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若没有杀永历帝,还会被削藩吗?吴三桂死后,康熙一语道破
迪丽瓦拉
2025-06-05 22:33:38
0

有什么样的历史环境,就会造就什么样的历史人物,这是相辅相成的。

故而历史环境越复杂,出现的人物,也就往往越让人看不懂,吴三桂就是这种情况。概括说来,至今在他身上还留着两大谜团。

其一:为啥选择投降多尔衮?

把明朝的覆灭归咎于吴三桂,是小说家的演义,这点应都清楚。因此吴三桂第一个让人看不懂的谜团,就是在明朝覆灭后,面对李自成和多尔衮的招降,他选择了多尔衮。

李自成很诚恳,开出的条件也很实在,让人拿着吴三桂老爸吴襄的亲笔信,带着好几万两银子,许诺吴三桂一旦归降,必封侯还是

父子并封

多尔衮却是狂画大饼:“

封以故土,晋以藩王,使之子孙世代永享富贵。

”瞅瞅这句,老油条应一看就明白了,这纯属画大饼,没一句实诚的!

再者以吴三桂的汉人身份,辅之以李自成这实在的条件,他理应归降大顺才合理。哪料吴三桂却选择了多尔衮。有人表示:这是因陈圆圆被刘宗敏霸占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你若信了,无可厚非。不过就怕吴三桂会急眼在老爸和小妾之间,我吴三桂会选择陈圆圆吗?须知,李自成是确信吴三桂投降多尔衮之后,才杀掉了他老爸,而不是之前也就是说,李自成一直期待着吴三桂。

所以才说这是吴三桂的一个谜团,已没人能说得清楚了。至于笔者的看法则是,就是因多尔衮画大饼,吴三桂才选择了他。为啥?很简单,画大饼是“高端技术活”,给实利或好处却人人都会。

诸位可以想想自己,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公司,是不是都往往醉心于“大饼”,而忽略了“实利”?人啊,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就如吴三桂那没谱的“冲冠一怒为红颜”被人们相信,是一个道理的。

其二:为啥吴三桂非要杀南明永历帝?

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当时都逃到了缅甸,完全够不成任何威胁了。同时清廷也表示了:打住打住,都打了这么多年仗,享受享受不行吗?就算不能“接着奏乐,接着舞”,但也该好好经营天下了吧。

哪料吴三桂却不答应,还上了一个《渠魁不翦三患二难疏》。总的意思就是说:永历帝一日不除,大清一日不得安宁。

吴三桂这坚决态度,都让洪承畴看不懂。因为他曾告诫吴三桂:“

若要安,不可使云南一日无事

”。意思就是说:必须要留着永历帝,如此你才能安稳在云南,别干“兔死狗烹”的傻事!

正是在吴三桂这坚决态度下,清廷这才改变主意。最终吴三桂把永历帝生擒回来,然后用弓弦勒死了大明朝的最后一点火星,由此彻底熄灭。

显然吴三桂此举,是主动干了件“兔死狗烹”的傻事。而以吴三桂的智商,他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却为何还非要反其道行之?依然是一个谜团,至今众说纷纭。

有一种解释是,这是吴三桂向清廷表忠心。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估计大多数人会表示:这仅仅是表层现象,非真实原因。因为吴三桂后来又反了清廷与其相信吴三桂有忠心,还不如相信陈圆圆是烈女呢。

还有一种解释是:清廷表示打住,不追杀永历帝了,就是表示该重新洗牌了,吴三桂也就该挪窝了。所以吴三桂才阻止,并以杀掉永历帝为筹码,换来了自己“永镇云南”的待遇。

这种解释,比第一种要犀利和合理,却也照样不能完全解释得通。因为就算是如此,也没有挡住后来的康熙削藩,等于还是要让吴三桂挪窝,并一下子逼反了吴三桂。因此这就引出了一个话题:若是吴三桂若没杀永历帝,康熙还会削藩吗?

其三:康熙一语道破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康熙削藩的理由,归结起来就一句话:大清养不起吴三桂了。

那么事实呢?也是如此,当时大清一年的财政收入是不到4000万两白银,养吴三桂却要耗费900万。所谓,地主家也没余粮,康熙削藩是必须的。区别仅在于是吴三桂活着时动手,还是死了后再动手。

显然吴三桂死后再动手,是最把稳得。那么康熙为啥不再等几年?这就是所谓年轻气盛的结果。

康熙并非开国之君,而且清朝是趁着李自成灭大明的混乱之时,一举席卷了天下。这些原因就造成了,康熙一直认为“

满洲甲兵,系国家根本

”。也就是说,八旗子弟天下无敌,各个一个能打十个!

