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阳明:天下虽大,宣府、大同、蓟州、辽东这四处要紧
迪丽瓦拉
2025-06-07 11:34:10
0

华夏疆域广阔,土地众多。据史料记载,中国直至明朝时期,便已有多达71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之地。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统一的王朝帝国,共传了十二代,历经了十六位皇帝。直至清兵入关,击败禁军夺得政权,曾经享国276年的明朝最终湮灭在历史的潮流中。

如若仔细翻看古人的记载,便会发现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虽大,四处最要紧,四地失守,大明必亡!”。意思就是说,明朝的天下虽然宽广巨大,然而这王土之中有四个地方是最要紧的。如果这四个地方失守了,那么大明王朝必将灭亡!

王阳明

历史学者曾经考究过这句话的真实性,发现清明两朝的兴衰果然是应了这句话。大清入关,最开始便是打开了这四分之一的缺口,而后征服了整个明朝。王阳明之智慧与远见,真可谓是济世之才啊。

从当今的世界版图来看,这四处的地方分别是河北省宣化与山西省大同,河北省蓟县与辽宁省大部。明代地图上称之为宣府、大同、蓟州与辽东之地。

1368年,红巾起义爆发,朱元璋带领众人拉开了揭竿起义的序幕。1364年,朱元璋称王,建立“西吴”。1368年,朱元璋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改国号为“大明”,别称“朱明”。

明朝疆域广阔,囊括汉地以内,东北至外兴安岭,北至沙漠、戈壁地带;西北至新疆,西南临云南境内。国力之盛,亦是继汉唐以来又一黄金时期。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

宣府与大同之地

宣府与大同可谓是明朝的一大险要关隘。自古以来,地势的险峻好坏乃是军事决胜的一大关键因素。先前几年,匈奴几次意图进攻中原,最先攻打的便是这几个关口。一旦突破这两个地区,匈奴侵占中原便如囊中取物般轻而易举了。

因此可见,这两座城池对于国家安宁的重要性毋庸多说。大同与宣府依着万里长城傍山而立,对外族来说有史以来这块地区便是易守难攻之地。边上是绵延万里的长城,牢不可摧;城墙高达数十米,砖石牢固,只要足够的人手站在城墙之上,便能轻而易举地击破敌人的进攻了。

这两者皆处于长城防线的要塞之地,因地制宜,使得我国长期以来便占据了极有利的地理位置。清军攻入明代时,最先计划突破的便是宣府与大同这两道防线,一度长驱直入明朝腹地,兵临明代皇城脚下,直接在山东之地大肆搜刮了一番。

大同古城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宣府与大同可谓是印证了这句名言。这两座城市犹如两位英勇无畏的将军,在整个中国的险要之地死死地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安宁。千百年来,宣府与大同无不是兵家必争之地。匈奴入侵中原,清军入侵明代,宣府与大同皆是必经之地。

王阳明很早便认识到这两个地区的重要性。在给后世的警言中,首先就将宣府与大同的重要性放在了首位。如若这两个关口失守,再想收复便是难上加难了,因此历朝历代以来,中国政府对于此地的把守亦是相当重视。

从军事角度看来,宣府与大同正好处于一个十字路口的交通地位,南北贯通,此地是必经之地。东西一线,亦不可绕过这两处地方。

如若在此地搭建一个炮台或者一个军营,那么相当于控制了这周围几个地区的日常动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如此一个军事要塞,又有几人不是垂涎三尺呢?

宣府古城

蓟州之城

说起蓟州,其实与宣府、大同之间亦有颇多相似之处。蓟州位于天津之北,燕山脚下,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旧都之地,亦是明代的一边关重镇。

蓟州依山而立,四周皆是连绵不绝的崇山峻岭,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如若不是熟悉地形的当地百姓,便极易在这里迷失方向。蓟州亦是属于长城以内的范围,如此险要的地势与高山,成为了蓟州御敌的一大重要保障。

从地图上看,滦河顺着山脉一路南下,沿途经过几个边镇,便一路可抵荆州之地,直达长江。丰沛的水源与野生动物资源,亦是行军打仗时期的一大有利因素。

在运输不便的古代,一条河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蓟州临大河而居,亦是一条重要的军火运输水道。百姓的粮食、油盐等生活必须之物,亦是依赖着这条大河得以保障。

一旦蓟州被占,河道被截,对当地百姓造成多大的隐患实在不可设想。蒙古人曾经打破荆州之后顺着滦河直入蓟州,宋朝时期的防御体系便霎时被破,溃不成军。由此可见,除了一道至关重要的关口之外,一道河流亦是古代军事的重要攻防之地。

蓟州要道

古代国防制度

古代国防的政策议论,一是“强兵”,二是“富民”。为提高百姓的军事与爱国理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国防政策与理论亦是颇见成效。“居安思危”的国防教育思想亦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古代的军事制度,实行“军民合一”的指导政策。闲时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农民百姓,战时便集结成军,组成军队。

