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吉林古墓壁画,解开历史之谜:难怪隋炀帝、唐太宗一定要灭高句丽
迪丽瓦拉
2025-07-31 11:33:21
0

1962年春季,吉林省博物馆辑安考古队在洞沟地区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出大量南北朝时期的高句丽古墓。其中,在编号十二的一处古墓中,考古学者们发现了两幅特殊的壁画,为隋唐两国持续攻打高句丽提供了新的视角。

高句丽,又作“高句骊”,或省作“句丽”“句骊”,是中国古代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公元前37 年,高句丽政权在今浑江流域建立,隶属玄菟郡高句骊县。一开始,高句丽人是汉朝的雇佣兵。但到了王莽时期,高句丽背叛了汉朝(新朝),在今天吉林地区建国。

与其他少数民族不同,高句丽人主要从事农业,而且具有相当的建筑天赋。在吉林和辽宁一代,高句丽人建立了大量易守难攻的山城。高句丽人这些山城为基础,不断蚕食辽东乃至朝鲜半岛的疆土。

公元4 世纪前期,高句丽占据整个辽东地区,与中原王朝以辽河为界。其后,高句丽将扩张的矛头指向朝鲜半岛,吞并了半岛北部。其后,高句丽向北降服了靺鞨诸部,步入了鼎盛时期。

从隋文帝到隋炀帝,一直矢志于歼灭高句丽国。特别在隋炀帝时期,曾多次征集数十万甚至130万军队,大举进攻高句丽。虽然声势浩大,但是隋军的进攻却多次被高句丽人建立的山城阻挡,就如海浪排在岩石上一样。

进入秋冬后,隋军因补给不畅和寒冷而被高句丽人击败,死伤数十万人。在隋高边境,到处都是高句丽人用华人尸骨堆积起来的京观。即使在唐太宗时期,隋军俘虏滞留于高句丽者,仍多达数万人之多。

隋炀帝以及后来的唐太宗为何对高句丽如此执着?为何一定要灭之而后快?

首先,高句丽具有强大的军事实力。相比于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高句丽的民族秉性非常特殊,主要以定居为主。相比于善于进攻的游牧民族,坚韧不拔的高句丽人非常善于防守。对于中原政权的领土,高句丽人以蚕食为主,依靠修筑山城堡垒不断推进。利,则吞并领土;不利,则退入山城。

根据史料《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记载:

八年(172 年), 冬十一月, 汉以大兵向我, 王问群臣战守孰便。众议曰:“汉兵恃众轻我,若不出战,彼以我为怯,数来。且我国山险而路隘,此所谓一夫当关, 万夫莫当者也。汉兵虽众, 无如我何,请出师御之。”

早在东汉时期,高句丽就形成了以山城为依托,抵御汉族政权进攻的策略,而且取得了极大的成效。从三国到五胡十六国,高句丽曾多次战败,连首都丸都城也屡次被攻破,但就是无法灭亡。等敌军退却后,高句丽人仍能重新占领山城,进而卷土重来。

根据考古发掘,辽西地区的高句丽山城多如牛毛,关城、哨城之间具有相当紧密的联系,可互为犄角。对此,史料也予以了应征。根据《新唐书·薛仁贵传》记载:

“薛仁贵既破高(句)丽于金山,乘胜将三千人将攻扶余城,……与高(句)丽战,大破之,杀获万余人,遂拔扶余城。扶余川中四十余城皆望风请服”。

如今在辽西发现的高句丽山城,确实多达五十余座。若任由高句丽人继续修筑堡垒,还不知会蚕食多少中原的土地。

更可怕的是,高句丽人不仅擅长于守,在攻的方面也不含糊。在集安洞沟编号十二的高句丽古墓中,考古学者们发现了两幅特殊的壁画。在壁画中,高句丽武士装备精良,武装到了牙齿。不仅拥有重甲步兵,还有人马俱披甲的具装甲骑。

得益于高句丽境内丰富的金属矿藏资源,使重骑兵保有量能和中原王朝不相上下。比如在安市城外的围战,唐军就缴获了数万匹战马和5000多领铠甲。

从南北朝到隋唐,重骑兵均是摧城拔寨的利器,是战场绝对的统治者。如果说山城是高句丽的盾,重骑兵便是高句丽的矛。高句丽先用山城阻挡中原政权的进攻,待其疲敝后,再用铁骑进行冲击,因此经常能够获胜。

