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到底输在哪儿了?李宗仁、杜聿明的结论很一致:不会当老大
迪丽瓦拉
2025-06-05 22:33:22
0

一从十大败因到三大罪魁祸首

对蒋介石兵败大陆,公认的理由是:他逆历史潮流而动。更通俗解释便是,失去了民心支持!所谓:失民心者失天下,自古莫不如此。

但对于蒋介石个人来言,却不这么认为。在他败退台湾之后,一贯善于在日记里自我总结和反省的蒋介石,便一口气找出十大败因。但笔者看过后,却总有股子想笑的感觉咱先来看看是哪十条

其一:外交失败。其二:误学民主。其三:军事失败。其四:党内分裂。其五:经济失败。其六:自我骄傲。其七:太过仁慈。其八:信仰不坚定。其九:队伍坏了。其十:社会崩溃。

很明显,这“十大败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第一和第二条,总体上属于外因。其余八条,则都是内因!咱先看这八条内因,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不是我蒋某无能,而是他们太可恨!

如“太过仁慈”,蒋介石给出的事例,是他被囚西安那档子事,“

亦是国人与同胞召其抗战

”,反而遭了暗算。同时还有国民党各派系的争斗,我蒋介石那么仁慈的容忍你们,可你们却在背地里坑害我,以至于都丢了总统宝座显然,这是指李宗仁了。

也就是说,蒋介石的这八条内因,几乎都能找到李宗仁的影子。如“军事失败”,这里面有白崇禧的贡献。“党内分裂”,这个更是针对李宗仁了,而“队伍坏了”“社会崩溃”等也是如此。

只有这“自我骄傲”,仿佛是专指自己。不过问题是我怎么总觉得,一不小心还能绕到李宗仁身上?

那么两条外因,是指谁?熟悉历史的都应能推测出,就是斯大林和马歇尔!蒋介石认为,这两人一个给予共军支持,一个严重拖累自己后腿。让我蒋某人无法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比如对马歇尔,蒋介石就认为:抗日战争胜利后,都是他逼着我搞什么民主和谈,把我忽悠了。否则我早就平推了共军,根本就不会给斯大林支援东北共军的机会。

所以,蒋介石这“十大败因”,无非是对李宗仁斯大林和马歇尔的批判,认为这三人是三大罪魁祸首。

不过必须要指出的是,这是蒋介石在1950年时,日记里的反思。与其说是反思,不如说是,他在困苦不解和愤怒难当中的,非理智“偷偷爆发”,自然看上去就有股子想笑的感觉。

这点很好理解,看下功德林里,蒋介石的那些爱将和大员们,为啥后来大部分都开始接受改造了?因咱志愿军打胜了抗美援朝之战!

蒋介石也是如此,在得知上甘岭战役,我们志愿军获胜后,他说了一句: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解放军的对手了!

这代表着蒋介石终于看清了历史大势,开始回归现实。

所以没有抗美援朝的胜利,许多问题是没法彻底解决的,对蒋介石到底输在哪儿的反思,也是如此

二杜聿明李宗仁的结论很一致

随着抗美援朝的胜利,蒋介石开始认清历史大势的同时,功德林里的诸多战犯同学,也发生了转变,开始认真撰写材料,交代一些历史问题了,杜聿明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那是1948年的8月3日,蒋介石在南京军事会议上发火了,质问诸位手下:为什么共军那么积极主动,你们却是抽一鞭子才走一步?

蒋介石都说得如此直白了,他的心腹爱将杜聿明便心领神会,不久后就制定出一个作战计划:

趁匪华东及中原野战军分离之际,集中国军主力,先寻求陈匪一部,予以击灭后,再进而击灭其主力同时以华中国军主力,在豫西方面发起攻势,以牵制华中地区刘匪伯承部

须知此刻粟裕大将的淮海构思还没完成,也就说这对蒋介石来言,是一次改变历史的机会!那么杜聿明的这个作战计划,蒋介石是咋回复的?只一句话:

待研究后再决定!

几天后杜聿明又来找,蒋介石表示:我是同意的,但你先征询一下顾祝同啥意见!杜聿明连忙表示:“

我已见过顾总长,总长说请委员长批准后才可以实施。”

蒋介石这才批准:

此案可行!交顾总长核办

。哪料顾祝同看到蒋介石批复后,却踌躇不决,又表示:再开会商讨一下。果然没两天,蒋介石变了主意,要求:

徐州国民党军此后二十一天至十一月六日一直停止在原来状态未动

。杜聿明则被调到东北去了

所以,杜聿明给蒋介石的结论是:

每日仅凭一次所谓官邸会报来决定指挥部署,或凭他本人灵机一动,乱下手谕。因之一切指示到了前方,不是过时失策,即是主观武断。前方部队长不遵从,即有违命之罪遵从则自投罗网。

