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之洞可以与左宗棠比吗?为何他们都谥号文襄?李鸿章的文忠合适
迪丽瓦拉
2025-06-10 08:03:05
0

曾国藩是清朝的文正公,李鸿章是慈禧的文忠公,张之洞是关系户们的文襄公,而左宗棠才是中华民族的文襄公。

清承明制,所以也喜欢在大臣去世后,给群臣搞一个谥号。因此基本上也是按照明朝的规格来搞的。

大臣里,文正这个谥号是最高级别,退而求其次就是文忠,再次便是文襄。这三种谥号一般都是大臣们特别想要得到的。

历史上著名的文正公有范文正公范仲淹,还有曾文正公曾国藩。可见想要得到文正这个谥号,一般人做不到。那么文忠和文襄呢?

一、左宗棠的文襄公,绝对实至名归。

文襄这个谥号,一般都授予担任过翰林学士的人,而且这个人还必须要立下过军功,也就是出将入相这个级别的人。

很多人不服气,认为左宗棠配不上一个文字,因为左宗棠这辈子没有考上过进士,一直都是举人身份。

即使后来慈禧赐了他一个进士出身,其实也只是荣誉称号。那些考上进士的人,一辈子都瞧不起左宗棠,因此当然更反对给左宗棠文襄的谥号。

可是左宗棠在平定太平军、西北叛乱、收复新疆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那是中华民族的大英雄。这样的人怎能不给一个好的谥号呢?

因此给左宗棠文襄这个谥号,那是慈禧太后拍板的,谁也改变不了。有了慈禧的认可,那些没什么功劳的进士们,也只能闭嘴了。

毕竟左宗棠的文采也很高,虽然没考上进士,但是比那些进士的脑子要好用很多。而且人家的军功摆在这里,就算是文正公曾国藩也不得不叹服。

对我们后人来说,左宗棠那就更值得纪念了,因为他收复了新疆,保证了我们大中华的领土完整,值得后人永远纪念。

二、张之洞的文襄公,水分比较大。

张之洞也是洋务运动中的名臣,而且他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而且是探花出身,进入了翰林院,符合了文襄这个谥号的文字,那么他后来的经历符合襄字吗?

很不好意思,张之洞能够拿得出手的军功,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他曾经平定了湖北天门、荆州的义和团运动,剿灭了自立军。可惜这些军功跟左宗棠比起来,基本可以忽略。

当然了,张之洞有张之洞的长处,他是个非常喜欢建学校和工厂的人。先后搞了武汉大学的前身自强学堂、南京大学的前身三江师范学堂、湖北农务学堂、湖北工艺学堂等等。

除了学堂他还搞工厂,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我们常常在电视里看到有人用汉阳造这种枪,其实就是张之洞的工厂里造出来的。

既然没有过于突出的军功,张之洞为啥还能得到文襄这个谥号呢?很简单,明面上不行,那就走后门呗!

要知道当时慈禧太后已经不在了,清王朝当家做主的是摄政王载沣。这哥们能力不行,所以必须要依靠身边的大臣们扶持。

当时主政的大臣,以孙家鼐为首,此外还有那桐、鹿传霖等人辅佐。其中鹿传霖是张之洞的姐夫,现在我们就能搞明白,为啥张之洞能搞来一个文襄的谥号了。

虽然武功上没有出色表现,可是文化水平比较高,而且也有一定功劳,再加上姐夫神助攻,张之洞得到文襄这个谥号,一点问题都没有。

三十四年二月,以乡举重逢,赏太子太傅。历蒙赐“寿”,颁赏御书及诸珍品,赐紫缰,紫禁城内坐二人暖轮,恩遇优渥。宣统元年,再疏乞病,温诏慰留。寻卒,年八十有二,赠太傅,谥文正。---《清史稿》

而且当时的老大孙家鼐也得到了文正的谥号,所以完全有可能是他们这一小撮人商量好了,各自捞个不错的谥号。毕竟孙家鼐和曾国藩比起来,那简直不值一提。

三、李鸿章谥号文忠,还算勉强合适。

虽说文忠排名在文襄前面,但是文襄获得的难度比文忠要高得多。文忠只需要表现出忠心就行了,可是文襄是必须要立下巨大军功才能得到的。

因此相比较之下,文襄的含金量,比文忠要高,仅次于文正。那么李鸿章获得文忠这个谥号,是否合适呢?

