉。一提到京杭运河,许多人都认为京杭运河是隋炀帝杨广开凿的,并将京杭运河的开凿作为隋炀帝的千秋功绩。但如果了解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后我们才发现,隋炀帝根本不是主持开凿京杭运河之人。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京杭大运河就基本形成了。这并不是骇人听闻,而是史实。京杭运河,也就是北到海河,南到江南的大运河,串联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而这个基本在战国就已经实现了。

春秋末期:南北运河已经形成

春秋末期,吴国为了灭楚国,就开在了三江之一的胥河,连通了太湖和长江;为了北上称霸,先后开凿了邗沟、荷水,将长江、淮河、济水、黄河四大水系联系在了一起。这时候,黄河就是在海河水系入海的,而黄河故道的基本就是后来北运河的雏形。

江南运河的雏形也是吴国开凿的。根据《越绝书·吴地传》记载,吴国首都有一条运河“古吴故水道,出平门,上郭池,入渎,出巢湖,上历地,过梅亭,入杨湖,出渔浦,入大江,奏广陵。”根据《中国水利史稿》的研究,这条古吴故水道,就是从苏州向北出发,到达长江。

吴国地处于江南地区,这里水网密布,因而非常重视水上交通。《史记》记载“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是吴国打通了中国主要河流的运输网络,这一笔光辉的历史不应该被抹去。

因为南北水运交通的打通,使得运河两岸的城市迅速崛起。当时的陶邑,因为处于黄河、淮河水系的枢纽上,因而成为了最繁荣的城市之一,史称“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战国时期,魏国又在中原大规模开凿运河,进一步密切了黄河、济水和淮河之间的运输网,形成了鸿沟运输体系。下令开凿鸿沟水系的君主不是别人,正是魏惠王,正是他迁都大梁,是他将大梁建设为战国时期的交通中心。除了大梁之外,分布在鸿沟周边的大都市还有彭城、商丘、睢阳、荥阳、寿春等。《史记》记载“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

战国时期的鸿沟网络

大运河的形成,让南北的经济交流更加密切了,也加速了南北文化的融合,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民族认同。战国末期,秦国发动了统一战国。秦国军队所到之处,基本都是水运网络覆盖的地区。因为水运网络大大降低了粮食、军队运输的成本,减少了统一战争的阻力。

此后,历朝历代都会对这些运河进行疏浚,或者改道,甚至新开凿一些运河。汉朝就疏浚了鸿沟中的部分河道,称之为“汴河”。后来的曹魏、北魏、北周等北方王朝也在不断疏浚河道。在统一的时代,南北河道更加畅通;在分裂的时代,南北河运可能不那么畅通,但总体也可以通航。例如东晋的北伐军队就经常沿着运河进攻到北方的河南、山东一线。

隋朝统一南北后,就开启了全国性的运河疏浚工程。我们常说隋朝开通大运河,这是不对的,应该是隋朝疏浚了运河网络。而且不是所有的运河都是隋炀帝疏浚的,其中有一半是隋文帝时期疏浚的。例如584年,隋文帝下令开凿广通渠,而这条运河实际上就是汉朝开凿的漕渠。587年,隋文帝下令开山阳渎,实际上就是疏通春旗时期开通的邗沟。

隋炀帝上台后,对运河的疏通加快了,主要疏通的运河有通济渠、永济渠、江南运河。通济渠,就是古代的鸿沟或者汴河系统;永济渠,就是古代的黄河故道。当然,疏浚这些河道也是一项大工程,耗费的人力也是惊人的,这一点不可否认。例如疏浚通济渠这个工程就“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

由于隋朝疏通运河的标准很高,因此对后世影响很大。由于泥沙淤泥等因素,中国的运河都需要不断疏通,不然很快就无法通航了。所以唐朝、北宋就是在隋朝疏通的运河网络上继续疏通。由于前面的基础性工程已经被隋朝干了,所以唐朝和北宋只需要进行了一些简单的维护、疏通工作就可以了。因此,唐宋的运河网络都是在隋朝基础上建立。