吴三桂却知道一切,他是经历者,也更知道并非“明军或闯军无能”。所以他就把这种思维,也套在了康熙头上:认为康熙也会这么认为。所以只要熬过了顺治,我还活着,你康熙就不敢削藩。

再说明白些就是:隔代人的思维打了结!康熙想不到吴三桂真敢反,吴三桂没料到康熙这么愣。

结果两方一交手,康熙被打清醒了。在“永安决战”中,康熙眼中无敌的八旗,被打得惨败。比如,从一品大员,满洲正白旗都统宜理布,正二品大员,满洲正蓝旗护军统领哈克山,战死!大批八旗武将也都阵亡

这一战天下震动,正当人们认为,吴三桂会席卷天下之时,吴三桂却死了!这可谓是转折!

康熙这才缓过魂来,在自己的起居注中写道:

八年之间,兵疲民困,幸上天眷佑,祖宗福庇,逆贼遂尔荡平,倘复再延数年,将若之何?

出自《康熙起居注》,康熙20年,12月

意思就是说,幸亏吴三桂死了,若是他在多活几年,我都不知道该咋办了!从此康熙算成熟了,又写道

: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

不过吴三桂造反,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好现象,那就是康熙满人从此对汉人,开始变得客气了,收敛了许多

但无论怎样,从事后的结果反推:若吴三桂没有杀永历帝,康熙依然会义无反顾选择削藩,跟永历帝是否活着,关系已经不大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镇... 袁崇焕死前是抵御后金军防务的地方最高领导蓟辽督师,宁远大捷虽然没有史书上吹嘘的成果那么大,却的确是努...
原创 清... 雍正帝,是清朝历史上一位充满无尽谜团的皇帝——关于他如何上位、如何迫害兄弟、如何逼死母亲、如何日理万...
原创 清... 我国古代时期经历了各个朝代,每个朝代都是封建王朝,皇帝是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人,作为统治者,皇帝是否清...
原创 清... 我们都知道,相对于现代男子而言,古代男子确实在某些程度上来说比现代男子幸福多了。毕竟在古代,那时的男...
原创 岳...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一首《满江红》,道不尽岳飞的壮志激昂及对国家的赤胆忠诚。 而年初...
原创 靖...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这场...
原创 一... 一手烂牌,对方还有“王炸”,这3位帝王逆势而起,盘活了局势,堪称千古一帝。 一、元世祖忽必烈 1、自...
原创 南... 文/格瓦拉同志 虽然说天下没有不亡之国,但等到一个朝代或帝国灭亡时刻真正到来时,其画面之惨烈所带来的...
原创 朱... 当你在餐馆吃饭时,发现一根头发会怎么做?大部分人想的是投诉,而明太祖朱元璋在碰见这件事的反应是直接下...
原创 原... 锦衣卫和东厂建立于明朝,明朝建立的初期还比较动荡,明太祖为了加强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心权力制度,设立了一...
原创 明... 史书记载,永乐四年七月的时候,明朝的藩属国安南反叛了,即现在的越南北部地区。都知道,安南由“中国的第...
原创 清... 金猪拱门,紫燕迎春,猪年春节即将到来。在我国众多的传统民间节日中,论及隆重程度,春节稳居无可争议的魁...
原创 满... 在清朝历史上,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一个是努尔哈赤,正是他团结了整个女真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汗国,这...
原创 原... 古人曾形容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为:“华清笙歌霓裳醉,贵妃把酒露浓笑”,可见历史上真实的杨贵妃到底有多...
原创 明... 提明朝,大多数人第一印象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和亲不纳贡”。 简而言之,硬骨头,硬到崇祯帝吊...
原创 汉... 汉景帝时期,西汉曾经爆发过著名的“七国之乱”,在大将军周亚夫的帮助之下,汉景帝得以在三个月的时间之内...
得位不正的宋太宗,如何证明自己... 公元976年11月14日(农历十月二十),宋太祖赵匡胤在宫中驾崩。次日,其弟、晋王赵光义(赵匡义、赵...
太原发现一处北魏后期精美石窟 近日,山西太原磺厂村发现一处北朝后期石窟,据学者考证,为目前已知太原市范围内开凿时间最早的石窟,具有...
原创 沐... 沐府 明朝,是我国专制皇权达到极盛的时期,君主的权力无限膨胀,无论是军事上还是思想上的僭越,都是不允...
原创 原... 古往今来,对于忠诚的描写很多,而明朝第一忠臣于谦,绝对算得上真正意义上光明磊落的官员。 在其被冤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