所谓说多了都说泪,杜聿明淮海被擒,就是被蒋介石逼回了天罗地网。故而他的这句结论,其实就是一句话:蒋介石不会当老大!一个朝令夕改的老大,乱指挥,瞎发命令,不失败那才叫奇怪呢。

若不信,就对比下咱的毛主席,在《陈毅传》中,陈毅元帅曾说过这样一件,发生在井冈山上的事,如下:

战斗一发生了,毛主席就说:

我们走,你跟我来。让他们指挥员去指挥。我们在那里很麻烦,弄得指挥员很难下决心。你在那里,他要征求你同意,不征求你同意,独断专行,将来要受批评,打了败仗,说他目无党代表。要征求你的同意呢,商量来商量去,丧失时机,让他一个人在那里,当机立断,马上就进攻,或者是撤退,或者迂回,或者把预备力使用上去。避免多头指挥。实际上我们也没有实际作战的指挥经验,我们只抓作战计划,定下来就行了,以后就让他们有经验的人去搞

为啥共军越打越强,能那么积极主动?为何国军越战越衰,搞得鞭子抽一下才走一步?这就是答案!杜聿明最后看清楚了,而李宗仁则看得更清楚,曾如此说道。

如不听他蒋介石的命令,出了乱子,便更不得了。所以大家索性自己不出主意,让委员长直接指挥,吃了败仗由最高统帅自己负责,大家落得没有责任

跟杜聿明的结论一样,就是不会当老大!

对嫡系杜聿明如此操作,非嫡系李宗仁也是如此,自己懂的领域如此,不懂得也是如此。

比如蒋介石曾对政院秘书长魏道明,如此说:“

你们副院长各部部长,以为我不懂经济,其实我何尝懂外交。我的军事是苦干成的,今日外交的形势也是我们苦干的结果。如果你们懂经济,拿出办法来,否则就应听我的话,照我的意见做。”

所谓:没有人比我更懂,其实蒋介石才是真正的“懂王”。但问题是这是超级自信,还是极端不信任人呢?从最终结果后,只能说是:极端不信任人,把自己搞成了“孤家寡人”一枚,如此当老大,他焉能不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白... 一 白起,湄县人,很善于用兵,侍奉秦昭王。昭王十三年,白起任左庶长,带兵进攻韩国的新城。第二年,白起...
原创 明... 明朝迁都北京,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朱棣所下的命令。之所以迁都,主要是因为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之后打...
让文化流动起来:郑州商代都城遗... 近日,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开展“寻迹商都历史,感悟商都文化”活动。博物院社教队伍陆续走进南学街小学...
原创 苏...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一个国家的强大,那是很难持久的。即使再强大的超级大国,看似无法撼动,但是有时...
党史百年天天读 ·11月7日 重要论述 1945年11月7日 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给党内的指示,提出减租和生产是保卫解放区的两件大...
原创 扶... 公元前210年,公子扶苏自尽,葬于上郡。扶苏被逼自尽仅三年后,项羽破釜沉舟解巨鹿之围,随后巨鹿之战大...
原创 南... 蒙古对欧亚大陆的征服过程当中。南宋绝对是一个特例。蒙古对东欧,特别是中亚和中东的征服几乎是摧枯拉朽式...
原创 东... 西汉王朝被王莽从皇位上踹了下来后,就结束了西汉的统治,但是王莽也没能将新朝延续下去,被汉朝宗室后裔反...
原创 此... 刘备不愧为一代枭雄,一生不用赵云,直到死前赵云才得知真相 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看经典名著,三国演义就是...
原创 吉... 1962年春季,吉林省博物馆辑安考古队在洞沟地区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出大量南北朝时期的高句丽古墓。其...
原创 明... 我们看明朝的历史会发现,明朝有一个特别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倭寇之乱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特别是嘉靖年...
原创 杨...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初冬的长安特别寒冷,街巷异常安静,所有的生机都在北风中失去活力,包括树梢...
原创 民... 说到民国作家,不少人都会想起“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先生,殊不知当时民国的顶流写手乃是写下多篇畅销小...
原创 楚... 韩信作为西汉三杰之一,为刘邦扫灭群雄,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谓居功至伟。韩信天纵英才是那个时代最...
原创 华... 美国独立以后,并没过上预料中的好日子,反而陷入了混乱和动荡之中。邦联制的美国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
原创 为... 王莽的币制改革虽然内容繁杂、种类众多,但是根据发布的时间,以及具体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次。第一次是...
原创 历...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巴人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支。“巴人”古巴族人的简称,巴人善战,他们是中国少...
原创 李... 唐朝皇帝李世民当年,为争夺皇权发动玄武门事变。期间,他带人杀害自己的兄弟,事成之后逼迫父亲李渊交出权...
原创 韩... 韩信是因为不受重用才离开项羽的吗? 至少,现在大多数人这么认为。如果是小学生,这样认为是可以理解的。...
原创 宋...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