为了抵御外敌,修筑海防,中国历来便创办了中国规模强大的防御工程,例如当今著名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万里长城,便是先秦时期由秦始皇所建,为后世的军防抗敌亦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防御工事万里长城

辽东之地

战国至南北朝时期,设辽东部,辖境相当于现今辽宁省大部分的地区。相对于前三者来说,辽东之地更是重中之重,学者们曾称辽东之地为中国的“睾丸”。如若将这四者的重要相较而言,宣府、大同与蓟州之地,三者加起来都还没有一个辽东来得重要。

在地理位置上来说,与宣府等依山而居的位置不同,辽东的北面是一马平川的平原之地,蒙古或女真族随时可以一骑而入。宣府等地还有长城作为御敌的依仗,然而辽东却只能孤军奋战,单打独斗了。

辽东地区面积并不算大,河流稀少,自东南而下地势逐渐趋于平缓。辽东位于我国地区的东北部,与蒙古、朝鲜等地友邻而居,这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辽东自古以来就是兵家行军打仗必争之地。

唐高宗拿下此地之后,在此地设立了军镇、都督府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使得辽东地区的安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由于辽东这四通八达而前后无所依的特性,因此辽东相对而言,军防程度比其他地区牢固许多。

辽东古城墙遗址

清兵入关,明朝灭亡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644年,由满洲贵族率领的军队在叛贼吴三桂的带领下攻入山海关内。吴三桂原是辽东总兵,却在关键时刻倒戈相向,与清军两相配合,直入明朝腹地之内。吴三桂大叛明朝,辽东失守,开关迎清军,这也是导致历史上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至此,明朝宣告灭亡。正如王阳明先前所预言的那样:天下虽大,四处最要紧,四地失守,大明必亡!此话在之后的历史中果然得到了应验。正是由于辽东地区的失守,清军得以一路过关斩将,最后将明朝收入囊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鬼... 文/鬼谷信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大致会遇到三种矛盾:第一种是,人与环境的矛盾。第二种是,人与人的矛盾...
历史上的今天 | 《呼啸山庄》... 1848年12月19日,艾米莉·勃朗特逝世,终年30岁。勃朗特是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19世纪英国...
原创 4... 前言: “等到全国解放后,我们要把麦穗画到国徽上。”1942年,周总理在看到宋庆龄花瓶中的麦穗后不由...
原创 靠... 1938年5月的一天晚上,安徽舒城到桐城一段公路两侧的群山中,一支身穿长袍短褂旧军装,手持大刀长矛和...
巫山龙骨坡遗址发掘采集石制品超... 张国圣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研究员黄万波日前介绍,经过1985年至2024年的五轮系统发掘,研...
“日本才是我的祖国,我身体里流... 1945年,随着日本的投降,中国终于结束了长期的外敌侵略历史。然而,战争的结束并未立即带来和平与安宁...
原创 长... 长平之战,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 此战,赵军遭到毁灭性打击,秦一统天下只剩下时间的问题了。 提起此战...
原创 日... 大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其为之后的百年屈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虽然大清朝也开创了...
原创 战... 郑国,地方不大,但经济富庶,地处枢纽之地。 因此,魏、楚、韩等大国,都对郑国虎视眈眈。 而在这些大国...
原创 他... 1967年,山西的动荡愈演愈烈,各民间团体之间互相斗争,经常爆发流血冲突。时任省革委会副主任的陈永贵...
原创 西... 西南地区的语言文化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民俗画卷,四川、云南、贵州三省的口头禅更是其中别具韵味的笔触。 ...
原创 清... 秋日的午后,阳光懒洋洋地洒在墙壁上,屋里暖烘烘的。 我坐在桌前,翻看着一张张黑白清末老照片,它们记录...
刘海龙分享:《敕勒长歌——北朝... 敕 勒 长 歌 ——北朝的融合之路之六 河北博物院特展 刘海龙分享 “敕勒长歌——北朝的融合之路”展...
原创 清...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在民间的评价一直是褒贬不一,喜欢和讨厌它的人都不少,但大部分人都是比较...
花脚大仙分享:伊朗国家博物馆巡... 伊朗国家博物馆巡礼26 花脚大仙分享 伊朗国家博物馆是伊朗古老而文明的历史的缩影,也是世界著名的博物...
原创 刘... 前言 在新中国的成长和发展历程中,苏联作为当时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头羊,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苏联...
原创 1... 众所周知,1948年正值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任何细微的调动都有可能影响到全局,所以说这种情况...
原创 我... 明朝名将李景隆,网上有些人戏称其大明战神来讽刺他是草包将军,我却觉得这实在太过刻薄了,李景隆虽然比不...
原创 泸... 长征时期,国民党为了阻止我军北上,决定泸定桥展开一场阻击战。 泸定桥易守难攻,其下方是流逝迅疾的涛涛...
原创 刘... 作者:安锦 《三国演义》中,刘备投靠曹操后,被引进去觐见汉献帝刘协,谈话之间刘协问起刘备祖上何人,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