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鳌拜在行刑前求见康熙,撕开衣服后,康熙含泪免其死罪,为什么?
迪丽瓦拉
2025-08-16 15:32:39
0

权臣在我国封建社会的朝政中是经常出现的,所谓权,即朝政大权,若加于臣子,特指某位臣子握在手中的权力过大,甚至已经到了能左右皇帝作出决策的程度这类臣子,若无野心,则可以协助皇帝稳定朝纲,若有野心,阻碍皇帝当政,则是必死无疑的结局。

前者比如诸葛亮,虽然直接掌管蜀汉朝政,但深得蜀国后主刘禅信任,在荆州丢失之际力挽狂澜,稳定蜀汉朝政,后者如大明之魏忠贤,连皇帝继位的问题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最终被崇祯皇帝根除,清朝时期,也曾出现了一位权臣,他就是鳌拜。

鳌拜是清朝功臣,八旗中的贵族,后来更是被顺治皇帝任命为四位辅政大臣之一,但此时位高权重的他逐渐开始膨胀,除掉了其他三位大臣,手握重权,最终被康熙当堂擒获,宣判死刑,但就在行刑之时,他求见康熙,撕开衣服之后,康熙立刻免其死罪,这是什么原因。

清朝历代的权臣当政问题

清朝由满族建立,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本是处在边缘地区的女真族后裔,在努尔哈赤完成统一之后,便伺机一统中原,最终趁李自成覆灭大明王朝之际,皇太极带兵入关,并招降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直接拿下中原,算是捡了一个大便宜。

对于此时的清朝来说,这种突发状况下的入主中原也是两个民族的文化碰撞,在保留自己传统和吸纳汉族优秀文化制度之间产生了许多争端,其中的继位问题一直影响了两三代皇帝,后来鳌拜的权力过大也有一部分制度上的原因。

因为当年的顺治就面临同样的问题,清朝最早是女真族,乃是少数民族部落,领导者的产生大都是有能力者居之,历代统治者之间固然存在一定血缘关系,比如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但不一定是直系血亲的延续,再加上皇太极是暴毙,所以当时皇位的传承就引发了争端。

多尔衮和多铎都有满清八旗之中两旗的支持,所以都想争夺皇位互不相让,此外代善具有八旗之中相对强大的两旗支持,所以他的最终站位,决定着皇位的归属,在孝庄太后的周旋之下,福临坐上了皇位,多尔衮为摄政王。

这便是福临皇帝生涯的开始,只可惜这时候的朝政并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多尔衮经常以皇帝年幼为理由独揽朝政大权,强迫册封,这让顺治十分无奈,但也只是敢怒不敢言,后来在一次外出狩猎的过程中,多尔衮突发疾病不治身亡。

在这种情况发生之后,顺治皇帝才顺利掌握朝政,但或许是因为长时间的权力放空,福临似乎变得有些佛系,就在大清朝政逐渐趋于稳定的时候,董鄂妃的逝世让他失去了所有的希望,甚至还想要断绝红尘,出家为僧,皇位就给到了年幼的康熙身上。

顺治虽然无心再当皇帝,但对于大清的江山还是十分在意的,为了避免权臣当政的悲剧在玄烨身上重演,顺治特地为他寻找了包括鳌拜在内的四位辅政大臣,在相互之间权力制衡的同时辅佐小皇帝玄烨,但鳌拜的野心在顺治出家不久之后就展现了出来。

康熙与鳌拜的冲突

康熙八岁的时候就已经坐上了皇帝的位置,十四岁就选择亲政,开始着手处理国家和地方事情,这种行为在四位辅政大臣眼中无疑是一种排斥,但尽管如此,其余三位臣子并未多言,所谓亲政,无非就是皇帝的地位高一点,臣子的地位低一点。

他们作为辅政大臣,其实受到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四人之中,唯独鳌拜心生不满,他开始和皇帝对着干,殊不知这样的举动会直接引发两人之间的矛盾。

两人的矛盾是从康熙历狱这一事件开始的,当时朝中还有一些外国的天文学家,曾在朝中对历法星象等进行解读,但在后来被一位叫杨光先的弹劾,称汤若望等人的算法不准确,当时康熙是要进行驳斥的,但鳌拜却在中间横插了一手。