如果将中国的运河历史分为三个时期,那么第一个时期是春秋到南北朝时代,这个时期的运河是吴国、魏国开凿完成的,是他们奠定了中国运河网络的主干。从隋朝到北宋是第二个时期,这时候,隋朝全面疏浚运河体系,使得运河的作用进一步扩大。第三个时期,则是元明清时期。

南宋时期,由于黄河“夺淮入海”,导致过去的运河网络基本被淤积,南北航运备受影响。元朝建立后,为了将江南的粮食运输到大都,于是就下令开凿了会通河,将大运河取直。从此,运河从北京到杭州就不需要绕道河南了,而是形成了一条相对更短的线路,这条运河现在叫做“京杭运河”。

元朝除了开通了会通河之外,还开凿了胶莱运河、济州河、通惠河,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大规模开凿或者疏浚运河的王朝。元朝开凿的运河体系奠定了明清两代的水运格局。由于运河被取直了,因而过去的鸿沟水系、通济渠逐渐就被遗忘了,逐渐走向了衰落,在黄河一次次的泛滥中最终变得无法通航。

综上所述,京杭大运河并非隋炀帝开凿的,隋炀帝只是疏通过南北大运河。在隋朝之前,中国南北大运河早就形成。历朝历代都有疏通和新开通运河的事件,但隋炀帝为什么最为出名呢?主要的原因是隋炀帝开运河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因而被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久而久之,人们认为运河就是隋炀帝开凿的。实际上,春秋时期的吴国才是中国南北运河的奠基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郭... 郭松龄发动的这场反奉战争,虽然是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它在中国人民反对奉系军阀统治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原创 清... 纵观中国上下5000年历史,每次改朝换代,作为皇亲贵族的都避免不了一波血洗,比如大明王朝灭亡之时,大...
原创 清... 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仕途登步如登天”。 这句话不光是放在古代时期,即便是放在当今社会,也依然被认...
原创 秦... 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中国最伟大的皇帝秦始皇病逝在了沙丘 。同年,长公子扶苏被下诏赐死,蒙...
原创 他... 历史长河中,许多留下了光辉战绩的将星,青史彪炳,震古烁今,至今被人们所称道, 如汉代暗度陈仓的韩信,...
原创 汉... 文:潇潇 编辑:潇潇 引言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 他的统治时间长达五十四年 , 是汉朝最长...
原创 胡... 关于胡适,很多人能想到的就是他曾当过北大的教授 他是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好像他跟外交没有...
原创 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
价值几十万的北洋造光绪元宝是什... 北洋龙银币,清代晚期铸造最多的银币之一,其铸造精美,成色足,流通广泛,深受商民喜爱,其中北洋26年是...
原创 秦... 秦始皇嬴政(259公元前-210公元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不仅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
原创 晚... 庚子国难时,慈禧一路逃往西安,整个颠沛流离的过程中,有三个人是她心中暗暗感激的。一是袁世凯,二是岑春...
原创 慈... 因头条改版,增加了广告解锁功能,当广告打开后,静等5秒钟,您再伸出发财小手,点击右上角的叉号关闭,就...
原创 朱... 中国的对联文化由来已久,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对子,传诵至今。但究竟哪一幅对联才是中国的“第一联”...
原创 溥... 文/思源 专家说文物画中人是位皇帝,此人说:不对,这是我爹,我会认错? 两千多年来,中国先后出现过四...
原创 活...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最为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朝代对我们后人来说,留下的谜题不多。因...
原创 “...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一个叫任伯安的吏部小吏利用职权之便记录了康熙朝大大小小官员的短处和隐私。可以说上...
原创 吴... 大明王朝之所以灭亡,主要是因为国内局势混乱,国外还有着强大的后金窥觑,而李自成之所以在打败大明帝国以...
原创 “... 康熙晚年的“九王夺嫡”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最终以皇四子胤禛胜出,登基为帝,是为雍正皇帝。雍正皇帝在位十...
原创 整... 朱元璋作为大明王朝的建立者,他的出现是对于封建等级制度的冲击。因为封建时期在高强度的等级制度社会中,...
原创 得... 1908年11月14日,北京城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氛围中。南海瀛台内,光绪皇帝卧病在床,生命正在走向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