按理说,重骑兵耗资巨大,高句丽为何能豢养如此多的重骑兵?这是因为高句丽占据了辽东、汉四郡这样适合农耕的领地,使该国的战争潜力远比突厥、吐蕃为大。《旧唐书·高丽传》载:

“高(句)丽国旧分为五部,有城百七十六,户六十九万七千。”

按照五人一户来算,高句丽人口就有350万之多。而后来的辽国,也不过500万人口。由此可见,若放任高句丽发展,必将成为隋朝和唐朝的巨患,不灭不行。

由于高句丽人的顽强,即使唐太宗也拿他们没有什么好办法。第一次征辽战役,虽然攻占了十多座城池,但仍无法将其灭掉。最终,唐太宗采取了一个毒辣招数:

“高(句)丽依山为城,攻之不可猝拔……今若数遣偏师,更迭扰其疆场,使彼疲于奔命,释耒入堡,数年之间,千里萧条,则人心自离,鸭绿之北,可不战而取矣。”

唐朝君臣意识到,高句丽有相当的农业基础,只要不断派遣偏师骚扰其农业生产,高句丽必不攻自破。之后,唐太宗派遣牛进达和李勣轮番进攻高句丽,果然打得敌国百业萧条。唐高宗时期,唐朝联合新罗灭亡了高句丽的盟友百济,随后又趁其内乱的机会,一举攻克平壤,终于完成了消灭高句丽的大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镇... 袁崇焕死前是抵御后金军防务的地方最高领导蓟辽督师,宁远大捷虽然没有史书上吹嘘的成果那么大,却的确是努...
原创 清... 雍正帝,是清朝历史上一位充满无尽谜团的皇帝——关于他如何上位、如何迫害兄弟、如何逼死母亲、如何日理万...
原创 清... 我国古代时期经历了各个朝代,每个朝代都是封建王朝,皇帝是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人,作为统治者,皇帝是否清...
原创 清... 我们都知道,相对于现代男子而言,古代男子确实在某些程度上来说比现代男子幸福多了。毕竟在古代,那时的男...
原创 岳...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一首《满江红》,道不尽岳飞的壮志激昂及对国家的赤胆忠诚。 而年初...
原创 靖...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这场...
原创 一... 一手烂牌,对方还有“王炸”,这3位帝王逆势而起,盘活了局势,堪称千古一帝。 一、元世祖忽必烈 1、自...
原创 南... 文/格瓦拉同志 虽然说天下没有不亡之国,但等到一个朝代或帝国灭亡时刻真正到来时,其画面之惨烈所带来的...
原创 朱... 当你在餐馆吃饭时,发现一根头发会怎么做?大部分人想的是投诉,而明太祖朱元璋在碰见这件事的反应是直接下...
原创 原... 锦衣卫和东厂建立于明朝,明朝建立的初期还比较动荡,明太祖为了加强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心权力制度,设立了一...
原创 明... 史书记载,永乐四年七月的时候,明朝的藩属国安南反叛了,即现在的越南北部地区。都知道,安南由“中国的第...
原创 清... 金猪拱门,紫燕迎春,猪年春节即将到来。在我国众多的传统民间节日中,论及隆重程度,春节稳居无可争议的魁...
原创 满... 在清朝历史上,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一个是努尔哈赤,正是他团结了整个女真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汗国,这...
原创 原... 古人曾形容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为:“华清笙歌霓裳醉,贵妃把酒露浓笑”,可见历史上真实的杨贵妃到底有多...
原创 明... 提明朝,大多数人第一印象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和亲不纳贡”。 简而言之,硬骨头,硬到崇祯帝吊...
原创 汉... 汉景帝时期,西汉曾经爆发过著名的“七国之乱”,在大将军周亚夫的帮助之下,汉景帝得以在三个月的时间之内...
得位不正的宋太宗,如何证明自己... 公元976年11月14日(农历十月二十),宋太祖赵匡胤在宫中驾崩。次日,其弟、晋王赵光义(赵匡义、赵...
太原发现一处北魏后期精美石窟 近日,山西太原磺厂村发现一处北朝后期石窟,据学者考证,为目前已知太原市范围内开凿时间最早的石窟,具有...
原创 沐... 沐府 明朝,是我国专制皇权达到极盛的时期,君主的权力无限膨胀,无论是军事上还是思想上的僭越,都是不允...
原创 原... 古往今来,对于忠诚的描写很多,而明朝第一忠臣于谦,绝对算得上真正意义上光明磊落的官员。 在其被冤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