因为不满意国家的律法计算让外邦人参与,选择在上报之前私自修改汤若望上报给朝廷的数据,称其测算不准,直接废除了清廷之中的西洋历法,并绕过皇帝与亲王勾结,给几人冠上了谋反的称号,将其全部凌迟处死。

很明显这是一场冤案,后来这件事虽然被康熙平反,但鳌拜这种绕过皇帝直接宣判斩刑的行为让康熙十分不满,并且这时正是鳌拜自恃功高恣意妄为的时候,这无疑是让君臣之间的矛盾更深,所以早在康熙亲政之前,就已经决心要除掉鳌拜了。

为了能够尽快实现这个目标,康熙在亲政之后励精图治,认真处理来自各方的重要事件,与此同时,开始暗自培养自己的势力,准备剿除鳌拜。

在综合考量之后,康熙皇帝决定趁鳌拜上朝的时候直接将其擒获,所以早年为自己精心挑选了一批侍卫,为了不被他人察觉,平常他们就跟在皇帝身边,起到一种保护作用,其余时间会被安排去偷偷练习摔跤,目的就是为了能让擒获鳌拜的大计划一举成功。

很快这一天就来临了,康熙将鳌拜一人独自招入朝廷,一声令下,这些武士就直接冲了出来,鳌拜虽然自身也有功夫,但双拳难敌四手,并且他年龄也不小,所以很快就被制服,在其伏诛之后,康熙对这件事情进行了专门的审判和处理。

罪状与判刑

对辅政大臣如此的处理方式,是需要一个理由的,否则难平天下人之口,所以在擒获鳌拜之后,并没有直接宣判,首先是列出了其十二条罪状。

根据当时的记录,这十二条大罪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点,康熙七年的时候,春夏交替之际,北京曾发生了地震,鳌拜和遏必隆在上书进行劝谏的时候,奏折上的称呼发生了重大错误,这无疑是在挑衅康熙皇帝的权威,让康熙十分不满。

第二点罪状主要是指出鳌拜利用自己的权力和职务之便,扰乱地方民众,随意处置官员等等,比如在没有任何必要性的情况之下强制一些地方上的居民进行迁徙,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对于那些为民请命的官员,鳌拜并没有及时将问题汇报给朝廷,反而是将那些试图反映民意的官员私自定罪杀掉,甚至还直接处理皇帝亲自任命的一些官员,将本人及家族全部定罪处斩,这无疑是再次对皇权赤裸裸的挑衅。

第三条主要指出鳌拜在朝廷之中的肆意妄为,利用自己辅政大臣的身份在朝中结党营私,垄断上书的道路,组建自己的党羽和势力,排除异己,针对他人,破坏朝廷的人才选拔,在官员之中安插自己的眼线等等。

最后一条就像一个补充条款,指鳌拜在朝堂之上公然呵斥大臣,示威称霸,这个罪名看似无关紧要,实际上却是一个可大可小的存在,往小的说,在朝廷上大呼小叫,乃是不小心而为之,没什么大不了,往大的说,就是公然藐视皇权,怀疑其谋反也是无可厚非的。

康熙对鳌拜所定下的罪名远不止于此,为了能将其名正言顺地处理掉,在后来总结鳌拜的罪行之时,通过满文列出了将近三十余条,但这些罪名并不是处理鳌拜的主要罪过,但这仍然可以说明,康熙为了除掉鳌拜下了很大的功夫。

最后的仁慈

对于这些罪过,鳌拜自知已经无力回天,认罪态度比较明显,比如私自处理皇帝任命的大臣,以及在没有加以核实就斩杀地方官员的事情,以及在朝中结党这都是不争的事实。至于其他的罪状,鳌拜有的承认,有的辩解,有的拒绝认罪,比如贪污这方面,鳌拜始终不认罪。