我认为是比较合适的,首先李鸿章是进士出身,也在翰林院工作过,因此迈过了文这道坎。至于忠心,我认为他只有对慈禧太后忠心。

正是因为他对慈禧的忠心,慈禧才会将文忠的谥号给李鸿章。但是也仅限于此,因为李鸿章只对慈禧有忠心,却未必对整个清朝有忠心。

他在慈禧和光绪之间,选择了慈禧,成为了慈禧的铁杆粉丝。结果导致光绪始终没有权力,从而造成了清朝一直在慈禧手里衰败下去。

光绪未必可以把清朝带起飞,但是慈禧肯定是把清朝带入深渊了。所以说李鸿章一味地追求自身的利益,最终为葬送清王朝添砖加瓦,因此算不上是清朝的忠臣。

总结:同样的谥号,含金量是不一样的。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管你获得了怎样的谥号,在你死后,群众们会从你生前的所作所为,给你合理公道的定论。

可能当时的人不敢评论,这是咱们传统习惯。但是后人一定会给出相应的答案,所以别以为张之洞和左宗棠都谥号文襄,就能够真正站在同一个高度。

就好像孙家鼐和曾国藩都谥号文正,孙家鼐就能达到曾国藩那个高度一样,简直就是自欺欺人。

参考资料:《清史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古代的牛车是一种出行神器 北魏时期,乘坐“牛车”出行是荣耀和时尚。牛车跑得虽慢,但颠簸更少更舒适,对讲究“坐有坐相”的古人来说...
原创 1... 1956年的冬天,南京无线电生产厂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那就是前来视察中国无线电发展状况和工人生活状...
原创 一... 明军 明末有一个特殊现象,作为爷们的将军纷纷落水当汉奸,从李永芳开始,继而有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
原创 隋... 如果说秦始皇修筑长城是为了防御,那么隋唐大运河就是为了连接。 它不仅打通了南北的经济走廊,也促进了南...
原创 三... 标题:三国时刘备看错人,孙权也会看错人,为什么刘备最后还是用了他? 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三国鼎立...
原创 此... 标题:荒唐的皇权:皇帝拒赐孙名的离奇理由 在古代,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其言行举止往往被视为天...
原创 罗... 1949年,全国解放的号角即将吹响,党中央即将搬至北平之际,罗瑞卿临危受命,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任公安...
原创 此... ###标题:朱元璋与廖永忠:帝赐忠臣的末路之谜 **第一章:风云初起**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
原创 清... 在探讨清朝灭亡不过一百余年,满族人口上千万,而满语却迅速消亡的复杂现象时,我们不得不深入剖析其背后的...
原创 陈...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人物的故事总是令人心潮澎湃。 陈赓,这位性格活泼、随和的大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
原创 《... 《三国演义》中,黄忠属于最容易被人遗忘的武将。虽然名列五虎上将之中,但由于出场时间较晚,且出场之时已...
原创 重... 薛刚反唐的故事是薛家将系列小说的后续,是以薛刚反唐拥护庐陵王李显为主题的故事创作。这个故事既采纳了当...
原创 8... 刘伯承元帅是中国的开国元首之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回顾中国曾经的百年动荡历史,可谓是腥...
原创 白... 秦昭襄王即位之后,继续贯彻执行商鞅的变法国策,推行军功爵制,在这种背景下,“善用兵”的白起得到丞相魏...
原创 曹...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枭雄并起。在这个群雄逐鹿的乱世之中,曹操凭借着超人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一步步走...
原创 深... 在抗日战争初期,乃至抗日战争后期,日军死不投降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在人类战争史上!极少见到的,为什么他...
原创 郝... 前言 过去男子和女子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一度还有“ 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说法,因此女子很难和男子一般...
原创 8... 新中国建国之后的第一次授衔仪式里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当时许世友得知自己只被授予上将军衔时觉得有些委...
原创 武...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皇帝,武则天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她和李世民、李治父子俩的故事也常被人们提起,说...
原创 建... 前言 徐向前 ,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始终没有忘记曾经的战友许继慎。 许继慎,一位在革命浪潮中做出过巨...