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每个朝代都会诞生出一位帝王,他们有的雄才大略,带领手下横扫外敌,奠定稳固的基业,
有的鼠目寸光,被外敌打的抱头鼠窜亦或者是荒淫无道,胸无大志。
有的帝王出身微末,农民起家建立大一统王朝,有的横扫乱世为后世奠定前进的方向,有的出身王侯世家,出身不凡,起兵拯救天下黎民,
但不管出身贵贱与否,他们都把统以天下为己任。
有的被称为千古一帝,古代上百位皇帝若要排个先后顺序,那排在前五位的皇帝都有谁?
一、第二位隋炀帝杨广
杨广作为隋朝硕果仅存的两位皇帝,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他杨坚也是位明君,他的出身很普通,
让他更加珍惜身下的皇位,登基后明白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想要完成大一统非常困难。
从古至今几百年来,
整片大地上各大势力盘根错节,想要完成真正意义的大一统难如登天,每一次天下大乱都是百姓受苦,杨坚对此更是感同身受,
为了解决各民族势力发动战争致使天下分裂这个祸根。
他召集手下群臣,说出自己所想,集众人之所能,创建一套全新的秩序,那就是隋朝的
三省六部制度
,
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隋朝因此强盛起来,唐朝能迎来多个盛世跟杨坚推行的制度有很大关系。
杨广知道母亲的为人,就把自己伪装成独宠妻子萧氏,来获得母亲的支持,反观太子
杨勇喜欢铺张浪费,摄于圣命娶了自己不爱的元氏,之后对正妻非打即骂,过分宠信小妾,招来杨坚夫妇的讨厌。
于是杨勇因表现和为人处世被废除太子之位,随后杨广借助灭掉陈国的功绩在父亲面前大受表彰,他拉拢权臣为他助力
,但是在即将登基前夕他私通大臣的信件被杨坚发现,要废除他的太子之位。
可此时杨广早已羽翼丰满,先发制人,让病重的隋文帝在宫中病发离世,兵变登基,
杨广登基之后,将自己的兄弟子侄全部除掉,消除身边的隐患,登基之后他也很有野心,想要治理天下,沿用父亲的三省六部制。
他为了满足隋朝用人,改善了选拔朝廷用人的选拔制度,增加了进士科,让这套国家级别的选拔人才制度更加完善,
他给了普通老百姓进入官场的机会,给了普通人翻身的机会,这时的科举制度才最完备的。
这个制度弥补了士族衰落给隋朝带来的影响,也给了庶族崛起带来希望,让更多普通普通人有了前进方向,
杨广虽然明白如何治国,但过于急迫葬送了自己和国家。
他的前进方向是正确的,隋朝政权所在的北方因为战争和历朝历代的开发变的,土地逐渐荒芜,
人们为了活命不得不南下寻求生路,土地导致生产地下降,百姓们吃不饱穿不暖,激发矛盾。
杨广意识到南方是块聚宝盆,但当时运输困难,他就想到开挖大运河,将南方的财富和粮食运来北方缓解压力,
可挖大运河岂是三五年就能完成的小工程,他过于急切打通南北两地,却把整个隋朝拖进深渊。
失去民心后,各地民怨载道,李家瞅准时机,对元气大伤的隋朝背刺而来,
隋炀帝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跟着自己的国家走向灭亡,他所有的成就都为李世民做了嫁衣。
二、第一位始皇帝
“文治”和“武功”是后世人对一个皇帝的唯一评判标准,武力和功绩方面,他解决了战国时期的乱世,
统一天下,制定了统一的计量单位和文字,让蒙恬带兵平定百越、胡人等外族。
统一了当时华夏大地上所有的文明,让这片土地只有一个声音,他知道混乱的秦国稍有不慎就会大乱,于是制定了
郡县制度
,
他知道外敌对华夏大地虎视眈眈,不顾所有人反对,修建了长城,保护了中原百姓的免受外敌袭扰。
从统治层面或者政治层面,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件,他让混乱的华夏大地完成统一,
为后世人搭建好框架,后面历任帝王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
他曾反对分发权力给儿孙们统治,他怕有了权力就会有野心,激发更大的矛盾,可刘邦在位时,
为了兑现承诺分发王位,分割权力,给后世人留下很大的隐患,使得华夏大地经常分崩离析,郡县制就是完美的统治治下臣民。
三、第三位天策上将李世民