但这些已经无足轻重,因为仅是前面的罪过,与人民,国家,朝廷的罪行,都有足以宣判,最终康熙决定对鳌拜处斩,但就在这时候,转折发生了。

狱中的鳌拜自知罪重,求见皇上最后一面,康熙念在其是曾经的辅政大臣,所以就亲自前往狱中,在见到康熙之后,鳌拜当即撕开了自己的衣服,康熙看到的,是鳌拜身上一道道的伤痕。

鳌拜随即郑重其事地说道,身上的疤痕,有的是在征战明朝的时候留下的,有的是为救太上皇之性命留下的。

想到这里,对康熙来说已经十分触动,泪流满面,因为鳌拜身上的每一条伤痕都是曾经的赫赫战功,从皇太极,到福临,再到顺治,他一生都奉献给了清朝。

所以康熙最终还是网开一面,赦免了鳌拜的死刑,但其他的罪行却无法消除,所以由斩立决改判为终身入狱,并革除其所有官职并抄家。

对于此时的鳌拜来说,能留一条性命苟活下来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他不敢再奢求别的事情,只能选择默默谢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朱元璋让刘伯温作诗,刘伯温作完之后,朱元璋一看瞬间就怒气升腾 明朝洪武年间,皇宫内灯火通明,金碧辉煌...
原创 宋... #图文夏日征集令#南宋时期,金兵压境,朝政昏暗,百姓疾苦。赵昚临危受命,接下这个满目疮痍的江山,开始...
原创 同... 张九龄,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文学造诣,被誉为唐朝一代名相。他的诗作流传千古,边塞诗《望月怀远》中的“...
原创 张... 标题:张爱萍、王平不想给彭雪枫当搭档,他俩的理由很直接,彭老总发火 引言: 1935年的一天,红三军...
原创 白... 同时托孤于李严,主要是因为当时李严代表了益州本地势力。而且,历史上大家选托孤大臣,一般也不会只选一个...
原创 彭... 在新四军牺牲的将领之中,彭雪枫的牺牲令人深感遗憾,在红军时期他是红三军团第4师的政委,是彭老总麾下的...
原创 历... 从秦以来,历经数十个不同的王朝政权,巅峰时期的人口和疆域各自有多少呢? 笔者汇总整理了来自互联网上的...
三国演义过五关斩六将是谁的故事... 蚂蚁庄园教育:猜一猜:细菌最早是在哪种物质中被发现的?《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讲的是谁的故事...
原创 妻... 在抗日战争的漫长岁月中,伪军和汉奸一直被视为背叛民族的象征,然而也并非所有的日伪军都没有血性。 刘书...
美国黑人路在何方?-叁《大国浮... 历史的发展是复杂和多维的,它不仅仅受到科技和世界格局变化的影响,还受到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等多方面...
原创 建... 建国后,老乡进京提出一请求,朱老总罕见发火:这件事你们办错了 仪陇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历史悠久,古...
原创 王... 公元9年1月15日,西汉外戚王莽假借符命,即天子之位,改国号为“新”。之后,王莽的妻子王氏被册封为皇...
原创 儿... 1939年,太行山辽县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部诞生了一个男婴,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初为人父的刘伯...
原创 女... 女地下党听闻自己要被枪毙,突然说:我都招,但我要见哥哥一面! 1950年2月的一个寒冷夜晚,台北监狱...
原创 卫... 为什么汉代商人有了钱只想买地?为什么儒学在汉武帝时期开始复兴?被网友戏称为“张骞严选”的张骞西域行到...
原创 高... 高平陵之变发生的时候,曹氏宗亲之所以没参与,核心原因大致有两个。 第一是因为当时的曹氏宗亲,普遍实...
原创 徐... 同心护国战功赫赫印忠魂 1945年夏,抗日战争胜利的号角即将吹响,革命军事家徐向前却因结核性胸膜炎病...
原创 唐... 唐太宗当年为何想杀掉魏征? 1.在我国的唐朝有一个大臣叫魏征,非常受唐太宗重用。 2.但唐太宗却因...
原创 在... 提到朝鲜,这个神秘而封闭的国家总是能引起无数人的好奇心。从街头穿着整齐的市民,到被严格管理的社会秩序...
原创 司... 他智谋深远,忍耐力强,是三国时期魏国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他就是司马懿。司马懿的一生,可以说是波澜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