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的“野”官,李卫!
迪丽瓦拉
2025-06-05 21:33:09
0

自古有句话说:英雄不问出处。在清朝时期,为仕途奔波的人大致分为两种,除了循规蹈矩的科考,另一种就是花钱捐官,只要你有钱,就可以得到一个官职,那这些官员里面也就会大致分为两种现象,正规科考进入仕途的人呢,做事大多有些死心眼,除了按规矩办事就是做事不懂得变通,另外一种捐出来的官呢,文化造诣不高,在实际办事的时候就会有所局限。

但在清朝雍正时期,就出了这么一位文化造诣不高,但做事却绝顶聪明的小哥-李卫。

在《雍正王朝》及《李卫当官》剧中,李卫是一个街头混混出身,为什么呢这么说呢?因为据史料记载,李卫的言谈举止真就是一身江湖气的极品混混,还有一种说法是李卫家境富裕,是个纨绔子弟公子哥,但无论是哪种出身,都离不开混混的形态,但就是这么一个不学无术的混绔小哥,却成为雍正皇帝最信任的心腹。

李卫这个人啊,从小不识几个大字,但做事头脑却十分灵活,也许是因为他没读过书,所以没有被书中的一些大道理禁锢思想,从而他做起事来就不会畏手畏脚,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没那么多瞻前顾后,规划他的当官风格,那就是一个字:野。

李卫从小长得特别有意思,跟据清朝笔记记载,他身材魁梧,膀大腰圆,臂力过人,完全是一个武夫的形象,体型像武夫,但偏偏皮肤白皙,又很像文人,皮肤白皙,可又满脸麻子跟癞疤,总之,就是长得既矛盾,又纠结。

李卫大字不认得几个,仗着家里有些钱,给自己捐了个官儿-兵部员外郎,当时清朝廷,各个部门的人员数都有定额,超出这个定额的,就被成为员外郎。

员外郎因为不在定额内,所以也就没有固定的工作,往往就是打打下手,做点杂活儿罢了。李卫在兵部打杂两年多,才熬出头,被调到户部做户部郎中。

户部郎中是正五品的官,虽然是正五品,但在高官云集的京城,实在是算不了什么,但李卫却在这个位置上做出了一件令人刮目相看的大事件。

当时朝廷方面在大力推行财政改革,其中一项就是火耗充公。当时国家给各级官员发的工资都比较有限,各级官员就通过其他途径来自行创收,这种灰色收入国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而形成了官场的一种潜规则。

由于地方上收到的碎银子,上交国库的时候都要进行熔炼,铸造成大锭的银子,在熔炼过程中会消耗掉一定质量的白银,这被称为“火耗”。而上面讲到的这种灰色收入,各级官员就以火耗的名义,扣了下来。

国家不但不允许火耗的存在,甚至还给各级官员规定火耗的收取比例,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种制度性的腐败。康熙晚年期间,为了挽救增强中央财政,因此罢除所有火耗,推行火耗充公。

这么一来,就触动了很多官员的利益链,推行连连遭遇阻碍,任务派给好几位官员,都没有实际进展,最后这个任务转来转去转到了李卫这,李卫可没管那么多三七二十一,大刀阔斧、雷厉风行的干起来,效果还异常的好。

其实李卫也不是神仙,那么多老臣官员没有成功的事情,怎么他就能顺利完成了呢,期间他也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有一位主管吏部的亲王,每收一千两钱银,就要加收火耗十辆,李卫的官小权小,不能跟亲王来硬的,就只能好好劝阻,但亲王哪会把他这个芝麻大的小官放在眼里,依旧我行我素。

李卫一看不能来硬的,软的又不管用,眼珠子一转,想了条妙计对付这位亲王。

他派专人打造了一只箱子,摆在办公处人最多,最显眼的地方,并在上面写上大字:某某亲王的火耗银子,然后把每次应该交给亲王的火耗,都存在这个柜子里面,让他自己来领。

人都是要面子的,身为亲王就更不用说了,又是皇帝亲自下的命令,亲王看到李卫使出这么一招,也就不好意思厚着脸皮往枪口上撞了。

李卫的这个举动,被四阿哥胤禛尽收眼底,不久,康熙驾崩,胤禛即位,是为雍正皇帝。雍正最欣赏李卫这种勇于任事,敢想敢做的官吏,一继位就把他提拔为云南盐驿道,第二年升为布政使,第三年破格提升为浙江巡抚。没几年的时间,李卫就坐上了浙江总督的高位。

李卫当上浙江巡抚后,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当时,各省钱粮亏空甚多,雍正下令彻查,李卫找到幕僚们商议:我们浙江,是否请旨让钦差大臣下来查呢?众人纷纷反对:浙江各县,有不少亏空严重,钦差一查,大人难免要丢乌纱帽啊!

