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病死后,杨仪与魏延矛盾激化,此人为诸葛亮继承人却不劝架
迪丽瓦拉
2025-06-10 03:32:57
0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六十四讲:诸葛亮病死后,杨仪与魏延矛盾激化,此人为诸葛亮继承人却不劝架。

234年的10月,五丈原的秋风非常寒冷,一位年54岁却看起来十分衰老又虚弱的老人坐在四轮车上望着远方发出最后一句长叹:“再不能临阵讨贼矣!”这位老人说完以后就昏厥过去,后来不幸病死在军中。这位老人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蜀国丞相诸葛亮。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之恩,一生呕心沥血,大小事务亲自处理,本来就身体不太好的他最终病故。

诸葛亮堪称历史上的一代名臣,也是三国时期的智谋人士的典范。不过诸葛亮到底只是人而不是神,是人就会出现纰漏与差错,他也不例外。诸葛亮死后,大将魏延与长史杨仪之间的矛盾激化,双方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最后这场闹剧以魏延谋反被杨仪派马岱将其正法为结局告一段落。根据《三国志》记载,魏延可能并未谋反,杨仪只是公报私仇。不过这里我们会产生一个疑问:作为诸葛亮继承人的姜维为什么不出来劝架呢?

熟悉三国时期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无论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描写,还是在《三国志》的记载中,姜维都是支撑蜀国后期不可多得的帅才,更是诸葛亮选择的继承人。照道理来说,姜维的身份不低,对于魏延与杨仪的矛盾他有义务也有资格进行劝架,然而他好像只是选择了“看电影”。(演义中说他站在杨仪一方,历史上并没有)

通过对当时的局势分析后,本人得出了结论:两大原因制约了姜维不能劝架。

原因一:外有强敌,姜维负责撤退,没有时间劝架。

诸葛亮死后,魏国的司马懿率领数十万大军进行追击,而姜维负责断后掩护大军撤退。姜维为了大局着想,需要做好断后掩护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去对杨仪、魏延的矛盾进行分析再劝架。怎么挡住几十万魏军的追击是姜维的首要任务,这关乎到全体蜀军的安危,远比调和两人的矛盾意义重大,因此姜维无暇顾及。

原因二:姜维年纪太轻,资历不够,因此不便出面。

公元234年,姜维还不到30岁,虽然他是诸葛亮选择的继承人,然而资历不够。反观魏延是蜀国名将,地位仅次于蜀国五虎将;而杨仪也是一把年纪,资历不浅;年轻又资历不够的姜维想要出面劝说两人好像不大可能,毕竟有句话叫做“言轻莫劝人”。姜维非常聪明,估计看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因此不敢贸然出面劝架。

杨仪与魏延闹不和以后,魏延惨死,杨仪回到成都因为口出狂言被贬为庶民,两个人才因此陨落实在可惜。不过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独撑了蜀国几十年,也算是一大帅才。

(资料来源于《三国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为了夺取汉中,刘备倾尽了所有。当时在益州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诸葛亮为此也心力交瘁,甚至产生了动摇。 刘...
千年古砖上的神面长什么样?来这... 潮新闻客户端 六朝砖瓦上的镌刻,肃穆灵动的神面纹……是古郡治章安最真实的历史面貌。12月16日上午,...
原创 关... 公元219年关羽在荆州的失守和麦城的惨败,不仅标志着蜀汉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更揭示古代战争中复杂的人...
原创 当... 在大明王朝建立之际,朱元璋的出征计划因刘伯温的劝阻而被迫搁置,这背后的智慧至今值得我们深思。刘伯温的...
原创 曹... 曹操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之一,手下拥有一支精锐的武将队伍。其中,以许褚和典韦最为著名。两...
大清悲歌:四万万众生,却连一个... 合众声摘要: 在帝国体制下,艰难的仕途成为唯一的上升通道,专业人才难以寻找出路,不想成为奴才,就只有...
原创 东... 东汉和西汉都是刘家人当皇帝,但东汉和西汉的军队数量却差了好几倍,以至于让人怀疑这是不是一家人建立的王...
原创 唐...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贤君。 1.他经常虚心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像魏征这样的大臣直言进谏,他也能虚心接受。...
原创 张... 建安元年,扬州的袁术说:“前年, 刘备抢了我的北边的嘴边肥肉(徐州),我当时忙着扬州,没有跟他计较。...
原创 庐... 前言 庐山会议后的彭老总闲居吴家花园,当时我国正处于 三年困难时期,这就像一场无情的风暴席卷了每一个...
原创 强... 大渡河畔的奇迹:孙继先与红军的生死考验 1935年5月,四川大渡河畔,红军在长征途中面临生死考验。普...
原创 古... 前言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每个朝代都会诞生出一位帝王,他们有的雄才大略,带领手下横扫外敌,奠定稳固的...
原创 为... 德国没有发展出像巴黎、伦敦那样的特大城市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历史因素 政治分裂历史悠久: ...
原创 曹... 说曹操曹操到,这个典故让曹操被誉为跑的最快的人,曹操在死后历史上很多人都对他有争议,有人说他是曹贼有...
原创 内... 内蒙古为何有的地区叫“盟”,有的地区叫“旗”,这是怎么回事 摊开地图,当你把目光转向内蒙古自治区时,...
原创 同... 世人皆知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以雷霆手段夺得帝位,却鲜有人知,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之争中,还有两位重要...
原创 司... “ 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 ” 魏国的末代皇帝曹髦他年少登基,本欲励精图治,却无奈大权旁落,最终落得个当...
原创 八... 众所周知,忽必烈是元朝的著名皇帝。 在他统治中,身后一直有一位智囊团一样的存在,便是八思巴。 也许...
原创 一... 守护历史的尊严:湖北荆门战国女尸案的警示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它...
原创 历... 妲己 : 商朝 最后一位君主 商王:帝辛 的宠妃,有苏国人,有苏氏诸侯之女,所以也常被称为 苏妲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