李世民是统治者,也是少年英才,领兵打仗立下无数战功的将才,因为立下的功绩太大封无可封,才被父亲封为天策上将,
他很仁慈,登基后只要不造反的人才,他都收为己用。
虽然他弑兄夺位这一污点是不可忽略的事实,但皇家没有兄弟之分,只有生与死的交锋,他为国家立下无数战功,
就因为兄长是嫡长子,就堂而皇之的拿走自己打下的江山,换谁来都不同意。
而且兄长上位后身为皇帝,绝对会对功高盖主的他痛下杀手,李渊只是因为不好对亲生儿子下手,怕落个虎毒食子的恶名,
李世民是不得不争,古代太多为了皇位手足相残的故事警醒他。
李世民身为皇帝不要看他的黑历史,要看他的政绩,为百姓做了什么,他做到国富民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商人们更赚的盆满钵满,
他把大唐的影响力传播海外,造就万国来朝的盛况,其他历朝历代都没有唐朝的海外影响力大,唐人街就是最好的证明。
四、第四位汉武大帝刘彻
刘彻将武力值点满,直接让汉朝的国土面积翻了一番,他的功绩足以比肩秦始皇,他善用人才,不管对方身份,
一次见面后就像伯乐找到身为千里马的卫青,将其收入麾下,打的匈奴人溃不成军。
他登基时面临窦太后掌权,直接莽干发动变革,在朝臣的支持下惹急了窦太后,但姜还是老的辣,最后他选择静静蛰伏,
他凭借年轻优势耗死了窦太后,将以窦氏为首的旧派系扫荡一空。
可全国各地掌权的藩王越来越多,
威胁比旧派系带来的威胁更大,他召集麾下的心腹,商议出推恩令这个光明正大的阳谋,
兵不血刃的解决老祖宗遗留下来的祸患。
但他也有错的地方,大汉武力强盛,于是开始南征北战,却拖垮了国家经济,使得大汉王朝走下坡路,他开疆扩土的功绩,足以比肩其他千古一帝。
同时扫清外敌,
开创丝绸之路让后世各个朝代享受汉朝带来的红利,
促进了西域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
五、第五位乞丐皇帝朱元璋
历史上草根皇帝中最出名的当属和尚、乞丐出身的朱元璋,以及靠着自身魅力拉来岳父赞助,
随后靠着自身魅力和智慧拉起一支部队推翻暴秦,打败项羽起家的刘邦。
大家都知道南下打天下更加容易一些,统一北方政权之后逐步蚕食南方统治,完成天下大一统,
中原政权也会跟随朝代变更或者局势变化慢慢向南方迁移,有的人喜欢占据长江天险建立都城固守。
三国时期晋朝为了一统天下,就选择南下灭东吴很快就达成目的,诸葛丞相一直想着北上伐魏,却穷尽一生都没能达成所愿,
虽然有蜀国兵力孱弱的因素,但地理优势也有很大的阻碍,元朝消灭南宋同样是南下战争。
可老朱因为出身等等原因,只能在南方慢慢积蓄力量,随后出兵一举消灭蒙元政权,完成天下大一统建立了大明王朝,
拯救了成百上千万的汉人
,让他们脱离了被少数民族统治欺凌的生活
。
登基后的朱元璋心系黎民百姓,他知道民心所向皇权才能稳固,
所以他选择从百姓中来登上皇位,最后融入百姓中,想他们所想。
为此朱元璋为了明朝能够继续延续下去,彻底完善之前的科举制度,以前想要参加科举必须通过世家门阀或者官员举荐,
往往这些寒门学子为了出头就必须投身这些世家门阀才能获得举荐资格。
朱元璋执政之后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科举制度才真正的完善,寒门出身的普通老百姓才真正的有出头之日,为此他的思想非常超前的实施了义务教育,为的就是让明朝子民都能有学上。
上学简单,但学费却是一个负担,为此朱元璋也考虑到,免除了学费,就连上学时的饭费也免了,
免费上学还有免费的饭吃,这让很多百姓把孩子社学、县学或者州学上学。
他的统治让饱受外族屈辱的汉人重新挺起胸膛,消除了两宋给汉人带来的自卑和心理阴影,唤醒汉人心底的血性。
结语
始皇帝统一天下,建立新的秩序,
后世人感恩于他,
隋炀帝完善科举考试,让贫民学子有了出头之日,
后世的公务员也受到他的恩惠,
刘彻让汉人血脉觉醒,杀得外族胆寒。
而
朱元璋的明朝则是为汉人重塑民族风骨,唐王李世民则是铸就了民族自信心,让汉人的威名传播至海外,
中华民族也是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强盛,这离不开任何一位中兴之祖一代代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