李卫一笑:不让钦差下来查,皇上肯定对浙江不放心,躲是躲不过去的,那就不如迎着皇上,主动请钦差大臣下来检查,另外我再给皇上奏一本。

李卫果然给皇帝上本,请求钦差来浙江调查,另外又说:我恐怕钦差大臣犹如空降兵,再浙江无依无靠工作不好展开,我请求协助钦差大人一起查。

好一招以进为退,雍正一看,别的省份对于此次调查都是避之唯恐不及,李卫却偏偏赶来主动请缨,对于浙江就放了一半的心了,又对李卫的配合度十分开心,于是自然准奏。

李卫得到诏书,赶紧以过生日为名,让各地县官去他家祝寿,喝完酒,李卫把这些人召集到密室:皇上这次要派钦差大臣下来检查各县亏空,你们自己的县亏空多少,自己心里应该有数,千万不能瞒我,钦差马上就到,我能救你们。

钦差随后而至,彭维新,铁面无私而闻名,他之前在各省已经查出了不少问题,这次来浙江,也准备好好治理一下本地的官吏。

李卫给彭维新接风,第一件事情就是拿出了雍正的诏书,让彭维新知道李卫会与他一起督办浙江地区,彭维新一看李卫有诏书在手,气势上顿时矮了几分。李卫与彭维新喝酒,闲聊中,李卫说自己性子太急,每次与同僚合作办案,总是要闹矛盾,于是彭维新说:这样吧,咱俩分县而查,这样就不用在一起办案了。

于是他们两个抓阄定方向,李卫抓的纸阄都是提前做过手脚的,他负责的县都是亏空比较严重的,而彭维新抓到的阄,都是亏空较轻的县。

于是,浙江省的亏空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两人把结果上报朝廷,雍正十分高兴,认为李卫果然是个人才,随后便给李卫加官为太子太保,浙江各级官员也都各升一职。

李卫虽然没什么文化,是个粗人,但他粗中有细,之所以可以平步青云,不仅在该狠的时候心狠手辣,在该软的时候也是礼贤下士,虽然肚子里墨水少,但责任心强,勇于担当,办事不拘小节,精明强干,自己没墨水,但可以雇佣有墨水的人为自己效命,真正做到了做大事者不拘小节的概念,堪称清史中一位进退有度的奇葩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在解决香港问题的时候,邓公说了这样一句话,“中国领导人绝不做李鸿章”,老人家的本意是针对香港问题,却...
原创 先... 绵延逶迤的五岭山脉将广东和广西大部分区域与中原分隔,在古代恶劣的交通条件下、它们与内地的交流很少,所...
原创 美... 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众所周知,四大文明古国有: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
原创 如... 现代人的婚礼,几乎是靠天价的彩礼来支撑场面,所谓的天价彩礼,不仅要有车有房,还需要高达数十万的礼金,...
原创 蒙... 蒙古国向我国寻求帮助,我国一直秉承着互帮互助的原则,在国际上也经常帮助一些国家,但是这次对于蒙古国的...
原创 “... 大家都知道美国喜欢打代理人战争,在全球扶持了很多小弟。 然而随着国际社会的运转,美国这套代理人战争的...
原创 她... 她叫万卫芳,如若不是曾经的爱人穆旦,与一代武侠小说开辟者金庸又有亲缘关系,那她在这一民国百年轰轰烈烈...
终究还是日本人!矢野浩二吃了2... 文|奇之慧 编辑|奇之慧 “日本人终究还是日本人!” 活跃在中国娱乐圈的日本人矢野浩二靠着“爱中国”...
原创 李... 天王石像唐上海博物馆藏 01 和其他造反派头头不同,刘武周的出场方式是帝王级的。 根据《两唐书》描述...
原创 两... 1945年二战结束后,身为战败国的德国,被迫接受各同盟国的分区占领,由此为之后的分裂奠定了基础。19...
原创 印... 在印度经常发生着各种神奇的事情,有连体人的存在,各种奇怪的苦行僧,他们的宗教信仰特别浓厚,有着各自的...
原创 宋... 我们生活在现代的人,既有大名,又有小名,有的人还有网名、笔名。而古时期的普通百姓,有的人甚至随便用个...
原创 黄... 三国演义中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之乱,虽然这场暴动没有推翻东汉朝廷的统治,但是它开启了乱世的帷幕。黄巾起...
原创 《... ?提到《金瓶梅》中比较风流的人物是谁,可以说西门庆算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当潘金莲第一眼见到西门庆后,便...
原创 广...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东晋末年,陶渊明一首《饮酒》,可谓道出了中国隐士文化里的完美境界所在。 ...
原创 康... 导语:我们都知道清朝建立初期实行和蒙古族进行联姻的政策,因此在我们的印象之中,也许都认为清朝与蒙古族...
原创 皇...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君主,同时他也是历史上出生最低的皇帝,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虽然多,可以说成功并且建...
原创 中... 我们看有关古代影视作品的时候会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有时候古人全部都是坐在地上的,大家都是席地而坐的...
原创 军...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代价,偷袭了美国珍珠港,美军伤亡3000多人。除了...
原创 赵... 中国历朝历代的官服都有所差异,其形制完全取决于开国君主的个人喜好。而要说起最为怪异的官服,就要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